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爾萬·泰松 李宬悉
他們跟自己說,人類——所有物種中罪惡最深重的——是造物中的佼佼者。一切其他動物的存在僅僅是為了給人類提供食物、皮毛,用來讓他們折磨、滅絕。對于它們而言,所有人類都是納粹;它們永遠(yuǎn)身處特雷布林卡之中。這段話原文為英語。其中的“特雷布林卡”是指納粹德國在波蘭建立的猶太滅絕營。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寫信人》
一天早晨,謝普柏頓法院收到一封從坎特伯雷寄來的信,收信人為當(dāng)?shù)貦z察長。
親愛的先生:
我們可不是為了這個!
我們世世代代住在這里——兒子、父親、祖父母、祖父母的父母,甚至到更久遠(yuǎn)的過去,我們家族的奠基者——從未離開過。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是農(nóng)人的精神。對于那些清除田里的石頭,推倒圍墻,保護林地,在這片石灰?guī)r地上繁榮發(fā)展的人,命運不曾找過他們的麻煩——那時候,兒子接手老子的農(nóng)場,他們的辛勤勞作配得上自己所得到的土地。我在1969年繼承了屬于我的農(nóng)場。
多塞特郡位于英格蘭西南部,在英倫海峽北岸,曾經(jīng)是天堂,生活美好。
可我們做了些什么?誰是那個罪人?
我們是怎么讓我們天堂般的土地變成地獄的?
我再也不愿聽到它們的哭喊。我再也無法承受。
它們無時無刻不活在陰影之中。它們一聽到人推開滑門的嘎吱響聲,便開始呻吟。這呻吟聲充滿黑暗,宛若一座堡壘,唯有將它攻破才能進入。當(dāng)它們感受到有人走進柵欄,便在籠子里猛踢后腿,撞向鐵欄桿。金屬撞擊聲與動物的喊叫聲交織,喧嘩愈發(fā)強烈。我不愿再忍受這些哭喊了:這聲音可怖、荒謬,是自然法則所禁止的聲音。
夜里,它們的喊叫仍在我頭腦中。凌晨一點左右,它們把睡到一半的我吵醒。我的噩夢是它們的痛苦的回響。
一切都從四十年前開始。那個時候第一個集約型農(nóng)場誕生,其他養(yǎng)牲畜的農(nóng)民也紛紛效法。如果大家團結(jié)起來,這一趨勢本非那么難以抵抗。我們本可以繼續(xù)保持著有點緩慢的節(jié)奏,我們本可以繼續(xù)像以前一樣從事生產(chǎn),世界的大趨勢只是我們的耳旁風(fēng)。難的不是留在站臺上,而是親眼看著自己的鄰居登上進步的列車,而自己卻被留下。整個多塞特開豬棚的人都是這樣,互相模仿,亦步亦趨。
村子里來了新領(lǐng)導(dǎo),他們坐在辦公室里重新安排生產(chǎn)。那些人來自倫敦,來自布里斯托,他們來說服我們相信未來屬于集約型農(nóng)場。他們告訴我們,如今一個農(nóng)民應(yīng)該養(yǎng)活擁擠在城市里的幾百個上千個人。地球上不再有屬于牲畜的空間,人類也不再有空把它們拉到草地上。如今有了科技,單位面積產(chǎn)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我們用不著再讓土地為牲畜提供能量了,因為人類自己就可以拿著托盤給它們能量。
這在當(dāng)時是一場革命,因為養(yǎng)大我們的人相信血肉的聯(lián)結(jié)。在那以前,我們的牲畜是吃著在多塞特的沃土中長出來的草成長的。它們在多塞特的太陽下取暖,吹多塞特的風(fēng)。能量從土地里、從草的纖維里被汲取出來,散布在牲畜的肌理中,滋養(yǎng)我們的身體。能量從下至上垂直傳遞,經(jīng)過草葉、牲畜,一直到達人類。這就是“是某地人”的含義:我們血液里流淌的是土地的化學(xué)元素。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訴我們,土地是無用的。
他們向我們重復(fù)那老生常談的口號:“要把草飼料換成肉?!蔽蚁嘈帕?。我們都相信了。我們看世界的眼光變了。當(dāng)一袋袋顆粒飼料送到我面前時,我看到的是火腿。
我們對這些袋子十分尊重,因為它們代表的是肉。我們把肉看得很重,因為肉代表的是錢。我們忘記了在這過程中還有牲畜。我們抹去了它們的存在。正因如此,我們剝奪了它們的陽光。
我們把它們關(guān)進畜欄里,它們在里面無法移動,無法轉(zhuǎn)身,也沒辦法側(cè)臥。這樣,它們就能保持一動不動,因為動作會浪費能量。要想讓蛋白質(zhì)的生產(chǎn)過程獲得高回報,就要避免一切消耗。我們難道會時不時遷移工廠嗎?那些豬就是工廠,它們被安置得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
每個創(chuàng)新背后都有缺陷,然而每個缺陷都有解決辦法。豬因為沒法動彈發(fā)瘋了?給它們打幾針抗抑郁藥。廄肥里的氨感染它們的肺了?往飼料里混點抗生素。沒有什么問題是找不到解決辦法的。要是找不到辦法,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豬崽二十個星期就能喂大。我在畜欄里一鏟一鏟灑下磨碎的顆粒飼料,那些粉末如下雨一般落在它們粉紅色的背上,落在它們的鬃毛之中。豬常常擺動身體,抖掉這營養(yǎng)粉末。人類似乎有適應(yīng)一切的能力,而豬卻不行。即使過了二十個星期,它們還是會啃咬它們的柵欄,好像要把它們咬斷一樣。問題在于,是否有哪個人類曾忍受過如此的折磨?猶太作家的回答是肯定的。
最不安的是那些小豬崽。它們出生三個星期就要斷奶,因為它們的母親要再一次接受人工授精。一頭母豬兩年內(nèi)就能生五胎。生完第五胎,等著她的就是屠宰場。喂奶時,母豬躺在一把機械耙下,小豬就從鐵條中間的縫隙吃奶。這是它們和母親唯一的接觸。豬崽有時候會打架,為了不讓它們受傷死掉,我就把它們的尾巴和門牙活生生地拔掉。我們把顆粒飼料換成肉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同時也會把豬崽變成狼。
豬靜止不動還會帶來另一個問題——它們的四肢會萎縮,豬蹄上的肌肉會逐漸消失。一些母豬的身體脹滿了奶和肉,幾近爆裂,它們孱弱的四肢勉強承受著身體的重量。有幾次在檢查的時候,我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在制造一個新的物種。我曾在《每日觀察報》中讀到,現(xiàn)代人還沒有完成進化。我們成天坐在電腦前,在暖和得過頭的房間里,身體還在繼續(xù)變大——我們的手臂越來越長,骨骼越來越纖細(xì),大腦越來越龐大。誰知道我們的后代會不會變得身體柔軟、大腦皮層過度發(fā)達,眼睛巨大,只剩一只手用來敲鍵盤?
豬在打架的時候會互相沖撞,有時候還會弄瞎一只眼睛,傷口感染流膿,四肢內(nèi)側(cè)全是惡瘡,肛門周圍是石榴果實一般的痔瘡。只要豬肉不變壞,感染就無關(guān)緊要。盡管豬皮上布滿了淋巴結(jié),底下的肉還是好的。光線半明半暗,也看不出什么來。
在養(yǎng)豬棚里,暴力的磁負(fù)荷不斷積蓄膨脹,但從不會爆發(fā)。極端的痛苦并不能讓豬變得溫馴,只會讓它們發(fā)瘋。我們的工廠便是避難所。一些豬變得很危險,攻擊它們的同類。我們建籠子本來是為了讓豬保持不動,如今籠子則用來保護它們,讓它們不攻擊彼此。只有小豬崽能安全地生活在一起。如果它們之中有一只死了,人們就立馬把尸體拉走,不然其他豬會把它吃掉。
赫伯特·杰克遜是第一個。他曾在菲德爾溪邊經(jīng)營一座大農(nóng)場,在岸邊放牧。那時的牧場收益不錯。后來人們清空了牧場上的牲畜,休牧。開始集中飼養(yǎng)的第六年年初,赫伯特有了初期抑郁癥的癥狀。大家盡可能地幫他。他去看了醫(yī)生,吃了一把又一把藥,雇了幫手讓自己能歇歇腳,但是都沒有用。他告訴我們,他開始害怕他自己。他說自己干這一行不是為了這個,他覺得我們在失去一些東西。他用了一些很嚴(yán)重的詞,比如“背叛”。
經(jīng)理聳了聳肩,揮起一本20世紀(jì)20年代出版的關(guān)于畜牧的書,名叫《豬,羊,兔》,是一個叫保羅·迪夫洛特的人寫的。他朗讀了一段:“動物是活機器?;顧C器在這里不是比喻,而是它最貼切的含義——和機械、工業(yè)中使用的‘機器是相同的含義?!彼褧f給赫伯特,告訴他:“讀讀這本書,振作起來?!?/p>
從此,我們常常在酒吧里見到赫伯特,而不是在他的農(nóng)場。第二年復(fù)活節(jié)前,他賣掉了一切。
卡車來裝豬時的擁擠場面難以形容。人們很難理解,它們怎么會拒絕離開這座地獄。它們被捆起來放進載貨廂,叫聲難以形容。那些司機比我們更恨它們。有不聽話的,他們就打;有浪費時間的,他們就罵。80年代起,為了讓裝貨過程快一點,人們開始用電棍電豬的屁股,這樣就不會燒壞豬身上的其他部位。卸貨的時候,豬后腳直立起來,到處亂跳,在一堵肉墻之中撞出一條道路。很多豬活不過這一遭。
有時候,我會在倫敦夜晚的道路上看到卡車,它們安靜地在柏油路上前行。在車燈的光束下,我看到隔板的縫隙之中有豬鼻子探出。這些豬在呼吸外面的空氣,這是它們生命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貨車經(jīng)過時,會留下一股刺鼻的氣味。我熟悉這股氣味,和我身上的氣味一樣。我被它浸透了,渾身都是臭味。
每一天都越來越沉重。每個黎明都愈發(fā)黑暗,因為一天里還有那么長時間要打發(fā)。夜晚則總是失眠。
只有我的狗因為我的存在而快樂。每當(dāng)我回到家時,那只雪達犬都會熱烈歡迎我,然后和我一起在樹林里跑步。一天,我的兒子艾德給我讀了一篇文章,上面說豬是有感情的,還很善良,和狗一樣聰明,基因和人高度相似。他給我看報紙的時候,帶著一副挑釁的神情。我一把奪過他手里的報紙,告訴他,再也不要談這些事情了。之后,他就不愿意再進豬棚了。開學(xué)時,他的一位老師給我打電話,驚訝地告訴我,他的表格中“父親職業(yè)”那一欄里什么都沒填。
這殘忍的一切,我已經(jīng)忍受了四十年。我能說些什么?這都是我組織的,是我指揮的,是我付的錢。每天早晨,我起床,確保這黑暗方舟的正常運轉(zhuǎn)。每天晚上,我回到家,照顧我的孩子,看他長大。
在我們吃晚飯的時候,總有一個想法在我腦海里縈繞:在我身后三百米的地方,有一群畜生被關(guān)在籠子里,深陷污穢之中,它們恐懼得發(fā)狂,因為長久不活動而瘋魔。我沒胃口了。
屋子里很舒服。壁爐里的火燃燒著。我所建造的這一切都深深植根于苦難之中。
我的同謀呢?我的同謀就是我的同行。每周六,我會去商場,看他們漫不經(jīng)心地把塑料包裝著的肉扔進購物車?yán)?。塑料包裝保護著他們的良心。如果他們明白這一切的話,我們早就該破產(chǎn)了。這座建筑并非建立在謊言之上,而是建立在無知之上。
我有一項成就:四十年里,我從來沒直視過一頭豬的眼睛。我的目光本可能與它們交匯。我從來沒有被這樣的想法干擾:這些牲畜中的每一頭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只把它們當(dāng)整體考慮。我不想自己行當(dāng)之外的事情。
當(dāng)我意識到我憎恨自己養(yǎng)的牲畜的時候,我明白赫伯特是對的。我們發(fā)明了一種飼養(yǎng)模式,讓動物成為我們的敵人。如今的飼養(yǎng)員墮落了。
我們打破了平衡,背叛了血肉的聯(lián)結(jié)。我們血管中不再流淌著來自多塞特土地的血液。牲畜的蹄子踩的是混凝土板。
我再也睡不著了,叫聲總是讓我醒來。那股氣味似乎不肯從我手上消失。
五個月前,我不再經(jīng)營農(nóng)場。不久前,我把它給賣了。我的兒子艾德的未來在他自己手上:我會給他留一筆不少的錢。我指望著十五年前和我分開的艾德的母親,希望她能幫他找到一條和我不一樣的路。希望他不要走入歧途。
我找到了我的那棵樹,它長在菲德爾溪邊。從樹的頂端,能看到小溪在農(nóng)田和動物飼養(yǎng)棚半圓柱形的圓頂之間蜿蜒流淌。我希望,這些鐵棚的門有一天能夠打開,動物能夠重新在草地上出沒。
在當(dāng)了地獄的司爐之后,我選擇了當(dāng)一名船工,作為我的最后一站。
這封信于七月十八日寄給謝普柏頓檢察長,將在幾天后到他手中。他將把信交給我兒子的母親,由她隨意處置。
當(dāng)人們讀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jīng)上吊有一陣子了,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找到我。
我希望我的身體能被放在陽光之下,有微風(fēng)撫摸,樹枝輕輕掠過,我會聽到菲德爾溪的低語。
我會把我的軀體留給烏鴉。這一片有很多烏鴉,我認(rèn)得它們,它們很聰明,還貪吃。第二天早上它們就會過來覓食。在靠近我之前,它們會先駐足在橡樹上觀望,然后再大膽地沖向我的肩膀。我會在繩子上晃動。
我們會共同重建平衡。
它們每啄一口,我就償還一點兒我的債。
作者簡介:西爾萬·泰松(Sylvain Tesson,1972—),法國作家,同時也是記者、地理學(xué)者、旅行和探險愛好者。2004年,泰松以游記《狼軸》獲得廣泛關(guān)注,近年來獲得龔古爾短篇小說獎等。
原載《世界文學(xué)》2022年第4期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劉筱雪
美術(shù)插圖:曲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