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任靜
隨著11集大型榆林國家級非遺紀錄片的熱播,清澗道情傳承人白明理老人,再次走進了公眾視野。
當我近距離地見到白明理老人時,他正和著絲笳投入地演唱《盤道》,那極富抒情意味、一詠三嘆的天籟之音,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清澗道情蕩氣回腸、攝人魂魄的魅力。聽白明理敘述這一生與清澗道情和陜北民歌的不解之緣,不禁對這位耄耋老人充滿敬意。
1943年,白明理出生于清澗縣東拉河郝家畔村一個普通農家。8歲時,村里請來一位導演辦為期三個月的冬學。幼小的白明理鬧著想要入學,可是家里大人不許他學戲。滿腦子封建思想的父母認為唱戲是下九流,好人家的娃娃怎能學唱戲!無奈的他只好偷偷去學,導演在屋里教,他躲在窗根底下學,認真模仿著老師的一招一式。就在那年,東岳廟會唱大戲,從綏德請來了戲班子。正在山上攔羊的白明理得知喜訊后,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好說歹說父親給他一天時間去看戲。結果他如魚入水,虎歸山林。人家戲子在臺上唱了三天三夜,他在臺下目不轉睛看了三天三夜,三天不吃不喝,餓得頭暈目眩。東岳廟距離他家近十里路,回去時必須途經一個陡峭的石塔,他渾身軟得走不動路,只好爬回去?;氐郊依镉直桓赣H責罵了一頓:“半腦子,就不怕餓死!”那天,8歲的白明理端著海老碗一口氣吃了三碗飯。
東岳廟唱罷,戲子們又要蹚過無定河去周圍各個塬上唱。白明理趕著羊群,追著戲子們的腳步。戲子在大路上趕路,他在這面山上手里拿著小?頭,用一塊石頭敲擊著伴奏,一會兒唱大花臉,一會兒唱胡子聲,清脆高亢的聲音,吸引得戲子們停住腳步,感嘆這個攔羊小子天生的好聲帶!戲子中有一個搬水船的孫樹凱認識白明理,給眾人介紹說這孩子特別喜歡文藝,每次村里鬧秧歌,他常攆在屁股后面。戲班子路過村里時,疤臉大個的班主舍不得這個攔羊小子,專程跑到白明理家要求帶他走,遭到了白家的堅決反對。爺爺白利杰把孫子教訓了一夜:“單打的龜茲雙打的鱉,上臺的戲子高一腳!你若唱戲了,這輩子甭想娶媳婦!”
1957年清澗成立人民劇團,點名要他。村長孫樹其好言勸說他父親:“我看還是讓娃娃去吧,如今新社會了,你的兒子就是唱戲的材料!”他心想,這次有村長說情,父親應該會答應的。父親卻一口回絕:“他還想上天咧,幸虧天上沒圪臺!”從此,白明理絢麗的唱戲夢破滅了。然而,幼小的白明理依然癡迷不改初心。
這一年,因為要看戲,白明理與母親發(fā)生了一次嚴重沖突。村里來了秧歌隊,白明理想去湊熱鬧,可是母親非讓他推碾子壓錢錢,白明理為此使勁搖晃碾棍以泄不滿情緒,母親氣得拿刀背砍到他的肩膀上。這一砍可傷了小明理的心,他揉著紅腫的肩膀,傷心得沒吃晚飯,便去五大(爸)家借來三弦彈撥,一彈就是整整一夜。他母親實在被吵得受不了,低聲下氣地央告他:“好我的小祖宗,不敢再彈了,吵得鄰居家也睡不成!”可是倔強的白明理依然不依不饒。那一夜,他自學成才學會了彈三弦。由于身處村里紅火窩子,每年正月鬧秧歌,唱道情,歷練得他吹拉彈唱樣樣精到,道情、眉戶劇、秦腔、晉劇、秧歌張口就來,成為方圓幾十里大名鼎鼎的傘頭。他說,當傘頭唱秧歌靠即興發(fā)揮,不但要見什么唱什么,而且需聲聲流暢押韻。說著,他情不自禁現場唱了一段秧歌:
“人生在世很短暫,吃虧背皮不要算。咱站得高來望得遠,一輩子咋就人稱贊!”
任是環(huán)境艱苦,白明理始終沒有放棄對音樂的喜愛。陜北民歌是源于自己生活的歌,時時打動和震撼著他的心靈,也只有發(fā)自內心深處的歌唱,才能抒發(fā)苦悶的情感。所以,無論村里村外,誰會唱什么歌,他都要去聽、去學。干農活時,他就在山坬里唱上幾嗓子。家人不理解,村民說閑話,他一個窮光蛋整天樂呵唱什么歌呢?誰也沒有預料到,有朝一日他會大器晚成,榮獲陜西省十大民歌手大獎。
得天獨厚天賦異稟,大器晚成終有時!2004年,東岳廟會上,白明理的表演給正好途經此地的縣文化館王靜文書記留下深刻印象,連連感嘆:“沒想到土疙瘩里藏人才!”之后,他被調到清澗縣人代會上登臺演出。那是白明理第一次登上正式的舞臺。他怯場得雙腿不住發(fā)抖,但憑著扎實的功底和天籟般的金嗓子,贏來了滿堂彩。隨后,他又隨著縣上領導參加榆林市廉政會議演出清澗道情,一舉獲得全市第一名,給縣上拿回來獎金5萬元。
2005年秋天,白明理得知全省要舉行一次陜北民歌比賽,榆林賽區(qū)參加比賽的有不少人。他當即給文化館館長打電話說他也想參加,只是因家貧負擔不起這筆費用。經縣文化館初賽,當即拍板讓白明理等八人赴榆林賽區(qū)參賽。這一年,白明理64歲,是1200多名參賽選手中最年長者。年紀大,又沒有受過專業(yè)培訓,大家其實并不看好他。陜北人骨子里不屈服的性格讓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唱出好成績來!白明理是個有心人,在榆林復賽、決賽的五天當中,一步不離開賽場,認真聆聽每一首曲子,仔細揣摩唱歌藝術手法,學習舞臺經驗。白明理選唱的曲目是一首古老的《走西口》,沒有碟片和伴奏帶,只能清唱,為了增強舞臺藝術效果,他給民間藝術團樂隊的人散了一盒金卡延安煙,請人給他伴奏。樂隊的人說,他的嗓子適合唱F調,白明理這才知曉他唱的歌其實是有調的,此后,花甲之年的他開始學習樂譜。這次復賽中白明理脫穎而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聽到獲獎的那一瞬間,他激動得熱淚盈眶。決賽時,他將已選定的頗含悲涼色彩的《小寡婦上墳》換成歡快優(yōu)美的《掐蒜薹》,再次一舉拿下了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緊接著在全省“陜北民歌大賽”中,他又獲得了復賽第二名、決賽第六名,捧回了“陜西省第一屆十大民歌手”大獎。
出名后,白明理演出機會明顯增多了,山西柳林、離石和陜西榆林等地經常有人邀請他。他覺得這一生沒有白活,心情舒暢地跑遍了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參加演出,不遺余力、滿腔熱情地將清澗道情推向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市場。著名華人歌手龔琳娜聽聞白明理的清澗道情唱得好,慕名前來清澗找他學習唱法。白明理天生一副金嗓子,與他高潔的人品藝品相得益彰。2008年,白明理榮幸地被評為省級非遺傳承人。2018年5月,白明理被文化和旅游部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陜北道情的代表性傳承人。
這些年,白明理并沒有停留在功勞簿上吃現成飯,他創(chuàng)辦了國家級非遺道情傳習所,傳授弟子300余人,其中最大的學員82歲,最小的學員僅有12歲。白明理還多次與文化館合力舉辦培訓班,并定期進行“非遺進入校園行”活動,在全縣范圍內各級小學進行清澗道情課傳授,真正做到從娃娃做起,不讓清澗道情失傳。白明理老人無怨無悔地傳承經典,義務表演,只是出于對民間文化純樸的熱愛。他將清澗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各種元素,巧妙地編寫進新曲《清澗美》中,熱情謳歌對這片土地的深沉感情。他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依然耳不聾眼不花,唱腔高亢清越,字正腔圓。
白明理如今是大名鼎鼎的網紅歌手,可他不拿一點明星架子,只要有人邀請,無論有無出場費,他都毫不推辭。白明理老人始終堅持高調唱歌,低調做人,一輩子不圖掙得多少金子銀子,但求掙一個大寫的“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