張九玲
(山西師范大學(xué)歷史與旅游文化學(xué)院,山西太原 030092)
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獻(xiàn)中有一首題為《護(hù)國三寶偈》的漢文九言偈頌(尾題《護(hù)國贊三寶偈》)[1]126-130,俄國學(xué)者孟列夫曾在其《黑城出土漢文遺書敘錄》進(jìn)行過著錄[2]196-197。該偈頌的相應(yīng)西夏文本有兩種:其一為九字本,題為《菞遍繕稺蔰舏莿磵》(《守護(hù)大千國吉祥頌》);其一為七字本,為西夏藏傳“五部經(jīng)”之一《守護(hù)大千國土經(jīng)》卷中的一部分①。西夏文九字本在俄藏文獻(xiàn)中有三個編號,唯克恰諾夫著錄了其中一個編號:инв.№7100,為寫本經(jīng)折裝,11.8×8厘米,每折6行,行9字,存4折[3]510-511。此外,筆者從上海古籍出版社蔣維崧、嚴(yán)克勤二位先生20世紀(jì)末在圣彼得堡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知道,另兩個編號為инв.№817和инв.№3336,二者均為《緽銅綃緽皽碠蔾亡茸稨抖瞲其》(《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與該偈的合寫。除了俄藏的三個編號,在英藏文獻(xiàn)中也有一個編號:Or12380-2474,也是《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與該偈的合寫[4]119。遺憾的是這四個編號所存內(nèi)容均為經(jīng)文的開頭部分,無法拼配出一個完整的九字本。至于西夏文七字本,《守護(hù)大千國土經(jīng)》的三個編號инв.№220、инв.№36、инв.№32中都完整保留了該偈。
本首偈頌譯自藏文本,荒川慎太郎曾將藏文本和西夏本инв.№7100進(jìn)行了詳細(xì)對勘[5]63-80,指出西夏本與藏文本的對應(yīng)不夠規(guī)整,胡進(jìn)杉先生曾對九字漢文本與藏文本作了對比研究[6]157-165,但未涉及西夏文本。安婭則將藏文本、西夏文七字本、《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施護(hù)漢文本進(jìn)行了對勘,但未涉及漢文九字本和西夏文九字本[7]。故本文在此前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兩個西夏文本、九字漢文本、藏文本進(jìn)行夏、漢、藏合璧考釋。通過不同文本的對勘研究,不僅可以明確西夏詞匯與漢文、藏文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正確理解文本內(nèi)容,還能厘清各文本之間的異同,幫助我們了解各文本的翻譯流程、形成方式等。
此前已知西夏譯自藏文本,同時具備漢文本(十一字本)、兩種西夏文本(十一字和九字本)的偈頌是《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據(jù)段玉泉考證,西夏文十一字本和漢文十一字本由藏文本同步譯出,且兩本之間互有參考;西夏文九字本可能是在參考十一字本的基礎(chǔ)上縮略、刪減而成[8]93。與此類似的是,本文討論的這首偈頌也譯自藏文本,并有漢文本(九字本)、兩種西夏文本(九字和七字本),筆者推測《護(hù)國三寶偈》的翻譯流程大概也和《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一樣,即漢文和西夏文九字本由藏文同步譯出,且兩本之間互相參考;西夏文七字本則是在九字本的基礎(chǔ)上縮減而來。通過對各文本的對讀不難證實這一推斷,以本偈第三句為例:
藏文本:de bzhin gshegs pa lha yi lhar gyur pa(如來是為天中天)
西夏文九字本:蘦堡綀襲較噸弟襲弟(如是人中第一天中天)
漢文九字本:如是人中弟(第)②一天中天
西夏文七字本:綀襲較噸弟襲弟(人中第一天中天)
本句西夏文九字本和漢文九字本一致,而和藏文稍有不同,這應(yīng)是在同步翻譯的過程中,西夏文和漢文九字本之間又互為參考的結(jié)果。另外,西夏文七字本比九字本縮減了“蘦堡”二字。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西夏無論翻譯漢傳佛經(jīng)還是藏傳佛經(jīng),都較忠實于原本?!蹲o(hù)國三寶偈》的藏文原本每句為九個音節(jié),西夏應(yīng)該不大可能一開始就據(jù)藏文本譯成七字本,而更可能為了與藏文本保持一致先譯成九字本,之后再參考九字本縮減那些不影響文意的虛詞或修飾詞等,成為七字本。換句話說,九字本當(dāng)比七字本成書時間早,七字本是在九字本的基礎(chǔ)上縮減而來。
西夏兩個九字本均無譯者以及成書時間的任何信息,七字本有賴于西夏文《守護(hù)大千國土經(jīng)》,存永平皇帝初譯本和仁宗皇帝校譯本,甚至還有一個桓宗純佑(1194—1206)時期的本子,編號инв.№26,內(nèi)容為《守護(hù)大千國土經(jīng)》卷上,末署“猜背渙睕舉翆萰聚挨絶堅”(天慶乙卯二年八月一日),可知其成書時間為1195年,只不過相應(yīng)的七字本偈頌沒有在該編號中保存下來。無論是七字本還是九字本,其在西夏的流行程度應(yīng)該都是相當(dāng)高的,七字本依托著名的《守護(hù)大千國土經(jīng)》得以流傳,而九字本更是西夏的國家法典《天盛律令》中規(guī)定的成為正式和尚前必須測試的經(jīng)文之一,《天盛律令》中要求黨項、吐蕃童行念誦的經(jīng)文有十一種[9]245:
稅腲繕蔰/砙白疥次始/維羛庭鎂稾/戊燈氦緽/綃緽皽/繕稺蔰舏莿磵/融競蜌維旺稾/臤綒碠蔾/緽皏構(gòu)監(jiān)籄籱/肚嘩葾萅/柏瑞碠蔾磵蔎笒(仁王護(hù)國/文殊真實名/普賢行愿品/三十五佛/圣佛母/守護(hù)國吉祥頌/觀世音普門品/伽陀般若/佛頂尊勝總持/無垢凈光/金剛般若與誦全)
漢人童行必須念誦的也有十一種:
稅腲繕蔰/維羛庭鎂稾/戊燈氦緽/繕稺蔰舏莿磵/緽皏構(gòu)監(jiān)籄籱/綃緽皽/菞癌瞭/融競蜌維旺稾/皻皶瞲其/翍菞鎂癏磵/橋葇氫(仁王護(hù)國/普賢行愿品/三十五佛/守護(hù)國吉祥頌/佛頂尊勝總持/圣佛母/大隨求/觀世音普門品/孔雀契經(jīng)/廣大發(fā)愿頌/釋迦贊)
測試經(jīng)目中提到的《守護(hù)國吉祥頌》即九字本《守護(hù)大千國吉祥頌》[10],是黨項、吐蕃、漢人童行均需念誦的,很難想象政府會將一部冷僻的經(jīng)書作為必考內(nèi)容,更何況經(jīng)目中開列的《普賢行愿品》《觀世音普門品》《大隨求》等都是西夏常見的佛經(jīng)③,所以有夏、漢兩種文本存世的《守護(hù)大千國吉祥頌》(前揭其漢文本經(jīng)題為《護(hù)國三寶偈》)在西夏之流行應(yīng)該是不言而喻的。西夏的度僧考試以語言分科[10],或許黨項、吐蕃童行是以黨項語念誦西夏文《守護(hù)大千國吉祥頌》,而漢人童行則以漢語念誦該偈的漢文本《護(hù)國三寶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首偈頌的西夏文本有三個編號均與《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即上述規(guī)定必須念誦的《圣佛母》)合寫,這不像是一種簡單的巧合,可能是因為該偈頌和《圣佛母》同為度僧測試經(jīng)目,把它們合寫在一起更方便學(xué)習(xí)吧。
上段史料還提及黨項、吐蕃童行念誦的經(jīng)目中有一部《臤綒碠蔾》(《伽陀般若》),即《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10],其西夏文本和漢文本的譯者分別為具有官方身份的周慧海(成膳硾)和鮮卑寶源(脖膰拓樊)。據(jù)段玉泉的研究,可知《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的夏譯和漢譯均十分精良,這大概與其是必測經(jīng)目有關(guān)。然而同為測試經(jīng)目的《守護(hù)大千國吉祥頌》情況則有所不同,其西夏文本的翻譯無可指摘,但漢譯本的質(zhì)量似乎就有些問題了,如藏文本的常見詞匯'byung po,字面義“生者、生物”,佛經(jīng)中指“魔鬼、魑魅”。梵文原詞Bhūta,漢譯佛經(jīng)中多音譯作“部多”,這里西夏文本譯作“脜腞”(生者)沒有問題,但九字漢文本中卻譯作了動詞“出生”,與作為名詞的'byung po差距較大,可能漢譯者并沒有正確理解該詞的含義,他的翻譯或者佛學(xué)水平似乎不如西夏國師鮮卑寶源那么高。
以下將對本首偈頌的夏、漢、藏三種文字的文本進(jìn)行對勘研究,依次列出西夏文七字本和九字本④、漢文本、藏文本[11]209-211,并對西夏文九字本與七字本之間的用字差異,在九字本中加粗,之后在校注中側(cè)重說明各文本的不同之處和特殊的西夏詞匯。
夏、漢、藏文本:
蘦融揉菋箿融揉,較棍科搓監(jiān)蚚拓。
蘦融揉菋蔲篎(1)箿融揉,較棍科搓監(jiān)蚚拓講落(2)。
此世界中及與他世界,最上宮內(nèi)所有殊勝寶。
'jig rten'di'am yang dag'das pa dang/ mtho ris dag na rin chen mchog yod pa/
綀襲較噸弟襲弟,竀紴構(gòu)蔎穁篟搓。
蘦堡綀襲較噸弟襲弟,竀紴構(gòu)落(3)穁落埠(4)篟搓。
如是人中弟(第)一天中天,等齊如來尊者無少分。
de bzhin gshegs pa lha yi lhar gyur pa/ mi yi mchog dang'dir ni mtshungs pa med/
校注:
(1)蔲篎(或又),西夏文九字本比七字本多此二字,“蔲”對應(yīng)藏文'am(或),連詞;“篎”對應(yīng)藏文yang(又),亦為連詞。
(2)講落(珠者),這兩個字明顯是西夏為了湊足九字以與藏文的九個音節(jié)保持一致而加,因為藏文的rin chen mchog(殊勝寶),西夏用“監(jiān)蚚拓”(殊勝寶)翻譯即可,漢文本亦作“殊勝寶”。又,本句藏文本意思是說“于眾上界中有殊勝寶”,從語法上來講西夏應(yīng)把謂語動詞“搓”(有)置于句末更為確切。
(3)落(者),七字本和инв.№3336均作“蔎”(與)。
(4)埠(少),七字本和藏文本無此文意,西夏文九字本和漢文本均有,二者意更相合。
夏、漢、藏文本:
籄襲監(jiān)蚚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蹦蘦籄襲監(jiān)蚚拓怖銅,蘦次篘兩(1)罏癐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殊勝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 bas'di ni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紻纁晾禨肂糭帶,橋葇霹汕次虓銅。
紻纁晾禨盟肂(2)糭(3)帶落,箎腞橋葇霹汕次虓銅。
漏盡離欲無為甘露法,能仁釋迦牟尼親演說。
zad pa chags bral bdud rtsi'dus ma byas/ shes pas shakya thub des rab tu phye/
校注:
(1)次篘(實諦),藏文為bden pa(諦、圣諦)。兩(力),инв.№3336作“始”(真),則“次篘始”(實真諦)亦與藏文bden pa對應(yīng)。
(2)糭(為),инв.№3336作“篘”(諦),“糭”dz'ij2和“篘”dz'ji·2讀音相近,二者應(yīng)為音近通假關(guān)系。
(3)盟肂(醫(yī)藥),七字本略為“肂”(藥),藏文為bdud rtsi(甘露、不死藥),梵文為Amrta(阿密哩多),譯言甘露,異名天酒,味甘如蜜,天人所食。《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1786號《金光明經(jīng)文句記》卷12曰“經(jīng)云甘露者,即長生不死之藥也”[12]156上欄。又,西夏文《八千頌般若經(jīng)·學(xué)品》中西夏將bdud rtsi按字面意思譯成了“擠翓”(魔色),疑為誤譯。
夏、漢、藏文本:
盝葾盟肂糭帶始,籄繞例矖穁篟搓。
蘦堡盝葾盟肂糭⑤帶始,例矖焊蔎穁落埠篟搓。
如此寂滅無為真甘露,與此妙法等同無少分。
bdud rtsi zhi ba'dus byas ma yin pa/chos de dang ni mtshungs pa gang yang med/
籄襲監(jiān)蚚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末次隨訪時兩組患者資料見表2??梢姷颓雄E鋼板組VAS評分、Mayo肘關(guān)節(jié)評分及肘關(guān)節(jié)活動度均略優(yōu)于克氏針張力帶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患者典型病例見圖1、2。
蹦蘦籄襲監(jiān)蚚拓怖銅,蘦次篘兩⑥罏癐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殊勝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 bas'di ni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籄較煞籃緳瞭銅,鞘瞪桅緸絢簵窾。
籄較煞籃緳瞭(1)次模銅,鞘瞪桅緸(2)穁嘩絢簵窾。
為求無上依理真實說,恒修道(導(dǎo))師無比禪定故。
mchog tu gang'dod tshul bzhin rab bstan pa/ ston pa'i rnal'byor bla med rtag sgrub pa/
校注:
(2)鞘瞪(導(dǎo)師),漢文本作“道師”,藏文作ston pa(導(dǎo)師)。桅緸(默有),藏文作rnal'byor(相應(yīng)、觀行),梵文為Yoga,漢譯佛經(jīng)中常音作“瑜伽”,漢文本作“禪定”。
夏、漢、藏文本:
篟舉柏瑞滬癝挎,蘦筟籱蔎穁篟搓。
蘦堡篟舉柏瑞滬癝挎(1),筟籱焊蔎穁落埠篟搓。
如是獲得不二金剛定,與此等持同等無少分。
rdo rje lta bu'i mig gnyis lam mthong ba/ ting'dzin de dang mnyam pa yod ma yin/
籄襲監(jiān)蚚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蹦蘦籄襲監(jiān)蚚拓怖銅⑦,
是故說為最上殊勝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 bas'di ni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萰蟨菞綃次聴氫,淮駕淮譴焊駁落(2)。
八輩大圣人等實堪贊,及與名稱四種二人者。
gang zag chen po brgyad po rab bsngags shing/ gang zag zung bzhir brjod pa de dag ni/
校注:
(1)該句可譯為“如獲如是不二金剛道”,藏文本意為“如金剛之二眼能見道”,則夏、藏、漢三種文本差異較大。
(2)該句可譯為“四果四趣彼等者”,藏文本意為“彼等是四對(雙)人之所說”(gang zag意為人、有情),漢文本為“及與名稱四種二人者”,則三種文本字面義差別較大。漢文本之“名稱”當(dāng)與藏文之brjod pa(所說)對應(yīng),“四種二”對應(yīng)藏文zung bzhir(四對)。又,《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999號施護(hù)漢文本相應(yīng)兩句似為“八大丈夫常修行,或時演說四意趣”[12]587上欄??傊?,這兩句大意或為“八大圣人實加贊,贊(說)彼四果四趣者”。
夏、漢、藏文本:
菞莎柜蔎穁商帶,涸臀磟蚚界臲銅。
彼大仙人數(shù)趣無為(1)故,是故殊勝是處(2)善逝說。
drang srong chen po gang zag mtshungs med pa/ bde bar gshegs pas sbyin pa'i gnas zhes gsungs/
睪諜涸窾駕抵菞,睫米吵襲尉翅堡。
于此布施獲得大果報,猶若肥隆地中植種子。
de la byin na'bras bu cher'gyur te/ zhing rab gshin la sa bon btab pa bzhin/
焊瞭菞缾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殊勝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i ni dge'dun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校注:
(1)無為,與西夏文本“穁商帶”(無相等)和藏文本mtshungs med pa(無等)意不符合,整句句意或指“有情(數(shù)趣)與大仙人(僧眾?)不能等同”。
(2)殊勝是處,與西夏文本“涸臀”(施處)和藏文本sbyin pa'i gnas(施處)意不符合,整句句意指“善逝說(僧眾)是應(yīng)布施之殊勝處”。按,善逝,佛十名號之一,藏文為bde gshegs。
夏、漢、藏文本:
蔲綀紹箾沸磀嘻,篢⑧翻撂諜矖襲笭。
蔲綀紹箾磀嘻次沸瞭,熱荢撂諜緳矖襲笭階。
若人用意堅固殷勤故,亦能入于牛怛麻法中。
gang dag brtan pa'i yid kyis rab brtson zhing/ gau ta ma'i bstan la'jug byed na/
焊秊挎窾盟肂笍,経梆蔎禨飼盝螑。
焊禑(1)挎窾盟肂襲笭笍,経梆蔎禨飼盝螑笍蒜。
得此意者能入甘露門,速能證得離垢之涅槃。
de dag thob nas bdud rtsi'jug thob ste/ mun pa bsal nas mya ngan'das thob pa/
籄襲菞缾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蹦蘦籄襲菞缾拓怖銅,蘦次篘始罏癐蓽眣疤⑨。
是故說為最上殊勝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 bas dge'dun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校注:
(1)禑(言),七字本作“秊”(事),二者讀音同為da·2,應(yīng)為同音通假關(guān)系,據(jù)上下文意判斷“秊”為本字的可能性較大。
夏、漢、藏文本:
蘦癿槽毋笭磤臺(1),竃癿緂癿妹羏箌(2)。
如斯見者速入于真諦,身見及與戒禁取執(zhí)勝。
lta ba'di la sbyar ma thag tu ni/'jig tshogs lta dang tshul khrims brtul zhugs dang/
矟癿癿箌聮禷弛(3),筟瑪通粵綃篘挎。
疑或(惑)等類三種之煩惱,一時棄舍現(xiàn)成真圣諦。
the tsom dang ni nyon mongs gsum po dag/ cig car spangs te'phags pa'i bden mthong ba/
籄襲菞缾(4)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大眾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s na dge'dun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校注:
(1)該句可譯為“于此見法立即入”,漢文本作“如斯見者速入于真諦”,藏文本意為“于此見立即修行”,則三種文本有差異。
(2)該句可譯為“身見知見戒禁取”。身見,五見之一,藏文作'jig tshogs lta(壞聚見),西夏文《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中亦譯作“疾篿癿”(壞聚見)[8]230。知見,漢文本和藏文本均無相應(yīng)文意。戒禁取,即“戒禁取見”,五見之一,西夏應(yīng)是限于每句七言,省略了“妹羏箌”之后的“癿”(見)。藏文tshul khrims brtul zhugs(戒律儀),是tshul khrims brtul zhugs mchog'dzin(戒禁取)之省,漢文本直譯為“戒禁取執(zhí)勝”。
(3)該句可譯為“邪見見取疑惑等”。邪見為五見之一,見取(見)亦為五見之一。該句漢文本和藏文本對譯嚴(yán)整,和西夏文七字本字面義有所差距。
(4)菞缾(大眾),藏文作dge'dun(眾、僧),整句句意指“說彼僧眾是最上寶”。
夏、漢、藏文本:
蔲竃祤篎磀戊嘻,篟界急落絢篟仕。
以于身語意中三種內(nèi),諸不善業(yè)誓愿不復(fù)造。
lus sam ngag gam'on te yid kyis kyang/ sdig pa rnam gsum nam yang mi byed cing/
見嘻謾屬魏篟倒,籋莀怖絧次篟莀。
若以造作惡業(yè)不覆藏,我執(zhí)心故此是為不可。
blo bur byas na'ng'chab par mi byed la/ de ltar de dag lta bas'dzin mi byed/
籄襲菞缾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大眾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 bas dge'dun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滬堡橋索拓洱(1)絓,淮糧糣嘻菓吞睤。
猶如諦(帝)釋大樹處地上,四方風(fēng)起而令不能動。
ji ltar dbang po'i sdong po sar btsugs pa/ phyogs bzhi'i rlung rnams kyis ni mi gyo ltar/
校注:
(1)橋索拓洱(帝釋寶幢),漢文本作“帝釋大樹”,藏文本作dbang po'i sdong po,意為“帝釋樹、樹王”,則西夏文本所譯似不切。
夏、漢、藏文本:
籄例綃篘癝窾癿,羴綃菞缾癐焊堡。
親見最妙圣帝(諦)道之人,此與賢圣大眾以同等。
'phags pa'i lam gyi dam pa mthong ba yi/ gang zag'phags pa'i dge'dun de bzhin no/
籄襲菞缾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殊勝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s na dge'dun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箎膳籄繞次模銅,淮蟨綃篘庭簵腞。
最大智惠(慧)尊者(1)真實說,以修四種(2)圣帝(諦)或修入。
shes rab zab mo shin tu bstan pa yi/'phags pa'i bden pa su dag rnam sgom zhing/
訂竃涸城磀嘻簄,焊駁萰蟨煎蔎禨。
若舍身命意中憶念者,是人現(xiàn)世不逢于八難。
lus kyang sbyin par yid la byas pa ni/de dag'jigs pa brgyad dang phrad mi'gyur/
籄襲菞缾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殊勝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s na dge'dun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校注:
(1)尊者,西夏文本、藏文本均無。
(2)四種(淮蟨),藏文本無。
夏、漢、藏文本:
滬堡糣嘻莊籹慷,聜嘻箌菋叫臀嘩(1)。
大猛火聚被風(fēng)吹壞散,以手取及不可知限量。
ji ltar me ni rlung gis rab gtor ba/ lag tu blangs te bgrang du med pa nyid/
捐腪紛禨監(jiān)鎖竛(2),筫攻臀嘩絥嘩(3)笭。
能離諸結(jié)系縛勝誓(勢)子,得入不可指與無為界。
de ltar kun tu sbyor ba rab btang ba/ sangs rgyas sras rnams bstan du med par'gro/
籄襲菞缾拓怖銅,蘦次篘瞭蓽眣疤。
是故說為最上大眾寶,如是真諦汝愿得安樂。
des na dge'dun rin chen mchog tu gsungs/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校注:
(1)叫臀嘩(不可算),漢本作“不可知限量”,藏文本作bgrang du med pa(不可計算)。
(2)監(jiān)鎖竛(勝勢子),指“佛子”。漢本作“勝誓子”,藏文本作sangs rgyas sras(佛子)。西夏文《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亦省作“監(jiān)竛”(勝子),對譯藏文rgyal sras[8]132。
(3)絥嘩(無礙),漢文本作“無為”,藏文本作bstan du med pa(不可說),則三種文本有別。
夏、漢、藏文本:
聁搓膖唱(1)篟膖唱,焊駁燃癐蓽眣疤。
一切有情人與非人等,此等悉皆汝愿得安樂。
sems can gang dag'gro dang mi'gro ba/ de dag thams cad'dir ni bde gyur cig/
鞘祇綀聻癌墑臀,緳肅諜螏蓽眣疤。
最上道(導(dǎo))師人天應(yīng)供養(yǎng),敬禮正覺汝愿得安樂。
ston mchog dam pa lha mis mchod'os pa/ sangs rgyas phyag'tshal deng'dir dge bar shog/
聁搓膖唱篟膖唱,焊駁燃癐蓽眣疤。
一切有情人與非人等,此等悉皆汝愿得安樂。
sems can gang dag'gro dang mi'gro ba/ de dag thams cad'dir ni bde gyur cig/
盝秲晾禨綀聻墑,矖諜耉螏蓽眣疤。
寂滅利(離)欲人天應(yīng)供養(yǎng),敬禮妙法汝愿得安樂。
zhi ba chags bral lha mis mchod'os pa/ chos la phyag'tshal deng'dir dge par shog/
聁搓膖唱篟膖唱,焊駁燃癐蓽眣疤。
一切有情人與非人等,此等悉皆汝愿得安樂。
sems can gang dag'gro dang mi'gro ba/ de dag thams cad'dir ni bde gyur cig/
礠篿襲較綀聻墑(2),菞缾諜螏蓽眣疤。
諸集尊中集會為上首,敬禮大眾汝愿得安樂。
tshogs kyi dam pa lha mis mchod'os pa/ dge'dun phyag'tshal deng'dir dge bar shog/
校注:
(1)膖唱,字面義“行往”,藏文作'gro或
'gro ba,意為“行、走、去”,指“眾生、有情”,佛經(jīng)中譯作“趣”,指有情識之動物界。故本句可譯為“有情眾生非眾生”或“有情趣與非趣等”,漢文本作“一切有情人與非人等”,以“人”分別對西夏之“膖唱”和藏文之'gro,似欠妥。
(2)該句可譯為“諸集中上天人供”,意指“僧伽是集會中之上首,天人應(yīng)供養(yǎng)之”,藏文本意為“集眾中之賢士天人應(yīng)供養(yǎng)”,知漢文本缺“天人供”之意。
夏、漢、藏文本:
聁搓膖唱篟膖唱,焊駁燃癐蓽眣疤(1)。
sems can gang dag'gro dang mi'gro ba/ de dag thams cad'dir ni bde gyur cig/
莻耳脜腞耳篿癐,蔵睫皺纚篎穉套。
所有世間出生來到此,或在地上或居虛空中。
'byung po gang dag'dir ni lhags gyur te/ sa'am'on te bar snang'khod pa dag/
缾毯癐唐焚寧癏,堅唉界矖謾簵膌。
常與一切眾生起慈心,晝夜依時恒修微妙法。
skye dgu rnams la rtag tu byams byed shog/nyin dang mtshan du chos kyang spyod par shog/
監(jiān)鎖綽皺籄襲監(jiān),籄襲次篘篎眮嘩。
此是勝怨敵上能勝人,真實語中演說無虛妄。
'di ni rgyal ba dgra rgyal bden gang gis/shin tu bden pa gsung zhing rdzun med pa/
蘦次篘瞭蓽眣疤,籄菞絾翫蓽粔膁。
一切大怖畏眾得解脫,如此真諦汝愿得安樂(2)。
bden pa de yis'dir ni dge bar shog/ de kun'jigs pa che las thar gyur cig svāhā/
校注:
(1)此上兩句漢本缺。
(2)漢文本此上兩句與西夏文本、藏文本語序不同。
注釋:
① 西夏文《守護(hù)大千國土經(jīng)》分為上、中、下三卷,且有多個編號存世。
② 漢文九字本中有不少通用字,如“弟”和“第”、“帝”和“諦”、“慧”和“惠”、“勢”和“誓”等等,括號中表示被換用的本字。
③ 《普賢行愿品》指《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的單行本,《觀世音普門品》指《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單行本,《大隨求》指藏傳西夏“五部經(jīng)”之一的《大隨求陀羅尼經(jīng)》。
④ 西夏文七字本錄文以инв.№36為底本,參校инв.№32和инв.№220;西夏文九字本錄文以所存內(nèi)容最多的инв.№7100為底本,參校前揭其他三個編號。以上利用諸編號的西夏文本均為上海古籍出版社蔣維崧、嚴(yán)克勤二位先生20世紀(jì)末在圣彼得堡拍攝的照片。
⑤ 糭,инв.№3336作“篘”。
⑥ 兩(力),инв.№3336作“始”(真)。
⑦ 西夏文九字本此上三句инв.№7100不存,錄文以инв.№3336為據(jù),此下至“蔲綀紹箾磀嘻次沸瞭”西夏文九字本各編號均不存。
⑧ 篢(gjiw1),инв.№220作“熱”(gjiw1),二者讀音相近,這當(dāng)是譯者不同的譯音用字習(xí)慣所致。
⑨ 西夏文九字本此下各編號均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