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人并排站立,3億米恰好是光跑過1秒的長度,可以繞地球赤道7.5圈。排成隊列,占去3萬公頃,需要682個天安門廣場才能站下。而這,就是我國全部的高血壓患者(估算)??膳碌氖?,每時每刻,患者還在增長。
如此海量的患者與潛在患者面,也無怪乎無數(shù)醫(yī)者前赴后繼,在高血壓防治工作中不懈努力,《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2022版也應運而生。《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2022版已于2022年11月13日正式發(fā)布,最令人矚目的更新便是推薦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下調為130/80毫米汞柱。那么我國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真的變了嗎?新發(fā)患者如何逆轉高血壓呢?吃點什么可以幫助降壓?筆者有幸采訪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副院長蔡軍教授。
關口前移,我國高血壓防治走過21年
循證醫(yī)學十分重視證據(jù),一個療法是有效的、安全的,一個療法比另一好,都必須有明確的證據(jù)支撐,由證據(jù)得到的結論,再上升到共識,便成為“指南”。1999年到2020年,從第一部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高血壓指南算起,高血壓的防治工作正好走過了21年。隨著宣傳的推進,140/90毫米汞柱這個高血壓診斷標準幾乎人人知曉。
關注舒張壓的時期
1959年,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第1屆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上討論決定了我國的第一個高血壓分期標準?!爱敃r無論是國內外,對于高血壓診斷的焦點都在舒張壓上?!碑敃r對于高血壓的界定是“舒張壓高于90毫米汞柱者,不論其收縮壓如何均列為高血壓”,然后舒張壓在80毫米汞柱以上的群體,按照年齡不同,對收縮壓進行分組診斷。
1963年,蘭州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召開,第2次修訂了我國血壓升高及可疑升高的標準。當時認為凡舒張壓持續(xù)超過90毫米汞柱者,不論其收縮壓如何診斷均診斷為高血壓。舒張壓在85—90毫米汞柱之間者則為高血壓可疑人群。
時間來到1974年,北京高血壓普查工作會議第3次修訂了血壓升高及診斷高血壓的標準。“真正將收縮壓和舒張壓同時作為確診高血壓的指標,是在1979年召開常見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會議時,那也是我國高血壓診斷標準的第4次修訂?!辈探淌诟嬖V我們,當時參照197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及國際高血壓協(xié)會(WHO/ISH)高血壓問題專家委員會上確定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大于等于16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于等于95毫米汞柱,經(jīng)核實二者有一項即可確診為高血壓。
140/90毫米汞柱時期
我國第1部真正的高血壓指南發(fā)布于1999年,這也是1959年以來我國高血壓診斷標準治療標準的第5次全面修訂。當時基本采納了1999年WHO/ISH高血壓指南的定義及分類標準,首次提出了140/90毫米汞柱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我國高血壓防治進入的“140/90毫米汞柱時期”。
2005年,第2版高血壓指南發(fā)布,診室血壓的診斷標準維持不變。核心變化是新增了動態(tài)血壓正常值的參考標準,即24小時平均值小于130/80毫米汞柱,白晝平均值小于135/85毫米汞柱,夜間平均值小于125/75毫米汞柱。時至今日,在高血壓的診治中,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檢測手段。
到了2010年,我國第3版高血壓指南發(fā)布。高血壓診斷維持不變,更加強調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并且增加了夜間血壓和晨峰血壓的內容,并且明確了晨峰的概念。“通過大量針對中國人群的樣本研究,我們明確晨峰血壓是指起床后2小時內的收縮壓平均值減去夜間睡眠時收縮壓最低值,如果這一數(shù)值大于35毫米汞柱,即為晨峰血壓增高?!泵鞔_了夜間血壓和晨峰血壓以后,我國醫(yī)生對于高血壓值的把控和管理也就會更為豐滿和完備。
2018年,我國發(fā)布了第4版高血壓指南。這時我們的診斷指標準仍然維持在140/90毫米汞柱不變。同時,指南對動態(tài)血壓的測量標準進行了完善。
2022版《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
數(shù)十年來,我國醫(yī)學人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在不斷深入,對其患病率、治療率等臨床研究也更加全面。
近年臨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以高于140/90毫米汞柱為高血壓診斷標準時,我國高血壓患病率為27.9%,占比約3成,患者知曉率過半,可達51.6%,治療率也可達到45.8%,但該診斷標準下高血壓的控制率明顯較低,僅16.8%。與此同時,專家們還對血壓高于130/80毫米汞柱的大量患者進行了流行病學統(tǒng)計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以130/80毫米汞柱為標準,那么高血壓病的患病人數(shù)將陡增一倍不止,但其知曉率、治療率和血壓控制率都下降了約1/3。
因此,為了實現(xiàn)控壓的關口前移,及早管理高血壓“隱形患者”,2022年11月13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學術機構共同制定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正式頒布,建議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由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下調至大于等于130/80毫米汞柱。這一變化意味著收縮壓處于13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處于80—89毫米汞柱的人群將從“健康人”變?yōu)樾掳l(fā)高血壓患者。蔡教授告訴我們,他們其實是現(xiàn)行標準中的高血壓“隱形患者”,或者處于高血壓前期,以中青年居多。
其實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近半個世紀以來,對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都是在逐漸放寬,干預的窗口也不斷地前移,這既是對高血壓病認識的深入,也是治療、管理方式的變革、進步。
標準不變,仍需警惕“130/80”預警線
《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2022版發(fā)布后,幾乎立刻引起一場強烈的學術探討和巨大的輿論風暴,許多人擔憂自己從“健康人”一夕之間成了“高血壓患者”。為此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近日發(fā)布消息稱,國家對于高血壓等疾病診斷標準的制發(fā)有規(guī)范程序要求。由專業(yè)機構、行業(yè)學協(xié)會等自行發(fā)布的指南、共識等,為專家的研究成果,不作為國家疾病診斷標準。
關于現(xiàn)行高血壓診斷標準,2005年、2010年、2017年國家衛(wèi)生行政部門發(fā)布的宣傳教育要點、防治指南、臨床路徑等均明確:成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為非同日3次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綜合多方因素考慮,國家未對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進行調整。也就是說, 11月13日發(fā)布的指南中關于“推薦將我國成人高血壓診斷界值下調為130/80毫米汞柱”的內容屬于學術研究成果,具有參考性,但尚不能作為國家疾病診斷標準。所以,我國成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仍為大于等于140/90毫米汞柱。
本次指南發(fā)布,其實已經(jīng)足夠引起大家的警覺,140/90雖然是診斷疾病的標準,但如果血壓屬于臨界,未戴上高血壓的“帽子”也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蔡教授告訴我們,臨床證據(jù)和多項研究已經(jīng)證實:血壓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上時,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傷已經(jīng)開始累積,及早干預和管理這部分人群的血壓,既可以預防更多的心腦腎不良事件,也可以省下巨額的醫(yī)療費用,還能挽救無數(shù)未來可能因病致殘、因病致貧的家庭,這也是發(fā)布這份指南的初衷。根據(jù)《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2022版的建議,血壓波動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之間的人群應及時進行兩大類篩查。
篩查一:是否屬于難治性高血壓或者繼發(fā)性高血壓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合理聯(lián)合應用最佳及可耐受劑量的3種或3種以上降壓藥物(包括利尿劑)后,在一定時間內(至少1個月)藥物調整的基礎上血壓仍未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及腎病患者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者,或服用4種或4種以上降壓藥物血壓才能有效控制。
在患者基數(shù)極為龐大的情況下,難治性高血壓其實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般罕見,以下都是臨床上常見的血壓控制困難的影響因素。一是遺傳因素。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肥胖、高鹽攝入、飲酒等。三是藥物干擾降壓作用,部分高血壓患者會同時服用非降壓藥物而干擾降壓藥物的療效,包括非甾體抗炎藥、促紅細胞生成素、糖皮質激素等;另外,口服避孕藥、興奮劑、環(huán)孢素、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等對血壓也有影響。四是繼發(fā)性高血壓,常繼發(fā)于以下疾病,如腎實質病變、腎動脈狹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需要及時檢查,找到可能存在的病因,及時針對性處理。
另外,高血壓人群具備以下特點時尤其應警惕是否為繼發(fā)性高血壓:①年齡小于40歲,發(fā)生血壓中、重度升高;②老年患者突然出現(xiàn)高血壓;③癥狀符合肌無力、周期性四肢麻痹;明顯怕熱、多汗、消瘦;陣發(fā)性高血壓伴頭痛、心悸、多汗;肢體脈搏不對稱;血尿、蛋白尿嚴重低血鉀等;④規(guī)律地聯(lián)合應用常規(guī)降壓藥物療效較差;⑤病情進展快,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嚴重。專家建議符合以上任意一條的高血壓患者及時就醫(yī),篩查是否存在引起高血壓的原發(fā)疾病,及時對癥治療。
篩查二:心臟結構是否發(fā)生改變
新版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首次將高血壓的重要并發(fā)癥——心房擴大,列入靶器官損害。新版指南中除了心腦腎的血管損害,還著重強調了心房擴大帶來的房顫風險。蔡教授也指出,血壓長期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之間波動就可使心房擴大,誘發(fā)房顫,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也表明約80%的房顫患者均患有高血壓病。因此,高血壓和房顫關系密切。
蔡教授建議血壓長期波動于130—139、80—89毫米汞柱的人群通過心臟超聲進行篩查,該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心房是否擴大。同時蔡教授表示,部分人群如果血壓控制理想,心臟結構和功能均會有所恢復。
加強控制,從嚴守血壓控制目標值開始
按照舊版指南,大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的達標值是140/90毫米汞柱,高齡老人可以放寬到150毫米汞柱。而2022最新指南頒布后,所有高血壓患者的達標值都下調了,如果大家有高血壓,又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甚至房顫等嚴重程度各不相同的基礎疾病或伴發(fā)疾病,那血壓控制的目標值該降到多少呢?
專家建議建議無臨床合并癥、年齡小于65歲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目標值為小于130/80毫米汞柱;對于高血壓合并房顫患者、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壓合并腦卒中患者、高血壓合并腎損傷(尿蛋白3個加號以上)的患者等,建議血壓控制目標值為小于130/80毫米汞柱;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65—79歲人群的血壓控制目標值建議為小于130/80毫米汞柱;80歲或以上人群建議首先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無不適癥狀,可以耐受,鼓勵也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大樣本的研究已經(jīng)證實,血壓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不僅可以減少大血管的并發(fā)癥,還能減少微血管的損害,有效降低腎臟損傷和認知功能障礙風險。
降低血壓,需要兼顧快速和平穩(wěn)
最新指南還建議了血壓達標時間應在4周以內實現(xiàn)。蔡教授指出,長期高血壓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處于血壓高的狀態(tài),可以引起各種重要器官的損害,例如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致使管腔狹窄或閉塞,進一步引起供血障礙,從而腦部結構可能發(fā)生異常改變,使信息傳輸受損,認知功能會受到阻礙。因此,當血壓達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上,就會增加血管性癡呆風險。臨床觀察也發(fā)現(xiàn),相比半年甚至一年血壓才控制達標的人群,平均4周血壓達標人群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更低。由此可見,血壓控制得越早越好。
在快速降壓的同時,高血壓患者還須注意另一重點:平穩(wěn)降壓。如果降壓期間血壓長期不平穩(wěn),那么即使血壓有所下降,也也可能引起靶器官的損傷,因此降壓需兼顧快速和平穩(wěn)。如何才能快速而又平穩(wěn)地控制血壓呢?專家建議高血壓患者應做到規(guī)律監(jiān)測、及時隨訪、科學調藥。
蔡教授強調,高血壓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及時發(fā)現(xiàn)血壓波動。部分高血壓患者會出現(xiàn)直立性低血壓,還有人減重后基礎血壓下降,但由于監(jiān)測不充分,未及時下調降壓藥劑量或更換降壓藥,這類情況下患者如果繼續(xù)按照原有劑量服用原降壓藥,則很可能使血壓明顯低于目標值,導致血壓值峰谷差距過大,極有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腦梗死、腎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建議高血壓人群每星期應該保持至少3次的血壓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指標下降過快或者突發(fā)不適癥狀,要及時隨訪醫(yī)生,必要時調整藥物。
說在最后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責任鏈條上的重要一環(huán),人人都要當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于這樣一種全新的指南更新,也許我們不必要急著得出結論,而是應該將130/80毫米汞柱看作一條預警線,一旦超過這條預警線便應有所警惕,及時體檢、就醫(yī)。這樣做起碼可以降低自己的健康風險,為我國高血壓的整體防治助力。而這,才是更科學的健康觀。
(編輯? ?董玲、車翀、姚宇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