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法意蘊

2023-02-18 17:35辛慶玲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憲法共同體中華民族

辛慶玲

(1.中共青海省委黨校,青海 西寧 810001;2.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100081)

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積極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隨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作了相同表述。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正式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19年,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70年經驗的“九個堅持”,其中之一就是“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培育”到“鑄牢”,不變的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共識性表達,反映了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的認識深化,明示了我國開展民族工作的前進方向,凝聚了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基本精神內核。本文以下三個方面闡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法意蘊:從歷史邏輯的角度,探析憲制變遷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理論邏輯的角度,分析中華民族入憲這一憲法文本中的表述事實;從實踐邏輯的角度,闡述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法制度構建。

一、溯源:憲制變遷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出絕非偶然。梁啟超先生在1902年首次提出了“中華民族”這一概念,顧頡剛于1939年提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觀點,而1989年費孝通先生接到Tanner講座之約,到香港中文大學做了一次學術講演:《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雖然上述論述都沒有提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表述,但不可否認在這一語詞的形成過程中,以上論述兼具源頭活水之功能。如果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放到民族治理與國家政制這一更為宏大的背景下,會發(fā)現(xiàn)自近代以來,無論王朝覆滅或是政權更迭,在歷次的制憲(修憲)中,其實已有這一表述的歷史脈絡。

(一)平滿漢畛域

畛域,即界限、區(qū)分;平滿漢畛域,即化除滿漢間隔閡、界分。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政權建立的統(tǒng)一多民族君主專制王朝。在清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滿漢關系有一個從尖銳對立到漸趨和緩再到激烈沖突的演變過程。①李細珠:《清末預備立憲時期的平滿漢畛域思想與滿漢政策的新變化——以光緒三十三年之滿漢問題奏議為中心的探討》,《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第35—50頁這種“激烈沖突”在清末達到了高峰,尤其在革命派以“民族主義”為旗幟,力主推翻專制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的革命活動中呈現(xiàn)了盛行之勢。為應對內憂外患,清朝統(tǒng)治者認識到“首崇滿洲”的弊端至深。因此,清末立憲的一個內容即為平滿漢畛域,主要包括:準許滿漢通婚;取消滿族在政治上的若干特權,任官不分滿漢;準備將旗民編入普通民籍和籌旗人的生計;司法同一。②遲云飛:《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滿漢畛域問題》,《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21—44頁。這當中,取消滿族在政治上的若干特權,任官不分滿漢當是核心內容。當然,“皇族內閣”的形成使這一立憲改革的倡議成為一紙空文。

歷史事件當置于歷史背景之中審視。清末立憲中“平滿漢畛域”的倡議自有其迫不得已的被動性,本質是為了挽救茍延殘喘的清朝封建統(tǒng)治危局,遠遠不可能實現(xiàn)現(xiàn)代憲政背景下的公民平等、民族平等等權利保障的要義,這也是清末立憲與封建統(tǒng)治之間的悖論。但從“首崇滿洲”到“平滿漢畛域”,尤其是作為清廷統(tǒng)治精英中如載澤、達壽等人之見解,已經在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建構歷程中為(國家層面上)“大民族”意識的形成作了一定的鋪墊。

(二)五族共和

就在清廷平滿漢畛域之時,革命者孫中山所謂“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認識隨形勢變化也發(fā)生了變化。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發(fā)布《中華民國南京臨時大總統(tǒng)宣言書》,正式宣布中華民國成立。在此宣言書中,孫中山提出“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此為民族之統(tǒng)一”,③常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憲制變遷》,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第64頁。此即五族共和之提出。其后,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性文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章“人民”規(guī)定:“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雹苎γ非?、江興國:《新編中國法制史教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327頁。而在北洋政府時期,1913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天壇憲草》)第4條規(guī)定:“中華民國人民,于法律上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別,均為平等?!?914年公布的《中華民國約法》(《袁記約法》)第4條亦規(guī)定:“中華民國人民,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法律上均為平等?!睂φ?912年頒布《蒙古待遇條例》、1913年頒布《西藏待遇辦法》中對于“不以藩屬待遇”,也不用“理藩、殖民、拓殖等字樣”的強調,這實際上也體現(xiàn)著從帝政時代的羈縻政策到民國時代五族平等、共鑄共和的一種民族治理憲政理念的轉變。⑤常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憲制變遷》,第110頁。

從上述憲法性文件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五族共和憲法實踐經歷了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發(fā)軔期”,南北和議時的“彰顯期”,再到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稱帝以前)的“延續(xù)和發(fā)揚期”。其發(fā)展既有改良派采“大民族主義”之民族思想,又有革命派堅持共和立國之理念,亦有包括蒙、回、藏勢力在內的地方勢力政治參與的統(tǒng)合協(xié)調,是各方政治勢力在時勢面前充分博弈、相互妥協(xié)的政治結晶。從憲制內涵的角度來分析,在各個時期憲法性文件中……人民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qū)別,于法律上一律平等的規(guī)定,彰顯了各民族平等的憲法思維,亦反映了平等的公民權思想。尤其強調“不以藩屬待遇”的規(guī)定,是對中國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中羈縻政策的打破。而類似《參議院議員選舉法》《眾議院議員選舉法》等法律文件中對于蒙古、西藏、青海地區(qū)各盟、各部參議員、眾議院名額、選舉辦法的規(guī)定,都反映了對少數(shù)民族上層人士政治參與權的保障。從清末立憲中的平滿漢畛域到五族共和,反映了各派政治力量對社會現(xiàn)實的把握,肯認了“大民族主義”其時的現(xiàn)實價值。無論各類憲法性文件中關于民族平等、公民權利平等的規(guī)定與實際執(zhí)行有多大差距,至少在其時各派政治力量達成了基本的政治共識。可以說,自“五族共和”始,漢和“滿、蒙、回、藏”就不再是古代意義上的華與夷,而是近代意義上的“民族”;不再是俯首于皇權的臣民與奴才,而是同為中華民國的公民,同為中華民族的成員,同為中國政治的主人,同為中國命運的主宰。①熊方亮:《從大清到民國——中國民族理論政策的歷史變遷(1644——194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41頁。當然,五族共和易形成所謂五大民族和其他小民族的概念界分和意識形態(tài)混亂,這是值得警醒的。而20世紀20年代前后,孫中山也多次批判五族共和,稱五族共和是“欺人之語”②孫中山:《在桂林對滇贛粵軍的演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國史研究室等合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24頁。轉引自熊方亮:《從大清到民國——中國民族理論政策的歷史變遷(1644——194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141頁。。

(三)國族主義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面臨的危機更為深重。先前的五族共和理念并未能消解邊疆民族危機,而國內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和國際上對國家利益的任意擺布和嚴重侵蝕,使得孫中山開始重新思考五族共和在國族整合方面的不足。出于對美國民族國家建構的尊崇,孫中山在1919年所寫的《三民主義》一文中,主張“漢族當犧牲其血統(tǒng)、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與誠,合為一爐而冶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③《孫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87—188頁,轉引自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139頁。。因此,南京國民政府奉行的是一種淡化族裔觀念、強調“中華民族是一個”的國族主義話語體系。④1939年,史學家顧頡剛發(fā)表了《中華民族是一個》的文章,提出應警惕“民族自決”之類的口號、“中國本部”之類的概念、中國內部的“民族”劃分所帶給中國的現(xiàn)實危害……呼吁“我們只有一個中華民族”,“要逐漸消除國內各種各族的界限”,“對外只有一個中華民族”。顧頡剛:《中華民族是一個》,《顧頡剛全集》 (卷四),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94—106頁,轉引自熊方亮:《從大清到民國——中國民族理論政策的歷史變遷(1644——194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133頁。而蔣介石更是將此種轉變極端地表現(xiàn)為“宗族”式民族觀,所謂“我們中華民族乃是聯(lián)合我們漢、滿、蒙、回、藏五個宗族組成一個整體的總名詞。我們說我們是五個宗族而不說五個民族,就是說我們都是構成中華民族的分子,像兄弟組成家庭一樣……我們集許多家族而成宗族,更由宗族合成為整個中華民族……所以我們只有一個中華民族”。⑤李國棟:《民國時期的民族問題與民國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42頁。

國族主義的思想進路同樣也反映在憲制變遷中。在1931年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中,強調了蒙古、西藏在內的邊疆地區(qū)都是中國的神圣領土,不容侵略和分裂;亦強調民族平等與公民平等,還規(guī)定“蒙古、西藏之地方制度,得就地方情形,另以法律定之”??箲?zhàn)時期,在國民政府立憲活動中更加強調“國內各民族均為中華民族之構成分子”,這在《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初稿試擬稿》《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初擬稿審查修正案》《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俗稱《五五憲草》)及《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修正)》《國民參政會憲政期成會對五五憲草法草案修正草案》 (俗稱《期成憲草》)一系列憲法性文件中均有所反映。①常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憲制變遷》第130—131頁。

在這一時期,自民國建立以來的現(xiàn)代中華民族觀念,其內容更為詳實,②關于“現(xiàn)代民族觀念”的觀點,參見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第90—165頁。無論“中華民族”或是“中華國族”,提法雖幾經反復,但其所強調的均是中華民族的國族認同。從國族主義提出的背景觀之,當是國家政局四分五裂處于危亡、邊疆民族分裂危機日益加深之時,無論孫中山、蔣介石這樣的政界領袖的概念提出或理解,還是顧頡剛、傅斯年、費孝通、翦伯贊等諸多名家的觀點表達或爭論,③費孝通最初并不同意“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觀點及內涵表達,但當?shù)弥欘R剛提出此觀點基于愛國熱情,對他的政治立場是完全擁護的,所以沒有再寫文章辯論下去?!顿M孝通文集》 (第13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第30頁,轉引自馬戎:《如何認識“民族”和“中華民族”——回顧1939年關于“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討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5期,第1—12頁。反映在憲制變遷中“中華民族”的意識,所反映的均是寄望于統(tǒng)一民族國家的建構。其間,雖有大漢族主義意識的反映,或是“漠視”不同民族間的特點、差別等情況,但已經認識到中華民族當是自古而存在的統(tǒng)一的“國族”形態(tài),是不容分裂的四萬萬人大團結的奮斗方向。

(四)民族區(qū)域自治

從“民族自決”“聯(lián)邦制”到“民族區(qū)域自治”,是中國共產黨在探索國家統(tǒng)一、民族治理等方面所經過的漫漫歷史之途。在這個過程中,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決民族問題方面的政治綱領的核心要義,而承載這一價值原則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傳承“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精神內核中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從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之日的憲制變遷中來看,其具有完全不同于前述各類民族綱領的根本性和徹底性的特點。在1931年通過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無產階級性質的憲法性文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中確定了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決的原則:“在蘇維埃政權領域內的工人,農民,紅軍士兵及一切勞苦民眾和他們的家屬,不分男女,種族,宗教,在蘇維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皆為蘇維埃共和國的公民。”④金炳鎬主編:《民族綱領政策文獻選編(1921年7月—2005年5月)》,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89頁,轉引自常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憲制變遷》,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年,第160頁?!俺姓J中國境內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自決權,一直承認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國脫離,自己成立獨立的國家的權利?!彼^自決權,即“加入或脫離中國蘇維埃聯(lián)邦或建立自己的自治區(qū)域”。⑤薛梅卿、江興國:《新編中國法制史教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327頁。1934年頒布的《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也強調了類似的精神。隨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形勢的發(fā)展,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中國應當建立一個包括各少數(shù)民族在內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中規(guī)定了“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實行蒙、回民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平等權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qū),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⑥《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金炳鎬主編《民族綱領政策文獻選編(1921年7月—2005年5月)》,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85頁。。在1946年通過的《陜甘寧邊區(qū)憲法原則》中規(guī)定了邊區(qū)少數(shù)民族建立民族區(qū),訂立自治法規(guī)的規(guī)定。而在建國前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分別在第9條、第50條和第51條中規(guī)定了中國境內各民族享有的平等權、對維護民族團結的強調,以及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規(guī)定。在195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實施綱要》中對自治區(qū)、自治機關、自治權利、自治區(qū)同上級人民政府的關系等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問題做了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莊嚴宣示“我國是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強調各民族平等,以及對民族自治地方作了專門規(guī)定。

中國共產黨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從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民族理論的學習和對蘇聯(lián)解決民族問題實踐的領會,以及對我國國情和少數(shù)民族實際發(fā)展情況的深刻把握中,充分認識到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完善民族治理的良方。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不僅有憲法上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明確規(guī)定,還將這一原則落到實處。在挽救民族危亡的艱辛歷程中,在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深入探索中,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團結國內各民族共同抗日是唯一正確的民族政策”的認識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民族區(qū)域自治實踐的開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民族識別、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主改革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真正打破了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少數(shù)民族相互之間在歷史上的不平等,消滅了民族間的剝削與壓迫,這些都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礎和社會基礎。

二、契機:“中華民族”入憲

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進行了第五次修改,這次修改內容之一就是“中華民族”首次入憲,在憲法序言第七自然段與第十自然段中皆有反映?,F(xiàn)有研究已對“中華民族”入憲從黨代會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公開系列講話文稿以及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三方面作了基于文件政治學的考察①王翔、李慧勇:《“中華民族”入憲:民族共同體理念的文本軌跡和演化路徑》,《河南大學學報》2019年第2期,第9—16頁。。以下就“中華民族”入憲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作一憲法解讀。

(一)“中華民族”入憲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之憲法價值

1.奠定民族國家建構的憲法之基

憲法作為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產物,賦予一國公民享有之基本權利,架構一國之國家結構形式與政權組織形式的權力配置體系,往更深層面探究,在型構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功能與價值方面,亦發(fā)揮本源性的作用。根據制憲權理論,制憲權的啟動在于一國國家民族的整體政治決斷,憲法頒布、施行的目的也在于鞏固這個政治共同體,各國憲法文本中均不乏強調“民族國家建構與國家民族整合”的條款,如憲法序言中關于民族歷史的敘述和民族制憲權的宣示。②常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憲制變遷》,第2頁。美國用“我們人民”(wethepeople)的表述來構建“美利堅民族”的憲法民族觀;德國用“我德意志人民”(sichdas DuetscheVolk)這類主觀性較強的詞匯來統(tǒng)合一種明確的“德意志民族”。法國、日本、俄羅斯皆如此。③夏引業(yè):《“中華民族”入憲與統(tǒng)一之國家觀念建構》,《金陵法律評論》2014年第1期,第205—216頁,轉引自熊文釗、王楚克:《“中華民族”入憲:概念由來、規(guī)范釋義與重大意義》,《西北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第53—61頁。

一定意義上,“中華民族”入憲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方面也發(fā)揮了此種奠基性作用。一方面,從天下觀到民族觀的轉變中,從華夷之辯、夷夏大防到大一統(tǒng)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設計,“歷代統(tǒng)治者和人民將中華大地視為一個整體,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歷史也得以維系、鞏固并不斷發(fā)展”①常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憲制變遷》,第25頁。。而漫漫歷史淵源中形成了自在的“中華民族”,如今將這種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入憲,是對中國民族國家形成歷史的肯認,更是對近代以來形成的自覺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內涵的繼承。另一方面,在民族國家建構的理論與實踐中,也需要一個民族意識聚合體意義上的統(tǒng)一概念,先由“中華民族”入憲轉而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一種國家政治文本層面的宣示,又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比如,長期以來,在我國現(xiàn)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一直都有“中國各族人民”“中國人民” “全國各族人民”的表述,相較于《反分裂國家法》《國家安全法》《中國共產黨章程》等已有“中華民族”的表述,存在法法不銜接與紀法不銜接的問題,而“中華民族”入憲是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此類“微觀”視域下具體問題的現(xiàn)實觀照。

2.鞏固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憲法之途

前已述及,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在近代史的憲制發(fā)展中已有較為清晰的歷史脈絡,從民族不平等、民族間分隔到提倡各民族平等,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貫徹和實施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開展民族識別、少數(shù)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等切實維護民族平等、實現(xiàn)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的舉措,都是型構中華民族的現(xiàn)實步驟,其中,費孝通先生首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歷部憲法中均未能寫入“中華民族”,直到2018年憲法第五次修改才改變了這種情況。從“中華民族”入憲在憲法文本中的對應語句分析,其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在憲法價值層面所體現(xiàn)的鞏固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主要表現(xiàn)在:

一是體現(xiàn)于國家奮斗目標的條款中。憲法序言第七段規(guī)定了“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在憲法序言中的第一次出現(xiàn),明確了國家奮斗的目標。實現(xiàn)這一奮斗目標的主體是誰?定位于文本中的整句描述,是“中國各族人民”。如果提煉一下核心句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奮斗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各族人民”在此處的內涵與“中華民族”的內涵是一種具體與抽象的關系,“各族”即具體的各個民族,可以理解為“基層”意義上的民族,或者以學者馬戎的觀點理解為“族群”;而“中華民族”則是當年費孝通先生所界定的“現(xiàn)在中國疆域里具有民族認同的11億人民”。此處通過將“中華民族”寫入國家奮斗目標的條款之中,所昭示的正是中國疆域內的所有民族(具體的“民族”)通過對民族國家層面上的民族 (抽象的 “民族”)認同,形成了前述憲法中確立的共同的政治象征—— “中華民族”——來彰顯這個國家民族的政治地位。在這一過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之“中華民族”意識得到認同與鞏固,“在這個民族實體里所有歸屬的成分都已具有高層次的民族認同意識,即共休戚、共存亡、共榮辱、共命運的感情和道義”②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1頁。。而憲法這一政治國家中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大法將此種高層次的民族認同意識固定化和法定化下來,在憲政實踐中就具有了維護民族團結的感召力和神圣性。

二是體現(xiàn)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條款中。憲法序言第十段規(guī)定了“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是“中華民族”在憲法序言中的第二次出現(xiàn),明確了現(xiàn)階段國家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組成主體。在這一整句的敘述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之間是相互并列的關系,但最后的“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應當是對前述各類主體的包含和對列舉不盡的兜底規(guī)定。通過這一規(guī)定,中華民族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精神內涵得以體現(xiàn)。比之前述“民族”或族群意義上的內涵表達,此處的“中華民族”具有更廣泛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構意義上的標識性符號的特征,即“中華民族”不僅僅是從民族或族群抽象為高層的民族認同,而且在現(xiàn)代國家統(tǒng)一進程中隨時勢發(fā)展而吸納了更多元主體的加入,比如對中華民族具有認同感的海外華人和臺灣同胞等。這一層面對中華民族的認知與認同,豐富和擴大了先前對其的理解,是時代發(fā)展和形勢變化的要求,也是近代以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構的繼承與延續(xù),值得深入研究。憲法序言中將此種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寫入其中,是對國家神圣主權的昭示,對鞏固國家統(tǒng)一意義深遠。

3.肯認人民主權,凝聚民族精神的憲法之共識

憲法學的社會共識是指,在一個社會共同體當中,在保障每個成員的個體性和意志自由性的前提下,使得社會共同體具有一個共同的價值共識或者基本的社會共識和價值的共識。①韓大元:《憲法與社會共識:從憲法統(tǒng)治到憲法治理》,《交大法學》2012年第1期,第7—21頁。由此可知:一是這種共同的價值共識是通過制憲權得以表達的,通過制憲行為使得“共同的價值轉化成為具體的規(guī)范的內涵”②韓大元:《憲法與社會共識:從憲法統(tǒng)治到憲法治理》,第7—21頁。。二是“中華民族”入憲所表達的即是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為特征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構過程中的社會共識的憲法化過程,也反映了社會成員在凝聚民族精神方面取得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shù)??梢酝ㄟ^以下兩問來具體闡述之。

第一問:憲法是誰制定的?

關于這個問題,學者陳端洪曾以代入式的政治學者和憲法學者的兩重身份就制憲權展開的知識對話中有過生動的討論。③參見陳端洪:《憲法學的知識界碑——政治學者和憲法學者關于制憲權的對話》,《開放時代》2010年第3期,第87—103頁。就制憲權的享有主體來說,制憲權的享有者應當是國家機關、專門機構和全體國民(公民)的總和,但歸根到底是全體國民(公民)④焦洪昌:《憲法學》(第六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57頁。。這一理解體現(xiàn)了人民主權的思想?!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對人民主權原則的最直接規(guī)定,這種人民主權如何體現(xiàn)呢?憲法序言第十三段規(guī)定: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前已述及,憲法共識通過制憲權得以表達,而“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也是憲法共識的一個顯現(xiàn)。此邏輯關系可以通過下圖得到展示:

(人民主權的體現(xiàn)) (憲法共識的表達)憲法確認“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中華民族”入憲則是對“中國各族人民”的內涵統(tǒng)攝。第一,中華民族之于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脈絡分析,前已述及,此不贅述。第二,中華民族是包括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民族實體,這個相互依存的、統(tǒng)一而不能分割的整體,在這個民族實體里所有歸屬的成分都已具有高層次的民族認同意識,①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11頁。反映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當下即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象表達。第三,憲法是包含了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奮斗成果的總結,體現(xiàn)了人民主權的思想,以中華民族入憲作為概念統(tǒng)攝,反映的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構建中的意識表達。

第二問: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來說,中華民族入憲是如何凝聚憲法共識的?

民族國家是由一個或多個民族基于共同的國家認同而建立的主權國家。②于春洋:《外觀與內核:論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雙重建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第11—15頁。這種共同的國家認同需要以蘊含特定民族精神的共同的政治象征——中華民族——的構建為載體,這種構建首要的就是需要在特定政治共同體最高政治契約的憲法文本中加以規(guī)定。這種凝聚民族精神的憲法共識既是對國家——民族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賡續(xù),也是對當下民族問題憲法治理的反映。一方面,中華民族的構建并非“創(chuàng)造”民族,而是對中國歷史上在統(tǒng)一國家內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文化群體凝聚為一個整體的過程施加影響,促使這些族類群體在中華文化基礎上進一步凝聚成以“中華民族”為族稱的國民整體。③周平:《中華民族的憲法地位》,《社會科學研究》2018年第5期,第46—53頁。另一方面,面對近些年來邊疆民族地區(qū)出現(xiàn)的一些民族問題,包括對我國民族政策的一些質疑,都亟需在憲政制度層面予以回應。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民族國家建構層面“國族”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入憲就是回應質疑的適時之舉。中華民族既代表了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具體民族利益,又體現(xiàn)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整體民族國家利益。

(二)“中華民族”入憲背景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法釋義

中華民族共同體由兩個基本的詞語構成,“中華民族”與“共同體”。中華民族,不同于西方學界所謂“族群”或斯大林所謂“民族”(四要素)的概念范疇,是從國家-民族意義上理解的,費孝通先生總結為:包括中國境內56個民族的民族實體,在這個民族實體里所有歸屬的成分都已具有高層次的民族認同意識。一般認為,共同體(community)是指社會中存在的基于主觀上或客觀上的諸如民族、種族、地域、身份等共同特征或相似性而組成的團體。④劉茂林、儀喜峰:《憲法是組織共同體的規(guī)則》,《法學評論》2007年第5期,第112—123頁。中華民族和共同體所組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其最顯著的特征即為多元一體。在費孝通先生學術理解中,其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多元一體格局中,56個民族是基層,中華民族是高層。這里包含了民族認同意識的多層次論;第二,作為多元基層一元的漢族發(fā)揮了凝聚作用,把多元結合成一體,這一體就是高層次認同的中華民族;第三,具有不同民族認同意識的多層間是并行不悖的,可以在不同層次的認同基礎上各自發(fā)展原有的特點,形成多語言、多文化的整體。⑤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第11頁。在政治話語體系中,各民族共同開發(fā)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chuàng)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這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人民日報》2014年9月30日,第1版。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兩者辯證統(tǒng)一。⑦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輔導讀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29頁。

無論學術話語體系的理解,還是政治話語體系的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反映了“多”和“一”的特點,體現(xiàn)了以下兩個層面的憲法內蘊:

1.多層面、多角度的多元利益表達

中華民族入憲可說是對56個民族在國家建設和發(fā)展中的地位肯定和利益維護的最高政治宣言。中華民族由中國境內的56個民族構成,各個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特點、民族文化、民族意識,這是一個多樣性的、多層面、多角度的多元利益存在?!皯椃ú粌H是一部普通的權利文件,而且是一部保護所有人權利的基本文件,是每一個理性人都能同意接受的‘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①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原理與應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7頁。,這一特征決定了肯認和保障這些多元利益的存在是憲法的本質價值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shù)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fā)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之規(guī)定就是對這一憲法內蘊的最佳注解。

從少數(shù)人(少數(shù)民族)權利保障的角度來看,憲法對這些多元利益的肯認和保障也反映了現(xiàn)實中多元價值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白杂擅裰鲊也粌H應當堅持常見的那些一般民權和政治權,而且應當通過各種針對特定民族的權利或政策,來承認和適應族裔文化群體獨特的民族認同特征和需要”。②[加]威爾·金里卡,鄧紅風譯:《少數(shù)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上海:上海世紀集團,2005年,第39頁。同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規(guī)定了“國家根據各少數(shù)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實踐中,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優(yōu)惠政策和幫扶措施,來保障這些多元利益的存在和維護。這些都可以認為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存在的堅實基礎,即一體是多元基礎上的一體。

2.統(tǒng)攝于共同體意識下的一體認同:從歷史文化共同體到政治法律共同體

“提出歷史文化共同體這一概念的依據是:人類文化,本質上是統(tǒng)一的,但其具體表現(xiàn),各具特點,極其豐富多彩。如果從全球范圍加以考察,可以看到有許多各不相同而又互相交錯的共同體同時并存;如果從發(fā)展過程加以考察,所有這些都是歷史上形成的??偨Y起來,可以把這樣一類的共同體稱之為歷史文化共同體?!雹郏ㄌK(Ю·?!げ_姆列伊、李一夫:《論歷史文化共同體的基本類型及其發(fā)展趨向》,《世界民族》1985年第1期,第21—29頁。中華民族作為民族實體,按費孝通先生的經典理解,有自在與自覺之說。無論自在或自覺的中華民族,其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華疆域的守衛(wèi)、對中華歷史的傳承、對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均發(fā)揮了強大的凝聚功能。這些血緣的、歷史的、文化的凝聚與傳承,“它在橫向上能鞏固特定空間的人類共同體的成員認同心理,使他們目標一致地按照既定的模式改造自然和社會;它在縱向上能傳承于后代,是民間教育的重要部分”。④納日碧力戈:《“民族”的政治文化評析:人類學視野》,《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51—59頁。由此,“中華民族”入憲是對這種“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歷史發(fā)展、不衰退的集體記憶等”⑤高成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公民身份建構》,《寧夏社會科學》2018年第6期,第80—85頁。文化歷史因素以國家最高層面政治宣言形式的肯認,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建,強化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不能僅僅停留于歷史文化共同體的角度,還應重視政治法律共同體的整合?,F(xiàn)代國家有兩個特征,即民族-國家和民主-國家?!懊褡?國家突出的是主權范圍,主要反映的是國家內部的整體與部分和國家外部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民主-國家強調的則是按照主權在民原則構建的國家制度,主要反映的是國家內部統(tǒng)治者與人民、國家與社會的關系。”①徐勇:《“回歸國家”與現(xiàn)代國家的建構》,《東南學術》2006年第4期,第18—27頁。在這雙重的建構過程中,國家的政治法律屬性日益被凸顯,現(xiàn)代國家就是在憲法共識的基礎上凝聚社會共識,借助政治法律制度架構國家的組織形態(tài)及運行基礎,并通過保障人權和提供公共服務,取得國家認同的合法性基礎。②高成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公民身份建構》,《寧夏社會科學》2018年第6期,第80—85頁。而這一過程中,中華民族入憲就是作為一個集體性的符號被嵌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憲制架構中,這也突顯了“憲法本身作為一個特定政治共同體的最高政治契約,其核心任務正是整合、鞏固民族國家這一政治共同體”③常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憲制變遷》,第2頁。的根本法作用。這種“一體認同”不僅整合了處于“基層”的各個民族的多元利益,也更好地促進和保障了多元利益的存在與發(fā)展,即多元是一體維護下的多元。

三、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法表達

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歷程中,從憲制到憲治,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民族國家型構中的理論意涵到制度實踐,更表達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中民族治理的憲政之路。

(一)憲法序言中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蘊涵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除了“中華民族”的表述外,還出現(xiàn)了“中國各族人民”“中國人民”以及“全國各族人民”的表述,其中,以序言第十一段表述為標志,最能體現(xiàn)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法蘊涵?!爸腥A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已經確立,并將繼續(xù)加強。在維護民族團結的斗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边@段話共四句,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的角度來講,也表達了四層意思。

一是民族國家的構建?!爸腥A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边@句寫入憲法序言中的民族國家建構的莊嚴宣告,反映了近代以來王朝統(tǒng)治崩潰之后,民族國家型構歷史使命的最終完成。從民族國家構建的主體來說,再次肯定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地位。在筆者看來,如果細究“全國各族人民”與“中華民族”的語義所涉內涵,“全國各族人民”之“全國”當指建立之新中國,其與之前的“中華民國”有政治意義上的根本區(qū)分,但就民族國家的建構之路而言,很難在“全國各族人民”和“中華民族”之間分出涇渭,也不應當做這種區(qū)分,這是由“中華民族”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歷史脈絡所決定的,前已述及,此不贅述。這句話同時表達了民族國家建構的性質,即“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統(tǒng)一”與“多民族”的表述,一方面是對我國國情的真實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再次對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的歷史事實的肯認,還是對“民族國家”建構的中國之路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中國實踐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建構之路既有西方民族理論的影響,也有馬克思主義、蘇聯(lián)式民族國家建構的啟發(fā),究其根本是我國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的特色之路。

二是民族關系的確立?!捌降葓F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已經確立,并將繼續(xù)加強?!逼降葓F結互助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特點,其中“和諧”的表述早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就已提出,但直到2018年修憲時方才寫入。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來說,具有標志性的意義。第一,既不同于歷史上王朝統(tǒng)治下的民族間不平等關系的維護,由中央王朝政權對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采取的羈縻政策或是封禁政策、“分其勢而眾建之”的區(qū)隔制度等等,也不同于域外國家對民族關系的調處,而在不同時期所采取的民族同化、民族熔爐或是多元文化政策。這種社會主義的新型民族關系的建立和維護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平等是基礎,我們所提的“平等”是各民族間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而且為了實現(xiàn)這種實質平等,對少數(shù)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針對不同情況的、具有特色的優(yōu)惠政策和幫扶措施。團結是平等的實現(xiàn),歷史上民族團結的實現(xiàn)大多發(fā)生于和平時期,但是飽受帝國主義侵略的近代史的開啟,使得民族間的團結在現(xiàn)代民族國家構建的征程中具有了自在到自覺的質的飛躍,從平滿漢畛域到五族共和、國族主義,再到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選擇與實踐,民族團結始終是影響各種制度理念的一條恒線。互助是團結的發(fā)展,從歷史到現(xiàn)代,各民族間的交流交往交融從未中斷,新時代下更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所承繼。和諧是平等團結互助的有機整合,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在民族關系構建與調處中的根本目標,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價值取向??傊?,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不同于歷史上王朝統(tǒng)治下的民族關系特點,也不同于域外國家調處民族關系解決民族問題的價值取向與制度政策,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鮮明特點,并在新時代顯露了勃勃生機。

三是民族團結的維護?!霸诰S護民族團結的斗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睂Ρ疽?guī)定形成的歷史溯源,已有相關研究。①趙瑩瑩:《憲法序言中“民族”話語表達的內在邏輯分析》,《西部法學評論》2019年第6期,第25—35頁。大民族主義是民族團結亟需克服的頑癥,也是世界其他國家處理民族問題的重要考量因素。歷史上歐裔白人對印第安民族的種種霸凌,以及現(xiàn)實中存在于其他國家的大民族主義行徑所引發(fā)的沖突暴亂,特別是近年來發(fā)生在美國的黑人之死引爆了當?shù)胤捶N族主義的怒火,引致了激烈的反抗運動,以上種種究其根源都在于大民族主義思想的盛行與蔓延。我國在王朝統(tǒng)治時期,無論是漢族政權還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都曾對發(fā)展較弱的少數(shù)民族有過不平等的剝削壓迫政策,也激起了被壓迫民族的激烈反抗。建國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在民族政策的指導思想和制度制定方面,積極吸取歷史和現(xiàn)實的經驗教訓,秉持各民族平等的思想,特別注意維護人口較少、發(fā)展較弱的少數(shù)民族的利益維護;在新時代下,這一基本思想仍舊得到貫徹與落實,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②《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wěn)疆長期建疆 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人民日報》2014年5月30日,第1版。

四是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皣冶M一切努力,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發(fā)展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始終具有根本性意義,在新時代仍舊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和前進方向。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實基礎和終極目標。漢族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凝聚的核心作用,在發(fā)展問題上,在新時代同樣應繼續(xù)發(fā)揮這種凝聚作用;而各民族間亦應在加強交流交往交融的過程中,秉承歷史上良性的經濟互動“文化交流”思想相融的特點,最終“確立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和睦相處的‘家規(guī)’、和衷共濟的‘家教’、和諧發(fā)展的‘家風’,展示中國各民族大團結的新境界”③郝時遠:《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人民日報》2018年3月2日,第7版。。

(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憲法制度構建

1.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特寫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構是近代以來國家發(fā)展最偉大的歷史使命,這一歷史任務終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予以實現(xiàn)。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建中,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一方面反映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中“統(tǒng)一”因素的作用發(fā)揮,“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是對“共同體”的認同強調;另一方面,也充分考慮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特點,在保障各少數(shù)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權利方面充分發(fā)揮了“自治”因素的作用,這是對“多元”的維護。

在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頒布的在歷部憲法性文件中就確認了各民族平等,賦予少數(shù)民族同等權利的規(guī)定;建國后,雖歷經波折,但始終確認和發(fā)展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各類憲法及憲法性文件中亦有反映。在現(xiàn)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集中表現(xiàn)于第三章第六節(ji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的諸項規(guī)定中,同時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條、第三十條、第八十九條第十一款等條款中亦有具體反映。在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進程中,這些宏觀制度結合《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規(guī)定,均發(fā)揮了建設性的作用。

針對所謂“第二代民族政策”“去政治化”等的錯誤表述,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我再次明確說一遍,取消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這種說法可以休矣?!雹俚ぶ榘罕迹骸堆刂袊厣鉀Q民族問題的道路前進——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體會》,《中國民族報》2014年11月7日,第5版。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也面臨制度完善和實施機制創(chuàng)新的任務。新時期就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憲法構建而言,需要關注以下問題:一是繼續(xù)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貫徹實施方面發(fā)揮的精神指引和理念指導的作用。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我國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在國家根本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精神指引下形成的,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構建中是一種制度化的憲法共識的凝聚?!爸腥A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是自治的前提和保障,任何自治權的行使都應在這一前提下進行,無論自治權的設定還是中央與民族自治地方權力劃分的根本原則都應秉持這一基本原則。二是應繼續(xù)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諸項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具體落實和充分實施。針對學界多年探討的相關制度的細化和配套立法的制定、民族區(qū)域自治權的有效運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與《民族區(qū)域自治法》以及其他相關配套立法的銜接等問題,應積極吸納其中有益成分,作出切實回應。三是在“中華民族”已經入憲的背景下,如何在考慮少數(shù)民族、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保障同時,平衡與非實行自治的民族、其他地方間的利益?諸如優(yōu)惠政策在新時期是否需要調整?如何調整?針對不同的受益群體是否應該做出區(qū)別對待,以防止形成新的“逆向歧視”或者不當甚至非法的逐利行為?四是就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經濟發(fā)展、民生保障、生態(tài)環(huán)保等民族自治地方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方面如何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度保障?比如,進入21世紀,就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我們推行了西部大開發(fā)的政策,在相關的民族工作會議中也多次強調民族地區(qū)發(fā)展要注意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但是地區(qū)間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仍舊在持續(xù)加大,也引起了一些不同民族間在文化、宗教、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和問題。這些問題在新時代呈現(xiàn)了新的矛盾,處理中稍有不慎易演化為民族問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這方面應有何種創(chuàng)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根本法層面可以作出何種原則規(guī)范?

2.散居少數(shù)民族的權益保障

散居少數(shù)民族,是相對于聚居少數(shù)民族而言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對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相對集中規(guī)定而言,對散居少數(shù)民族的權益保障規(guī)定呈現(xiàn)了分散性的特點,具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組成的規(guī)定、民族鄉(xiāng)的建制及其人民代表大會有權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的規(guī)定,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散居少數(shù)民族權益的保障雖呈分散規(guī)定的狀態(tài),但不宜將之與聚居少數(shù)民族的權益保障做硬性的分割,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中,應統(tǒng)一于基層民族多元性利益與特點的一體保護之中。

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中,散居少數(shù)民族權益保障的問題關涉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真實體現(xiàn),是對真正意義上“少數(shù)人”權利保障的實現(xiàn)。關于散居少數(shù)民族的權益保障問題,已有學者就流動少數(shù)民族社會融入、政治參與、族籍權益、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權以及風俗習慣方面的具體利益保障進行了研究①陸平輝:《散居少數(shù)民族權利保障:理論、制度與對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年。。但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背景下,仍有拓展研究領域、創(chuàng)新研究視角的空間。這里有以下問題值得關注:一是由城鎮(zhèn)化建設及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所決定,流動少數(shù)民族進入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的融入與發(fā)展問題。在利益階層和價值取向日益多元的城市發(fā)展中,如何消解“多元”與“一體”間的矛盾沖突,如何達成最大公約數(shù)意義上的憲法共識?二是對不同發(fā)展層面的散居少數(shù)民族采取相對應的權益保障問題。相比較農村散居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水平的一般均衡性,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散居少數(shù)民族的發(fā)展水平呈現(xiàn)了更加多元化的特點。筆者曾知曉具有較高知識文化水平的城市少數(shù)民族個體對高考加分政策的異議,甚至會以自身對憲法規(guī)定之平等權的理解來抗拒(排斥)這一政策。一方面這說明了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水平較高的個體具有強烈的公民人格尊嚴的肯認意識;另一方面也再次說明了新時期對散居少數(shù)民族的發(fā)展水平應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宜在此基礎上采取區(qū)別化的、有針對性的權益保障政策。當然,傳統(tǒng)性的問題,諸如“民族鄉(xiāng)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的有效實施等問題亦值得關注。

3.邊疆穩(wěn)定與國家統(tǒng)一的憲制保障

邊疆穩(wěn)定與國家統(tǒng)一歷來是當政者高度關注的問題。在王朝統(tǒng)治時期,就開發(fā)治理邊疆的方略措施而言,有羈縻政策、懷柔政策、移民實邊、貢賜等多種形式②熊文釗:《大國地方:中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新發(fā)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而在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構建過程中,其意義更是非凡。在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邊疆民族地區(qū)一直都是帝國主義妄圖分裂中國的前沿之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高度關注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通過民主改革、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等形式有效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但隨著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域外敵對勢力與國內分裂勢力蠢蠢欲動。新時期,在西方敵對勢力和宗教極端分裂勢力的影響下,更是出現(xiàn)了諸如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這樣一些破壞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嚴重暴力犯罪事件。

歷次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其他的民族工作會議中都對這一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高度關注,除對諸如“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行為” “嚴密防范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等予以重申和強調外,更是明確提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表述,把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二條更是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各民族團結的義務”,第四條規(guī)定:“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中華民族共同體具有“多元”統(tǒng)一于“一體”的根本性特點,統(tǒng)一是多民族國家建構的至高無上的根本利益。由少數(shù)民族地理分布的特點所決定,邊疆穩(wěn)定對國家統(tǒng)一具有特殊的關鍵性意義。如何達成民族團結與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憲法共識是至關重要的,其中,各民族的公民身份構建與國家認同成為眾多研究者關注的路徑①高成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公民身份建構》,《寧夏社會科學》2018年第6期,第80—85頁?!稇椃ü沧R:價值多元社會的認同共識》,《甘肅社會科學》2018年第4期,第166—172頁。于春洋、陳奧博:《少數(shù)民族公民身份認同的多元影響因素析論》,《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第84—90頁。等等。。在筆者看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背景下,民族地區(qū)穩(wěn)定與國家統(tǒng)一的路徑除了政治法律共同體意義上的公民身份構建外,還應關注以下方面:一是邊疆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民生保障仍需要持續(xù)發(fā)力。結合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方略實現(xiàn),在面對地區(qū)間發(fā)展不平衡、差距持續(xù)加大的實際情況下,加快經濟發(fā)展和民生保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中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之所以存在人們思想理念上的巨大差距,根本原因還在于經濟基礎的差異。當然,這種發(fā)展應該注重邊疆民族地區(qū)的自身特點和優(yōu)勢,注重在資源補償、綠色發(fā)展方面的憲法制度構建。二是加強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場域構建。提供條件、培養(yǎng)氛圍,注重多元主體參與的基層治理環(huán)境的培育,諸如青海省的“班瑪經驗”等好的做法值得推廣。三是為民族問題的依法治理提供憲法制度保障。如何從民族事務法制化到民族法制憲法化再到憲法規(guī)范實施化②鄭毅:《論憲法實施機制的“雙核化”——以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制為例》,《中國法律評論》2017年第3期,第107—115頁。,仍是值得細究的課題。結合“依法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問題,堅持在法律范圍內、法治軌道上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問題”的相關研究,加強憲法在制度建設上的根本法作用,同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引領,通過憲法共識的達成,實現(xiàn)這一問題上從憲法統(tǒng)治到憲法治理的轉變。③韓大元教授提到憲法共識有助于建立和諧、穩(wěn)定與健康的社會矛盾解決機制。參見韓大元:《憲法與社會共識:從憲法統(tǒng)治到憲法治理》,《交大法學》2012年第1期,第7—21頁。

猜你喜歡
憲法共同體中華民族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華民族的獨立之路
憲法伴我們成長
聚焦中華民族之瑰寶“非遺”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zhàn)斗
《憲法伴我們成長》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證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