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毆①魚者獺也,為叢驅爵②者鹯也;為湯、武毆民者桀、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毆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③也,茍為不畜④,終身不得。茍不志于仁,終身憂辱,以陷于死亡?!对姟吩疲骸浜文苁?,載胥及溺。此之謂也?!?/p>
(選自《孟子譯注》,金良年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注釋】
①毆:同“驅”。
②爵:同“雀”。
③艾:艾草。艾草可以治病,故以此為喻。
④畜:同“蓄”,儲備。
—— 鑒賞空間 ——
本文選自《孟子·離婁上》。孟子在此章中認為,民心向背是興亡的關鍵,提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觀點。這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強調的“人和”一樣,其實都體現(xiàn)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從論證過程來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隨后舉例論證,最后得出結論總結全文。而《論得天下》則先由桀、紂失天下的事例論述了國家興亡與民心向背的關系;接著提出要想獲得民心,須與民眾息息相通,憂樂與共,才能“民之歸仁”;隨后,孟子進一步闡述,用“三年之艾”的比喻論證了民心并不是立時可得的,而是有賴于日常的積累蓄存;最后引用《詩經》里的話做總結,從而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 讀有所思 ——
《孟子》中的文章以雄辯著稱,論證方法多樣,邏輯嚴密,氣勢非凡。仔細閱讀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說說這兩篇文章論證方法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