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申,北京城市發(fā)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 ,北京史研究會會員,北京市史地民俗學會會員。
中國文聯出版社簽約作者。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財經之聲”欄目、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樂行京津冀”“文化之門”“運河”節(jié)目嘉賓。北京日報客戶端“光影記憶”“舊京圖說”“胡同冷知識”客座嘉賓。
著有《北京中軸線文化游典·建筑》(北京出版社)《帶著課本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等圖書,于多家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并接受《人民日報》等媒體訪談。
我對北京有情,因我生于斯長于斯。我對歷史與考古有意,因我用腳步丈量著這座城市。但是要把“城市”與“考古”相融,卻從未敢想。如今,不妨帶著考古的視角,尋胡同、找名人、觀滄桑、感人情。
干面胡同,這個名字因何而來?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干面胡同所處的位置吧。在它的正東方向,有一條叫作祿米倉的胡同。彼處的祿米倉,是清代發(fā)放老米的地方。這里的老米,可不是普通旗人所能領取的。它得是有一定職位的官宦之家才能配給。據說,每回發(fā)放老米的時候,祿米倉胡同保準是車水馬龍。而干面胡同又是來往于祿米倉的必經之路。由此,胡同的道路便塵土飛揚,從而被當地居民戲稱為“下干面”。按照北京文史專家王蘭順先生的說法,在1900年“庚子國變”那會兒,占據祿米倉的外國大兵,要把祿米倉內存放的糧食運到米市大街上拍賣,也得從干面胡同走。
這條時不常下下干面的胡同,可是居住過一大批的社會名流。要聊起干面胡同的名人往事來,其豐富程度,一點兒不亞于緊鄰它的史家胡同。
“稻香春”主人張森隆的寓所
冷不丁問您,京城著名的糕點鋪,到底是“稻香村”還是“稻香春”?您會不會發(fā)蒙。再問您一句,《紅樓夢》里究竟是“稻香春”還是“稻香村”?估計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后者。那么,讓幾代老北京人魂牽夢繞的糕點鋪,究竟該是哪一家呢?其實,這兩家糕點鋪都存在。但它們在現當代歷史上的命運卻大相徑庭。
最早開辦的,是光緒二十一年(1895)設在前門觀音寺“稻香村南貨店”。這家店鋪的主人,是金陵人郭玉生。據說,在民國初年,稻香村贏得了包括文學家周樹人、謝冰心、清華大學體育教授馬約翰、京劇名角譚富英等一批社會名流的青睞。只可惜,由于后來兵荒馬亂,稻香村南貨店不得不于民國十五年(1926)關張,而這一歇就是五十多年。直到198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稻香村的品牌才得以恢復。
就在“稻香村”偃旗息鼓的時候,“稻香春”成為京城民眾逐漸接受的南貨糕點品牌。而“稻香春”的主人,名叫張森隆。
民國四年(1915)張森隆在東安市場辦起了“森春陽”食品店,次年他又開設了經營南味糕點的“稻香春”食品店?!暗鞠愦骸北取暗鞠愦濉蓖黹_二十年,卻很快成為“稻香村”的競爭對手。此外,開設于西單的“桂香村”也異軍突起,成為壓倒“稻香村”的稻草。張森隆確實是做生意的行家。他制作點心很注重選擇食材,該用南方原料的決不用北方的代替,一些原料甚至從香港的馬寶山進貨,還有從汕頭、上海、南京、蘇州等產地選購。1943年5月他自南小街遷至干面胡同13號,直至今日,其后人還居住于此。
現如今,您若站在胡同路北的最東頭,推開13號的木門,一面石墻便映入眼簾,墻上有著“迎祥”二字。這里,便是張森隆的舊居了。
李石曾、茅以升舊居
33號院的西洋風格二層小樓,興許是您能見到的干面胡同最具特色的建筑了。當然,為小洋樓作守衛(wèi)的,是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紅色金柱門。這座小洋樓最早的主人,據說是民國時期政要與文化名流李石曾。李石曾的簡歷,估計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他既是中法大學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又是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建人之一,還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他還擔任過南通大學首席校董。民國初年,他與蔡元培、吳稚暉等共同發(fā)起并組織了“赴法勤工儉學”。據說,李石曾于抗戰(zhàn)爆發(fā)前居住在此。此后,李石曾便離開北京,赴歐美從事外交活動,再往后則定居臺灣。
李石曾的父親,是晚清同治年間的軍機大臣李鴻藻。李石曾出生的時候,李鴻藻的宅院,是在宣南的菜市口胡同61號。李鴻藻一家,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李鴻藻的三個兒子:李兆瀛、李焜瀛、李煜瀛(也就是李石曾)都在這里出生。后來,李鴻藻一家搬到了干面胡同61號的宅院。接著,李石曾在距離老宅院不遠的地方,又為自己打造了一處帶有小洋樓建筑的新宅院。可惜,李石曾居住在此的時間并不太長。新中國成立后,33號院成為著名橋梁專家、中國科技協(xié)會會長茅以升的居所。
星光閃爍歲月流金
干面胡同37號和干面胡同39號之間,十分突兀地出現了一片明黃色的樓房。這是1949年后,由中國社科院修建的高級研究人員宿舍:南北向四層和東西向六層的兩棟宿舍樓,《斷章》的作者卞之琳、著名文藝家李健吾、著名文學家沙汀、中科院考古所所長夏鼐、著名哲學家賀麟、著名哲學家金岳霖、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擅長研究太平天國史的羅爾綱、著名文學家戈寶權、著名古希臘文翻譯家羅念生、著名紅學家吳世昌、著名學者錢鐘書等都曾在這里住過。
錢鐘書的夫人、同為著名學者的楊絳,在回憶文章《我們仨》中這樣寫道:“1962年8月14日,我們遷居干面胡同新建的宿舍,有四個房間,還有一間廚房、一間衛(wèi)生間,一個陽臺。我們添置了家具,住得寬舒了?!卞X鐘書一家在干面胡同總共生活了十一年零四個月。至于其中那些情感經歷,或許是悲多于喜,苦大于樂的。
德商禪臣洋行
與一段奪寶謎案
昔日的禪臣洋行,位于干面胡同47號的位置。當然,您若找尋這個新的門牌號,估計是見不到的。由于大門改為住房,所以門牌號也跟著消失了。
禪臣洋行有啥特別之處嗎?當然有了。關于它的一段故事,可說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的“奪寶大案”。
話說1945年日本投降后,作為國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戰(zhàn)時文物損失委員會”駐平津區(qū)辦事處助理代表的王世襄,得到了古玩商陳耀先等人所提供的一個信息。在淪陷時期(1937至1945)河南等地出土的重要青銅器,有相當一部分被德國商人楊寧史買去。楊寧史是禪臣洋行的經理,他所供職的洋行及其住宅的地點,就在干面胡同中間路北。
1945年11月上旬的一天,王世襄到干面胡同禪臣洋行去查看,恰好看見禪臣洋行一個德籍女秘書在打字,文件內容是青銅器目錄。王世襄將目錄拿到手中,聲明就是為追查此批文物而來。女秘書說,目錄是德國人羅越交給她打的,如需用這份目錄,請告知羅越。
王世襄拿著目錄找到羅越,羅越承認目錄是他編的,而器物則為楊寧史所有。這楊氏藏器可不得了,包括商代后期的甙鼎、正鼎、癸觚、山婦觶、作尊彝尊、矢壺、方鼎等,春秋后期越王者旨於賜劍。楊氏藏器皆為生坑器物(也就是從地底下挖掘出土的),類別全、涵蓋廣、時代序列完整、器型和花紋圖案精美,其珍貴程度超過其他各家藏品。最為著名的是戰(zhàn)國宴樂漁獵攻戰(zhàn)紋青銅壺。
楊寧史此時正在天津,因日本投降后,限制日、德兩國人自由行動,所以楊寧史不能到北平來。為了使楊寧史承認有這批銅器,只有把羅越帶去天津,持目錄和楊寧史對質。
1946年1月12日,經過王世襄的努力和官方出面交涉,楊寧史收集的古青銅器127 件和古兵器136件被運到故宮御花園絳雪軒清點交接。而今,在故宮博物院的青銅器館內,您還能見到楊寧史所藏的珍品文物。
禪臣洋行搬走之后,河北行署又曾在此處辦公。新中國成立后,此地又成為北京市衛(wèi)生局職工宿舍?,F而今,當年留存的遺跡,已經不太多了。
“小姐的大書房”
好了,咱們還是回到北京。緊挨著禪臣洋行舊址的干面胡同49號,居住的是晚清民國時期的社會名流凌福彭?!傲韪E怼边@個名字,您是不是略感陌生呢?或許,提到他的女兒,您會相對熟悉一些吧。凌福彭的閨女,是民國時期的大才女凌叔華。凌叔華的丈夫則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文化人陳西瀅。說到這兒,您會想起什么呢?對了!凌叔華“小姐家的大書房”曾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出名的文化人沙龍。而凌叔華、陳西瀅所居住的區(qū)域,也就是而今被開辟為“史家胡同博物館”的那片場地,恰恰是凌福彭寓所的后花園部分。昔日的凌家后花園,占據了整個寓所面積的三分之一,而如今掛著“史家胡同24號”門牌的博物館大門,只是舊時凌家的一堵后山墻。
昔日的凌福彭宅院到底有多大?據說,陳西瀅來找凌叔華的時候,都是由一個仆人先帶著來到一進院,之后換一個仆人領到二進院,再換一個帶到三進院……換過好幾個仆人,陳西瀅才在后花園見著凌叔華。盡管不是“人未識”,但凌叔華被“養(yǎng)在深閨”卻是毋庸置疑的。
直到凌福彭于民國十九年(1930)病逝于廣州西關前后,陳西瀅、凌叔華才將后山墻改造成出入的寓所大門。
美國學校在胡同
而今的干面胡同57號,掛著“外交部機關及駐外機構服務局”的牌子。這是一個寬大的院落,兩棵高大的銀杏樹拱衛(wèi)著前門,北面是一個三層中西結合風格的小紅樓。此地,在成為外交部辦公機構以前,曾是一所著名的“美國學?!薄?/p>
晚清民國時期,在北京的“美國學校”可不止一所。干面胡同的這所美國學校,曾吸引了王世襄、楊憲益、趙守儼等眾多后來的文化名流前來就讀。
剛才我們已經聊過王世襄先生,您可知曉他在其他方面的卓越貢獻呢。王先生的一部《明式家具研究》,可謂明式家具收藏與研究界的扛鼎之作。而他一生的經歷,亦足夠寫出幾部值得炫耀的大書了。
王世襄先生可謂京城頭號大玩家、真玩家。記得在他的某篇回憶文章中,曾講到自己就讀美國學校時還癡迷于養(yǎng)鴿?!耙贿B數周英文作文,篇篇言鴿。教師怒而擲還作業(yè),叱曰:‘汝今后如不改換題目,不論寫得好壞,一律P(poor)’?!边@樣的少年囧事,在王世襄先生筆下也能妙趣橫生,實乃大家風范也。而英文作文,是少年王世襄在這所學校內習得的基本功。因為除了英文作文之外,中文的習作并不占多。畢竟這是一所由美國人創(chuàng)辦、且針對美國在華人員子弟的外國學校。
據史料記載,該校誕生于民國初年。能夠招收一些中國孩子,亦不過是“入鄉(xiāng)隨俗”的點綴而已,其目的在于溝通美中,讓美國孩子更好地熟悉中國環(huán)境。而能夠來此就讀的中國學生,也必須是些有頭有臉之人的公子或千金。
根據民國學者紀庸于1935年(民國廿四年)的一段記錄,“進入學校院子里,好些一嘴洋話的中國孩子和那些外國的瑪麗、約翰在一起玩,且顯得十分自然。而有許多美國孩子,也能講地道的北京話,也有中文課。不過他們學起來好像異常吃力,往往先用英文拼上音和義,再用翻譯的方法說出中文來?!边@種學習中文的方式,對我而言倒不陌生。因為在我小的時候,記憶英文單詞,也都是要在字母上挨個兒標出中文字音的,如“古德貓寧”“阿夫特怒恩”,等等。以前總認為自己學習外文的層次太低、水平太差,才會使用這種方法。而今,可算是找到異國知音了。
一座小院匯聚名流
前面說過,李石曾的父親、晚清重臣李鴻藻,曾經帶全家搬到干面胡同61號居住。后來,他們一家又在干面胡同生活了許多年。
進入民國時期,干面胡同61號院成為了北平市工務局局長汪申的宅院。工務局的職能,就是審批北平城內大型建筑物的施工。汪申早年在法國留學期間,結識了李石曾等社會名流?;貒?,應李石曾的邀請,汪申成為中法大學的法文系主任、中國營造學社社員。他所設計的中法大學服爾德學院教學樓 “居里樓”,至今還是東黃城根北段最為顯眼的中西合璧建筑。
也就是這位汪申,正在北平城內施展拳腳的時候,卻遭遇了暗殺事件。
多少年過去了,對于這次不成功的暗殺活動,已經沒有人能說清。有人說,在61號院子里還留下過暗殺的子彈。新中國成立后,61號院被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后院屬于中國科協(xié),前院是中國科學院歷史所。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就曾住在此院的東跨院。而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自1954年由滬遷京后,也一直在中院正房居住,直到1978年遷往三里河。除了在香山公園養(yǎng)病的那段時間外,顧頡剛前前后后在此居住了20多年。
梅葆玖度相伴的大半生
就在世界知識出版社下轄的“世界知識書店”斜對面,也就是干面胡同路南的位置,有一棟臨街的紅色小樓。梅蘭芳先生的小兒子梅葆玖,與他的妻兒老小,在這棟小樓里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梅蘭芳曾經有過九個孩子,然其中的五個夭折了,長大成人的只有三子一女,皆第二位太太福芝芳所生。這四個子女分別是:建筑學家梅葆琛、文藝家梅葆珍(也就是梅紹武)、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玥和梅葆玖。干面胡同30號,正是梅葆玖與他的夫人、上海名門之女林麗源所生活的地方。林麗源是個怎樣的女性呢?我在《北京日報》上看到過一則由京劇學者和寶堂回憶的趣聞:當年梅葆玖在上海做《大唐貴妃》的彩排,在場觀眾曾遭一位主管領導的斥責。這時,一位女士發(fā)言道:“請你說話客氣一點,在座的都是梅葆玖請來的客人,大家深夜來看戲,很辛苦,就是請大家來審查,提意見的,梅先生是很感激的,你怎么可以這樣沒有禮貌呢?”大家敬佩的目光立即投向這位女士的背影。那位局長生氣地質問這位女士是誰,哪個單位的?這位女士回答道:“我沒有單位,我是梅葆玖的夫人。”這時全場觀眾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就在這掌聲中,那位領導退場了。您看,林麗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陪伴著梅葆玖度過了漫長的人生,直到梅先生于2016年去世。五年之后,林麗源離去。然干面胡同30號門外的電表上,至今還留下了“梅葆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