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思浩
2010年時,我在日記里寫:“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焦慮,無非是因為現(xiàn)在的自己和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離?!倍覀冸x想象中的自己越來越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在一點點地辜負自己。
關于焦慮,我發(fā)現(xiàn)我們或多或少地都陷入了一個怪圈,這個怪圈叫:我們看似忙碌,實則焦慮。我們總是心血來潮想學習一門外語,于是買了很多單詞書,卻幾乎沒有翻開過;我們總是備受刺激想健身,于是關注了很多健身博主,就是再也沒有跟著運動過;我們總是信誓旦旦要出去看看遠方,于是收藏了很多攻略,只是再也沒有打開過。
我們總是花很多時間在社交網(wǎng)絡上,把認為有用的東西另存為,直到你的硬盤存滿了資料,你還是沒有看過。我們忙碌,可我們卻沒有真的去了解那些自己精挑細選留下的內(nèi)容。我們花時間收集,卻忘了最重要的其實是花時間去消化。
你說你想要當自由撰稿人,可從不見你努力寫稿;你說你想考研,可從不見你背單詞做題;你看到學霸還在拼命學習時,嗤之以鼻說這樣活著沒意思;你看到有人說走就走去旅行,又不屑一顧地說這只是隨大流。我開始懷疑你掛在嘴邊的是不是逃避現(xiàn)實的借口,我開始懷疑你是不是在一遍遍地逃避和自我安慰中變得惴惴不安。
一本書買了不看也不過是印著字的紙而已;單詞書買了不背充其量就是二十六個字母的排列組合;下載的演講公開課不聽也只是一堆無用的影像,可能你只是隨手下載了,就再也沒有去看過。于是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堆積的東西已經(jīng)看不完了。
你看著一堂堂公開課、一本本單詞書,無從下手從而越發(fā)焦慮。拖延和等待,是世界上最容易壓垮一個人斗志的東西。
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有多少,但是我可以肯定,每個人身邊幾乎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做事情,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愛好或者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他們想要讓自己忙碌起來,讓自己看起來不被別人落下太多。
不要看到別人做什么好,就去嘗試做什么,因為每個人表現(xiàn)給你看的不一定就是全部。很多時候你跑到別人的軌道上了,才發(fā)現(xiàn)那里不適合你,看起來光鮮的人其實也有屬于他們自己的苦悶。看到全部,再謹慎地做選擇。
那么怎么打敗焦慮?打敗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去做那些讓你焦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