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紫云
每當翻開唐靜老師的《靜語文》,我就會不由自主地靜下心來。身處“靜”的氛圍,細細品讀,字里行間感覺似有一灣清溪悄然流進我的心田。曾經(jīng)一度困惑于如何教好語文的我,在這本書中找尋到了語文教學的三重“靜”界。
“我們一直在探尋更好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模式,可是,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我們?yōu)槭裁闯霭l(fā)。”
這段話讓我想起三年前剛踏上講臺的我常??鄲烙谧约旱恼n堂沉悶、教學難以推進,經(jīng)常向其他老師討教使學生踴躍發(fā)言的妙招。后來課堂也逐漸變得“熱鬧”起來,但學生的發(fā)言漸漸變得斷章取義,作業(yè)也反饋出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不理想。
“‘靜語文·慧課堂’追求在寧靜中探尋兒童之善,在沉靜中涵泳文本之真,在雅靜中品味語言之美?!边@是唐老師在《靜語文·慧課堂》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到底想要追求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我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老師?
結(jié)合“靜慧語文”的理念,我明確了對語文教學的追求: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沉靜的老師。在我的課堂上,學生能安靜地思考聆聽,體察文字的精妙,習得表達的技巧,感悟文學的博大,傳承文化的精髓。
自此,我摒棄浮躁,潛心鉆研:靜心讀書,靜心地研讀教材和專業(yè)書籍;靜心備課,靜心地設(shè)計學習活動;靜心上課,靜心地帶著學生用心體悟、用筆書寫。
語文教學的第一重“靜”界,是我們教師需要始終保持一份對教學的純凈追求,永葆學習的心態(tài),與時俱進。
“每一位學生在與文本、與自己的無聲對白中會獲取獨一無二的體驗,教師更應(yīng)該花些時間、給課堂留點白,給學生的思維、情感的體驗創(chuàng)造一個絕妙的‘靜’界?!?/p>
我是從唐老師對我校的語文教研指導中讀懂這一點的。唐老師一直強調(diào)語文課堂要以人為本,要慷慨地給予“安靜”。她指導的每一個語文課堂,都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靜的氛圍:引領(lǐng)學生靜靜地品讀,消除浮躁,向文本的“青草更青處漫溯”;引導學生靜靜地思考,激揚思維,體會作者的情感;指導學生靜靜地聆聽,博采眾長,在靜聽中“滿載星月而歸”。
秉承著這一理念,在教學四年級下冊的《三月桃花水》時,在“我品桃花水”的學習活動中,我播放了《春景》的純音樂,給足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中,靜靜地勾畫優(yōu)美的詞句,靜靜地想象語句中的美景,靜靜地品味語句中的情感,靜靜地聆聽別人的發(fā)言。“讀了第2 自然段,我仿佛看到了漂著桃花的水一路向前,帶來了春天,帶來了希望!”“作者沉醉于三月桃花水之中,表達了對春水的喜愛?!薄瓕W生的表現(xiàn)讓我驚喜,也讓我感受到了安靜課堂的魅力。此后,每堂課我都會努力打造靜的氛圍。學生在一次次靜思中提升了學習能力,我在一次次實踐中領(lǐng)悟到營造“安靜”課堂氛圍的真諦。
語文教學的第二重“靜”界,是在課堂上營造利于學生靜心讀書、深入思考的安靜氛圍,讓學生能沉下心來進入文本細細體會,回歸課堂本真。
靜是修身養(yǎng)性、涵養(yǎng)品德的力量之源。南懷瑾曾說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思想和情緒應(yīng)該是非常寧靜的,寧靜的心緒才能生智生慧。
“靜慧語文”課堂力求挖掘課程本身的魅力。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我覺得要想實現(xiàn)這一點,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心靜,才能做到“靜以修身”。
提倡靜心讀書。在早讀時,我讓學生自由地充分地讀,教室內(nèi)始終書聲瑯瑯;課堂上,我使學生專注地深入地讀,給學生靜靜品讀的時間;回家時,我令學生廣泛地有趣地讀,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提倡靜心書寫。我們班開展“每日一練字”的活動,我會精簡地布置作業(yè),明確要求學生書寫要形質(zhì)兼美,給學生留出靜心書寫的時間。
提倡靜心聆聽。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開展“課前五分鐘”的活動,組織學生輪流上臺講故事,讓學生學會靜心聆聽。
語文教學的第三重“靜”界,是從小培養(yǎng)學生靜心學習,靜心感受教材中典型人物的高尚品格,從而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
在語文教學上,我們需要始終保持一份純凈,給予一份安靜,培養(yǎng)一份靜心。在寧靜致遠的語文視野下收獲滿滿,讓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成為學生一生中無法磨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