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喬頓與自己多年未見的好友重逢了,他小有成就,已經是一位成功的商業(yè)連鎖大亨。他們有說有笑,談話間喬頓對好友聊起了他的過去:
父母早逝,是姐姐幫人洗衣服、干家務,辛苦掙錢將他撫育成人。姐姐成家后,姐夫又將他攆到舅舅家。舅媽更是刻薄成性,他讀書時,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還得干好收拾馬廄和剪草坪等雜活。
剛當學徒時,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將近兩年的時間是躲在郊外的一處廢舊的倉庫里睡覺……
好友聽后驚訝地問:“以前怎么沒聽你說過這些呢?”
喬頓笑道:“有什么好說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擺脫受苦的人是沒有權利訴苦的?!边@位曾經在生活中失意、在苦難中掙扎了很久的商人,平靜地向好友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苦難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并非都是財富??嚯y變成財富是有條件的,這條件就是你戰(zhàn)勝了苦難并遠離它,不再受苦。只有在這時候,苦難才是你值得驕傲的一筆人生財富。別人聽著你的苦難時,也不覺得你是在念苦經,只會覺得你是個意志堅強、值得敬重的人。但你如果還沒有戰(zhàn)勝苦難、沒有擺脫苦難的糾纏,在這個時候你說你正在受苦,無異于是在請求廉價的憐憫甚至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