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亞凌
有所追求的人是需要兩個世界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一個人,過于嚴謹會趨于死板,過于較真會趨于刻薄,過于敏感會趨于多疑,過于揚善可能趨于虛偽,過于熱愛則更可能崩潰……因而人需要同時活在另一個世界里,親近藝術,參與各種活動,也不排除純粹自我的鍛煉、獨行、冥想等。那個世界可當補給的能量場,可做各種情緒的宣泄口。
游走于兩個世界,才不至于弦斷或弓折,從而張弛有度。
(梅子摘自“張亞凌的文字作坊”微信公眾號)
文/叢綠
心理學上有一種叫作“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心理現(xiàn)象,指的是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欲與完成欲,如果一件事情沒有被完成,就會留下深刻印象,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結,就一日不得放松,即便貌似忘記了,它也會進入潛意識。所以,那些沒有被完結的事就會成為生命中雜亂的線頭,每個都像小小的水龍頭悄悄跑冒滴漏,不知不覺地消耗我們的能量。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有隱約的、莫名的焦慮,其實就來自生活中未完成的事項太多。因此,對所發(fā)生的事情進行“閉環(huán)”很重要。
一個人不需要有多么突出的天賦,做事能夠善始善終,做到閉環(huán),就已經(jīng)是“二八定律”中那脫穎而出的20%了。
(摘自《婚姻與家庭》2021年第24期,飄飄圖)
文/李更
好像在哪本書里看到,畫家喬治·莫蘭迪一輩子沒離開過博洛尼亞小鎮(zhèn),一輩子沒有結婚,一輩子畫得最多的就是瓶子,卻洞悉世界之美。他通過瓶子了解到藝術的絢麗和人類審美的本質。對于天才來說,他不需要走萬里路,不需要博覽群書,也不需要閱盡人間春色。他甚至不需要走動,只是安靜地坐在那里盯住一個瓶子、一朵花、一棵樹,世界就裂開一道縫隙,把真相展示給他。所以說,他是天才,我們是聒噪的眾生。
就像福克納,一輩子就寫那點兒郵票大的地方——那是他的家鄉(xiāng)。他把家鄉(xiāng)貼上郵票,寄往全世界。
(林一摘自2022年1月10日《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