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蕾,潘潔,高育龍,郭月紅,李振全,丁會申
(1.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三醫(yī)院,天津 300142;2.北京大興興和骨傷醫(yī)院,北京 102628;3.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北京 102600)
隨著光電和網絡等信息化產品逐漸走入現(xiàn)代人的生活,長期伏案、使用手機、操作電腦的人群日益增加,頸椎病的患病率升高趨勢明顯[1-2]。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骨及其附屬結構發(fā)生病變,使頸神經根受到刺激和壓迫,其分部區(qū)域的感覺、運動和反射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3-4],在各型頸椎病中最為常見,占50%~60%[5],嚴重危害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滯針動態(tài)施治療法”簡稱“滯動針療法”,以改良滯針為工具,在“靜態(tài)滯針”的前提下,以“動態(tài)施針”治療疾病的一種“動靜結合”特色針刺療法。滯動針療法強調中醫(yī)“整體觀念”在疾病診治中的重要性,將神經定位診斷、康復醫(yī)學等學科的理論與針灸學相融合,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確切[6-7]?,F(xiàn)將相關臨證經驗闡述如下。
1.1 滯針啟發(fā),特色針具 在古代醫(yī)家滯針術的啟發(fā)下改良針具,保持傳統(tǒng)毫針外形,適當增粗針身,順針身表面增設數(shù)條弧形凹槽,使針體更易于將軟組織纏繞[8]。因滯針角度小而不損傷鄰近神經、血管等周圍組織[9],疼痛感較輕。采用改良滯針進行針刺治療,不僅具有毫針調和陰陽、疏通經絡的作用,在操作過程中可增加與針刺部位的摩擦力,提高對穴位的激活、刺激效應。動針操作時針體上的軸縱向凹槽可減壓、減張,達到松解粘連、消除腫脹,具有“以針代刀”的功效,使傳統(tǒng)毫針針具功能與效應得到延伸與提升。
1.2 滯動針法,動針補瀉 滯動針操作手法是在傳統(tǒng)針刺手法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微動態(tài)針刺手法,強調“以滯求動,以動求通,通則不痛”的治療理念,即采用改良滯針針刺得氣后形成“靜態(tài)滯針”,行“動態(tài)施針”時提拉已固定的針體,包括提動、牽動、顫動、擺動、平刺或斜刺直提動手法,治療部位的軟組織隨著針體的提拉產生動態(tài)運動[9]。動針方式包括點式施針,線式施針和面式施針,依靠動態(tài)施針的幅度、頻率、角度的改變,針刺效應可牽涉到多穴位、多經絡、多經筋,以達到快速傳導感應、“氣至病所”的效果,以平衡陰陽、調整虛實。
《靈樞·終始》說:“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贬槾萄a瀉的調節(jié)作用和機體氣血正氣盛衰有密切關系??焖偌按蠓葎俞樋梢砸I氣血正氣充盛,為補,動針頻率為3~5次/s;慢速及小幅度動針可以使氣血運行緩慢,病邪不致隨氣血深入而使正氣恢復正常,為瀉,動針頻率為1~3次/s;動針幅度、頻率適中為平補平瀉,動針頻率為3次/s。
在滯動針療法中得氣、行氣、補瀉、出針是在滯針基礎上,通過動態(tài)施針一氣呵成,取穴少且不須留針,作用范圍廣泛、針感持久,具有“針出結節(jié)散,氣血通”的即刻及遠期效應。
2.1 審證求因,標本兼治
2.1.1 督陽不暢為本 神經根型頸椎病屬于中醫(yī)學“骨痹”“項痹”“筋傷”等范疇?!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酚小瓣枤庹撸珓t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薄鹅`樞·五邪篇》指出“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頸椎病與腎及陽氣密切相關。腎主骨,腎陽虛則不能濡養(yǎng)筋骨,導致骨痹。
《素問·骨空論》云:“督脈者……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督脈主干抵頸,合足太陽屬腎。張潔古云:“督陽衰,則一身之陽盡衰”,督脈陽氣不振,陽虛則寒,筋脈拘攣則形成痹癥。
老年人年老腎衰,氣血虧耗,或中青年操勞過度,腎陽虧虛,均會導致頸項部經脈失于氣血濡養(yǎng),督脈經氣阻滯,不通則痛。振奮陽氣、疏通督脈經氣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關鍵。臨證當治病求本,有的放矢。
2.1.2 筋損血瘀為標 《濟生方·痹》云:“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薄端貑枴ゐ粽摗吩唬骸白诮钪魇嵌麢C關也。”體虛感受風寒濕邪,侵襲經絡,瘀血凝滯;閃挫勞損、陳傷日久,筋損血滯,不通則痛。
多種因素產生風、寒、濕、瘀、虛侵襲人體,此五者又相互夾雜,互為因果,而致筋損血瘀,陽氣不展,臨證當審時度勢,標本兼治。
2.2 治則治法,有序辨證 根植于中醫(yī)學并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的滯動針療法,提出“有序辨證,整體調攝”的診療思路,分六步辨證求因,采用遠近配穴法,近部選穴以通督助陽,遠部選穴以理筋疏導,對癥選穴以軟堅減張,總結出了“動態(tài)六步六法”的治療方案,行之有效。
2.2.1 通督為要,助陽為先 第1步行頸部經絡辨證,《證治準繩》曰:“頸項強急之證,多由邪客三陽經也”。神經根型頸椎病以頸部疼痛為主癥,故以通督陽之本為起始。大椎為手足三陽與督脈之會,于大椎上三針(第7頸椎棘突上緣,及與之平齊的兩側膀胱經處)給予動態(tài)通督舒筋宣發(fā)法,三穴向枕骨大孔方向平刺1.5~3.0寸(同身寸,下同),滯針后向后下牽動及直提動,動針平補平瀉法,針刺效應可及頸部淺中深層肌肉群,以充分通暢督脈,散瘀祛邪。
第2步行頸肩部經筋辨證,神經根型頸椎病常出現(xiàn)頸肩部疼痛,多種因素侵襲頸肩部致經絡、經筋氣血運行不均衡,氣血不行則痛。頸肩部主要分部手足三陽經絡及經筋,《針灸大成》記載:“風池主頸項如拔,痛不得回顧”,“天宗主肩臂酸痛,肘外后廉痛”,于風池(患側)、天宗(患側)二穴給予動態(tài)氣血平衡調理法,常規(guī)針刺產生滯針后提動或斜向后下牽動,風池為少陽經穴,天宗為太陽經穴,動針補法不但可使少陽、太陽經氣充盛,同時“動針一點,效應一面”,引領相鄰經脈經筋氣血調和充沛,氣調血榮則痛消。
2.2.2 理筋整復,平衡陰陽 第3步行依部定位辨經,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常出現(xiàn)上肢和手指麻木、疼痛、無力。研究表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病患部位與手三陽經筋循行分布密切相關。依據(jù)現(xiàn)代神經定位診斷,按照經絡理論定位經筋,選取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選穴頻次較多的后溪、外關、肩髃穴[10],采用動態(tài)結構調理復原法,常規(guī)針刺產生滯針后提動或顫動,動針平補平瀉法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疏解陽明、太陽、少陽經氣,舒經通絡,理筋止痛。
第4步行陰陽兩綱辨證,陰陽辨證為八綱辨證的總綱,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機能狀態(tài)各不相同,陽證可伴身熱、惡熱、心煩口渴、脈數(shù)等,陰證可伴身寒肢冷、無熱惡寒、精神萎靡、脈沉微無力等。腎為后天之本,人體精氣神等能量均靠腎陽滋補滲灌,承山屬足太陽膀胱經,抵頸絡腎,于承山穴給予動態(tài)能量蓄灌平衡法,透刺承筋穴2.5~3.0寸,產生滯針后提動、顫動或直提動,陽證給予動針瀉法以清瀉祛邪,陰證給予動針補法以理筋溫陽,為腎經及督脈蓄灌協(xié)調充足的能量,以平衡陰陽,疏導經氣。
2.2.3 軟堅散結,減壓松解 第5步行病灶局部散結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在痛點處可觸摸到結節(jié)、條索,依據(jù)《靈樞·官針》“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痹”的選穴原則,在結節(jié)、條索、痛點處行動態(tài)軟堅散結除瘀法,于阿是穴處平刺,產生滯針后提動或顫動,動針平補平瀉以鼓舞氣血、激發(fā)正氣,正氣生則邪祛新生,結散痛消。
第6步行功能受限減張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功能活動受限,日久不愈的主要原因為機械應力不穩(wěn)及頸神經根卡壓[2]?!夺樉拇蟪伞酚涊d:“肩井主頭項痛……臂痛,兩手不得向頭?!鳖i夾脊穴有相應椎骨下方發(fā)出的脊神經后支分部,于肩井、頸夾脊采用動態(tài)減張減壓松解法,肩井向大椎透刺2.0~3.0寸,頸夾脊直刺0.8~1.0寸,產生滯針后向后下牽動及直提動,動針平補平瀉以松解頸神經根卡壓及牽拉,頸椎附屬結構(肌肉、韌帶等)減壓、減張,可進一步松筋活絡,恢復頸部筋骨關節(jié)靜動態(tài)力平衡。
2.3 主動參與,防微杜漸 滯動針療法“動靜結合”治療模式中的“動”不單是動態(tài)施術,亦包含康復醫(yī)學主動參與的治療原則,行滯動針治療后,患者進行頸部“米”字功能活動,患側上肢行前屈、后伸、內收、外展的主動功能鍛煉,以增加頸椎活動度,增強頸部的肌力和肌耐力,拉伸短縮的筋膜,恢復頸椎穩(wěn)態(tài)[11]。同時強調防治結合,提出平素避免一側大幅度、大力度轉頭,防止頸部突然過屈和過伸;避免長時間伏案、側臥等不良姿勢;注意防寒保暖。
2.4 博采眾長,筋骨平衡 滯動針療法博采眾長,借鑒刃針、針刀、鉤針、松筋針、浮針等微創(chuàng)技法,將中醫(yī)經絡理論與現(xiàn)代醫(yī)學微創(chuàng)技術相融合。其治療機制首先降低頸肩臂部肌肉、筋膜張力,使縮短的筋膜及肌節(jié)適當拉長,緩解粘連以解痙止痛。其次,應用神經定位診斷配合經絡、經筋辨證,有效緩解神經根機械卡壓,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能力,激發(fā)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的興奮性,祛除微循環(huán)障礙造成的無菌性炎癥。第三,頸椎穩(wěn)定性下降,頸椎周圍附屬結構(肌肉、周邊韌帶等)的緊張度提高,進一步加重頸部生物力學的不穩(wěn)定,造成臨床癥狀加重,滯動針療法可增加神經敏感性,提高神經肌肉控制能力,配合患者的主動功能鍛煉,調節(jié)頸椎骨及其附屬結構的機械應力,恢復頸椎動靜力學平衡[2,8,12]。
患者女性,51歲。主訴:頸部疼痛伴左上肢疼痛1周。病史:1周前患者因受涼后出現(xiàn)頸項部及左上肢疼痛,左上肢橈側輕度麻木,無左手指疼痛麻木,頸部活動不利,左肩背沉重感,得溫則舒,活動后加重,無頭暈、頭痛、惡心及嘔吐,無煩躁及情緒低落。未經診治,癥狀逐漸加重,于2021年4月15日來診。既往史:既往體健,否認食物及藥物過敏史。查體: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左側頸肩部肌肉緊張,頸椎4、5棘突旁左側可觸及結節(jié)并伴有壓痛,向左上肢放射,左上肢皮膚痛覺減弱、溫度覺及深感覺正常,左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左椎間孔擠壓試驗(+),左霍夫曼征(-),左上肢肌力Ⅴ級,左上肢肌容量正常。頸椎前屈 15°、后伸 10°、左右側彎 15°、左右旋轉15°。舌質暗,苔薄白,脈沉遲。頸椎正側位片: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椎4、5鉤椎關節(jié)增生,頸椎退行性改變。西醫(yī)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中醫(yī)診斷:項痹(風寒阻絡型)。治療:滯動針治療。操作:患者取側臥位,患側上肢在上,充分暴露頸部及患側上肢皮膚。采用一次性不銹鋼滯針(蘇州針灸用品有限公司,規(guī)格:0.45 mm×50 mm及 0.45 mm×75 mm,專利號:ZL 2010 2 0043232.2)。大椎上三針向枕骨大孔方向平刺1.5~3.0寸,滯針后向后下牽動及直提動5~8次,動針平補平瀉法。風池(患側)向對側眼球進針0.5~1.0寸,滯針后提動及斜向后下牽動4~5次,動針補法。天宗(患側)直刺0.4~0.7寸,滯針后行提動或顫動3~5次,動針補法。外關(患側)直刺0.5~1寸、肩髃(患側)直刺1.0~1.5寸,滯針后各提動3~5次,動針平補平瀉法。阿是穴(結節(jié)、條索、痛點處)平刺,產生滯針后行提動或顫動5~6次,動針平補平瀉法。第4、5頸夾脊(患側)直刺0.8~1.0寸,滯針后行提動3~5次,動針平補平瀉法。操作結束將滯針反向旋轉后緩慢出針,不留針。
治療后囑患者行頸部“米”字功能活動。囑患者平素避風寒,保暖,避免長時間低頭伏案,防止外傷,適當功能鍛煉。隔2~3日1次,每周治療3次。第1次治療后,患者頸部疼痛及左上肢疼痛緩解,經4次治療,患者癥狀消失。
按語:本案患者為中年教師,長期伏案操勞,腎陽虧耗,氣血失濡,頸部肌肉呈慢性勞損,頸椎椎體序列失穩(wěn)。4月氣候乍暖還寒,感受風寒,致頸部及左上肢經氣受阻,不通則痛。本案發(fā)病病機為督陽虛為本,風寒瘀滯為標。臨證依據(jù)頸肩部肌肉緊張部位及壓痛程度選取大椎上三針、風池、天宗以通督助陽祛風,依據(jù)左上肢橈側麻木及上肢經絡經筋分部規(guī)律,取手少陽經外關、手陽明經肩髃以行氣理筋,依據(jù)實驗室檢查及查體觸及結節(jié),取頸4、5夾脊穴、阿是穴以松筋減張。針刺手法補瀉兼施。滯動針療法強調“滯針技法始終調神”,針刺量效配方依據(jù)患者神志、體質的陰陽虛實、年齡、病程、病變局部彈性、組織厚薄、部位淺深范圍,確定每個穴位的滯針量、動針次數(shù),操作時隨時觀察患者的神態(tài)表情,詢問治療時的感受,密切觀察治療前后的病情變化。治療結束配合患者的主動功能活動,主張“防治結合”,體現(xiàn)“謹守病機,整體調治”治療理念。
滯動針療法在中醫(y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以通督助陽為通,以行氣理筋為順,以軟堅減張為松”,形成了“動態(tài)六步六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框架,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的整體思維模式,將主動參與的康復醫(yī)學治療原則融入“動靜結合”的治療模式中,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針灸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學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