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誦古詩,想必是每個人幼時學習繞不開的記憶。不過,也有些詩句,壓根不需要我們刻意記誦?!靶挠徐`犀一點通”“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憐天下父母心”……攔都攔不住,變著法兒地往我們腦海里鉆不說,其中不少,還成了大家日常交流的必備金句。那么,這些“半截子”詩,憑什么“火”了?
情真, 所以流行
? 這一年,剛把春衣送到當鋪的杜甫,樂呵呵地用換回的錢買回了一壺美酒。別人看不懂衣難蔽體、處處欠著酒債的他。杜甫也不惱,自顧自寫著日記——“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到七十古稀,管它世事滄桑、人生艱難,放縱行樂也無不可。一不留神,這帶著酒意和瀟灑勁兒的后半句,就流傳到了今天。
? 正如此例,這些“半截詩”,一路過關斬將,靠的就是一個字——“情”。
? 比如,現(xiàn)代小說和散文頗為青睞的一句古詩——人生若只如初見。此句出自納蘭性德所作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全句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十四個字,描摹著愛情的千古悲歡。
? “悲畫扇”,化用的是西漢女辭賦家班婕妤的《團扇歌》。班婕妤本是西漢大將班況的女兒,生得雍容大氣,自幼還擅長詩詞歌賦,也因此被選入宮闈,成為少使。入宮后的班婕妤倍受漢成帝的寵愛,很快被冊封為婕妤。然而,命運還是張開了血盆大口,趙氏姐妹入宮后,各種勢力的爭斗很快將漢成帝的后宮攪成一團泥漿,班婕妤也在喪子、失寵的打擊之下,被迫退居長信宮。也是在此時,她寫下了這首《團扇歌》(也稱《怨歌行》),以團扇自比,苦嘲自己從“團團似明月”到“棄捐篋笥中”的悲涼起伏,湮滅內(nèi)心對情愛和幸福的向往。數(shù)百年后,這番團扇之喻觸動了納蘭的心緒,時隔千年的納蘭也讀懂了曾經(jīng)一位深宮女子掩于團扇之后的凄苦悲訴,將其歸納為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讓這份對情愛的哀怨與無奈,流淌到了現(xiàn)在。
? 嘗過了愛情的苦澀,又哪能落下親情的綿長?有這么一句詩,不僅將此情寫得淋漓盡致,更經(jīng)歷百年的時光考驗,成了現(xiàn)代人的口中“長談”和心中“金句”——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慈禧的曾孫葉赫那拉·根正記得這句詩的真正“出處”。據(jù)說,那年是慈禧母親的七十大壽,可惜慈禧并沒有時間能夠回家賀壽,只能讓侍臣給母親送去了很多的珍貴禮物,這還不夠,左思右想,寫下了一首祝壽詩——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據(jù)記載,慈禧從入宮至上位再到榮登太后寶座,實際上只回家省親過一次。此后,深紅高大的宮墻便隔開了慈禧與其親眷,翻天覆地的權勢最終也沒能化開這道藩籬。或許是因此,當母親生日來臨,位高權重的太后讓筆下最為直白的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時隔百年,牽動起當代人的思親情愫。
事真,所以動人
? 有的半截詩,藏著詩人的起伏際遇。比如,出自羅隱筆下的“為誰辛苦為誰甜”。
? 用現(xiàn)在的目光看,羅隱的命途和運氣,都不咋順。這位出生于833年的才子,原名羅橫,從小便負有詩名,有著世人公認的才華,或許正因為才華傍身,羅隱生成了恃才傲物的性子,仕途更是坎坷到出奇。在第六次科考失利時,年輕考生有些心灰意冷,他給自己改名羅隱,還順手寫了首《自遣》,以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抒發(fā)不得志的失落與哀怨。
? 羅隱最終創(chuàng)造了十二次科舉,一次都沒考中的“反面”紀錄。據(jù)說,當朝宰相鄭畋和李蔚還專門跑去看過他的卷子,發(fā)現(xiàn)此人有才華不假,可就是太過“敢說”,句句不離對權貴的譏諷,估計也沒人敢給他評個好名次。最終,年過半百的羅隱勉強謀了個一官半職,也把敢說敢言的性格發(fā)揚到極致,誓要與更多的人同不甘、共不平。
? 這一次,是一只采蜜的蜜蜂讓羅隱破防。在這位凄苦半生的詩人眼里,蕓蕓眾生和辛勤勞作的蜜蜂有何差異呢?辛勤一生,又能剩得什么呢?底層百姓的悲劇人生,卻是被“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概括得清清楚楚。
? 和此句的沉重不同,“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故事寫著更多巧思。故事的主人公是范仲淹。擔任杭州知府時,這位滿腦子想著天下憂樂的志士不僅殫心竭力,更頗會用人,但凡在身邊發(fā)現(xiàn)有才能、能造福百姓的人,都會推薦提拔。卻獨獨有一個叫蘇麟的人,因為當時在外做官,范仲淹并不了解,所以沒有得到推薦。有些失落的蘇麟見到范仲淹后,喜出望外地發(fā)現(xiàn)此人德行高重、態(tài)度和藹,腦子一轉(zhuǎn),有了個好主意。不一會兒,兩句詩被呈到了范仲淹面前——“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狈吨傺鸵埠芸炜创┝诉@位下屬的心思,暗示自己不能只提拔身邊的人,再看詩句,覺得蘇麟也有真才實學,于是滿足了他的心愿,寫下一封推薦信。就這樣,“近水樓臺先得月”,成了溝通智慧與通達事理的特殊見證。
? 也有半截詩是精心烹煮的“心靈雞湯”,比如蘇軾筆下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此句是蘇軾對友人董傳的鼓勵。彼時的董傳不僅生活清貧,也未獲得丁點兒才名,平日里也只能拿粗絲綁發(fā),用粗布披身。不過,蘇軾可不這樣想。他早就看到了友人襤褸衣衫之下藏著的才華——酷愛讀書,只為求知,身上絲毫沒有功利氣。因此,在蘇軾眼里,這位看似清貧無依的朋友卻生出了不一樣的氣質(zhì)。正因此,堅信董傳能干出點名堂的蘇軾在和友人別過時,寫成了這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然而,成就此句的遠不只董傳本人的際遇。事實上,寫作此詩時,蘇軾本人也遭遇著命運的滑鐵盧,因故罷官返回汴京。值得品味的是,此詩后三聯(lián)尋不到半分頹靡之氣,相反,官場失意的蘇東坡還頗有信心地勸朋友,繼續(xù)讀書吧,遲早有一天能夠考中,是金子遲早會發(fā)光。事實證明,此時的蘇東坡并非嘴硬,此后不管流落何處,他總能尋到自己的樂子,筆下的“金句”也是越來越多,本人更是成為后世無數(shù)文人的心中偶像。這么來看,一生曲折,終被蘇軾作成辭章,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在溫暖的鼓勵與自勉中,予以古今同樣的溫暖與動容。
意真,所以長存
? 這些“半截詩”,能成為現(xiàn)代“金句”,也是有點秘訣在身上,那就是用自己的雙眼看見他人的喜樂。
? 那是816年的秋天,被貶江州的白居易在行中偶遇一位琵琶女,寫下一首《琵琶行》,留下了那句經(jīng)典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日本所保留的金澤文庫本和管見抄本里,白居易寫的和此有出入,后句卻是“相悲何必曾相識”。一位是在廟堂闖關的士子,一位是身世飄零的琵琶女,前者為后者悲什么呢?
? 學人再一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在晚唐詩歌里還真不少,統(tǒng)稱為“士伎同悲”。原來,在中晚唐時期,女妓仍屬官奴婢,不僅地位卑微,甚至連人身自由都沒有,漂泊無居、貧困潦倒正是她們的必然歸途。也恰恰在這個時期,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等毒瘤侵蝕著腐朽的唐王朝,裹挾一眾文人士子走向了悲劇末路。比如,劉禹錫、柳宗元等多次被貶,元稹、白居易等也沒得善終。都說自己淋過雨,才懂得為他人撐傘。白居易也是在這番光景下,看到了琵琶女的悲哀。所以,他自顧自地提筆,講出了琵琶女的故事,留下那句“同是天涯淪落人”感慨,讓我們時隔多年,還能窺見這些來自晚唐士人的同理心和慈悲情。
? 耳旁的誦背聲漸遠,煙云也盡數(shù)散去,往昔故事已然翻篇。這些“半截詩”卻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中流傳至今,成了人們口中的“金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曾經(jīng)的光陰里,他們曾真切實意地駐足于紙上,承載過這旖旎人事與日月光景。
(摘自《國家人文歷史》念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