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又稱湘水,是長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屬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干流全長856km,流域面積9.46萬km2。
湘江主源為海洋河,源出廣西臨桂縣海洋坪的龍門界,于全州附近匯灌江和羅江,北流入湖南省,經(jīng)17縣市,在湘陰濠河口分為東西兩支,至蘆林潭又匯合注入洞庭湖。沿途接納大小支流1300多條,主要支流有瀟水、春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漣水等。
湘江為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2370m3/s,總落差756m。零陵老埠頭以上為上游,長約240km,流經(jīng)山區(qū),谷窄、流短、水急。老埠頭至衡陽為中游,長約284km,沿岸丘陵起伏,紅土層盆地錯落其間,河寬250m~1000m,常年可通航15t~200t駁輪。衡陽至濠河口為下游,長約320km,河寬500m~1000m,常年可通航15t~300t駁輪,沿河泥沙淤積,多邊灘、心灘、沙洲。長沙以下為河口段,常年可通航50t~500t駁輪,多汊道及河成湖泊。
新中國成立后,湘江流域境內(nèi)山丘地區(qū)共興建水庫近6000座,山塘河壩136萬處,水輪泵站2500多處,機械提灌保有量160萬馬力,形成了以韶山、雙牌、歐陽海、涔天河等大中型水庫為骨干,庫、塘、機、渠相結(jié)合的長藤結(jié)瓜式的灌溉網(wǎng),蓄引提水量達148億m3,有效灌溉面積近1999.95萬畝,其中旱澇保收面積1630.05萬畝。
湘江流域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22萬kW,可開發(fā)水電裝機容量322萬kW,在洞庭四水中僅次于沅江。已建成東江、雙牌、涔天河、歐陽海等一批大中型水電站,其中,耒水上的東江水電梯級總裝機容量達60.9萬kW。小水電更是星羅棋布。湘江是聯(lián)系兩岸城鄉(xiāng)的重要紐帶。干流終年可通木帆船,自常寧松柏上溯到永州平島,輪船可季節(jié)性通航;松柏以下,洪水期千噸輪船可暢行無阻。
提起湘江,人們總會想起中國革命戰(zhàn)爭史上發(fā)生的湘江戰(zhàn)役。1934年10月,中央紅軍8萬多人撤離中央蘇區(qū),連續(xù)突破敵軍3道封鎖線后,于11月下旬進抵湘桂邊境。蔣介石調(diào)集30萬大軍在湘江以東地區(qū)布下了號稱“鐵三角”的第4道封鎖線,試圖將中央紅軍全殲在此。面對生死存亡的危境,紅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七晝夜,以折損過半的慘重代價,分別由興安縣的界首、全州縣的大坪、鳳凰咀等主要渡江點突破湘江,之后,中央紅軍一、二縱隊在其他軍團的繼續(xù)掩護下,進入興安縣華江鄉(xiāng)、金石鄉(xiāng),艱難翻越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高峰——老山界,并繼續(xù)挺進云貴川??梢哉f,沒有湘江戰(zhàn)役的成功,就不會有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以及爬雪山、過草地等可歌可泣的壯舉,乃至共和國的建立。
湘江流域自然風光優(yōu)美。上游兩岸層巒疊嶂,蒼山如畫;進入洞庭湖濱湖平原的湘江尾閭,則是港汊縱橫,平疇萬頃,一派江南水鄉(xiāng)之景象?!蔼毩⒑?,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泵珴蓶|在《沁園春·長沙》中,為人們描繪了一幅充滿強烈動感、強勁力度、濃烈色彩的立體的湘江秋色圖。
歷史上湘江流域發(fā)生的文人軼事也很多,例如,唐代杜審言在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偏遠的峰州,在這次流放途中渡湘江南下時,不禁懷念京城,悲思愁緒,寫了一首即景抒情之作《渡湘江》:“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