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二十四屆研究生支教團
此刻,我正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吉木乃縣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二十大勝利閉幕,看到報道上“要牢牢把握過去五年工作和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我回想起了我和祖國這十年,思緒萬千。十年來,祖國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奮勇向前,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歷久彌堅,我也從中學到大學,實現(xiàn)了自我成長,同時見證了祖國的日新月異。
過去五年里,我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立志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fā)出更絢麗的光彩,做好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五年中,我的三次志愿經歷,成為我終生難忘的寶貴財富。
2019 年10 月1 日,我作為大學生隊伍中的一員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聯(lián)歡活動。夜幕下的長安街,燈火璀璨,莊嚴肅穆。還記得當時長安街上空煙花呈現(xiàn)“人民萬歲”字樣,煙花碎屑落在我的臉上,那一瞬間我的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都說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在那個特殊的日子,當我踏上幾小時前剛剛檢閱過人民解放軍等15000 名官兵和580 臺裝備的這片土地,當我聽到紅色歌曲回蕩在整個天安門廣場上空,當我環(huán)顧四周看到數(shù)萬群眾同歌同舞、笑容洋溢,我和站在長安街上的每個人一樣,心中都澎湃著與國家發(fā)展息息相關的脈搏。
2021 年6 月28 日,我在國家體育場參加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文藝活動志愿服務。《偉大征程》大型情景史詩回顧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作為志愿者在現(xiàn)場,我深感震撼。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偉大的精神力量總能穿越時空的阻隔,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心中引發(fā)巨大共鳴,一百年間一代代熱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燒理想,一百年后的我站在新時代征程上,同樣渴望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目標貢獻青年力量。
正是懷揣著這樣的激情與熱血,我加入了研究生支教團,并于今年七月底來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吉木乃縣,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教育可以改變人的命運,作為一個受益者,我深諳教育對于促進個人成長成才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并為自己享受過的教育資源感到幸運,所以我也想將我于社會所得還諸社會,奉獻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fā)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經過全國人民持續(xù)奮斗,我們已經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我們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馬不停蹄進入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重要階段。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上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強調要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我想邊疆支教的意義正在于此。
我選擇赴新疆吉木乃縣支教,是我家庭給我的底氣。我的姥姥、姥爺是制造軍用精密電子設備的高級工程師,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輩奮斗者為祖國的無私奉獻與默默堅守;我的父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父親總說:“有一副擔子要試試咱肩膀,唯有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备赣H樸實的教育理想,在他至今不懈的奮斗中一步步實現(xiàn)著。他們告訴我,作為新時代青年,要勇于擔當、善于擔當,以擔當精神扛起新時代重任。在他們的影響下,我立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立志將自己的青春理想融入祖國和人民的事業(yè),有一分熱,發(fā)一寸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在祖國西北邊疆支教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青春價值。
在這里,我愿同青年志愿者們扎根西部,堅韌不拔,樂于奉獻,甘于吃苦,平實做人,為廣袤的土地帶去生命力,也為孩子們增添人生希望。就像我在支教團選拔面試時說過的:“支教沒有波瀾壯闊的開場,沒有華麗隆重的表彰,只有立德樹人,實干與堅守,我將秉持奉獻和服務的理念,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點亮青春,在支教過程中,真正讓教育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和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