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溫熱害對棉花蕾鈴脫落的影響分析

2022-12-30 09:33:02楊明鳳王雪姣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22年21期
關鍵詞:蕾鈴石河子墾區(qū)

向 導,楊明鳳,張 玲,張 明,王雪姣

(1.烏蘭烏蘇農業(yè)氣象試驗站,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氣象局,新疆 石河子 832000;3.新疆農業(yè)氣象臺,烏魯木齊 83000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以下簡稱新疆)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區(qū),具有豐富的光熱資源,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優(yōu)質棉生產基地,棉花(Gossypiumspp.)種植面積占全國80%以上。適宜的溫度是作物生長發(fā)育的必需條件,而過高的環(huán)境溫度會導致光合速率下降、呼吸作用增強,引起生理性早衰;高溫天氣影響棉花器官的發(fā)育,使柱頭上花粉量及萌發(fā)花粉量減少,畸形花藥增多、花粉活力降低、棉鈴較小、僵小鈴增多[1-6],致使蕾鈴脫落,產量和品質降低[7,8]。趙鴻等[9]、王苗苗[10]、宋桂成等[11]認為棉花花鈴期適宜溫度為25~30℃,當日平均溫度≥30℃時,開花期間蕾鈴脫落數(shù)量增加,≥33℃以上的持續(xù)高溫,棉花的花器官柱頭發(fā)生異變,變?yōu)殚L柱頭花,花粉粒敗育,影響正常授粉,最終影響棉花產量[12-14]。在高溫脅迫下,日最高溫度每升高1℃,棉花減產110 kg∕hm2[15,16]。在棉花實際生產中,受不穩(wěn)定氣候因素和棉花生理機制的影響,蕾鈴脫落十分普遍,嚴重的高達60%~70%[17-20]。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異常,高溫熱浪事件愈來愈頻繁,棉花產量形成的關鍵期(6—8月),也是一年中極端高溫天氣發(fā)生最為頻繁的季節(jié),花鈴期高溫脅迫導致棉花減產的現(xiàn)象在新疆區(qū)域頻繁發(fā)生[21-23]。

本研究通過人工氣候室模擬高溫試驗,分析石河子墾區(qū)高溫熱害對棉花葉蕾鈴脫落的影響,并通過歷史氣象資料分析,明確該地區(qū)高溫變化規(guī)律,為當?shù)孛藁ǜ弋a栽培和防災減災提供參考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試驗地點在烏蘭烏蘇國家一級農業(yè)氣象試驗站(圖1),N44°17′—E85°49′,海拔468.5 m,位于準噶爾盆地南緣,處于天山北坡中心位置,氣候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年平均氣溫7.4℃,日照時間約2 862.1 h,無霜期約180 d,年降水量230.8 mm,年蒸發(fā)量1 604.9 mm。

圖1 研究區(qū)域

1.2 試驗設計

棉花高溫脅迫蕾鈴脫落試驗于2019年在烏蘭烏蘇農業(yè)氣象試驗站人工氣候室進行。品種為當?shù)刂髟云贩N新陸早64號,4月中旬于盆缽(長、寬、深分別為58、18、27 cm)中播種,每盆2株。將盆缽埋于氣象觀測場東北約30 m處棉花試驗田中,使盆缽上沿與地面持平,始終保持其土壤有效含水量為(70±5)%?,F(xiàn)蕾中期(7月21日)移至人工氣候箱進行高溫模擬試驗,處理完后移回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至吐絮成熟。整個試驗過程中棉花田間管理措施與高產栽培要求一致。試驗設置2個溫度梯度(35、38℃)、3個持續(xù)時間(3、6、9 d),共6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對照(CK)盆缽置于棉花試驗田內,植株始終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3次重復。盆栽均是7月21日放入人工氣候箱,處理3、6、9 d分別是從7月24日、7月27號、7月30號開始試驗調查,共調查7次。

1.3 試驗期間氣象資料

1964—2019年氣象資料來自于烏蘭烏蘇農業(yè)氣象試驗站。試驗期間氣象條件見表1。

表1 2019年7月24日至8月16日 氣象 資料

2 結果與分析

2.1 高溫對棉花葉片脫落的影響

棉花存在自然落葉的生理現(xiàn)象,CK 21 d內葉片脫落率(落葉率)為7.9%。不同高溫處理后,供試植株葉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異常脫落現(xiàn)象,落葉率大幅上升。在相同處理時間下,不同高溫處理的落葉率隨著時間推移呈上升趨勢,且處理的溫度越高落葉率越高;在相同高溫處理下,高溫處理的時間越長,其落葉率越高。在2個高溫處理下(35、38℃),植株落葉率隨時間推移呈上升趨勢,最后趨于平穩(wěn)。

由圖2所示,經過3 d高溫處理,35℃高溫處理后21 d的落葉率為27.7%,比CK增加19.8個百分點;38℃高溫處理后的落葉率為32.6%,落葉率比CK增加24.7個百分點。經過6 d高溫處理,35℃高溫處理后21 d的落葉率為35.9%,比CK增加28.0個百分點;38℃高溫處理21 d的落葉率為40.3%,落葉率比CK增加32.4個百分點。經過9 d高溫處理,35℃高溫處理21 d的落葉率為58.6%,比CK增加50.7個百分點;38℃高溫處理落葉率為60.2%,落葉率比CK增加52.3個百分點。高溫處理6、9 d后,供試樣品搬出人工氣候箱,落葉率迅速下降,觀測9 d后的葉片落葉率逐漸趨于平穩(wěn)。在經受一定強度的異常高溫后,植株通過脫落葉片減少能量消耗,當環(huán)境適宜時,植株又能繼續(xù)生長。

圖2 高溫處理3、6、9 d后落葉率

2.2 高溫對蕾鈴脫落的影響

棉花存在自然蕾鈴脫落的生理現(xiàn)象,通過試驗監(jiān)測,CK 21 d的蕾鈴自然脫落率為22.7%。經過不同高溫處理,供試棉株的蕾鈴隨時間推移有不同程度的異常脫落現(xiàn)象,高溫熱害使蕾鈴脫落率大幅上升。在不同高溫脅迫下,供試棉株隨著高溫脅迫時間的推移,其蕾鈴脫落率均呈上升趨勢。溫度越高蕾鈴脫落率也越高,即38℃>35℃>CK;在相同高溫脅迫下,經受高溫時間越長其蕾鈴脫落率越高,即9 d>6 d>3 d。

由圖3所示,經過3 d高溫處理,35℃高溫處理后21 d的蕾鈴脫落率為40.4%,比CK增加17.7個百分點;38℃蕾鈴脫落率為46.1%,比照CK增加23.4個百分點。經6 d高溫處理,35℃高溫處理后21 d的蕾鈴脫落率為42.5%,比CK增加19.8個百分點;38℃蕾鈴脫落率為49.6%,比CK增加26.9個百分點。經過9 d高溫處理,35℃高溫處理后21 d的蕾鈴脫落率為56.4%,比CK增加33.7個百分點;38℃蕾鈴脫落率為60.2%,比CK增加37.5個百分點。高溫處理6、9 d后,供試樣品搬出人工氣候箱后蕾鈴脫落率迅速變緩,說明在高溫下,蕾鈴脫落增多,回到正常溫度后脫落減緩。棉花高溫熱害脅迫后,棉花生殖器官受到影響,花粉量減少,畸形花藥增多、棉鈴縮小、僵小鈴增多,與龔照龍等[7]、金桂紅等[8]研究結果一致。

圖3 高溫處理3、6、9 d后蕾鈴脫落率

2.3 石河子墾區(qū)近56年高溫的變化規(guī)律

2.3.1 高溫日數(shù)發(fā)生特征石河子墾區(qū)1964—2019年高溫日數(shù)及極端高溫情況見表2。1964—2019年平均≥35℃高溫日數(shù)為13.2 d,超過3 d的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76.3%,其中7月最多,占33.0%;≥38℃高溫日數(shù)年平均為5.8 d,分布在5—8月,7月最多,占全年的32.8%;≥40℃高溫1964—2019年共出現(xiàn)3次,分別出現(xiàn)在1965、1974、1975年。

表2 石河子墾區(qū)1964—2019年高溫日數(shù)及極端高溫統(tǒng)計

2.3.2 ≥35℃高溫初、終日年際變化石河子墾區(qū)1964—2019年≥35℃高溫的初日、終日年際變化見圖4。從≥35℃的高溫初日來看,主要集中在6、7月,最早出現(xiàn)在4月30日(1997年),最晚出現(xiàn)在8月2日(1972年);≥35℃初日年際變化提前趨勢不明顯,傾向率為-1.3 d∕(10 a)(r≈0.117,P>0.5);其中1964—1970年、2011—2019年接近平均值,在6月11—14日;1981—1990年偏 晚,平均在6月22日;1990—2010年明顯提前,平均在6月3—4日?!?5℃的高溫終日,平均結束在8月17日,最早結束于7月3日(1993年),最晚結束于9月29日(1985年);≥35℃終日年際變化趨勢平穩(wěn),傾向率為-0.087 d∕(10 a)(r≈0.0,P>0.5)。

圖4 ≥35℃高溫初日、終日年際變化趨勢

2.3.3 ≥35℃高溫日數(shù)年際間變化1964—2019年石河子墾區(qū)極端最高氣溫41.6℃出現(xiàn)在1975年,≥35℃高溫日數(shù)平均為17.6 d,56年間,≥35℃高溫日數(shù)≥10 d有40年,概率為71.4%;≥15 d有21年,概率為37.5%;≥20 d有9年,概率為16.1%;≥25 d有4年,概率為7.1%;超過30 d的有2年,概率為3.6%。由圖5所示,≥35℃高溫日數(shù)年際變化呈微弱上升趨勢,傾向率為0.009 d∕(10 a)(r=0.022,P>0.5),不顯著;1964—1974年、1993—2008年高溫日數(shù)變化幅度較大,而1975—1992、2009—2019年高溫日數(shù)變化幅度相對較小?!?5℃高溫日數(shù)標準偏差為6.3 d,即石河子墾區(qū)≥35℃高溫日數(shù)正常變化在7~20 d。

圖5 ≥35℃高溫日數(shù)年際間變化

統(tǒng)計分析得出,新疆石河子墾區(qū)≥35℃高溫日年年存在,出現(xiàn)連續(xù)3 d高溫以上的年份占76.3%。1981年以來最長連續(xù)高溫日為10 d,出現(xiàn)在1998年和2015年的7月份。2008年5—8月出現(xiàn)6個連續(xù)3 d以上高溫日。這些連續(xù)高溫日主要分布在6、7、8月內,并以7月居多,占75.9%。連續(xù)4 d以上高溫日概率為56.4%,連續(xù)5 d以上高溫日概率為35.9%,連續(xù)6~10 d的概率為28.2%。以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石河子墾區(qū)高溫熱害十分嚴重。

3 小結與討論

棉花遭受高溫熱害后,其葉片、蕾和幼鈴均出現(xiàn)異常脫落現(xiàn)象。在35、38℃高溫試驗處理情況下,高溫持續(xù)時間越長,其落葉率、蕾鈴脫落率越高;溫度越高,棉花葉片、蕾和幼鈴脫落率越高。試驗中發(fā)現(xiàn)當棉花受熱害之后蕾鈴先于葉片出現(xiàn)異常脫落,并且脫落的數(shù)量也高于葉片。石河子墾區(qū)≥35℃高溫主要出現(xiàn)在6—8月,并以7月最多,連續(xù)3 d以上高溫日出現(xiàn)概率高達76.3%,基本上3年兩遇。棉花6月現(xiàn)蕾,7月開花[24],生育期與石河子墾區(qū)高溫出現(xiàn)時段相吻合,所以也使棉花受熱害最為嚴重。

棉花受高溫熱害之后,直接影響棉花器官的發(fā)育,光合作用減弱,呼吸作用增強,蒸騰的提高,引起花粉活力降低,蕾鈴脫落[4-6]。受高溫脅迫,棉花柱頭上花粉量及萌發(fā)花粉量減少,畸形花藥增多、棉鈴較小、僵小鈴增多[7,8],葉片、蕾和幼鈴脫落,最終導致棉花減產。高溫是石河子墾區(qū)棉花栽培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因此,深入開展高溫防御方法研究,減少高溫熱害對棉花生長的不利影響很有必要。

4 高溫熱害防御措施

4.1 適時早播

石河子墾區(qū)棉花播種多集中在4月下旬,從近年春播期氣溫變化分析,日平均氣溫≥10℃初日在4月上旬,終霜提前至4月中旬,采用覆膜技術,播種期可提前至4月中旬。促進棉花早發(fā),棉花的生育進程加快,使其早現(xiàn)蕾、早開花,提前進入花鈴期,以增強抗逆性。

4.2 平衡施肥精細管理

深施基肥、輕苗肥,穩(wěn)蕾肥、重施花鈴肥[7],適時打頂整枝,塑造合理株型,控制頂端營養(yǎng)生長,調節(jié)棉株內部物質循環(huán),促進營養(yǎng)向蕾鈴輸送。培育壯苗強株,提高棉株的抗逆性。使棉株“壯而不旺,穩(wěn)健生長”。

4.3 滴灌、噴灌相結合降低高溫傷害

石河子墾區(qū)作物生長季降水量只有150 mm左右,棉花灌溉用水主要來于地下水。為了節(jié)水,目前棉花以膜下滴灌為主,為降低高溫災害風險,可安裝膜下滴灌與噴灌系統(tǒng)相結合的水利設施,遇高溫天氣可采用空中噴霧降低棉田溫度,避免高溫傷害,減少蕾鈴脫落。

猜你喜歡
蕾鈴石河子墾區(qū)
《石河子科技》編輯部
石河子科技(2021年3期)2021-05-31 07:53:48
新疆石河子集中供熱領域建設隔壓換熱站的探討
棉花蕾鈴脫落的原因及防止途徑
新農村(2018年32期)2018-04-02 06:33:10
棉花的蕾鈴脫落與保蕾保鈴的途徑
哈密墾區(qū)棉花超寬膜1膜3行稀植高產栽培技術
石河子墾區(qū)加工番茄精細氣候區(qū)劃分析
幾種常見棉花葉面肥保蕾鈴效用試驗
博樂墾區(qū)引進黑綠豆種植試驗
石河子墾區(qū)克瑞森無核葡萄適宜滴灌量篩選試驗
伊犁墾區(qū)高粱高產栽培技術
利津县| 文化| 芷江| 彩票| 温泉县| 贡觉县| 卫辉市| 桦甸市| 宜君县| 江山市| 怀柔区| 抚州市| 新邵县| 都兰县| 介休市| 股票| 卓资县| 讷河市| 遂川县| 临桂县| 鄄城县| 分宜县| 山东省| 兴业县| 邹城市| 龙南县| 密山市| 巴楚县| 安阳市| 襄垣县| 甘孜县| 文水县| 金沙县| 江达县| 新平| 九台市| 辉县市| 汕尾市| 桂东县| 诏安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