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新洲小學 孫曉華
“量感”主要是指對事物的可測量屬性以及大小關系的直觀感知,是學生對于量的比較、運算、估計等方面的感悟。“量感”的建立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用定量的方法認識和解決日常生活中與數(shù)量關系及空間形式有關的問題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筆者認為,“量感”的習得,需借助多重具身體驗。
“量感”的培養(yǎng)首先基于生活素材的直觀感知,只有讓學生充分經(jīng)歷對“量”的體驗過程,關于“量”的概念建立才會形象、深刻而清晰,從而為“量感”的萌生營造土壤。
在“量”的領域,每個計量單位就像一把“尺子”,用來規(guī)定人類在不同領域的統(tǒng)一標準。而計量單位這把“尺子”形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量感”形成的前提條件。
長度的測量需求最開始出現(xiàn)于遠古時代的生產(chǎn)生活中,在教學“認識厘米”一課時,不妨從古人的測量經(jīng)驗開始,用拃(見圖1)、用腳長(見圖2)來量一量,后來發(fā)展到把小樹枝做成小棒(見圖3)進行測量。在這個“粗測量”的過程中,“小棒”成為半抽象的物象工具。
圖1
圖2
圖3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
大個子老鼠和小個子貓用小棒分別量了兩根獸骨的化石,問誰的獸骨化石長一些?(見圖4)但由于小棒長度不確定,所以結果無法確定。矛盾的沖突引出1 厘米、1 分米、1 米三種固定長度的小棒,于是長度計量單位產(chǎn)生了。
圖4
再看面積單位的產(chǎn)生,當學生需要用精準的數(shù)學化方式描述“面有多大”時,觀察法、重疊法、剪拼法只能在特定場景中適用,于是面積單位產(chǎn)生有了第一層需求。教師可以用小長度量大長度、小質量量大質量的經(jīng)驗(見圖5)啟發(fā)學生:用一個確定的小面積同樣能量出大面積里包含了多少個小面積,尋找一個小面積成為面積單位產(chǎn)生的第二層需求。學生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紙片(見圖6)進行嘗試,發(fā)現(xiàn)小正方形正好可以不重疊地填滿長方形。用小正方形來測量大長方形的面積,這是面積單位產(chǎn)生的第三層需求。第四層需求便是用統(tǒng)一大小的小正方形去度量,由此產(chǎn)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計量單位。
圖5
圖6
體積、角度、質量、時間、貨幣等的度量同樣需要經(jīng)歷計量單位產(chǎn)生需求的過程,“量感”的形成才有向上伸展的力量。
精準把握計量單位是“量感”萌生的重要因素。不同領域的計量單位中都有一個“基礎細胞”,如“厘米”是長度單位的“基礎細胞”,1 厘米就是種子單位“量”,“1厘米有多長”的直觀感知是長度計量單位概念建立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建構1 厘米的長度概念,不妨采用“一看”“二比畫”“三留印象”“四找參照物”的層級式體驗,先拿出1 厘米長的小棒仔細看,再借助小棒用心比畫,然后根據(jù)感官印象演示、驗證1 厘米有多長,并在不斷調(diào)整中把1 厘米記在心里,憑借這種感覺在生活中尋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 厘米。當生活中或者身體上的1 厘米成為學生腦海中1 厘米的物象支撐時,1 厘米的概念建構即初步完成。
“數(shù)+單位”是“量感”的外顯表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量感”和“數(shù)感”息息相關。在數(shù)的認識中,位值的理解采用物化的途徑來建立,那么在“量”的認識中,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理解同樣需要借助直觀的物化途徑來完成。分米和厘米、米和分米之間的進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疊加”式助力感悟,1 厘米1 厘米地疊加,10 個1 厘米就是1 分米(見圖7)。反過來,分米到厘米,可以用“分割”式,把1 分米長的紙條以1 厘米為單位進行分割,1 分米里面有10 個1 厘米,從而得出“10 厘米=1 分米,1 分米=10 厘米”。面積單位1 平方厘米和1 平方分米之間的關系感悟同樣如此,在拼和分割的過程中(見圖8),以數(shù)正方形為媒介,實現(xiàn)了一維空間單位量向二維空間單位量的認知轉化。
圖7
圖8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親身體驗、直觀感知,建立起單位標準量的清晰概念,使“量感”習得處于生機勃勃的萌芽狀態(tài),也讓測量具有最扎實的“壘土”。
“量感”素養(yǎng)特指小學階段學生對“量”的估測推斷意識和直覺感知能力?!傲扛小焙芏鄷r候體現(xiàn)在不借助工具的前提下對數(shù)量有較準確的感知,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關于“量的計量”教學過程中,對身邊的事物屬性及其度量大小進行各種形式的估測,充分積累量的豐富表象。
當學生調(diào)動多種感官建立起一個單位量的標準時,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量感”的培養(yǎng)延續(xù)、生長,借助直觀估測,建立幾個單位量的累加表象。
如在“角的度量”一課中,學生借助“看一看、摸一摸”1°,把1°記在心里后,教師依次出示幾個大小不一的角,讓學生估一估這些角里面分別有幾個1°,是幾度角(見圖9)。隨著估測、驗證,再估測、再驗證的循環(huán)往復,學生不僅進一步加深了對1°的認知,并且逐步把5°、10°、20°的大小印象印刻在腦海中,甚至到60°時,可以用后期形成的5°或者10°的表象加以估測。如估測一個水杯的高度時,教師可以先選擇一個合適的計量單位——厘米,然后建構1 厘米的表象,引導學生通過比畫、估測水杯的高度大約是多少厘米,同時進一步用厘米尺或者1 厘米的小棒、吸管等具象物體去測量驗證,這時候杯子高度的表象便建立了。在這個過程中,標準單位量的作用很重要。
圖9
隨著估測經(jīng)驗的累積、估測值的不斷增加,以及估測情況的日益復雜,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借助生活中的實際經(jīng)驗來進行估測,并讓估測過程化繁為簡。
首先,要學會為估測尋找一種“中介量”——非標準的估測參照物。如教室里飲水機上的桶裝水容量為19 升,這是每個學生都比較熟悉的,選擇它作為“中介量”來估測熱水器的容量、熱水瓶的容量或者浴缸的容量便有了支撐。
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自行建立多個估測參照物。如對于“噸”的“量感”經(jīng)驗積累,不妨以學生熟悉的自身體重作為中介量。一般三年級學生的平均體重是25 千克左右,4 個三年級學生的體重大約是100 千克,40個三年級學生的體重大約是1000 千克,也就是1 噸。這時候,40 個學生的體重就是一個中介量。
在估測的過程中,被估測物體與“中介量”之間一般會存在一定的倍比關系,因此,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倍比關系,也是估測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如樓房的層高大約是3 米,一根電線桿比三層樓房矮一點,差不多是兩層半樓房那么高,由此可以估測出電線桿的高度大約是8 米左右。
利用估測活動,借助參照物,積累起更多關于量的表象,即便到后來不用這一“中介量”,被測物體關于“量”的感覺依然能清晰地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這時,估測便成為一種給“量感”生長輸送營養(yǎng)的重要渠道。
“量感”培養(yǎng)的過程也是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過程,“量的計量”均來自日常生活與生產(chǎn)的實際需要,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教師要為學生搭建應用平臺,將實際測量和推理測算相結合,主動嘗試運用數(shù)學思想方法尋求解決關于“量”的實際問題的策略,探索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給“量感”的豐盈注入能量。
關于“量的計量”,其可測性離不開動手操作、實地測量等精準化路徑。
測量工具是實際測量的必要元素。長度的測量工具是尺,質量的測量工具是秤,容積的測量工具有量筒、量杯,角度的測量工具是量角器……測量工具的形成,本身也是“量感”培養(yǎng)的助推器。以角的測量工具形成為例,當學生明確用1°能量出角的大小后,教師追問:“每次量角,我們都帶上一堆的1°,你覺得怎么樣?”這一問題引發(fā)了學生的深度思考:測量長度的時候,把1 厘米1 厘米的小長度拼起來,形成一把厘米尺(見圖10),現(xiàn)在把這些小角拼起來,能不能形成一把尺呢?借助操作,將180 個1°拼成一把半圓尺,量角器的雛形便初具規(guī)模(見圖11)。在這個過程中,以一種需求性、結構化的視角,將不同“量”的測量工具關聯(lián)起來,再次通過“疊加”方式呈現(xiàn)“量”的連續(xù)可加性,測量工具的生成便成為延展性“量感”的迸發(fā)。
圖10
圖11
動手操作是度量本質的深刻體現(xiàn)。認識克和千克時,借助臺秤讓學生稱出1 千克大米、1 千克蘋果、1 千克橘子、1 千克香蕉、1 千克黃瓜等,拎一拎、掂一掂1 千克有多重,再稱一稱書包的質量、背一背并稱一稱小朋友的質量;認識千米時,帶上卷尺,走出教室,量一量、走一走百米跑道的長度,讓兩組學生站在跑道兩端,相互喊一喊,感受100 米有多長,并想象10 個這樣的100 米就是1000 米,然后選擇一條典型的路線體驗從學校到某標志性建筑大約是1 千米。只有不斷地操作體驗,“量感”素養(yǎng)才會在精準化具身體驗中豐厚起來。
在面對“較大量”的實際問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有邏輯的推理想象、測算等方式來感知“大量”。電線桿的高度、大樹的高度、一棟大樓的高度等都是生活中的“大量”,教師可以運用比例的知識,通過測量影長求出電線桿、大樹、樓房等的高度,還可以用拍照、計算的方式來求解。在角的度量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大于180°的角如何測量?重新設計量角器或者分割大角分別測量再相加,都是解決問題的途徑。
“量感”的持續(xù)發(fā)展除了需要生活經(jīng)驗的“外衣”點綴,還需要思維的參與使之內(nèi)化,實現(xiàn)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從而建立不同量的清晰概念。
通過多重遞進式的體驗,學生對“量”的合理預測、精準估計、理性判斷等能力日益增強,“量感”以更精確、深刻的樣態(tài),逐漸依托形體內(nèi)化于心、外化成體系,從而促進學生“量感”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