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付
自王懷隱《太平圣惠方》和張子和《儒門事親》提出“十八反”配伍禁忌以來,諸多醫(yī)家的診療思維受到該言論的禁錮,客觀上導致了本應取得顯著療效的諸多常見病、多發(fā)病和疑難病的中醫(yī)治療受到遏制。醫(yī)者當反思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的治病用方、用藥中為何不存在所謂的中藥“十八反”配伍禁忌,只有做到不受該理論的限制,才能取得更佳的療效。筆者總結(jié)數(shù)十年臨床中運用經(jīng)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藥辨治各科雜病的經(jīng)驗,不僅沒有發(fā)現(xiàn)“十八反”配伍用藥有不良反應,反而在臨床中取得了預期最佳治療效果[1-3],于此試舉骨關(guān)節(jié)疾病的辨治案例介紹如下。
夏某,男,38 歲,河南人,2017 年12 月3 日初診?;颊哂卸嗄觐i椎管狹窄癥病史,服用中西藥未能有效控制癥狀,遂前來診治??淘\:上肢麻木疼痛,時時全身皮膚瘙癢,四肢無力,全身僵硬不靈活,肌肉沉重,行走不利,大、小便無力,夜間尿頻,手足不溫,倦怠乏力,口苦,舌質(zhì)淡,苔白厚膩,脈沉弱。西醫(yī)診斷:頸椎管狹窄癥。中醫(yī)診斷:痹證,辨為寒痰夾虛,風痰夾熱證。治當溫陽化痰,益氣降逆,息風化痰。予赤丸、烏頭湯、黃連粉方、附子花粉湯與藜蘆人參湯合方,藥用:制川烏10 g,生半夏12 g,茯苓12 g,細辛3 g,黃芪10 g,白芍10 g,麻黃10 g,黃連12 g,制附子10 g,天花粉12 g,紅參10 g,藜蘆1.5 g,生姜10 g,大棗12枚,炙甘草12 g。6劑,以水1000~1200 mL,浸泡30 min,大火燒開,小火煎煮50 min,去滓取藥液,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
2017年12月10日二診:上肢麻木疼痛減輕,仍全身皮膚瘙癢,以前方變藜蘆為3 g,6劑。
2017 年12 月17 日三診:上肢麻木疼痛進一步減輕,仍四肢無力,以前方變紅參為12 g,6劑。
2017 年12 月24 日四診:上肢麻木疼痛較前又有減輕,仍肌肉沉重,以前方加白術(shù)24 g,6劑。
2017年12月31日五診:上肢麻木疼痛明顯減輕,仍大、小便無力,以前方變制附子為12 g,6劑。
2018年1月7日六診:上肢麻木疼痛基本消除,口苦明顯減輕,仍全身肌肉僵硬,以前方變天花粉為24 g,6劑。
2018 年1 月14 日七診:諸癥基本緩解,又以前方治療150 余劑,諸癥悉除;之后,又以前方120 余劑鞏固治療效果。隨訪2年,一切尚好。
按根據(jù)上肢麻木、手足不溫辨為寒;根據(jù)全身僵硬、肌肉沉重辨為濕;因苔白厚膩辨為痰;又因全身皮膚瘙癢、苔膩辨為風痰;因倦怠乏力、脈沉弱辨為氣虛;因口苦辨為熱。以此辨為寒痰夾虛,風痰夾熱證。方以赤丸溫化寒痰;以烏頭湯溫陽通經(jīng),補益氣血,緩急止痛;以黃連粉方清熱燥濕;以附子花粉湯溫通散結(jié),清熱和陰;以藜蘆人參湯益氣息風化痰[4]。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鄭某,女,49 歲,河南人,2018 年2 月24 日初診?;颊哂卸嗄旯晒穷^缺血性壞死病史,服用多種中西藥物未能有效控制癥狀??淘\:髖關(guān)節(jié)及膝僵硬疼痛如針刺,骶髂關(guān)節(jié)活動受限,手足不溫,腳麻木,怕冷,不思飲食,大便溏泄,口干欲飲熱水,舌質(zhì)淡紅夾瘀紫,苔膩黃白夾雜,脈沉弱。西醫(yī)診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醫(yī)診斷:痹證,辨為寒痰夾瘀,氣虛夾風證。治當溫化寒痰,活血化瘀,益氣息風,兼清郁熱。予當歸四逆湯、烏頭湯、附子半夏湯、附子花粉湯與藜蘆人參湯合方,藥用:當歸10 g,白芍10 g,桂枝10 g,細辛10 g,通草6 g,制川烏10 g,麻黃10 g,黃芪10 g,生半夏12 g,制附子10 g,天花粉12 g,紅參10 g,藜蘆1.5 g,生姜10 g,大棗25 枚,炙甘草10 g。6 劑,以水1000~1200 mL,浸泡30 min,大火燒開,小火煎煮50 min,去滓取藥液,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
2018 年3 月3 日二診:髖關(guān)節(jié)僵硬疼痛略有減輕,仍不思飲食,以前方加山楂24 g,6劑。
2018 年3 月10 日三診:髖關(guān)節(jié)僵硬疼痛較前減輕,仍怕冷,以前方變制附子為12 g,6劑。
2018年3月17日四診:髖關(guān)節(jié)僵硬疼痛較前又有減輕,仍大便溏泄,以前方變紅參為12 g,6劑。
2018年3月24日五診:髖關(guān)節(jié)僵硬疼痛進一步減輕,仍不思飲食,以前方變山楂為30 g,6劑。
2018 年3 月31 日六診:髖關(guān)節(jié)僵硬疼痛明顯減輕,仍有輕微痛如針刺,以前方變白芍、桂枝為各15 g,6劑。
2018年4月7日七診:諸癥基本緩解,又以前方治療150余劑,諸癥基本悉除;之后,又以前方繼續(xù)鞏固治療效果。隨訪1年,一切尚好。
按根據(jù)髖關(guān)節(jié)僵硬疼痛、手足不溫、怕冷辨為寒;根據(jù)關(guān)節(jié)僵硬、腳麻木、苔膩辨為風痰;因疼痛如針刺辨為瘀;因不思飲食、倦怠乏力、大便溏泄、脈沉弱辨為氣虛,以此辨為寒痰夾瘀,氣虛夾風證。方以當歸四逆湯溫陽通經(jīng),益氣補血,緩急止痛;以烏頭湯溫陽散寒,益氣補血,緩急止痛;以附子半夏湯溫陽化痰[5];以附子花粉湯溫通散結(jié),兼清郁熱;以藜蘆人參湯益氣息風化痰。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許某,男,49歲,河南人,2017年12月16日初診?;颊哂卸嗄旯顷P(guān)節(jié)炎病史,近由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全身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如針刺,活動后或天氣變化時加重,晨起關(guān)節(jié)僵硬,關(guān)節(jié)活動受限,肌肉時時如蟲行狀,手足不溫,自汗,倦怠乏力,大便溏泄,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紅夾瘀紫,苔白厚膩夾黃,脈沉弱。西醫(yī)診斷:骨關(guān)節(jié)炎。中醫(yī)診斷:痹證,辨為陽虛寒瘀夾風痰證。治當益氣溫陽,活血化瘀,息風化痰。予烏頭湯、桂枝人參湯、赤丸、附子花粉湯與藜蘆人參湯合方,藥用:制川烏10 g,白芍10 g,黃芪10 g,麻黃10 g,桂枝12 g,干姜10 g,白術(shù)10 g,紅參10 g,生半夏12 g,茯苓12 g,細辛3 g,附子10 g,天花粉12 g,藜蘆1.5 g,生姜10 g,大棗12 枚,炙甘草12 g。6 劑,以水1000~1200 mL,浸泡30 min,大火燒開,小火煎煮50 min,去滓取藥液,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
2017年12月23日二診: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減輕,仍晨起僵硬,以前方變細辛為6 g,天花粉為24 g,6劑。
2017年12月30日三診: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較前減輕,仍自汗,以前方變白術(shù)、白芍為各20 g,6劑。
2018 年1 月6 日四診: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較前又有減輕,仍大便溏泄,以前方變白術(shù)、茯苓為各24 g,6劑。
2018 年1 月13 日五診: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進一步減輕,關(guān)節(jié)僵硬基本消除,仍倦怠乏力,以前方變紅參為12 g,6劑。
2018年1月20日六診:大便正常,仍倦怠乏力,以前方變紅參為15 g,6劑。
2018 年1 月27 日七診:倦怠乏力明顯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繼服。
2018年2月3日八診:諸癥基本緩解,又以前方治療130 余劑,諸癥基本消除;之后,又以前方150 余劑鞏固療效。隨訪1年,一切尚好。
按根據(jù)關(guān)節(jié)疼痛、天氣異常變化加重辨為寒;根據(jù)疼痛如針刺辨為瘀;因手足不溫、自汗辨為陽虛;因關(guān)節(jié)時時如蟲行走辨為風;因倦怠乏力辨為虛。以此辨為陽虛寒瘀夾風痰證。方以烏頭湯溫通陽氣,益氣補血,緩急止痛;以桂枝人參湯益氣溫陽通經(jīng);以赤丸溫化寒痰;以附子花粉湯溫通散結(jié),兼清郁熱益陰;以藜蘆人參湯益氣息風化痰。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孫某,女,57 歲,河南人,2018 年6 月1 日初診。患者有2年感染性膝關(guān)節(jié)炎病史,服用中西藥未能有效控制癥狀,近由病友介紹前來診治??淘\:膝關(guān)節(jié)腫脹灼痛(體溫38.9 ℃左右),活動受限,關(guān)節(jié)僵硬,時有肌肉痙攣,大便干結(jié),倦怠乏力,口渴欲飲水,舌質(zhì)淡紅夾瘀紫,苔膩黃白夾雜,脈沉弱。西醫(yī)診斷:感染性膝關(guān)節(jié)炎。中醫(yī)診斷:痹證,辨為瘀熱氣虛,風痰夾寒證。治當瀉熱祛瘀,益氣溫通,息風化痰。予桃核承氣湯、白虎湯、附子半夏湯、附子花粉湯與藜蘆人參湯合方,藥用:桃仁10 g,桂枝6 g,大黃12 g,芒硝6 g(沖服),石膏50 g,知母20 g,制附子10 g,生半夏12 g,天花粉12 g,藜蘆1.5 g,紅參10 g,生姜10 g,大棗12枚,炙甘草12 g。6劑,以水1000~1200 mL,浸泡30 min,大火燒開,小火煎煮50 min,去滓取藥液,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
2018 年6 月8 日二診:灼痛減輕,仍關(guān)節(jié)僵硬,以前方變天花粉為24 g,6劑。
2018年6月15日三診:大便正常,仍倦怠乏力,以前方變紅參為12 g,6劑。
2018 年6 月22 日四診:灼痛較前又有減輕,仍關(guān)節(jié)活動受限,以前方變生半夏為15 g,制附子為12 g,6劑。
2018 年6 月29 日五診:關(guān)節(jié)活動受限較前減輕,大便略溏,以前方變大黃為9 g,6劑。
2018年7月6日六診:關(guān)節(jié)灼痛基本消除,體溫正常,仍口渴,以前方變天花粉為30 g,6劑。
2018 年7 月13 日七診:關(guān)節(jié)灼痛未再發(fā)作,體溫正常,仍肌肉痙攣,以前方變石膏為24 g,知母為10 g,藜蘆為3 g,6劑。
八診:諸癥基本消除,又以前方治療60 余劑,諸癥悉除;之后,又以前方30余劑鞏固治療效果。隨訪1年,一切尚好。
按根據(jù)關(guān)節(jié)腫脹疼痛、口渴辨為熱;根據(jù)肌肉痙攣、苔膩辨為風痰;因大便干結(jié)、舌質(zhì)紅夾瘀紫辨為瘀熱;因舌質(zhì)淡紅、苔膩黃白夾雜辨為寒熱夾痰;因倦怠乏力辨為虛,以此辨為瘀熱氣虛,風痰夾寒證。方以桃核承氣湯瀉熱祛瘀,益氣通經(jīng);以白虎湯清瀉郁熱;以附子半夏湯溫通燥濕化痰;以附子花粉湯溫通散結(jié),清熱益陰;以藜蘆人參湯益氣息風化痰[6]。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
程某,男,57 歲,河南人,2018 年5 月4 日初診。患者有多年腰椎骨質(zhì)增生、增生性頸椎炎病史,服用中西藥未能有效控制癥狀,近由病友介紹前來診治。刻診:腰部酸軟困重,左下肢麻木、灼痛,時時抽搐,頸背疼痛,手指麻木,四肢無力,行走活動受限,惡心,嘔吐,食涼加重,手足不溫,時時抽搐,怕冷,倦怠乏力,口苦,舌質(zhì)淡紅,苔厚膩黃白夾雜,脈沉弱。西醫(yī)診斷:腰椎骨質(zhì)增生、增生性頸椎炎。中醫(yī)診斷:痹證,辨為濕熱夾寒,氣虛風痰證。治當清熱燥濕,溫陽散寒,益氣降逆,息風化痰。予半夏瀉心湯、烏頭湯、黃連粉方、附子半夏湯、附子花粉湯與藜蘆人參湯合方,藥用:生半夏12 g,黃芩10 g,紅參10 g,黃連24 g,制川烏10 g,黃芪10 g,白芍10 g,麻黃10 g,制附子10 g,天花粉12 g,藜蘆1.5 g,生姜10 g,大棗12枚,炙甘草12 g。6 劑,以水1000~1200 mL,浸泡30 min,大火燒開,小火煎煮50 min,去滓取藥液,每日分早中晚3次服。
2018年5月11日二診:腰部酸困、頸背疼痛減輕,仍灼熱,以前方變黃芩為20 g,6劑。
2018 年5 月18 日三診:腰部酸困、頸背疼痛較前又有減輕,灼熱好轉(zhuǎn),仍抽搐,以前方變藜蘆為3 g,白芍為30 g,6劑。
2018 年5 月25 日四診:腰部酸困基本消除,口苦減輕,仍四肢無力,以前方變紅參為12 g,6劑。
2018 年6 月1 日五診:手指麻木較前減輕,仍惡心、嘔吐,以前方變生半夏為15 g,6劑。
2018年6月8日六診:手指麻木較前又有減輕,手足較前溫和,行走活動受限較前明顯好轉(zhuǎn),以前方6劑繼服。
2018 年6 月15 日七診:諸癥基本緩解,又以前方治療120 余劑,諸癥基本悉除;之后,又以前方100 余劑鞏固治療效果。隨訪1年,一切尚好。
按根據(jù)腰部酸軟困重、灼熱辨為濕熱郁結(jié);根據(jù)手足不溫、怕冷辨為寒;因惡心、嘔吐辨為氣逆;因手足麻木抽搐、苔膩辨為風痰;因倦怠乏力、脈沉弱辨為氣虛,以此辨為寒熱氣虛風痰證。方以半夏瀉心湯清熱溫通,益氣降逆[7];以烏頭湯溫陽通經(jīng),補益氣血,緩急止痛;以黃連粉方清熱燥濕;以附子半夏湯溫通燥濕化痰;以附子花粉湯溫通散結(jié),清熱和陰;以藜蘆人參湯益氣息風化痰。方藥相互為用,以取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