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涵
語文學科的基礎是工具性,是在“求真”;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彰顯人文性,實現(xiàn)對語文的品味與升華,則是在“求美”。只有更好地平衡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系,才能使語文教學體現(xiàn)出最大的價值,煥發(fā)出最燦爛的光輝。
20世紀中葉,西方開始了對人文的關注,他們思考的中心是對人的價值、人類命運的憂患和人的終極關懷。20世紀后期,我國也開始了對人文性的爭論,同時,語文新課標也實現(xiàn)了從單一性到雙重性的轉變。像以前為了蔽體、御寒而“穿衣”,現(xiàn)在大家更多地考慮是否美觀。所謂人文性就是指漢語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fā)揮民族文化的作用來發(fā)展學生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個性。具體表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只追求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但在今天,學生對于課堂的體驗和感受也同樣重要。在課程中,要建立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終身學習的品性,在教學體系中更要認清每一個學生都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主體。
把人文性從語文教學中單獨分割出來進行分析探討,實屬無奈,但這也更加說明語文教學中人文性的重要。正確地認識人文性,一可以有效引導受教育者熱愛語文?!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想學好自己國家的母語和傳統(tǒng)文化,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主力軍,只有熱愛自己民族的母語,才會心甘情愿、熱血沸騰地去傳承。所以,教育者在語文課堂上要致力于引導學生熱愛語文。二可以激發(fā)受教育者對生活的熱愛。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就是為了培育人的和諧發(fā)展。學生在語文課程中不斷地感受到溫暖的正能量才能將其轉化為面對生活的睿智,從內(nèi)心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內(nèi)化心靈,豐富情感。三可以引導受教育者擁有良好的審美趣味,從而擁有獨立堅強的人格。審美不局限于藝術方面的素質,應該是所有人生活過程中塑造出的一種方式,是一種良好的品質和姿態(tài)。教學者只有培養(yǎng)好學生在語文課程中的人文性,用人文精神來體會閱讀和寫作,從而逐漸成熟,才可以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人生。作為教學者,教學生學習語文是一方面,教會學生做人也是一方面,只有重視人文精神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才能做到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真得。
眾所周知,新課程各科課程標準都從三個維度設計了課程目標,其中知識、技能、方法等大多是可以明確的。如本學期的生字詞有多少,必背古詩有幾首,文言文的鑒賞有幾篇。針對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所設的教學目標大多是可以掌握的,但對于在教學中可以體現(xiàn)語文課程價值觀、人生觀的內(nèi)容就具有不確定性。
有些教學目標缺乏人文性的體現(xiàn),但從很多角度可以有所體現(xiàn),雖然每一種文學作品都有自己的特點。分析古詩時只注重文學常識、詩歌大意、重點詞類活用的講解,而形象及其意象的理解不著重講解。如在《泊船瓜洲》中,只重視講“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是形容詞用作動詞,而不講解此句中春色甚美,從而寄托詩人的無限情思。如果語文教學內(nèi)容因忽視人文教育等因素而漫無邊際地填充知識,只把語文看作一種重要的交際工具,必然降低教學的有效性。
有一些教學目標存在人文性,但不與學生實際理解能力相匹配。在教學過程當中,為了實現(xiàn)課堂人文精神的教學目標,通常要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但教師的設想和實際教學活動的反饋卻有著較大的出入。之所以會有較大的出入,主要是因為教學目標的不確定性,由于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在經(jīng)驗、習慣、個性、觀念等眾多方面的差異,以及課堂角色時時刻刻在變化動態(tài)當中,教師希望傳遞的教學信息往往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教學活動的反饋和教師對于教學目標的設想有著較大的差異。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的古詩教學中,《夜書所見》當中所烘托出秋風瑟瑟、寒風襲人的漂泊流浪中體現(xiàn)出的客居他鄉(xiāng)、孤寂無奈之情,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無法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情思婉轉、心之搖曳。所以,教師要承認以及確認知識的不確定性,要逐漸引導受教育者用批判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去接受知識技能,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也就是新課標中所說的“探究本位”以學生為中心的性質。
有一些教學目標雖然體現(xiàn)出人文性,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卻是泛泛而談。這在文言文作品教學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文言文的學習在于訓練學生可以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對實詞和虛詞有所掌握,也可以判斷出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對于人文性的實現(xiàn)可以提出廉、藺兩人顧全大局以國事為重的優(yōu)良品質,也可以是藺相如有勇有謀、忠心為國,為后世所敬仰。但在實際課堂上,教師只是著重介紹了司馬遷及《史記》,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義,重點講解了詞類活用、判斷句等文言常識。
漢語的工具性意味著漢語是一門基本的工具學科,因此語言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它可以傳遞感情、交流思想,并且可以用來傳播文化。所以,教學生使用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從而使學生學會理解和表達自己,用語言進行交流。
就教師的教學方法而言,在課堂上,會提出許多偏于工具性的問題,這種略有死板的形式主義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課堂的效率,還會引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抵觸情緒。在文章解讀時,不注重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不充分提供給學生感受人文資源的機會,不引導學生不斷接受各種優(yōu)秀作品的熏陶。
就學生的認知能力分析,其中不斷發(fā)展和逐步提高的是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因此,語文教學中對于知識的學習逐步提升,讓學生不僅要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如字詞、定義等,教師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的同時,人文語言環(huán)境是至關重要的。例如,當談到文言文時,文言文中的許多詞語和句型與現(xiàn)在的白話文大不相同。如果我們脫離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簡單地解釋字詞和句型,容易在理解上出現(xiàn)偏差。如文言文中“行李”的意思不是現(xiàn)代白話文中“行李”的意思,而是“出使的人”的意思,所以,我們在理解時必須結合文章的語境,就需要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課文《一著驚海天》中,著重講解了新聞中通信的基本特點,及敘事的寫作方法,著重講解了字詞注音,劃分結構,而對于中國人民的自豪感和對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成功著艦的工作人員的敬仰之情只字不提,只重視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忽略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這在語文教學中是錯誤的做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對文章的思考,還要不斷提高的是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泛人文性是指過于追求語文教學的社會化、人格化與個性化,通過語文課能夠使學生個性得到完美發(fā)展,只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工具性。其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內(nèi)容的生成、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教學評價的指導都屬于語文教學中人文性的范疇。
對于人文性的要求和教學方法的實施與對學生人文性的熏陶和感染密切相關,但又有所不同。近幾年來,語文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培育人文精神,不斷排斥理性思維能力,語文基礎訓練的淡化逐漸在課堂教學中成了基本理念,尤其是作為公開課成功與否的評價要求。在遲教授的文章《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人文精神——以〈地震中的父與子〉課堂教學為例》中,通過多媒體播放地震受災后的圖片,達到渲染悲傷氣氛的目的,它與激發(fā)學生的實踐體驗聯(lián)系在一起。它的課堂效果是在播放完《母親》這首歌之后,達到高潮,課時結束時,仍然有學生伏在課桌上流淚,孩子們對父母的愛得到了升華,學生體會了傳統(tǒng)文化中孝的內(nèi)涵。這是當時語文課堂教學所追求的成功示范。然而,語文教學應該演變成這種含淚的情感大片教學嗎?語文教學應該如此人性化嗎?
其實關于語文教學中的“泛人文主義”的問題有著更加復雜的原因。一方面,社會文化思潮對其有著較深的影響;另一方面,它又受限于對語文課程性質和目標等理論問題的理解?,F(xiàn)有的關于語文教學“泛人文主義”的研究大多是對這一現(xiàn)象的認識和批判,分散在語文教育理論專著和學術期刊中,對這一問題進行系統(tǒng)深入研究的很少。
多年來,語文教學一直遵循“介紹作家作品的背景,劃分段落,分章節(jié)解釋文本,概括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的僵化模式,缺乏微觀基礎的空談、花言巧語、說大話、胡言亂語甚至俚語都是慢性疾病,但在基礎教育改革中,師生關系也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和諧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不僅可以使教師能夠更專注于教學,更能使學生專注于學習漢語的知識。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使學生的語文素質產(chǎn)生質的飛躍,同時可以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人文功能。教師應以學生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創(chuàng)造和諧人文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
正確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一些時間來思考、討論、交流。為了能夠展示出學生獨特的思維個性和情感體驗,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討論和交流,在產(chǎn)生沖突和存在矛盾時,解決存在的問題,讓人文關懷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關愛學生幼小的心靈。教師要善于利用文章中存在思考的部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
第二個重要的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的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和感知文章的首要方法是聲情并茂的朗讀,并通過反復朗讀來理解和感知。學生將深入到他們自己閱讀理解中的語言所描述的領域。學生在欣賞和分析作品中生動的人物形象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大方向上的引導,如文章的作者所表達的中心思想是向往和追求的態(tài)度還是批判和鞭撻的情感,引導學生與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拓展文本的內(nèi)涵。
教師的教學不應該止步于課堂,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多彩的世界,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體會多種多樣的社會現(xiàn)象,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應該有高尚的品質,可以展示中華民族的無窮智慧及人文精神。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仍存在教學盲點。其實新課標已經(jīng)從語文課程的本質出發(fā),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tǒng)一,其目的是明確語文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更是負載文化的載體。雖然“文德合一”這一理念始終被語文課程標準所堅持,但在語文課程改革的實踐中,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教學過程中所占的地位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任何強調(diào)語文工具性的語文教育研究者都是古老派,任何一位語文教師,如果不在開放課堂上展現(xiàn)文本的人文性,突出情感教育的目標,就是跟不上課程改革的形勢。
從我國獨立設立漢語學科以來的一百多年歷史來看,任何階段的漢語教育都沒有達到要求批判性語言的高度。每種教學方法和模式都有一定的優(yōu)缺點,無論是人文性教學還是工具性教學,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教師為了做出科學的選擇都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會避免走入極端。教師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要統(tǒng)一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程和安排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其中語文課程設計的趣味性至關重要。由此可見,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可以依托于這種教學手段。
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工具性教學的特征之一,知識的權威和霸權是傳統(tǒng)課堂的特征之一,其中傳統(tǒng)課堂往往會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實際需要。目前,過于工具化在語文教學中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常會提出很多問題。課堂效率低,學生出現(xiàn)抵觸情緒是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鼓勵學生進行積極探索,為學生提供更多感受人類文化源頭的機會,積極接受各種優(yōu)秀人文作品的熏陶,這些是課堂上應該實現(xiàn)的。然而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核心作用,學生并不扮演著課堂主體的角色。課堂效率低,知識記憶不牢靠,學生無學習興趣是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為了改變這一困境,教師應注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促進工具性教學模式的實施,從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高效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人文性教學與工具性教學相統(tǒng)一,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果。
教學者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要從根本上重視人文性,把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視為課程的根本教學目標,建立全新的學生觀。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有其獨特性、自立性,但又都在集體關系之中。教學者不可以想象著塑造甚至是控制、利用每一個個體,而是全方位地理解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其更加健康,更加具有社會責任感,擁有公德心,樹立以全面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教學目標。 教學者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妥善處理學生與自然的關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績高低,忽視“教育為人”的本質意義。教學者只有明確教學過程的重點和方向,才能在課堂上最大程度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有所得,得有所用。
教學者在課外實踐的實施時,要把教學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貧w生活世界才是教育的根本特色,那么如何把教育融于生活?首先教育者要知道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扎根于社會生活,在真實世界中有機構成,更不可以和學生的生活割裂開來。教學者要幫助和引導學生感受生活、體悟生活,增進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關心社會的意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人文性如何更加有效地實現(xiàn)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兩者分開,將人文性和工具性相互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