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商女一曲,家國興亡
——時代的悲歌《泊秦淮》

2022-12-31 04:30丁利浙江海洋大學浙江舟山316000
名作欣賞 2022年35期
關鍵詞:亡國杜牧商人

⊙丁利 [浙江海洋大學,浙江 舟山 316000]

晚唐,一個在泥濘中掙扎的王朝。生不逢時的杜牧雖有滿腹治世之才和濟世補天的遠大抱負,卻始終得不到重用,看到統(tǒng)治者的荒淫無度,憂國憂民的他于悲憤之時寫下千古絕句《泊秦淮》,塑造了經(jīng)典的“商女”形象,“后庭花”也被定格為亡國之音的符號。

一、“商女”意象

古代詩人表達心中的不滿時往往會借助其他事物進行暗諷,《泊秦淮》也不例外,杜牧借“商女”之名來暗諷那些不顧國家危難、只顧自己享樂的當朝權貴。古往今來,將國家滅亡歸咎于女性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是問題真的出在這些女性人物身上嗎?當然不是。商女一曲,家國興亡,是文人志士的無奈,更是時代的悲歌。

(一)“商女”釋義

學界認為“商女”有“歌女”和“商人女眷”兩種釋義,但是細分的話,“歌女”又分為了“民間歌姬”和“宮廷音聲人”;“商人女眷”也含有“商人妻”和“商人女兒”兩種含義。

1.歌女?!恫辞鼗础纷詥柺酪詠?,“商女”似乎就被打上了“民間歌姬”的烙印,在多數(shù)學者的考究中,《泊秦淮》中的“商女”就是唱歌、唱曲的“民間歌姬”。

漢代崇尚儒家思想,儒家經(jīng)典《易經(jīng)》中的陰陽五行理論將五音中的“商”音與五季中的“秋”對應,傷感悲凄的商調與秋天凄清冷寂的氣氛相結合,于是便有了“商秋”這一說法。而古代的歌姬都是亂世下家破人亡,為了生存而淪為可憐人,她們吟唱樂曲之時自然就會給人一種悲涼之感,久之,人們就會把唱出靡靡之音的歌姬稱為“商女”。

多數(shù)學者都對《泊秦淮》中“商女”作“民間歌姬”的釋義進行了比較嚴密的論證。劉振先生在其文章 《探析“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內在因素》中提到,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商人出門經(jīng)商一般不會帶著家眷。①多數(shù)學者認為古代詩文中出現(xiàn)的“商女”都與樂曲彈奏有關,而其地點也都是民間享樂之地。從古人詩文來看“商女詩”中所描寫的地點往往與宴會、娼館等風月場所有關,而“商女”也都是在進行樂曲彈奏,“商女”一般都可供召喚,可在其館內設宴娛賓并陪宿,以上種種都說明“商女”便是“民間歌姬”。而此觀點在《也談杜牧詩中的“商女”》一文中進行了詳細的論證與闡述。文中列舉出幾句詩文來證明這一觀點,如“何須喚商女,白雪想遺音”“置酒商女館,送目浙江潯”“不愁商女行相妒,長恨離人去未還”。②唐朝詩人為歌妓寫詩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尤其杜牧生活的時代恰逢牛李黨爭,內憂外患,唐王朝搖搖欲墜,詩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報國無門,命運不受自己控制,便與寄人籬下的歌姬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共鳴,由此看來,杜牧與歌姬常有往來也屬正常,他筆下的“商女”解釋為“民間歌姬”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對于“商女”有“音聲人”的內涵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初詩人張說的《安樂郡主花燭行》一詩,“商女香車珠結網(wǎng),天人寶馬玉繁纓”,這里的天人指的是安樂郡主,描寫的是其花燭之行,花燭之行作為大規(guī)模的典禮儀式是需要配樂的。③而此處的“商女”不可能是指“商人女眷”,當然也不是指民間歌姬,而是專指宮廷中的“音聲人”,即唐朝樂官的一種官職。“音聲人”與“民間歌姬”在本質上并沒有區(qū)別,她們的職責都是進行樂曲演奏、歌曲演唱等,更與歌姬一樣是時代下的可憐人。雖然“商女”有“音聲人”之義,但如果文人騷客的詩歌不是專寫宮妓,也不會被解釋為“音聲人”。在筆者看來,杜牧既然是在諷刺官僚權貴,那么“商女”也有可能是指權貴們養(yǎng)在府中的“官姬”。

2.商人女眷。學界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泊秦淮》中的“商女”是“商人女眷”的意思。在唐代,歌女通稱為“秋娘”,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將歌女與商人婦的形象進行了疊加,曾經(jīng)的歌女如今嫁為了商人之妻。雖然此處用的是“商人婦”而非“商女”二字,但是這種情況在唐代也很常見,即在唐詩中出現(xiàn)的“商人婦”“商婦”“商人女”等都有可能與“商女”含義相同。

但是在解讀《泊秦淮》中“商女”乃是“商人女眷”之義的同時,學界也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個觀點是認為此處的“商女”是商人的隨妾。在古代,未出嫁的女性不能隨意拋頭露面,所以更多例證就指向了商人妻子,但是在古代社會商人一般不會帶正妻出行,而妾是可以隨其出行的。

也有學者把《泊秦淮》中的“商女”解釋為商人的女兒。在古代,“女”與“婦”有著比較清楚的區(qū)別,未嫁人稱為“女”,已嫁人稱為“婦”。在泛指“女性”時可能會將“女”與“婦”混淆,但是不會用“女”來代指已嫁女子,即不會將已經(jīng)嫁為人妻的女性稱為“某女”,所以有學者指出“商女”絕無可能是“商人之婦”的代稱,《泊秦淮》中的“商女”就自然被解釋為商人的女兒。其次,唐詩中另有“商婦”一詞。如元稹《生春二十首》:“數(shù)宗船載足,商婦兩眉叢?!卑拙右住尔}商婦》:“鹽商婦,多金帛,不事田農與蠶績?!雹苡纱丝磥恚谔圃娭屑热挥袑iT的“商婦”一詞來表示商人妻子,而“商女”與“商婦”并不相同,因此“商女”是用來指代商人的女兒也就說得通了。

《泊秦淮》中“商女”的釋義在學術界是有些爭議的,但無論何種釋義,“商女”的身份代表的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女性,沒有任何權力,甚至被社會邊緣化。商女一曲,家國興亡,更是無稽之談。“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是詩人杜牧對晚唐統(tǒng)治者荒淫墮落的諷刺,更是對唐王朝大廈將傾的悲嘆。

(二)“商女”形象的深層解讀

詩人將自己的悲憤灌注于“商女”的形象中以此來抒發(fā)自己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歷史感慨,反映了詩人對社會與人性的深層思考。詩人筆下曾創(chuàng)造出眾多的女性形象,在很多作品中對女性遭遇都是持同情的態(tài)度。在筆者看來《泊秦淮》中的“商女”在亂世中“猶唱后庭花”,本身就是那個時代下女性的悲劇。杜牧用“商女”意象來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映射著自己對底層女性疾苦的同情和對統(tǒng)治者昏庸的憤慨。

1.詩人與女性形象的共鳴。唐朝社會風氣開放,對女性限制較少。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以女性為主的服務業(yè)也較為盛行。尤其晚唐時期,權貴們的生活奢靡無度,狎妓之風盛行。社會風氣導致許多文人騷客、風流浪子與風塵女子的關系十分密切,由此也就產(chǎn)生了許多以女性為題材的詩歌。晚唐時期,許多文人志士在政治上失意,于是試圖在女性這里找到心靈的慰藉,達到心理的平衡。出身顯赫的杜牧當然也是抱有遠大治國理想的,然而滿懷才情的他卻并不被重用,牛李黨爭使其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愛國之志與雄才大略得不到施展,這種被排擠、又寄人籬下的境遇與不能控制自己命運的女子有幾分相似,由此杜牧的詩歌中出現(xiàn)了大量女性題材的詩歌。不管是感嘆女性悲慘的命運,還是借女性來諷刺時局,實則都是詩人面對報國無門、統(tǒng)治者荒淫無度、國家危亡而發(fā)出的悲嘆之音。

2.借“商女”諷權貴。殘酷的現(xiàn)實與詩人滿腔的治世理想之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落差,這讓身處晚唐時期的杜牧深感悲憤與絕望,于是便將這一腔悲憤寄托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國家處于危急時刻,當權者卻沉迷奢靡、頹廢之音,縱情聲樂,置國家危難于不顧。憂國憂民的杜牧深感唐王朝危機四伏,揮筆寫下情感沉重的《泊秦淮》。思慮萬千的夜晚泊船至秦淮河卻聽到“商女”在歌唱亡國淫樂,怎能叫人不產(chǎn)生愁思?商女身處社會底層,并不關心國家存亡,但詩人卻如此深惡痛絕,那么詩人真的是在批判淺唱低吟、不知亡國之恨的“商女”嗎?其實“商女”何時唱曲、所唱何曲是完全由聽曲者的愛好所決定的,詩人表面上是在批判不知亡國恨的“商女”,實則是對當朝達官顯貴縱情聲色、荒廢朝政的批判和諷刺。詩人憤慨當權者醉生夢死的荒唐行徑,以“后庭花”借古喻今,產(chǎn)生了一種極致的張力,充滿了強烈的諷刺色彩。在“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層表象之下,隱含著詩人對唐王朝必然走向衰亡命運的深深悲哀與無奈。

二、“后庭花”意象

《玉樹后庭花》一曲本是陳朝末代皇帝陳后主為贊美他的兩位愛妃所作,隋軍攻城,亡國將至,他卻依然沉迷淫樂,細謳他的《玉樹后庭花》,直至亡國。陳后主被隋軍俘虜,其寵妃也被斬首,作為陳后主淫樂代表作的《玉樹后庭花》也就作為亡國之音的代名詞而入詩入史。

(一)亡國之音

“音樂亡國”論自夏商以來便有記載,吳楊文宇先生將“亡國之音”分為三類,分別是夏商時期的“淫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鄭衛(wèi)之音”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清商樂”。而杜牧《泊秦淮》中的《后庭花》便屬于清商樂中的“吳聲”。⑤在中國歷史上被冠以“亡國之音”的樂曲絕不只一首《后庭花》,它之所以成為“亡國之音”的象征,與其作曲者有著密切聯(lián)系。極致昏庸的陳后主整日沉迷于聲色肉林、窮奢縱欲,面對隋軍攻城,他帶著兩位寵妃躲進枯井,成為世人恥笑的對象。國家被滅,陳后主成為亡國之君,其曲作《玉樹后庭花》也被冠以“亡國之音”。《玉樹后庭花》雖是輕蕩綺艷的“淫樂”,但還不至于擔起亡國之責,稱它為“亡國之音”并不是因為它預示了國家的滅亡或者造成了國家的滅亡,而是因為它讓人們看到了陳后主的荒淫享樂、不顧民生、縱情縱欲的昏庸行徑,真正使國家滅亡的是將它當作享樂工具的統(tǒng)治階級。杜牧《泊秦淮》的聞名更是加深了《后庭花》乃“亡國之音”的烙印,使其成為亡國的象征。

(二)亡國之因

音樂作為一種娛樂的形式,其本身并不能干擾朝政,更不會使國家滅亡,無論是“商女”,還是樂曲《玉樹后庭花》都不足以去動搖一個國家的根基。如果君主圣明、權貴官僚關心國家政治,那么即使聽上一些奢靡之音也不會影響國家存亡。在有著“貞觀之治”的唐朝盛世中,哪怕由君王奏響那些所謂的前朝亡國樂曲,也是不會出現(xiàn)政息國亡的景象的。國家的強盛衰亡取決于統(tǒng)治者,而不是音樂能夠左右的?!巴鰢簟薄耙魳吠鰢北澈笳嬲S刺、批判的還是只顧貪享淫樂、不理朝政、荒淫無度的統(tǒng)治者。“音樂亡國”只不過是一種托詞,一個國家的滅亡并非一首靡靡之音所致,最主要的還是由于統(tǒng)治階級的本質所決定,要從朝政的得失上去尋找原因,音樂只不過是反映時代風貌、社會好惡的工具,為政者才是國家興亡的關鍵。

三、結語

杜牧以一首《泊秦淮》深刻地揭露了晚唐時期社會的腐朽黑暗和掌權者的荒淫無能?!吧膛痹谇鼗春优弦鞒逗笸セā芬磺?,無論何種身份、何種心情,她們終究也只是唐朝末世“搖搖欲墜”背景下的可憐人。晚唐女性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不在少數(shù),進入風花雪月的場所,淪為別人的玩物,無論是歌唱《后庭花》,還是其他樂曲,對她們而言都只是謀生的手段。亡國之恨或許感受不到,但是家破人亡卻可能是親身經(jīng)歷。詩人巧妙地把陳后主的亡國歷史和唐晚期的社會現(xiàn)實聯(lián)系在一起,借古諷今,尖銳地諷刺著晚唐統(tǒng)治者的荒唐頹廢,表達著對報國無門的強烈不滿,嘲弄著這個朝代的必然滅亡。

①劉振:《探析唐代“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內在因素》,《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5期,第114—117頁。

② 曲鳳榮,富金壁:《也談杜牧詩中的“商女”》,《學術交流》2012年第9期,第179—182。

③王晶晶:《也談〈泊秦淮〉中的“商女”意象》,《語文建設》2018年第32期,第37—39頁。

④ 劉亮:《也談“商女”的問題》,《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第19—20頁。

⑤ 吳楊文宇:《中國古代早期三種“亡國之音”的內在聯(lián)系》,《藝術科技》2020年第3期,第90—92頁。

猜你喜歡
亡國杜牧商人
言而無信的商人
“亡國”與“亡天下”的金石學
威尼斯商人
陳后主亡國
山行
遣懷
李清照詞中“愁”的意和蘊
我所見識的印度商人
性格決定命運
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