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宋詞的消費屬性及其影響

2023-02-28 00:59:07王俊德
關鍵詞:商品經濟宋詞消費

王俊德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yè)大學 文法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在宋代文人竭盡全力卻無法使宋詩跳出唐詩“磁力場”的時候,宋詞卻借助市井社會生活的消費形態(tài)綻放出別樣的風采,并以“一代之文學”之面貌取得了與唐詩同等的地位。對于這一現(xiàn)象,歷代研究者試圖從文學理論、社會學、文化學、傳播學、接受美學等不同的角度去關注與闡釋宋詞這種并不為宋代文人所重視卻被后世高度認同的文體,并希望對這種現(xiàn)象做出合理的解釋。但是,到目前為止,無論是我國傳統(tǒng)的詩歌理論學說,還是從西方引入的現(xiàn)代理論體系,都無法全面涵蓋宋詞所包含的美學價值、意義與社會功能。因此,也就無法真正對這一現(xiàn)象做出合理闡釋。其實,在我們關注宋詞繁榮的表象時,卻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宋詞的商品屬性。商品與消費不僅僅是社會個體自身如何生活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之所以能成為此種形態(tài)的問題。馬克思指出:“(一切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1]78-79生產的目的是滿足消費,甚至可以說,人類所有活動的原因與根據(jù)在本質上都是消費的需要。社會群體選擇某種消費形式的結果實際上就是重新建構一種不同于以往社會形態(tài)的過程??梢?,消費形態(tài)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具體到文學層面,任何文學樣式,無論是產生還是發(fā)展、流變以及盛衰,都受到所處時代的消費形態(tài)的影響。因此,宋詞之所以能成為當時社會非常普及的文學形式之一,成為一代之文學,也與當時的消費形態(tài)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

一、消費形態(tài)下宋詞的文學屬性的變化

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一方面承認上層建筑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文學屬于審美意識形態(tài)的屬性,我們更多的是從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等上層建筑的角度直接去認識文學的現(xiàn)象與本質,如封建社會文學、資產階級文學、無產階級文學等類型的劃分就是這種理論指導下的產物。這樣的劃分固然有其價值,但是,卻忽略了經濟基礎這個最本質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雖然幾乎已經成為學界的共識,但在具體解讀文學文本與文學現(xiàn)象的過程中,卻又不自覺地陷入“政治視角是理解文學作品與文學現(xiàn)象的一條絕對的地平線”[2]17這樣的認識與研究視角之中,因而就會有意無意忽略經濟基礎這個最本質的規(guī)定性。

在自然經濟為主的社會背景下,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主要是抒發(fā)創(chuàng)作主體的內心情感,創(chuàng)作主體的文學產品所流通的范圍也一般會局限在特定的圈子中,很少會作為商品出售。但是,宋詞作為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學樣式,其產生、發(fā)展及創(chuàng)作、流傳都與音樂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而音樂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一直與消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或者說,音樂一直或隱或顯地具有商品消費的特性。例如,人類對于音樂的消費長期存在于“秦樓楚館”之中,而且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專門依賴音樂生存的藝人,當然也存在大量因為喜愛音樂而對音樂進行消費的社會群體。音樂與消費這種緊密的關系自然會延伸到極具音樂性的詞的身上。詞最早就被稱作“曲子詞”,其來源之一就是民間里巷之曲與胡樂相結合的產物,從一開始就具有遣興佐歡的娛樂功能,袁行霈先生甚至認為詞本身就是“一種都市娛樂文學”[3]278。詞因為其本身所具有的娛樂功能而必然會受到行走于都市娛樂場所的藝人的青睞。因此,在都市中形成并發(fā)展起來的詞從一開始就具備了成為商品的可能,只要遇到了合適的土壤,就會搖身一變成為被消費的商品。而這個土壤就是商品經濟成為主體的城市生活形態(tài)。

宋代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的轉型期,在中晚唐商品經濟初露端倪的基礎上,率先在城市中形成了以工商業(yè)為主的、高度繁榮的商品經濟形態(tài)。宋代不僅出現(xiàn)了以白銀為主體的貨幣體系,而且在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 年)有了紙幣(交子)的流通形式。紙幣的出現(xiàn),不僅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更是商品經濟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

宋代城市經濟與消費意識開始滲透到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據(jù)《武林舊事》《都城紀勝》《東京夢華錄》《宋史紀事本末》等文獻記載,兩宋的商品經濟規(guī)模盛大,而且經濟行為每天持續(xù)時間很長。汴京在元宵節(jié)期間,“奇術異能,歌舞百戲,粼粼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東京夢華錄》卷六),臨安的市場“坊巷市井,買賣關撲,酒樓歌館,直至四鼓后方靜;而五鼓朝馬將動,其有趁賣早市者,復起開張,無論四時皆然”(《都城紀勝·市井》)。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甚至可以看到在城門口設有一個專門向商人征收商稅的稅務所。這種消費形態(tài)的形成,完全是商品經濟規(guī)律作用下的產物。

與自然經濟為主的社會形態(tài)相比,宋人在文化觀念與消費觀念上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相對于過去比較穩(wěn)定、統(tǒng)一的自然經濟而言,商品經濟社會中有了更多使個體生活狀態(tài)不穩(wěn)定或不確定的因素,市民在生活形態(tài)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隨之產生的也必然是市民群體對生活、社會、人生形態(tài)等方面的認知上的重構。宋人貨幣觀念的形成導致貨幣成為獲取生活資料的最重要的媒介,而貨幣流通的過程也必然導致消費客體轉化為消費主體的需要。與自然經濟狀態(tài)下鼓勵勤儉節(jié)約的觀念不同,商品經濟的一個特征就是鼓勵消費,甚至鼓勵奢侈消費與超前消費。這種消費形態(tài)的改變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觀念與審美觀念的改變,作為文學形式的宋詞也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商品的屬性。

在自然經濟的狀態(tài)下,文學藝術主要為貴族階層所壟斷,他們的文學生產更多的是從創(chuàng)作主體出發(fā),以抒發(fā)自身內心情感需求為目的,很少考慮受眾的需求。換言之,此時的文學生產具有非商業(yè)性、非市場性的特征。而在商品經濟所構建起來的社會環(huán)境中,文學也在很大程度上會遵循商品的規(guī)律進行流通。簡單說,文學在商品經濟的作用下變成了一種消費品,受眾只要通過支付貨幣,就能獲得文學消費。由于商業(yè)規(guī)律的驅使,此時作為宋詞的生產主體,尤其是從事宋詞產品流通的經營者就必須要考慮受眾的審美需求。

文學的商品化一方面滿足了受眾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改變了社會的審美心理。宋翔鳳《樂府余論》記載:“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臺舞席,競賭新聲。耆卿失意無俚,流連坊曲,遂盡收俚俗言語,編入詞中,以便伎人傳習。一時動聽,散播四方?!盵5]2499可以看出,在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的宋代都市,詞作已經在過去單一的文學價值的基礎上增加了商品價值。換言之,消費屬性已經成為此時詞作的基本屬性之一。這也正是柳永詞與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宋初文人詞有了根本區(qū)別的內在原因。

二、宋詞是消費主體表達世界的系統(tǒng)行為與總體反應方式

無論是性質上還是傳播形式上,宋詞在柳永之后就基本上成為一種大眾文化。相對于精英文化而言,大眾文化與商品經濟的距離要近得多。在宋代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自然經濟背景下的大眾文化相對于主流文化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而言,一直處于被邊緣化或被精英文化所輕視的狀態(tài)。然而,在商品經濟興起并形成一定規(guī)模之后,處于社會底層的大眾文化就會很快適應商品經濟的規(guī)律,迅速成為文化市場流通的主要內容,而文學作品一旦具有了商品屬性和消費屬性,就必然會對精英文化意識形態(tài)形成巨大的沖擊與挑戰(zhàn)。

文學作品作為商品對于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挑戰(zhàn)首先表現(xiàn)在從思想上卸下了精英層一直所秉持的文學道德化、倫理化和廟堂化的重負,而變成了一種具有娛樂化、物質化與消費化的流通產品。創(chuàng)作主體與文學市場的經營者借助市場規(guī)律與商品經濟規(guī)律進行“合目的性”的經營與運作,讓眾多普通受眾及其生活形態(tài)進入文學領域,并通過文學的品質賦予了這種新的生活形態(tài)以意義與價值,從而成為消費主體表達世界的一種反應方式。

大眾文化對于精英文化挑戰(zhàn)的第二個特征就是從形式上消解了文學作品意義的平面化與語言的規(guī)范化。所謂意義的平面化,簡單來說就是文學作品原來的意義是實現(xiàn)某些比較單一的社會功能或者情感功能,對于社會而言就是教化,對于個體而言就是抒情。而進入市場中的宋詞所表現(xiàn)的內容已經不再是過去精英們內心的感受與對生活的領悟,也不完全是精英階層代表的審美方式與審美心理,甚至也不是精英人士對于社會、人生的理解。作為商品的宋詞以及處于消費形態(tài)下的詞創(chuàng)作行為,不得不考慮受眾的心理。因此,受眾的體驗和感受就成為詞作最重要的標準之一,從而大量的、廣為普通受眾所接受的生活形態(tài)、生活方式、語言習慣就成為宋詞所表現(xiàn)的主要內容與形式。這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更為普通大眾提供了一條追尋生存價值的通道,受眾可以通過對宋詞的消費實現(xiàn)精神世界的完善與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作為商品的宋詞,也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新的形式。

精神世界是人的意識活動的結果,常常表現(xiàn)為在觀念中建構或傳播一種價值體系。精神世界的消費主要體現(xiàn)為對各種文化符號、美學意義、人生體驗的表達與闡釋,普通大眾雖然不能代表歷史階段文化表現(xiàn)的最高水平,但并非沒有自身對人生意義的感受與精神世界的追求,他們“期望各類表征及指導他們的慣例,使他們能夠‘樸素地’相信被表征的事物”[6]46。在這樣的語境下,如何來“表征”、詮釋消費行為就顯得非常重要。當某一種話語載體與當時社會的審美心理、行為習慣、認知層次等達到高度的契合時,這種話語載體就能夠成為廣為普通民眾所接受的表達方式或反應方式。因此,在關注宋詞這一形式的時候,就必須要關注表征與詮釋消費行為的話語載體。在宋代,這種話語載體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為詞,或者說,宋詞就是當時社會形態(tài)的一種總體反應方式。如宋代和尚詞人仲殊的《訴衷情·寒食》:“涌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晴日暖,淡煙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闌干,一片云頭?!痹偃鐭o名氏的《滿庭芳·鳳閣祥煙》:“鳳閣祥煙,龍城佳氣,明禋恭謝時豐。綺羅爭看,簾幕卷南風。十里仙儀寶仗,暖紅翠、玉碾玲瓏。鑾回也,簫韶緩奏,聲在五云中。千官,迎萬乘,絲綸疊疊,錦繡重重。聽鳴矟輦路,宴罷鰲宮。瞻仰天顏有喜,君恩霈、寰宇雍容。生平愿,洪基鞏固,圣壽永無窮。”這兩首詞的創(chuàng)作主體當然是文人,但反映的卻是作者所處時代的景象,也是當時宋人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反映,自然能為當時的宋人所接受。而這種新的文學表達方式,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不同于諸如詩、文等傳統(tǒng)文體,這實際上正是一種新的審美經驗的重構與傳播,蘊含著非常復雜的文化意義。

正如上文所言,文學被消費不僅具有消解傳統(tǒng)主流文化意識形態(tài)與語言表達習慣的作用,同時也具有建構和傳播消費文化的作用。眾所周知,主體世界包括現(xiàn)實世界與精神世界兩個方面。所謂現(xiàn)實世界,就是“作為唯一實在的、通過知覺實際地被給予的、被經驗到并能被經驗到的世界,即我們的日常生活世界”[7]1027。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詞曲的消費活動已經成為宋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宋代整個社會都對詞曲有著一種高度的認同。對于普通市民而言,日常生活具有先在性和直觀性,普通百姓正是在自己所處的現(xiàn)實世界中通過“合目的性”的行為實現(xiàn)其各種需要。在宋詞中,有大量關于都市市民生活狀態(tài)的描寫,如“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8]16“五陵年少,滿路行歌,萬戶千門,笙簧未徹”[8]18。以柳永為代表的宋代詞人,從城市中提取眾多能夠引起市民共鳴的浪漫因子,肆意撥動著身處同一語境下都市普通大眾的心弦。如讓人流連忘返的“垂柳池塘,流泉巷陌,吳歌處處”(張先《破陣樂·錢塘》)的都市風光,又如讓人產生無限想象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柳永《望海潮》)的詩情畫意,再比如一個非常熟悉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柳永《望海潮》)的生活片段等,都成為消費主體精神世界的詩意呈現(xiàn)。這相對于農耕經濟而言是一種異化,但是,當異化從原本的生產領域蔓延到了整個社會之后,生存需要的滿足已經不再是生產與消費的唯一目的與手段,消費主體希望通過在不斷地消費中去尋找自我價值與人生意義,他們對這些詞作的欣賞與消費,正是他們表達世界的系統(tǒng)行為和總體反映方式。

三、宋詞的消費促進新的社會形態(tài)構建

在宋代之前,我國的社會結構本質上是政治性甚至是軍事性的,經濟、文化、藝術等職能很難獨立發(fā)揮作用,其繁榮、發(fā)展與衰落的狀況基本上從屬于政治與軍事的發(fā)展狀況。換言之,就是經濟、文化、藝術的發(fā)生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必須要依賴政治與軍事的帶動,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比較分明的界限。從唐人崔令欽于天寶年間所著《教坊記》來看,全部教坊曲324 種在初盛唐時幾乎沒有在民間流傳的任何記載。但中唐之后,晚唐與五代詞人所用的大約180 余種詞調中卻有將近半數(shù)與教坊曲所載相同。可見,中唐之前的詞曲,只是在宮廷及貴族內部進行流傳,普通百姓是很難有機會參與詞作與消費活動的。但是,安史之亂的爆發(fā),極大地削弱了大唐的國力,以至于從中唐開始,大唐帝國在經濟上已經無力承擔這樣的消費行為。于是,憲宗、敬宗、文宗等君主不得不把大量的樂工遷出宮外,以節(jié)約開支。到宣宗時期,干脆解散了教坊等娛樂團體,導致大量的宮廷樂人逐漸流入民間。為了生存,樂人們只能在民間開展音樂活動,從而也把宮廷音樂帶入了民間。這一點,從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對琵琶女個人身世的遭遇及其所演奏的曲目即可看出。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與《六幺》等曲目正是《教坊記》中所載的宮廷音樂的樂曲。

中唐之后,雖然也出現(xiàn)了商品經濟的萌芽,但此時的大唐帝國正處于風雨飄搖、戰(zhàn)亂頻發(fā)的歷史轉折時期,市民階層的力量還不足以成為改變影響社會結構的一支力量,消費形態(tài)也并沒有發(fā)生根本的改變。然而,宮廷音樂的下移并與民間音樂相融合卻客觀上為大眾文化的到來打下了基礎,只要遇到了合適的土壤,便會迅速生根發(fā)芽并成長起來。宋代由于注重貿易,使得“鎮(zhèn)的人口規(guī)模、經濟職能、政權機構進一步發(fā)展而形成一批經濟型城市,逐漸改變著中國城市以政治型城市居住的總體格局,這是宋代城市化高潮最突出的表現(xiàn)”[9]145。據(jù)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宋代的相國寺不但商鋪林立,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10]288。消費市場的形成,文學開始下移,原來被貴族所壟斷的文學消費形態(tài)開始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城市化的結果不僅是商品經濟的繁榮和消費意識的增強,甚至連一些風俗習慣也被改變。與唐代相比,唐制“(清明)宜許上墓,用拜掃禮,于塋南門外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馀于他所,不得作樂”[11]198。但到了宋朝,情況卻大為改觀。從柳永的《木蘭花慢》對當時清明節(jié)的描寫可以看出,在這一天,百姓除了祭祖,還會“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梢姡扑坞m然歷時不遠,但卻出現(xiàn)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習俗。這兩種對比明顯的社會集體活動,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農耕經濟與商品經濟影響下所造成的兩種不同的消費意識。當然,宋詞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保馈赌咎m花慢·拆桐花爛漫》)“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串嫵谴卮?,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戴復古《洞仙歌·賣花擔上》)可見,民俗活動及其消費的參與是全民性的。

隨著宋詞成為商品,不僅諸如勾欄、瓦子等娛樂演出場所專門演唱宋詞,吸引了各種層次的聽眾,即使是酒樓、茶館等普通消費之所也充斥著宋詞的表演。據(jù)洪邁《夷堅志》載:

陳東,靖康間嘗飲于京師酒樓,有倡打坐而歌者,東不顧。乃去倚欄獨立,歌《望江南》詞,音調清越,東不覺傾聽。視其衣服皆故弊,時以手揭衣爬搔,肌膚綽約如雪。乃復呼使前,再歌之。其詞曰:“闌干曲,紅飏繡簾旌。花嫩不禁纖手捻,被風吹去意還驚。眉黛蹙山青?!薄扮H鐵板,閑引步虛聲。塵世無人知此曲,卻騎黃鶴上瑤京。風冷月華清?!睎|問何人制,曰:“上清蔡真人詞也?!备枇T,得數(shù)錢下樓。亟遣仆追之,已失矣[12]57。

以上記載透露出很多信息:第一,宋詞的演出非常普遍,一間普通的酒樓上就有演出者毛遂自薦;第二,演唱水平很高,一個不知名的歌妓卻“音調清越”;第三,宋詞的消費比較低,演出了兩支曲子,僅“得數(shù)錢”。以上內容可以集中透露出另一個信息,那就是因為從事宋詞演唱的藝人較多從而形成了比較激烈的競爭,繼而造成對于宋詞的消費比較廉價,也足見宋詞演出之普遍。

除藝人與消費經營者外,文人也開始參與到以兜售詞作為生的行列中來。據(jù)《游宦紀聞》卷一記載,劉過向殿前副指揮使郭杲獻詞后,“郭饋劉,亦逾數(shù)十萬錢”[13]4。劉過的行為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在諸如岳珂《桯史》、周密《浩然齋雅談》、方回《瀛奎律髓》、張世南《游宦紀聞》文獻中,均記載了文人向權貴獻詞而獲利的經歷,其中不乏著名的文人戴復古、翁孟寅、劉過等人。

文人的直接參與并不僅僅表現(xiàn)在獻詞上,在印刷業(yè)相當發(fā)達的宋代,刊印文人的詞集也是一種非常具有商業(yè)價值的行為。晏幾道、柳永等人的詞集在北宋就曾被刊印過,雖然由于文獻的缺乏不能確定他們的詞集是否作為商品出售,但從“凡飲水處皆柳郎詞”的記載來看,其作為商品流通從而得到廣泛傳播的可能性很大。北宋以降,刊刻文人詞成為一種常態(tài)。據(jù)《畫墁集》記載,南宋的刻書業(yè)非常繁榮,“是時聞鬻書者忽印張蕓叟集,售者至于填塞衢巷”[14]191。《直齋書錄解題》中也說:“自《南唐二主詞》而下,皆長沙書坊所刻,號《百家詞》。其前數(shù)十家皆名公之作,其末亦多有濫吹者。市人射利,欲富其部帙,不暇擇也?!盵15]629

消費形態(tài)的變化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與文化的下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結構。首先,“城市居民在社會中起主導作用”;其次,“城市不再是由皇宮或其他一些行政權力中心加上城墻周圍的鄉(xiāng)村組成,相反,現(xiàn)在娛樂區(qū)成了社會生活的中心”[16]124-125。置于消費語境下的宋詞消費形態(tài),一定會對政治、經濟和審美產生影響,因而具有文化學、社會學與美學的價值和意義。這也是宋代無論是經濟、文化、科技、政治等各個領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的原因之一?;蛘哒f,在宋代所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的過程中,宋詞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結語

消費形態(tài)下的宋詞被貨幣這種最直接的方式與力量所刺激,因而使得宋詞的創(chuàng)作與消費都必須按照商品經濟運行的內在規(guī)律所生產與發(fā)展。但是,宋詞的創(chuàng)作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商業(yè)消費,不但使處于商品經濟籠罩下的宋代社會蒙上了一層詩意與浪漫的氣息,而且,也使得宋代的整個社會風氣快速從自然經濟為主要傳統(tǒng)的體制中掙脫出來,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情緒與熱情投入精神消費之中,并逐漸成為一種對主流社會及意識形態(tài)解構與抗衡的力量。

猜你喜歡
商品經濟宋詞消費
宋詞里的中秋月
華人時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1:48
半小時漫畫宋詞
半小時漫畫宋詞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小康(2021年1期)2021-01-13 04:56:24
品讀宋詞
學生天地(2020年4期)2020-08-25 09:07:46
40年消費流變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0
明清商品經濟發(fā)展在牙人牙行興盛中的作用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14:00:19
淺析明代商品經濟發(fā)展中的商人形象
商(2016年25期)2016-07-29 21:11:07
新消費ABC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21
个旧市| 朝阳市| 屏边| 石柱| 南华县| 新宁县| 久治县| 遂宁市| 马公市| 建昌县| 南丰县| 措勤县| 军事| 舟山市| 乌兰县| 巴马| 华阴市| 大关县| 潍坊市| 进贤县| 平定县| 庆城县| 阿克苏市| 双桥区| 武城县| 青田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汤原县| 靖边县| 浦江县| 思茅市| 辉南县| 德保县| 临城县| 英山县| 绩溪县| 三台县| 琼结县| 遂宁市| 自贡市|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