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 杰, 傅巧瑜, 李明珠, 王章林, 李書楠, 李燦東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福州 350122)
當代不同中醫(yī)家雖對病勢理論已開展了一定的研究,但對其進行系統(tǒng)歸納、專章研討的文獻尚少,且存在病勢概念欠清等桎梏[1]。因此,本文通過查閱1156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歷代醫(yī)學古籍,對其中有關“病勢”的論述進行了梳理整合、提要鉤玄,最終凝練出病勢的基本概念、辨識方法、對應治則等,以期為病勢辨證體系的構建奠定理論基石。
在中醫(yī)古籍有關“病勢”的修飾詞匯中,輕重或緩急屢見不鮮且輕重與緩急多混而并談,因而茲將其歸納為發(fā)病輕重緩急之勢。其中,有將輕重與緩急之勢并論者,如《重訂廣溫熱論·溫熱總論》云:“實火從伏邪入血,血郁化火,火就燥而來,病勢較濕火癥尤急而重,用藥必不可輕。[2]”此外,亦有將輕重緩急分而言之者,如《素問經注節(jié)解》云:“間病勢緩而證多,尚可參用君佐以調治,故云并行。[3]”《育嬰家秘》云:“妊婦有疾,不可妄投藥餌。必在醫(yī)者審度病勢之輕重,藥性之上下,處以中庸,不必多品。[4]”
病情隨時間發(fā)展而傳變的趨勢有順逆、吉兇之別,如《重訂通俗傷寒論·發(fā)癍傷寒》:“手足溫而神識清爽者,病勢順而多吉;脈沉弱無神,四肢厥而神識昏沉者,病勢逆而多兇。[5]”此外,隨著病程的發(fā)展,病情輕重程度所發(fā)生的改變亦屬于病勢變化的范疇。如《不居集》:“小兒陳日新,形體尫瘦,嘗日病熱,至暮猶甚,醫(yī)以陰虛治,或癆瘵治,荏苒半載,病勢轉危。[6]”《張氏醫(yī)通》云:“病勢較前更劇、病勢向衰及病勢愈甚。[7]”
中醫(yī)學認為,升降出入是人體生理運動的基本形式,而升降出入的失常將會引起人體病理上的異常變化,如氣機失于和降、逆而向上,則導致胃氣上逆、血隨氣逆等病變,此屬于病勢中病證動態(tài)之勢的研究范疇[8]。而關于升降出入異常的狀態(tài),亦有中醫(yī)古籍將其歸入病勢范疇,如《赤水玄珠·論吐法》記載:“難經云:下部無脈者,謂病人當其正吐之時,氣脈皆上逆而下虛,是言病勢、脈勢也。[9]”這里明確指出氣脈上逆屬于病勢異常的表現(xiàn)。再者,《醫(y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亦分別闡明了向上、向下、向外和向內的4種異常病勢,如“若病人舊微溏者……蓋病勢向下,涌之必生他變也”[10]。
1.4.1 病形 病形的記載可追溯至《黃帝內經·邪氣臟腑病形篇》:“黃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11],意即病邪侵入人體導致人體發(fā)生疾病,此時人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可見之形。而病勢在古籍中亦有病形的含義,如《醫(yī)學心悟雜癥要義》云:“乳巖一癥,若其核大如桃杏而堅者,是病勢已成,最為難治,只好調補氣血,萬勿妄用行氣破血之劑,以速其危。[12]”
1.4.2 病狀 病狀指疾病表現(xiàn)出來的征象,即癥狀,語出《后漢書·趙憙傳》。而在中醫(yī)古籍中,有將病勢用作病狀之意者,如《景岳全書·瘧疾》:“或問俗以瘧為脾寒,何也……發(fā)則惡寒戰(zhàn)栗……往來寒熱,進退不已,病勢如凌瘧人之狀,所以名瘧。[13]”
1.4.3 病邪 病邪即導致疾病發(fā)生的各種邪氣。在中醫(yī)古籍中,將病邪作為病勢互詞的地方較多。如《濟陽綱目·滯下》:“若病氣暴至,元氣壯實,積滯膠固者,宜下之。[14]”又如《腳氣鉤要·藥能》:“古人以醫(yī)術比軍術,誠然矣。病者敵也,不可不攻。而病勢有強弱,病候有虛實”[15],這些文獻記載的病勢多有邪氣的內涵。
審察病證的外在表現(xiàn)是辨證的首要根據,亦是臨床辨病勢之要著。如《內經知要》云:“審形體以別病勢之盛衰。[16]”故可根據形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神、色、舌、脈、癥等外在表現(xiàn),以察陰陽氣血之盛衰與病邪之進退,從而形成對病勢的清晰判斷。如《難經古義》云:“蓋此篇覆溢者,即內經所謂關格也。此難所謂關格,乃謂陰陽相乘之病勢。[17]”《訂正太素脈秘訣》云:“是謂三五不調,色脈相交泰,推其病勢急者可知矣”[18],指出了色脈是辨明病勢的重要依據。
此外,《重訂通俗傷寒論·發(fā)斑傷寒》亦云:“手足溫而神識清爽者,病勢順而多吉。脈沉弱無神,四肢厥而神識昏沉者,病勢逆而多兇”[5]286,認為可采用脈癥合參的方式以定病勢的順逆吉兇。再者,《素問經注節(jié)解》云:“間病勢緩而證多,尚可參用君佐以調治,故云并行”[3]124,這從側面說明可根據臨床癥狀或證候的多寡以判斷病勢的緩急,如癥狀多則病勢多緩,癥狀少則病勢多急。
對病證的發(fā)展趨勢了然于胸,是辨明病勢發(fā)展趨向的前提,因某一種(類)病或某一證皆有特定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預后的規(guī)律。如《脈義簡摩》云:“驚風初得,紋出虎口,或在初關,多是紅色。傳至中關也,色赤而紫。病又傳過,其色紫青,病勢深重”[19],指出驚風病病程中不同時期的臨床表現(xiàn)與病勢輕重淺深的關系。再者,某類疾病亦具有特有的演變規(guī)律,如傷寒病多按六經從次序進行傳變,溫病則常以衛(wèi)、氣、營、血或上焦、中焦、下焦的順序進行演變,故病證若按以上的規(guī)律傳變則病傳正常,病勢為順,預后較好。如肝郁氣滯證日久則郁而化火、陽亢生風,轉為肝熱(火)證、肝陽上亢證或肝風上擾等。
五行生克乘侮理論是辨章病勢發(fā)展趨勢的重要工具,如《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fā)微》記載:“五臟相克而病勢日甚;五臟間傳而病勢未甚。[11]25”其中, 依五臟相克次序傳變而病勢日甚者謂之甚,如肝克脾、脾克腎之類是也;有五臟隨相生次序而傳變而病勢未甚者,謂之間,如肝傳心、心傳脾之類是也。因此,可據此五行生克學說推斷病證的傳變,從而得知病勢的轉輕或加重。如《四診抉微》所云:“見舌上黑刺裂破,及津液枯涸而干燥者,邪熱已極,病勢危甚,乃腎水克心也,急大下之,十可一生”[20],即為根據五行生克理論判別病勢的緩急輕重。
由于病勢有證候動態(tài)之勢的含義,即邪正斗爭時所表現(xiàn)出的向上、向下、向內、向外的運動趨勢,因而審察正邪相爭所呈現(xiàn)的升降出入趨向,是辨明病勢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救急選方》記載:“吐利不止,元氣耗散,病勢危篤”[21],指出上吐下瀉,正氣散脫則病勢危重。又如《金匱要略淺注》云:“病人欲吐者,病勢在上,不可強下之”[22],認為嘔吐一癥為病勢向上,常治以因勢利導而非瀉下。再如《長沙方歌括》云:“病勢雖已內入,而病情仍欲外達。故制此湯。還藉少陽之樞而外出”[23],指出邪氣向內侵襲,為病勢向內,應驅邪外出。
預為之防(治未病)是關于防止病勢傳變或轉重的重要治則。如《醫(yī)學源流論》云:“故善醫(yī)者,知病勢之盛而必傳也,預為之防,無使結聚,無使泛濫,無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說也”[24],指出醫(yī)者可根據病勢傳變的規(guī)律,遣以預為之防(治未病)的相應手段,先期而治,從而防微杜漸,預防疾病的發(fā)生、轉重或復發(fā)。
順勢與逆勢亦是根據病勢所制定的重要治則,如《素問要旨論》:“病反逆者,脈大氣衰,脈小氣盛,谷入多而氣少,谷入少而氣多,此為反也,可以從順其病勢”[25],指出若脈癥相反則可順勢而治,即脈勢大則用藥亦應與脈勢相當,宜量大或用重藥。再如《本草發(fā)揮》:“經曰:病氣熱甚,而與寒藥交爭,而寒藥難下,故反熱服,順其病勢”[26],認為熱證則應反佐熱服之法,即熱因熱用屬順勢治療。
同時除了順勢治療外亦應有逆勢療法,如《腳氣鉤要》:“為病勢極甚,當以逆制之”[15]69,指出當逆病勢而治。而在機體升降出入異常的動態(tài)之勢方面,亦有順勢與逆勢之分。如《金匱要略淺注》:“病人欲吐者,病勢在上,不可下之”[22]34,指出嘔吐為病勢向上,不可一概使用“下之”這一逆勢療法,而應考慮順勢之治。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其高者,因而越之。[27]”
病勢急法宜急治,病勢緩則施緩圖之法,如《普濟方》:“病勢有遲速,用藥當度其宜,可速則速,可緩則緩。[28]”故病勢有緩急,用治法亦有緩急之分。其中,有急治之急方,如《本草綱目》:“有毒藥之急方,毒性能上涌下泄以奪病勢也。[29]”《本草新編》:“遇急之時,不用急方以救其垂危將絕,迨病勢少衰而后救之,始用緩治之法不已晚乎。[30]”此外亦有緩圖或緩治之法。如《靜香樓醫(yī)案》:“類中偏左,于法為逆,猶幸病勢尚輕,可以緩圖取效。[31]”《臨證指南醫(yī)案》:“徐評治蟲有緩治之法,其病勢甚輕,而日久當用膏丸等藥。[32]”
病勢緩急或輕重所對應的治則,除上述所謂的急治緩圖外,亦有并行與獨行。如《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篇》指出:“間者并行,甚者獨行”[27]45,即謂病情較輕、病勢較緩者謂之“間”,治療當標病本病兼顧并治,即所謂‘并行’;若病情較重、病勢較急者稱之“甚”,治療則應當機立斷,采取有力而有針對性的措施,單獨致力于治療疾病最緊急的一方面,如標急治標,本急治本,即所謂“獨行”。此外,《脈簡補義》亦載:“并行者,謂病勢緩,則用多味,標本并治”[33],明確了病勢怠緩時處方用藥則多用并行,以分消其勢。
正治指采用與疾病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以治療的一種原則,而反治指的是順從病證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其中,當病勢急時其臨床表現(xiàn)常與其本質不一致,多用反治法;而病勢緩者,臨床表現(xiàn)常與其本質相一致,法宜正治。如《證治準繩·雜病》記載:“蓋病勢已急,而時醫(yī)執(zhí)尋常瀉肝正治之劑,又多苦寒,愈資其燥,故病轉增劇”[34],認為肝病病勢急時不應囿于苦寒瀉肝這一正治之法,而應考慮施用反治法。
《石室秘錄·輕治》:“天師曰∶輕者,病不重,不必重治,而用輕劑以治之也”[35],這里明確了治法有輕治、重治之別。而病勢亦有輕重之別,其中病勢重者多用重治之法,病勢輕時則遣輕調之方。如《王應震要訣》所謂:“要在察其病新緩,急當重劑治之,病勢緩以輕劑調之。[36]”
本文為筆者對中醫(yī)古籍中病勢有關內容進行查考、解析的結果。由此可見,古人對病勢已有一定認識,如根據病勢所制定的治則,即順勢、逆勢、急治、緩圖等法。而關于辨病勢之法,經對有關內容進行條分縷析、細研深究,亦能將其歸納為察病證外在表現(xiàn)、審疾病發(fā)展規(guī)律等。
然而關于病勢的概念則尚無明確的定義,且常將病勢一詞與其他醫(yī)學術語混用,如將其視同病位、病性等。因此,可根據中醫(yī)藥學名詞術語的定義原則與方法[37],結合前期對當代有關期刊文獻的述評[1]及有關成果[38,39],對病勢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即對病勢的概念進行確切而簡要的表述,界定病勢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從而為中醫(yī)病勢理論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