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婷
吉林財經(jīng)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在《公司法司法解釋(三)》出臺之前,我國法律對于該制度的介紹幾乎為零,所以跟股東除名制度相關的司法問題在實踐中也是頻頻發(fā)生,在該解釋出臺之后,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除名制度被規(guī)定在了第十七條,即公司將特殊股東基于特定的事由依照法定程序從股東名冊中除名,這是一種剝奪股東資格的強制性法律制度。它是股東所承擔的責任中最為嚴苛、最有震懾力的一種懲罰方式,既能維護公司資本又能保護其他股東。而本文主要針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除名制度進行闡述。
1.除名權是共益權
共益權是指一項權利的行使是為了更多人的利益而不是單純地只顧及了某個人的利益得失,而股東除名權即為公司考慮到企業(yè)自身和其他股東的共同利益所作出的消除影響、使大多數(shù)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相應保護的權能,當某一股東的行為使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利益受損或該行為所造成的影響十分惡劣時,法律賦予公司對股東進行除名的權利,使該股東被強制性喪失股東身份以此來保障更多人的權益,所以除名權應認定為共益權。
2.除名權是固有權
固有權,顧名思義就是指本來就具有的權利,不會因為外界因素而改變的權利,又稱為法定之權利。股東除名權是賦予公司以及忠誠股東的保護機制,在特殊股東的行為屬于法定除名事由時,公司有權利將該股東除名,無需他人干涉,所以股東除名權是固有權。
股東除名制度的主體包括提案主體和作出主體。為了啟動股東除名制度提出召開股東會的主體即為提案主體,我國法律規(guī)定了提出提案的主體為有限責任公司的監(jiān)事或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或者監(jiān)事會可以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當他們不履行職責時法律還規(guī)定股東具有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可以通過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的方法來行使自己的提案權。該制度的作出主體規(guī)定在了《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七條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有權對未履行出資義務和抽逃全部出資的股東進行除名,若該股東對決議不服,不可以請求法院確認該決議無效,只能以其他訴訟請求提起上訴,再由法院來判決。
我國法律中明確規(guī)定股東在未履行出資義務、抽逃全部出資兩種情況時才會被公司股東會除名,只有在這兩種情形下才能直接適用股東除名制度,也就是說這兩種情況是股東除名的法定事由,還需注意的是,在解除特殊股東時還要給其一定的催告返還期限,催告期滿仍未繳納或返還的股東才會被除名。
股東除名制度當屬較為嚴苛的懲罰機制,公司的合法權益以及其他忠實股東的合法權益都要依賴于該制度的實行,公司作為一個整體,需要考慮的是公司整體和所有股東的共同利益,在公司運營過程中,一旦有股東不依約定出資或是出資后又以其他方式抽逃了出資,這將會影響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合法利益,如果沒有接受應有的懲罰,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于公司與其他股東替該股東承擔了義務和責任,這明顯違反了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的法律規(guī)則[1]。而股東除名制度剛好可以彌補這一弊端,以此來維護公司的利益和正常運行,同時也保護了其他忠實股東的合法權益。
眾所周知,人合性和封閉性是有限責任公司的特殊之處,要想使公司運行效率以及利益達到最大化,就務必要讓各個股東之間保持相互信任、團結合作、互惠互利的關系,但是在實踐中,不免有些股東出現(xiàn)不履行出資義務或是抽逃全部出資的情況,在經(jīng)過催告期限后仍不返還或者繳納出資的,導致公司經(jīng)營受阻、影響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但該特殊股東仍可以在公司享受一定的收益和權利,這對于其他股東來說是不公平的,同時也破壞了權利與義務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則,嚴重影響了公司的運行效率,此時股東除名制度就是保護公司和其他股東權益的最有效的手段,從根源上為公司運行和經(jīng)營掃除了障礙,同時也使股東之間的合作更加密切,為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作出了貢獻。
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有限責任公司是股東除名制度的適用主體,而不包括股份有限公司,這也與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保持一致。股份有限公司無人合性特征,其自身的構成和股東的屬性并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是資合性公司,而修復公司的人合性是股東除名制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公司性質上不符合要求;再者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模也較大,股東人數(shù)更是很多,在股東除名制度的適用上難度不免也會增加很多,所以股份有限公司不適用股東除名制度。
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違反相應的法定事由的股東在經(jīng)過催告后合理期限內仍未繳納出資的,公司才會啟動正式的除名程序,但是法律法規(guī)沒有明確規(guī)定這個“合理期限”為多久,這樣法官在判案時通常會進行自由的裁判,甚至還會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情況。除名程序啟動后,公司以召開股東會的方式,決議是否對該股東進行除名,但是具體的表決機制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不同的表決機制同樣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所以這對公司來說影響很大。
上述研究對梅雨鋒暴雨的發(fā)生發(fā)展及MCS的觸發(fā)和組織方式等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由于我國地處東亞季風區(qū),梅雨期大氣非常潮濕,對流的觸發(fā)和組織方式與美國的MCS有很大不同。隨著數(shù)值模式的發(fā)展,對梅雨鋒降水主要落區(qū)的預報越來越準確,但是對強降水中心位置和強度的精細化預報水平不高,這可能是對梅雨鋒暴雨MCS的觸發(fā)、組織化和維持機制的認識有限有關,因此這些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我國現(xiàn)行法中對除名股東權利的救濟尚不完善,這些會給司法審判帶來一些麻煩,如我國目前的法律對股東除名的法律后果規(guī)定不明確:只有少數(shù)司法解釋要求法院在裁決該類案件時要闡釋清楚,公司也要盡可能快速地進行法定減資程序或是通過其他股東等繳納出資,對于股東除名什么時候生效、被除名股東是否要對公司和其他股東進行賠償、賠償標準是什么等問題都沒有具體規(guī)定,這都會給司法實踐提高難度,所以在筆者看來,現(xiàn)行法對于股東除名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瑕疵,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1.建議增加法定除名事由的適用范圍
我國相關法律對于股東除名的規(guī)定只有兩類法定事由:未履行出資義務和抽逃全部出資,該范圍不免有些局限,在很大程度上無法滿足司法實踐的需求。所以在此基礎上有必要擴大法定事由的適用范圍,完善股東除名制度的事由,例如增加未全面出資、抽逃部分出資且?guī)韲乐赜绊懙确ǘㄊ掠桑堰@些實踐中常見卻又總是得不到統(tǒng)一判決的現(xiàn)象由法律進行規(guī)制,同時也要增加兜底條款給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也是順應時代變化留下來的“未知數(shù)”。
2.認可意定除名事由的效力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增加后的法定除名事由也未必包括實踐中的全部情形,例如上文所提到的“嚴重影響”“嚴重損失”等就有不一樣的定義,即每個公司對相同的定義規(guī)定的解釋都不一樣,但目的都是為了公司更好地經(jīng)營運行,有些公司規(guī)定股東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喪失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后不具備繼續(xù)擔任股東的資格,但有的公司規(guī)定即使如此其仍有資格繼續(xù)擔任公司股東,可見各個公司之間經(jīng)營都存在差異,給每個公司章程一定的自主權是有必要的,應該認可意定除名事由的效力。
1.股東除名的方式
前文建議股東除名的事由中應認可章程規(guī)定的意定除名事由,在適用意定除名事由召開股東會對股東進行除名后需要法院進行裁決,判斷除名的合法性,這一建議也符合現(xiàn)今德國和日本股東除名的程序設計,分兩步走,先股東會決議再法院判決,這是因為公司章程規(guī)定的意定事由自由度大,因而可能違反道德底線或法律,所以最終由司法機關介入有利于保證決議的公正性。在適用法定除名事由對股東進行除名時,需要法院判決除名或者股東會做出除名決議,有其一即可,原因在于法定除名事由是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出現(xiàn)錯誤的可能性極低,可以大大緩解司法壓力。
2.股東除名制度的決議程序
我國現(xiàn)行法規(guī)定在啟動股東除名程序前要給予違反義務股東一定的催告期限,但是該期限具體是多久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再者啟動除名程序后是否采取表決權回避規(guī)則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具體的表決機制也沒有統(tǒng)一、股東被除名后也未規(guī)定相應的救濟措施等,種種問題都沒有落實,這將給司法實踐帶來問題,所以應予以完善。
首先,對于股東除名的催告期限,我國法律只是用“一定的期限”“合理的期限”來描述,并沒有十分確定的時間限制,所以考慮到司法實踐的公平公正,我國或許可參考德國采用的不少于30日的催告期限[2],避免催告期過短,違反義務的股東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彌補過錯。
其次,表決權回避規(guī)則有必要在股東會決議時適用,表決權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決議效力,具有重要意義[3]。違反義務的股東不應該參與表決,從而保障表決的公平與公正。在2014年進行二審判決的“上海X化學纖維有限公司訴上海J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決議撤銷糾紛一案”①(2014)滬一中民四(商)終字第1255號。中,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庭審過程中認可了表決權回避規(guī)則,認為持有公司50%股權的X公司若參與表決對公司法人和其他股東勢必造成損害,因此在股東會決議時加入表決權回避規(guī)則是有必要的。
再次,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人合性公司,資本的多少不是關鍵性因素,公司應更加注重股東的態(tài)度,這樣一來,筆者認為采取人數(shù)多數(shù)決的表決機制是更為合理的,大中小股東都有發(fā)言權,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大股東濫用股權的情況發(fā)生。在采取人數(shù)多數(shù)決時,表決比例為超過三分之二為最佳,因為我國《公司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對于公司重大事件的決定表決比例均為超過三分之二,股東除名對于公司來說屬于重大事件,所以股東除名的表決比例定為超過三分之二是合適的。
1.對被除名股東法律后果的完善
對于除名決議何時才能正式生效的問題,筆者認為,在適用法定事由對股東進行除名時,該股東收到股東會除名決議時即視為該股東已被除名,此時除名決議發(fā)生法律效力;在適用意定事由對股東除名時,由于在程序上略微復雜,要經(jīng)過法院判決這一過程,所以此時除名決議生效之日應由法院決定,才能更加體現(xiàn)法律的公平公正。
由于股東與公司之間存在合同,實則就是一種民事合同關系,股東由于未履行合同中規(guī)定的出資義務,對公司構成根本違約,使公司利益遭受損失,公司有權讓其賠償損失。至于賠償標準,可在章程中進行明確規(guī)定。
2.對被除名股東股權處置的完善
股東被除名后在喪失股東資格時,其有的財產權,也就是股權還存在,該股權有三種方式處置:由其他股東購買、第三人購買或者由公司辦理減資程序。這三種處置方式有一定的順序,在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中通常進行如下排序:本公司的其他股東具有優(yōu)先購買權;在其他股東放棄優(yōu)先購買權且超過一半的其他股東同意的情況下可以將股東股權轉讓給第三人;如果前兩種方式都實行不了時,公司應按照法律規(guī)定②詳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辦理減資程序。筆者認為,法考中對于股權的這種處置順序的規(guī)定是較為合理的,一方面使公司的損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還可以彌補法律的漏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經(jīng)濟的快速提升、各方面因素的相互刺激,公司的注冊資本越來越低,有限責任公司數(shù)量激增,所以股東除名制度的適用越發(fā)廣泛,對現(xiàn)有的法律制度進行深層剖析、對法律現(xiàn)有的不足之處及時補足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解決公司在經(jīng)營管理中的弊端必然會推動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使我國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