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_ 北京市房山區(qū)良鄉(xiāng)第三小學
提升學生的學習力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自我發(fā)現、自我探究、自我反思、自我改進,提升自我學習的品質。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參與、探究、反思、拓展的空間,讓其在實踐與反思中發(fā)展自我。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踐探索為例。
育人目標從“雙基”到“三維”再到“核心素養(yǎng)”,是把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提煉為關鍵能力,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提煉為必備品格。知識是形成學科素養(yǎng)的載體,活動是渠道,而過程與方法是橋梁,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才能在學科教學過程中達成育人的價值和目標。目標要做到可操作、可測量、可評價。以三年級下冊“四通八達的交通”為例。目標1:只是結合生活實際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是不行的,還要能舉例說明以達到良好水平。目標2:只了解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也不行,還要能說出不同交通方式的特點以達到合格水平,同時還要在生活中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選擇以達到優(yōu)秀水平。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為學生提供方法和步驟的支架,提高探究效果。例如,四年級下冊“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一課,課前設計了調查報告單,分組選取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調查,課上學生再根據課前調查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匯總,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課前、課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空間,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實踐與交流的機會,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實踐能力。
反思是學生對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與學習結果進行不斷監(jiān)督、評價的過程,從而優(yōu)化學習方法,改進自身行為的自省行為。例如,二年級上冊“大家排好隊”一課,教師創(chuàng)設了學生學校生活中熟悉的場景——中午排隊打飯,讓學生說一說,如果你是這個晚來的學生應該怎么做?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反思,在表達中判斷、辨析,樹立規(guī)則意識。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排隊時是怎樣做的?為什么那么做?讓學生再次進行反思,對自身行為進行自我判斷、自我改善。在此基礎上再鼓勵學生進行實踐,達到知行合一。
我們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的實踐空間,在課堂之外與相關學科、德育活動、社區(qū)活動、社會重大事件等緊密結合,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不斷發(fā)展。
例如,四年級下冊“做聰明的消費者”這一單元,與學校開展的“勤敏少年走進華冠”社會實踐課程相結合,采用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設計探究主題?;顒右唬何已壑械娜A冠。與各學科教師一起制訂活動方案,設計任務單,并且在各班召開崗位競聘會,學生競聘自己感興趣的崗位?;顒佣何覅⑴c我實踐。學生們根據自己競聘的崗位,進行親身體驗?;顒尤?、四:我觀察我思考和我感悟我建言。體驗、實踐之后,以情景劇、繪畫、寫實踐體會、制作手抄報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