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羽毛球世界冠軍,曾擔任國家羽毛球二隊男單組教練,北京羽毛球隊教練組組長;現(xiàn)為北京交通大學教師,北京交通大學高水平羽毛球隊教練。
月底即將舉行學校運動會,這次運動會第一次加入了羽毛球比賽,我不出意外會報男單。根據(jù)我平時觀察,我的潛在對手都是偏進攻的,基本上見高就殺,而且打球節(jié)奏也比較快。想請教一下,有沒有什么好的戰(zhàn)術可以抑制一下他們這種打法,讓自己不容易陷入被動?我想到的就是盡量打控制+落點,少起高球,落點靈活一些,盡量讓節(jié)奏慢下來,同時偶爾突擊和變速。
(Joker_Wb)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的特點是控球較好,技術比較細膩。對于偏進攻的對手,首先你在思想上不要怕被動,對于進攻的對手,你在場上經常陷入被動是非常正常的。你要做的有三件事:第一,心態(tài)上要耐心,這是拉吊打法選手取勝的關鍵;第二,回球首先要到位,注意后場要有足夠的弧度,不給對手突擊機會;第三,盡可能控制網前,盡可能讓對手挑球。這樣,拍數(shù)才起得來,只要有了拍數(shù),你的拉吊打法才能有效實施。
進攻打法的特點是速度、力量的壓迫性,缺點是失誤率和體能很難保持長久。所以,做到了上述三點,你就可以有很大的機率贏球。
底線反手打不到后場,動作是沒問題,有什么方法可以練力量嗎?
(凱爸爸)
底線反手打不到后場,一定是技術動作的問題,而不是力量。我看過體校的孩子12歲左右,用反手可以從底線打到對方的底線。不能說12歲孩子的力量比你還好吧?所以,我建議你再觀察一下自己的技術動作,看看步法是不是到位了?
從我的經驗來看,造成回球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準備不夠充分,這包括舉拍速度、步法到位等。準備不夠充分,勢必造成動作的不完整,發(fā)力的連貫性也受到影響。二是鞭打動作完成得不夠合理。鞭打動作就是速度的疊加,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自己的職責,從慢到快。只有做到以上所有的步驟,才能幫助你打出高質量的后場反手。你對照看看自己的技術過程,看看到底是什么問題。
看單打比賽的都應該注意過,被推反手后場,如果回一拍后場球,肯定是被一拍殺回來,即便這個球的落點比較深。但是用正手打底線高遠球或者平高球就不太容易被殺,到底差在哪呢?是差在氣勢上嗎?
(悶氣包)
你說的有一定的準確性,但也不是必然的。首先,在大家的認知中,后場反手擊球,那大部分一定是被動的。所以,在你的印象中,即便回球到位,反手回后場一定被對手下壓進攻。
那么,從專業(yè)視角來回答你的問題。后場用哪種方式回球,是有關戰(zhàn)術方面的考慮。如果用反手回球,則意味著我方求穩(wěn)、省力和多拍。如果我方轉身用頭頂正手回球,那想法就有了變化,可能有進攻的意思,但不一定都要進攻,還要看對手的回球質量。從技術角度來看,反手擊球的擊球點相對于頭頂正手要低,所以反手回球給對手留出的空間和時間相對比較富裕,這是進攻的有利條件。不過,對方是不是進攻,也不會是因為用不用反手。進攻的條件是:對手的回球質量、戰(zhàn)術需要。所以,你的觀察還不夠全面,再看看。
起動步怎么練啊?之前被一個教練說沒有起動,這幾天錄了視頻,發(fā)現(xiàn)真的沒有起動,該怎么練起動???
(優(yōu)雅永不過時)
我們在初學步法的時候,應該是有練起動步的。起動步是兩腳平行站位,持拍手同側的腳稍微靠前,前腳掌著地。當起動時,兩腳同時向外側蹬步,以獲取加速的力。
平時,我們訓練起動步都是自己控制節(jié)奏,這樣的訓練只是為了增加起動步的熟練。但是,起動步的作用是在對方擊球時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加速,所以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是起動步有效的關鍵。而掌握節(jié)奏的主動,在于我們在對方擊球時可以同時起動,這個起動點是不是恰到好處,就是起動步成功的核心。
訓練起動步,在無球狀態(tài)下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當熟練后,就要開始有球練習。發(fā)高遠球,讓同伴打,高吊殺都可以,接一拍就可以,目的就是調整腳下步法,然后找準時機,兩腳向外蹬。每個人的技術動作都不一樣,每個技術的擊球時間也都不一樣,在不斷變換起動時機的過程中,你就獲得了起動步法的實際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