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姣,李志勇
(1.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黨群工作處,云南 臨滄 677000;2.滄源佤族自治縣紀委,云南 滄源 677400)
2020年全面脫貧后,我國正式步入后精準扶貧時代,心理扶貧的重要性不斷凸顯。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中指出:“擺脫貧困首要意義并不是物質上的脫貧,而是擺脫意識和思路上的貧困?!盵1]并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心理扶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擺脫心理和精神的貧困,徹底擺脫貧困的愿望才能得以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減貧與發(fā)展高層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扶貧又要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fā)展能力,發(fā)揮其主體作用?!盵2]2016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又強調“要補齊精神短板”。2018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的《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的相關支持政策要優(yōu)先向貧困地區(qū)傾斜,補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作為農村精神脫貧的物質支撐,以鄉(xiāng)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xiàn)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qū)域性整體貧困。至此,中國將進入一個沒有絕對貧困的時代,心理扶貧將取代物質扶貧,成為后精準扶貧的工作重點。
趙蘭香(2011)將心理扶貧定義為“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風尚、思想行為等生活觀念無法滿足當前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需要”[4]。江立華、肖慧敏(2018)則認為心理扶貧就是指“利用各種方式改變貧困人口不良心理認知,促使其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矯正因不良心理認知所產生的有悖于精準扶貧原則的不良行為”。[5]目前,學術界對心理扶貧的概念還沒有統(tǒng)一界定。相對物質貧困而言,心理貧困較多是精神層面的表現(xiàn)。研究表明心理貧困具有“相對剝奪感比較強烈、人生目標感比較模糊、生活認知感普遍消極”三種表現(xiàn)[6]。龐洪偉、鞏艷紅(2018)將貧困人口心理問題歸納為愛面子、過度自卑、好逸惡勞、貪小便宜和顛倒是非五種類型,指出貧困、消極心理、經濟決策是一個反向循環(huán),它會延長脫貧時間,造成持久性貧困[7]。綜上,本文認為心理扶貧是指運用科學有效的措施對不同心理貧困表征的脫貧戶或邊緣戶開展心理幫扶,幫助改變其價值觀念、道德風尚、思想行為的一種方式。
當前有關扶貧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物質扶貧層面,更多地體現(xiàn)在“輸血式”扶貧上?!皟刹怀?、三保障”的提出以及扶貧成效考核指標主要圍繞組織領導、隊員選派、減貧成效、精準識別、精準幫扶、資金投入等方面,心理脫貧狀況尚未被囊括其中?,F(xiàn)階段對于心理貧困及心理扶貧的研究大致集中在心理問題特征表象與影響因素及解決路徑方面,且尚未形成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體系。孫皖江、陳芳潔(2019)認為人的價值取向和觀念行為受制于主體的物質生活條件,由此影響其情感需求和意志品格[8]。謝治菊(2019)采用問卷調查、深度訪談、集體座談與參與式觀察的方式開展調研,針對心理扶貧困境及成因,提出從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層面,對心理扶貧的行為與路徑進行設計和規(guī)范[9];王洛忠和李唯真(2013)指出確立農民的主體地位、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建立農村心理保健體系是農民心理貧困問題的解決之道[10],龔立新(2019)則認為心理扶貧要從改變貧困者的認知思維、激勵貧困者的內生動力、增強貧困者的發(fā)展能力方面著力。[11]目前,國內對心理貧困和心理扶貧研究尚在起步階段,研究成果數(shù)量偏少。心理扶貧是扶貧工作的新領域,也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學界已經開始關注貧困人口心理貧困問題,現(xiàn)有研究成果未能解決其面臨的問題。
心理貧困制約著貧困群眾全面健康發(fā)展。心理貧困嚴重制約著貧困群眾的脫貧自主性和積極情感體驗,給貧困群眾帶來心理負擔,造成巨大心理損耗,是徹底戰(zhàn)勝貧困的宿敵。在某種程度上,物質層面的幫扶容易滋生越扶越懶的風險。思想脫貧涵蓋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模式、精神品質等方面,比起改善貧困人口的物質生活,更能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脫貧致富的潛力與定力。只有貧困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精準脫貧行列,他們才能持續(xù)習得致富能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徹底擺脫貧困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xiàn)。因此,心理扶貧是精準扶貧成效能夠實現(xiàn)的必然行動。
目前,部分貧困群眾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等靠要”“慵懶散”情況。扶貧開發(fā)工作是一項需要整合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力量,囊括多部門,涉及多維度的系統(tǒng)性工程。從短期效益上看,“輸血式”扶貧見效快,政績顯著,但脫貧后返貧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群眾的抗大病、自然災害等風險能力仍顯不足。國家投入大量的幫扶資金用于開展精準脫貧,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及資金受益的持續(xù)性尚有待考證?,F(xiàn)在的產業(yè)扶貧、項目扶貧固然成效快,但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遍地開花不結果”“前緊后松”問題。貧困群眾主動參與項目,關注項目推進相關情況以及村級各類合作社的建立,也非全部由群眾自發(fā)申請并組織。當貧困群眾心理負擔越來越重、心理損耗越來越大,幫扶的成本和難度就會越來越高。
由于長期貧困,群眾沒能體驗到個人成就感,窮怕了不敢想、不會想、無力改變原有生活,被現(xiàn)實磨平斗志,安于現(xiàn)狀、得過且過。貧困文化即“文化觀念、思維模式、生活與行為方式等會被其下一代無意識習得”[12],在代際間傳遞,成為一種隱形的支配力量。慰問式扶貧只會使貧困群眾過度關注物質幫扶,導致“新邵賀貧”類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背離了精準脫貧的初衷,也會給子女樹立反面“榜樣”,不利于下一代心理健康發(fā)展。可以說,心理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途徑。
貧困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導致他們精神沒有寄托。由于貧困群眾缺少對自身及其所處環(huán)境的元認知,對自己的不足和缺點缺乏深入思考,在被問及目前存在的困難和需要掛鉤單位和掛鉤干部怎么幫扶時,沒有思緒。算不清自己一年的收入與支出情況,每次詢問都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因此,對貧困戶進行心理幫扶,使他們重視教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自身及子代的文化水平,完成精準扶貧的任務,更對社會健康發(fā)展有積極的作用。
心理扶貧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各級扶貧成效考核還未將針對貧困人口心理層面的指標列入考核內容。一方面,較之心理扶貧層面,物質層面幫扶及其成效具有可視性、可操作性等優(yōu)勢,也可從基礎設施建設、家庭經濟收入、住房情況等多維度衡量。心理層面的幫扶和進步不夠直觀,扶貧干部只能通過貧困群眾的態(tài)度傾向和行為變化來判斷。另一方面,即使發(fā)現(xiàn)群眾存在心理貧困問題,苦于沒有參考依據和考核標準,幫扶干部難以有效解決問題。
社會對貧困的理解存在認知偏誤,使得貧困群眾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人們對貧困的認知越客觀和寬容,對貧困群眾造成的傷害就會越小。在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和貧情分析上,對心理貧困的關注不多。只有正確辨識致貧原因,才能真正認清貧困,進而通過有針對性的幫扶計劃開展扶貧幫困工作,有效消除貧困。盡管有些不愿意通過自己努力改變貧困現(xiàn)狀的貧困群眾,但有時錯誤的社會輿論會加速他們心理問題的滋生。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著維護鄉(xiāng)村秩序、規(guī)范民眾行為的作用。受市場經濟的影響,農村“空心化”、農業(yè)“邊緣化”、農民“原子化”問題日益凸顯。農民“原子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傳統(tǒng)文化的失落,人情關系越來越淡薄,無心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和公共文化建設的實踐。有高中文化、懂一定技術的年輕人不愿留在農村,他們選擇外出打工或遠嫁外地。多數(shù)群眾的社會行動遵循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生存邏輯,鄉(xiāng)村社會規(guī)范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力較低。
受貧困文化代際傳遞影響,掛鉤村貧困群眾整體素質偏低。父母對子女教育不夠重視,加之農村基礎教學水平較低,輟學現(xiàn)象較嚴重。安于現(xiàn)狀、目光短淺,陳規(guī)陋習等多維度貧困文化會對群眾造成消極影響。各級政府和村委會對貧困群眾的思想和行為約束力度較低,村規(guī)民約的實際影響力流于形式。貧困群眾心理脆弱,極易發(fā)生心理失衡。
一是完善扶貧工作成效考評機制。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在各級各類工作考核中將心理扶貧及其成效納入扶貧工作評價范圍。政府、社會要重視心理貧困問題在鄉(xiāng)村振興中的重要地位,以“造血式”幫扶,引導廣大幫扶干部及村組干部意識到心理幫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開展心理扶貧系列專項研究。引導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專家研究制定心理貧困判斷標準和依據,各級政府可根據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科研部門等聯(lián)合開展“訂單式”的課題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田野調查、扎根理論等方式多維度收集數(shù)據,也可通過個案研究挖掘導致心理貧困的原因,也可開展跨地域的比較研究,相同研究對象的歷時研究等實證研究,為政府出臺有關心理扶貧政策提供依據。以科研結果指導群眾工作,反哺工作實踐。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引導群眾正確歸因,科學合理地剖析致貧和返貧的深層原因,阻斷貧困文化的傳遞。三是開展扶貧制度供給側改革。2020年全面脫貧,后續(xù)的扶貧任務及工作重心也應從注重貧困群眾的衣食住行上升為注重貧困群眾綜合素質提升。調整工作重心,完善多維貧困指標及考核機制、貧困群體心理維度的識別機制,制定行之有效的脫貧后續(xù)扶貧政策與惠農政策,應是后續(xù)工作的重點。
一是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教育扶貧體系。對不同學齡段學生開展“勤勞致富”理念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阻斷貧困文化代際傳遞;加強師資配備與培訓;加強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各類學校應建立針對貧困地區(qū)學生心理干預機制。二是開展技能培訓。針對因“慵懶散”等主觀原因引起的貧困群眾,加強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防止政策養(yǎng)懶漢。確因缺乏技能造成貧困的群眾,開展種養(yǎng)殖、家政等實用技能培訓及價值觀方面的提升項目,增強脫貧人口內生動力,防止返貧現(xiàn)象出現(xiàn)。三是有意識地開展思想教育。通過演講比賽、歌詠比賽、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思想教育,增強貧困群眾感黨恩、跟黨走的感恩意識,讓榜樣的力量感染人,營造良好積極健康心態(tài)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是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在進村路口、村委會、臨街民房墻壁等處,打造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貧光榮、勤勞致富、村規(guī)民約等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墻,宣傳正能量,共建文化長廊,讓傳統(tǒng)文化入腦入心,積極培育富含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精神家園。二是強化文化濡染,用活用好村史館。充分挖掘優(yōu)秀共產黨員、致富能手、好兒媳、好婆婆等模塊,凸顯“鄉(xiāng)賢群體”的示范作用,以身邊人身邊事帶動鄉(xiāng)風文明建設;充分發(fā)揮村史館平臺優(yōu)勢,設計反映脫貧攻堅成效對比的圖片與文字,讓群眾用眼睛去讀懂鄉(xiāng)村變化。三是打造脫貧攻堅主題作品。將脫貧攻堅事跡拍成電影、微電影,編成舞蹈、小品、相聲,寫成歌詞,譜成歌曲,以“文藝三下鄉(xiāng)”“文化大篷車”的形式下村會演,宣講脫貧攻堅、最新扶貧政策。四是去鄉(xiāng)村“原子化”,助推群眾參與公共事務??傊?,巧借發(fā)揮文化隱形育人功能,提升村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更多群眾重新認識與審視自己,構建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一是培養(yǎng)專業(yè)隊伍。積極選派具有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背景的專業(yè)人員,到基層服務,為群眾提供專業(yè)化服務。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系統(tǒng)科學研究。針對貧困群眾脫貧穩(wěn)定性不高、抗風險能力不足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形成可推廣的程序化操作模式,提高心理扶貧工作的針對性。三是注重幫扶干部隊伍知識更新。對鄉(xiāng)村扶貧干部定期開展專業(yè)化知識培訓,提升業(yè)務能力素質;在職位職級晉升中優(yōu)先考慮,以此提高工作積極性。
為有效防止返貧、鞏固扶貧成效,有效激發(fā)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成為未來的重要研究課題和持續(xù)性的工作重點。囿于心理貧困的復雜性、隱蔽性,未來的心理扶貧研究應該倡導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跨學科研究,運用問卷調查、田野調查、深度訪談等多渠道收集數(shù)據,開展歷時研究,進行探索式及驗證式專題研究,真正做到“志智雙扶”,增強心理貧困科學治理,有效防控返貧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