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軒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畜牧獸醫(yī)局石峽灣畜牧獸醫(yī)站,甘肅定西 743023)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推進,我國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的速度也隨之加快。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各項優(yōu)惠政策,也促進了羊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但是在羊養(yǎng)殖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各種疾病,對羊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羊支原體肺炎是由羊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會對羊的呼吸系統(tǒng)造成嚴重損害。羊支原體肺炎呈地方流行性,近年發(fā)病率以及致死率均呈不斷升高的趨勢,迫切需要探索可行的防治措施。
慢性型羊支源體肺炎多在夏季高發(fā),一般是由急性型羊支原體肺炎轉化而來,臨床主要表現體溫40℃左右,流鼻涕,間歇性咳嗽,皮毛粗糙,腹瀉。
發(fā)病初期,病羊體溫不斷升高,鼻腔中流出漿液性鼻液,伴隨明顯的咳嗽癥狀,約4d后咳嗽癥狀加重,鼻腔中流出膿性或鐵銹色鼻液,鼻孔周圍(上唇或鼻端)被鼻液污染,可見棕色結痂附著[1]。叩診病羊肺部,有實音區(qū)以及拍水音。按壓觸診病羊胸部,病羊疼痛,不讓觸碰。聽診可發(fā)現支氣管炎和胸膜摩擦音。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母羊患病,會出現流產現象,概率高達80%。隨著病情進展,病羊呼吸困難,流淚增多,結膜發(fā)炎,食欲不振,痛苦呻吟,張口呼吸,腰背拱起,眼瞼腫脹,頭頸伸直,呈稽留熱。發(fā)病后期,病羊機體嚴重衰竭、脫水,臥地不起。整個病程會持續(xù)7~15d。病羊在臨死前體溫下降至正常以下,經常因窒息而死。
病羊體溫顯著升高,最高可達42℃,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食欲廢絕,發(fā)出痛苦鳴叫,鼻腔流出混有血絲的分泌物,咳嗽帶血。隨著臨床癥狀的進一步加重,病羊呼吸極度困難,全身肌肉震顫,四肢伸直,最終窒息而亡[2]。
羊支原體肺炎的傳播流行不受季節(jié)和年齡的限制,但是與夏秋季節(jié)相比,冬春季節(jié)應激因素較多,發(fā)病率相對更高;與成年羊相比,羔羊的易感性與死亡率相對更高;與我國本地羊相比,外來引進的羊易感性更高。羊支原體肺炎是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染源是病羊,病羊的病變肺組織和胸腔滲出液中攜帶有大量致病原,主要經呼吸道排除體外污染周圍環(huán)境之后,對健康羊造成侵染,進而引發(fā)地方性疾病流行[3]。
采集病死羊的病變肺臟組織、胸腔滲出液等作為病料,制成涂片,進行染色鏡檢查,革蘭氏染色的涂片染色不明顯,姬姆薩染色的涂片可以看到多種形態(tài)(如桿狀、球狀或絲狀等)的致病原[4]。將病料接種于血清瓊脂培養(yǎng)基中,放置在37℃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3~6d,可看到微黃色細小菌落,中心突起,半透明。
剖檢可見病死羊皮膚黏膜發(fā)紺,全身末梢血管有淤血,口腔內部有黏液,血液呈暗紅色且凝固速度較快,肺臟也呈暗紅色,間質增寬,胸腔內有大量渾濁的深黃色腔液,肺門淋巴出現出血以及腫大現象,肺臟的不同區(qū)域也出現不同的局灶性病變,病灶的形狀不規(guī)則,質地堅硬且大小不等,呈紫紅色,與周圍組織界限較明顯[5]。將病死羊氣管與肺臟組織切開,會流出混雜泡沫的黏液。對癥狀較重的病死羊進行剖檢可見肺臟表面呈灰白色,伴隨胸膜增厚粗糙,此外肺臟表面也會出現黃白色纖維蛋白片膜附著。同時,病死羊心包內會有大量深黃色、渾濁液體,心室肌肉水腫透明,心外膜粗糙,心室明顯擴張,心肌出血,以及心室內存在污血等現象,但除心肺器官病變之外,其他器官未見任何明顯病變。
羊支原體肺炎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是會對病羊的抗病能力、體質、瘤胃微生物等造成消極影響,同時病羊會產生耐藥性。研究人員在進行羊疾病防治方法探索時,注意到羊是多胃動物,食百草生長,提出采用中草藥治療羊疾病,取得顯著效果。具有抗病毒、清熱解毒等功效的中藥,能顯著提高羊群抗病能力以及體質。
羊支原體肺炎一旦發(fā)生,可以將甘草20g、麻黃30g、杏仁30g、荊芥30g、蒲公英30g、防風30g、桔梗25g、羌活30g、金銀花40g、細辛30g、菊花30g、桑葉30g、貝母45g碾碎,與精料拌和,各藥用量需根據病羊的癥狀進行增減,每天飼喂1次,7d為一療程,可以連續(xù)飼喂3~4個療程[6]。用藥1個療程后,病羊的臨床癥狀可見明顯緩解,由開始的膿性眼屎轉為清淚,由開始的流膿性鼻液,轉為流清鼻涕,咳嗽癥狀也得到明顯減輕;用藥2個療程后,病羊的體溫、食欲會恢復正常,病死率得到控制。用藥4個療程后,病羊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采食量也有明顯增長,妊娠期病羊的流產現象得到明顯控制,精神狀態(tài)良好??紤]到羊支原體肺炎的傳染性以及特殊性,后續(xù)可以再進行2~3個療程的用藥。此外,在治療過程中,如果病羊癥狀明顯減輕,藥物劑量可以適當減少,藥方也可改為蘇子、厚樸、甘草、黃芪、桑白皮、杜仲、當歸各15g到20g不等。
(1)養(yǎng)殖戶要充分了解與認識中藥的藥學知識,明確每一種適用于羊支原體肺炎的中藥藥性與特征,掌握中藥在使用過程中的劑量和飼喂比例,根據養(yǎng)殖場的實際情況與規(guī)模把控好實際飼喂量,科學合理地設計飼喂方案,保證良好的防治效果。
(2)養(yǎng)殖戶要正確診斷病羊的臨床癥狀,這樣采用中藥治療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不會由于中藥的選用不當,耽誤病羊的治療,增加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養(yǎng)殖戶要在進行中藥飼喂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消毒,可以每隔3d選用0.5%過氧乙酸溶液進行消毒,而在夜間可以采用“食醋熏蒸”的方式進行消毒工作,將門窗關緊,讓食醋水蒸氣充斥彌漫在整個圈舍內,持續(xù)30min,以達到減輕病羊咳嗽的目的。
(4)養(yǎng)殖戶要要意識到不同品種的羊或是處于不同階段的羊,對于中藥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對于中藥的耐藥性以及高敏性也有區(qū)別,部分羔羊對于小劑量的中藥也會產生反應。用藥劑量的影響也會呈現不同特點,這就需要養(yǎng)殖戶在用藥時及時關注羊群的整體情況[7]。
羔羊、妊娠羊與青年羊、老齡羊,耐藥性與靈敏性不同,羔羊因腎臟機能發(fā)育不成熟,過量的中藥劑量會損傷臟器;而老齡羊身體反應機能下降,代謝能力下降,對于中草藥的代謝與吸收也沒有青壯羊快,所以,養(yǎng)殖戶在進行用藥時,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調整中藥用量。
羊支原體肺炎的防治與診斷,對于養(yǎng)殖行業(yè)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采用中藥治療是一種有效的防治方法,所以,養(yǎng)殖戶要不斷推行與應用,避免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促進養(yǎng)殖場經濟效益的提升,保證養(yǎng)殖場的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