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羽
寫作中的情和理,向來是相輔相成,相融相通,它們構成了說理的“一體兩翼”。眾所周知,在說理的過程中,單純地采取邏輯說理,顯然是枯燥無味的,并不能起到預想的說服效果,甚至有人認為“邏輯對于沒有興趣被說服的人是無能為力的”[1]。相反,在說理中如果兼顧“以情動人”,豐富說理的藝術性,增強說理的表達力,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說理效果。高明的說理者,從不奢侈打出自己手中的感情牌。他們善于通過有分寸的情感傳遞,輔助嚴密透徹的說理,讓自己的觀點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情感沉浸,就是說理者創(chuàng)設情境,讓說理對象因為情緒的感染而愿意傾聽說理者的言辭。情感沉浸,需要說理者主動調整自己的身份、地位,進入說理對象的情感空間,拉近和說理對象之間的情感距離,讓說理對象慢慢敞開心扉,欣然接受對方的靠近,進而達成共同交流的意愿。
真誠坦率是情感沉浸的前提。作文“要讓看到的人感動,求人感動,自己先要有懇摯的感情”。[2]說理雙方原本因為教育背景、社會地位、認知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差異,往往有較深的交流隔閡,此刻如果其中一方開誠布公,誠懇地闡述自己的真實處境,說明自己想法的產生緣由,這種開誠布公的姿態(tài)往往會贏得對方的好感。李密在寫《陳情表》之前,由于他幾次被朝廷征召均推辭不仕,已經引發(fā)晉武帝的猜疑,若此次奏表言辭失當,很可能會招致晉武帝的惱羞成怒。李密開篇從自己幼時遭際寫起,說明自己和祖母相依為命的特殊情感,指出祖母對自己有撫育大恩,傾述了自己不能從命為官的苦衷,言辭懇切,真情流露。最終他如愿以償,獲得了晉武帝的理解。
學會贊美是情感沉浸的催化劑。贊美是對別人的尊重,體現了對他人的認同、接納、欣賞,能夠協(xié)調好人際關系,給予對方以身心的愉悅和滿足。在說理之前進行贊美,并非是旁逸斜出,相反,它能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信任,有助于及早“俘虜”對方的心。當然,贊美需要真誠,發(fā)自肺腑的,切忌虛與委蛇;贊美需要有根據,切忌言過其實;贊美需要具體,切忌含糊其辭;贊美需要恰當,切忌空泛浮夸等等。蘇轍曾給太尉韓琦寫信《上樞密韓太尉書》,希望得到對方接見。在信中他寫道“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睂n太尉的贊美可謂是不吝言辭,自然能贏得韓琦好感,其求見的目的也容易實現。
肯定對方讓情感沉浸顯得更加自然。說理時,常常需要反駁對方的觀點、看法。但是因為說理雙方的地位并不總是平等,若直接向對方表明自己反對的態(tài)度,顯得粗魯不禮貌。事實上,對方的觀點也并非是一無是處,毫無可取的地方。如果在說理之前,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即辯證地看待對方的觀點,肯定對方觀點中的可取之處,就有可能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看法??隙▽Ψ?,并非是無原則的妥協(xié),相反它是對說理對象的尊重。魯迅在《安貧樂道法》中針對謬論“一種是教人對于職業(yè)要發(fā)生興趣,一有興趣,就無論什么事,都樂此不倦了”,他沒有立刻火力全開,而是指出“當然,言之成理的,但到底須是輕松一點的職業(yè)?!边@樣,雙方互相尊重,就有進一步交流的基礎。
情感共鳴,就是在說理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喚醒對方相同的情緒體驗,讓對方隨著說理者的情感變化而一起跌宕起伏。說理者需要加強自我作品的感染力,以便讓對方不自覺地受到說理者情緒的影響,繼而認同說理者的觀點或價值取向。
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形成情感共鳴的氛圍。情感共鳴都不是憑空而來,需要說理者根據對方的心理需求,逐步構建深度交流的情境。情境創(chuàng)設,一般是交流一個共同的話題,即交流彼此雙方都曾經歷過的事件,然后表達自己的感受、體會,就能獲得對方的認可,實現心理的共鳴。在交流時,要多描繪兩人經歷事件的共同點,甚至可以將微乎其微的共同點方法來作為描述的重心;要盡可能采取求同存異的方式來降低對方的戒備心理,盡可能多肯定對方的認知和感受,適時提出自己的思考,這樣就能讓對方產生“心有戚戚”的感受?!队|龍說趙太后》一文中,觸龍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讓“自己15 歲小兒子替補宮中衛(wèi)士”,這個要求表達自己對兒子的心疼憐愛,立刻引發(fā)太后的好感。隨后兩人就父母疼愛子女的話題展開交流,觸龍一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觀點,很快得到了太后的贊同,游說目的得以實現。
喚起情感共鳴,最重要的是處在對方立場講道理。對方立場,就是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在說理時,把對方的核心利益作為自己最關切的出發(fā)點,把對方的切身感受做為自己最在乎的感受,處處為對方著想。對方立場,其實就是換位思考,投其所好地思考問題。對方立場,顯然要首先做到“知己知彼”,發(fā)現對方的真實需求,才能走進對方心中。《三國演義》中劉備派去勸降馬超的李恢,只用了短短幾句話就堅定了馬超投降劉備的心。他說“今將軍與曹操有殺父之仇,而隴西又有切齒之恨,前不能救劉璋而退荊州之兵,后不能制楊松而見張魯之面;目下四海難容,一身無主;若復有渭橋之敗,冀城之失,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他站在馬超立場,分析馬超的前憂后患,指出其“四海難容”的處境,終于讓馬超接受現實,直接投懷劉備。
在喚起情感共鳴的過程中,要善于控制節(jié)奏,張弛有度??刂乒?jié)奏,首先要學會察言觀色,根據對方的心理和表情推進說理。當對方對己方話題興趣減弱時,要適當增強情感興奮點;當對方情緒被調動激昂時,要趁熱打鐵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思考。總之,要密切關注對方,讓對方情感與己方同頻共振。其次,要善于給對方潛心思考的契機,可通過連續(xù)發(fā)問來實現這一效果。如青年毛澤東在《心之力》一文中寫道“孰不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試問為天地立心何以立?為生民立命何以立?為往圣繼絕學何以繼?為萬世開太平何以開?”這樣憂心時政的連續(xù)發(fā)問,很容易喚起讀者肩擔國事重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說理對象發(fā)生情感共鳴之后,要抓住己方把握情感主動權的契機,趁勢出擊,用情感優(yōu)勢去影響對方,同化對方。如果說情感共鳴是站在對方立場喚醒其情感的流露,那么情感同化就是用自己的情感配合自己的立場去改變對方的態(tài)度、認知乃至立場。
學會在觀點表述中,融入恰當的語氣,增強情感的感染力。觀點本身是邏輯思維的外化,往往需要和特定的情境關聯起來。在情境中,說理者是青春飛揚、激情飽滿的生命個體,他們寫作中常常呈現青年的表達特質,面對十分確信的觀點,他們會用堅定的語氣表示認可;面對愿景美好的未來,他們會用祈使語氣呼告對方;面對社會不良現象,他們會用憤激的語氣表達痛心。如學生習作片段“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fā)!在這個最好的年齡,讓我們一同發(fā)揚愛國精神,勇擔時代責任!愿我泱泱中華,屹立于世界之巔!”這其中的情感感召就非常強烈,被呼吁的對象往往情不自禁地響應其熱切的呼告。
情感同化,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情感催化。寫作時,獲得對方的情感共鳴后,需要進一步去調動對方的情緒,使其情感的變化隨說理者的情緒變化而變化,說理者也要根據對方的情緒變化,反復試探,不斷進逼,調整自己的說理節(jié)奏,推進自己的說理邏輯,最終完成成功的說理,讓對方接受己方的觀點?!稜T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勸說秦穆公,就牢牢掌控了秦穆公的情緒變化。他先后通過主動示弱、闡明利害、挑撥矛盾、預測未來等方式進行攻心戰(zhàn),秦穆公的心情也像過山車一樣起伏跌落,從一開始接見燭之武的傲慢不屑到放下戒備,再到燭之武以利相誘的興致盎然,為他人火中取栗的失落懊悔,對往昔晉惠公忘恩負義的隱痛難忍,直至最后恍然大悟,憤然變卦。情感駕馭得好,有時甚至可以不斷突防對方的心理底線,削弱對方的理性認知,起到意想不到的說服效果。
情感同化,不能滿足于情感的抒發(fā),更要凸顯有情懷的境界。有情懷的文字,天然就具備“感人心者”的神奇魅力,它彰顯了說理者隱藏在文字背后的高貴精神品質:或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或有著責任擔當精神,或深諳底層疾苦而心懷悲憫,或面對看透生活卻包含熱愛。這樣的文字有溫度,能直刺人心最柔軟的地方,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洗禮;能穿過歷史歲月塵封的迷霧,給人方向的指引和情感上的沉淀。譬如魯迅先生的《燈下漫筆》,文中將中國歷史分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呼吁青年勇擔“創(chuàng)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的使命。先生這種始終心憂國事,關心國民性改造的偉大情懷,使他的文章站位高遠,境界高尚。
唐代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曾提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边@段話同樣可適用為說理文寫作的方向指引。“缺乏強大的、由衷的情感波流的推動,任何一篇文章的寫作都缺失了內驅力?!保?]相反,一篇文章能夠做到“情真、語工、氣盛、意新、理通”,兼顧“以情動人”“情理融合”,定能熠熠生輝,獲得閱卷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