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正軍
(甘肅省永登縣連城鎮(zhèn)初級中學,甘肅永登 730300)
要全面推進數學素質教育,就必須站在現代人的高度,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數學教學,優(yōu)化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地開展數學教學。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片面追求高分、升學率,忽視思維、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培養(yǎng)”的教學形式。今天,在世界倡導知識經濟、我國極力推行素質教育的潮流中,數學教學又重新走上了正軌,回到全面發(fā)展的道路中來。在教學中,我們要一改過去以分數論英雄的思想,樹立終身教育觀念以及使受教育者“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的觀念和教育個性化、民主化、科學化、國際化的觀念,以現代的眼光去看待數學教育,從現代意義上理解數學教育。
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是從屬于傳統(tǒng)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其把人培養(yǎng)成了工具。然而,現代數學教學則以人為起點和目的,即“起點是學生,落點也是學生”。這樣,現代數學教育就成為“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它更全面、更準確、更有效地展示我國素質教育的實質。
數學家華羅庚曾把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注重數學知識傳授、忽視知識、結論所產生的思維過程的教學現象,形象地比喻成“只把現成飯拿上桌,而沒有做飯的過程”。所以現代數學教學必須優(yōu)化教學的過程,形式多樣地開展教學活動。
1.優(yōu)化教學形式,活躍學生思維。數學教學過程是學生探索、發(fā)現知識的過程,是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跳出“應試教育”的怪圈,著眼于學生數學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促成學生積極思維,使“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內化到“動”態(tài)的數學思維中去。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把直觀感知、形成抽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指導運用這三部分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過程。如此,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想知道其中的奧妙,從而也就都有興趣學習了。
2.強化數學教學的目的性,有效調控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把“用與學”“玩與練”“說與思”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運用知識,以達到教學的目的。采用寓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練習形式,既能有效地調控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提煉數學原型,促進數學教學。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在教學中,就得還原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使問題生活化、具體化、形象化,且富有數理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引發(fā)學生情思,使數學的抽象性與學生認識的直觀性、形象性接軌。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分析生活的良好習慣,又能使學生對生活產生激情,還能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直觀化,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數學。
4.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運用數學的美感進行教學。數學知識的抽象化使大部分學生望而卻步。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挖掘數學的形式美,讓學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情境中,運用數學美感進行教學,就能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與其建立和諧友愛的關系,使他們倍感教師的關心,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同時,我們要不斷地向學生揭示數學的美,利用數學美感去感染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例如,讓學生領略自然數和優(yōu)美圖形的序列美;領略加、減、乘、除可以相互轉化的和諧美;領略數學概念、性質、法則精辟的敘述,公式、定理簡明的表達和解題方法的巧妙所給人的簡潔美,甚至黃金分割0.618 的神奇美等。這些美感教學往往可以拴住學生的心,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要長知識,增長智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思想理念、科學的教學方法、精湛的教學藝術,使學生的智力素質得到提高。教師應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巧妙設疑,啟發(fā)引導,使學生能身臨其境,親自發(fā)現問題,探求新知,使智力素質得到提高。教師還應注意學生的認知過程,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促進其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快速發(fā)展,有目的地進行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的訓練,幫助學生發(fā)展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還須把學習數學的方式方法有計劃地逐步教給學生,讓他們善于質疑問難,學會科學地思考問題,逐步學會通過列舉、歸納,認識問題的方法,使其智力素質得到提高。
數學課堂教學只有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喚醒他們的情感,發(fā)展他們的個性,鍛煉他們的意識,才能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發(fā)展,從而達到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積極向上的、正向的心理體驗和情感意志。教師應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喚醒他們的情感意志,創(chuàng)設心理體驗活動,促使學生在外力的驅使下被數學學科的內容所吸引,產生積極的學習行為態(tài)度和情感意志,自覺地刻苦學習,在主觀心理體驗上享受數學的樂趣。
數學內容中有著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只要我們真正樹立起教書育人的觀點,就能有機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教學全過程,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見縫插針,適時滲透,抓住每一個教育時機,適時向學生滲透時政觀點、“三觀教育”等。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或樹立的,它需要長期的實踐,反復不斷地認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持之以恒,守正創(chuàng)新,進行不斷地滲透教化。
在數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背景聯系起來,特別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這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造內容與空間,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讓學生廣泛接觸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供創(chuàng)新的機會。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求異性。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出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師生共同商討,各抒己見,激發(fā)起學生個體的能動性,挖掘出潛藏在個體內的創(chuàng)新力量,發(fā)散學生的求異思維,引導學生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關系去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和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個人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釋放出來,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像火山一樣噴發(fā)而出。
教師要積極實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思維創(chuàng)新習慣。數學是一門思維的體操,在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注入式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活動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阻礙了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揮。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堅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些思考機會與時間,多一些活動的余地和動手的機會,多一些嘗試成功的愉悅。為了滿足這種需要,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改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激疑—猜測—驗證—運用模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確定問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評價等教學模式效果很好。另外,活動教學、游戲教學、發(fā)現教學、競賽教學都是常用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的實施使得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了對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這種學習過程極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前提是熱愛學習、渴望探索、追求新知。貪玩、找樂、怕拘束是兒童的天性。針對兒童的這種心理特點,在數學練習和輔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方式,愛護和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善于誘導,善于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在師與生、生與生交流對話、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無拘無束的空間,讓他們在思維空間中縱橫千里,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評價不僅在于評價對知識理解是否正確,更在于評價的創(chuàng)新機制,使其產生激勵效應,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創(chuàng)新思維空間。教師要從根本上改變單一的分數評價,使評價形式向多維評價形式轉變,評價模式應是全面評價與分項考核相結合,評價的內容應將單純的知識評價擴大到學習能力、興趣、方法及創(chuàng)新能力,評價的空間應由課內擴大到課外。
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學時教師要依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自然進行滲透,力求將德育內容和知識傳授融為一體。
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數學史的光輝成就,尤其是數學史之最。如魏晉期間數學家劉徽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提出了“割圓術”,求出了圓周率π=3.1416 的結果;提出了重差術;精心選編了九個測量問題。這些成就的創(chuàng)造性、復雜性和代表性,都在當時為西方所矚目。南北朝的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精確推算至小數點后七位,對于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重大貢獻。還有南宋杰出的數學家楊輝的“楊輝三角”等等。教學時如果教師能將這些內容自然滲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還能產生巨大的內驅力,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進一步培植數學教育思想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積極性。
數學教學應該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使學生體悟到數學中充滿著辯證法。如“正與反”“動與靜”“特殊與一般”“有限與無限”“整體與局部”“常量與變量”等等。教師可以通過函數的概念和點的軌跡闡述運動和變化的觀點;通過極限的運算,使學生從有限進入無限,認識量變到質變;通過數與形,常量與變量,曲線與方程間的相互轉化,使學生認識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從“曹沖稱象”的故事,引入“換元法”,使學生了解到數學方法來源于自然法則又應用于實踐。
據統(tǒng)計1969—1981 年間頒發(fā)的13 個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就有7 項成果借助現代的數學理論。教師可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數學發(fā)展的廣闊背景,讓學生知道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較量都與數學教育改革的浪潮有密切的關聯。如就戰(zhàn)爭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機械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物理戰(zhàn)爭,海灣戰(zhàn)爭則是數學大戰(zhàn),多國部隊的組成、戰(zhàn)略物資的運輸與分配、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等許多方面都離不開數學科學成就??梢姅祵W在現代建設和國防建設中多么重要。在數學教學適當引入這些例子能激勵學生學好數學。
數學的美妙之處在于能從千變萬化中探索出規(guī)律。教學時,教師只要結合教材內容,挖掘教材的數學美,滲透數學美,就能改變學生對數學枯燥無味的成見。如果將許多奇思巧妙、多種解法、趣味問題穿插在講課中,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精辟透徹的分析、靈動巧妙的啟示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改變傳統(tǒng)教學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有意識、自然地對學生進行美的滲透,讓學生在學數學的同時也欣賞迷人的數學,實現思維過程與審美過程的統(tǒng)一,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審美情操,體現“以美啟真,以美啟智”。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頑強意志品質以及解題后反思習慣的形成,可以增強學生的自制力,培養(yǎng)其意志的果斷性。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發(fā)生、探索和發(fā)展過程,可以使其形成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教學和學習的深化形成推理意識,對培養(yǎng)正直、誠實、不輕率、盲從的道德品質;形成尊重真理的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tài)度;勤奮、刻苦、勇敢、機智、頑強精神和嚴肅、認真、踏實、細微、團結協(xié)作、遵紀守法的良好作風有其獨特的功能,這正是數學教育的文化價值所在,也是人格教育作為數學教育目的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