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瑤
古樹名木保護現(xiàn)狀與復壯措施探究
劉詩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陜西西安710043)
古樹名木是一個地區(qū)的重要名片,承載了當?shù)氐臍v史和文化,更是生物進化發(fā)展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價值。文章就國內古樹名木保護的現(xiàn)狀、古樹名木價值展開了討論,分析了古樹名木保護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古樹名木的復壯措施,力求使古樹名木能夠得到全面的保護。
古樹;保護;意義;復壯
古樹,即樹齡在百年以上的樹木,多存于古村鎮(zhèn)、寺廟、陵園等地,如陜西黃陵的黃帝手植柏、浙江天目山開山老殿的古銀杏等。此外,具有紀念性、歷史意義的珍稀名貴樹木稱為名木,如黃山的迎客松。古樹、名木往往一身二任,是一個國家和地區(qū)歷史文化的象征,有重要的人文和科學價值,也是重要的風景資源。在我國各地,通常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冻鞘泄艠涿颈Wo管理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凡樹齡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古樹名木;其余為二級古樹名木?!?/p>
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加大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相關措施也在逐步跟進。各級園林綠化部門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原建設部《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對本區(qū)域內古樹名木進行普查統(tǒng)計,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guī)定和細則。這些規(guī)定和細則較為詳盡地界定古樹名木的概念,以及具體保護、管理措施。此外,各地政府撥出??钸M行相關的研究工作。例如,北京園林科研所在1980年成立了古樹研究小組,對古樹進行了系統(tǒng)的專題研究。1980年—1984年,該研究小組進行了北京市公園古松柏生長衰弱原因及復壯措施的研究,找到了平地古松、柏生長衰弱的真正原因,經(jīng)初試、中試探索出有效的復壯方法。1986年開始,該小組歷經(jīng)3年對北方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區(qū)(北京、陜西黃陵、甘肅天水、山西太原等)的古樹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研究,重點對側柏、銀杏、松樹等主要樹種進行研究,同時對281個土壤樣品營養(yǎng)元素進行研究,展開了土壤現(xiàn)狀改良的措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復壯效果。
河南農業(yè)大學等單位于1999年以古銀杏的現(xiàn)狀與保護對策為題,對加強古銀杏的生長發(fā)育、衰老機制、復壯更新、栽培管理及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性進行研究。2015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切實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古樹名木及自然生境”。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明確提出,“實施鄉(xiāng)村綠化行動,全面保護古樹名木”[1]。
隨著時代的變遷,古樹名木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是植物文化的載體。雖然在我國傳說中的漢槐、軒轅柏、周柏、唐樟等古樹的樹齡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確定,但其依舊是歷史的重要參照。例如陜西黃陵有千年以上的較大古柏3萬余株,其中最壯觀的有“軒轅柏”和“掛甲柏”。傳說軒轅柏是皇帝親手所植,高度達到9 m,胸徑達到7.8 m,7人都合圍不過來,樹齡近四千年,樹干如鐵,無空洞,枝葉繁茂未見衰弱,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柏之一?!皰旒装亍毕鄠鳛闈h武帝掛甲得名,枝干斑痕累累,縱橫成行,柏液滲出,晶瑩奪目,無不稱奇。這兩棵古柏雖然年代久遠,但生長繁茂,郁郁蔥蔥。這種奇景堪稱世界無雙?!败庌@柏”被英國林學家稱為“世界柏樹之父”。由此可見“名園易建,古樹難求”,古樹名木的歷史價值和歷史古跡一樣,備受人們關注[1]。
許多古樹名木都是文人騷客吟詩作畫的重要意象,在藝術發(fā)展歷程上發(fā)揮了與眾不同的作用。例如“揚州八怪”中的李鱓曾繪名畫《五松圖》,是泰山名木的藝術再現(xiàn)。天壇公園回音壁外西北側,矗立著一棵堪稱“世界奇柏”的古柏。它高達18 m,樹干周長達3.8 m,種植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它的奇特之處是在其粗壯的樹身上,突出的干紋從上往下扭結糾纏,好像九條巨龍絞身盤繞,所以得名“九龍柏”。
古樹名木對于各種古建筑而言必不可少,因為其各不一樣的形態(tài),具備獨特的觀賞和裝飾價值,獨特典雅、參天聳立。例如,陜西省西安市青龍寺內的古銀杏樹,樹齡約1 400年,據(jù)史料記載是唐朝貞觀年間李世民親手栽植。銀杏樹樹高25 m,胸徑1.8 m,樹冠龐大,枝桿交錯,每年9月—10月是最佳觀賞時節(jié),金色的銀杏葉片飄落,樹木通體金黃,極為壯觀。并且樹木根部隆起,像巨蟒一樣深深扎入地面;樹皮呈黑褐色,布滿不規(guī)則的菱形斑塊,條條溝壑布滿龐大的樹干,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古樹名木如同一本本厚厚的自然歷史典籍,隨著時間的變遷,樹木紋路等會受到溫濕度的影響,在不同的樹木年齡階段研究其變化情況,可以對當時的自然歷史狀況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樹木的生長狀況和其所處地區(qū)的氣候條件緊密聯(lián)系。古樹橫截面一圈又一圈的年輪、整棵樹木的結構形態(tài),反映著數(shù)百年乃至千年的自然環(huán)境變遷。因此,古樹名木在樹木生態(tài)學和生物氣象學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2]。
作為鄉(xiāng)土樹種,古樹具備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例如,北京郊區(qū)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的土壤變化,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們認為刺槐可以適應土壤肥力較差較干旱的土壤條件,經(jīng)過實際栽種,發(fā)現(xiàn)刺槐對干旱環(huán)境的適應性較差,其對土壤肥力反應敏感,生長衰退早,難以成材,即便在其他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刺槐的成材率也很低。同時期種植的油松長勢較好。然而,直到20世紀70年代,油松的生長也出現(xiàn)衰退跡象。此時人們發(fā)現(xiàn),幼年階段生長緩慢、表現(xiàn)并不佳的側柏和檜柏長勢卻平穩(wěn)良好。故從北京故宮、中山公園等為數(shù)較多的古側柏和古檜柏的良好長勢得到啟示,側柏和檜柏更適合干旱貧瘠的土地。因此,重視古樹適應性的指導作用,能在現(xiàn)代園林樹木選擇與規(guī)劃工作中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人力浪費。
樹木的生長同環(huán)境之間有著密切聯(lián)系,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程度會在樹體上真實地反映出來。例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提取出通過中子撞擊的樹木的年輪樣品,測定年輪樣品中的微量元素,最終得到一些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包括汞、鐵和銀等與工業(yè)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元素[3]。在1910年前后,樹木中鐵元素的成分明顯較少,這是因為當時煉鐵高爐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而引起的變化[2]。
目前,有關部門對于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理解不到位,宣傳工作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短期內的經(jīng)濟發(fā)展而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忽視了對古樹名木的科學保護。此外,當前對古樹名木的相關管理保護法律體系不夠完備,古樹名木多處于偏遠的山區(qū)林地,全社會對古樹名木保護的認知度還有待提高。
古樹的日常維護一般是由當?shù)乜h級單位的古樹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因為不同技術水平和對古樹保護的認知程度而產生一系列保護問題。按照相關規(guī)定,對于二級、三級保護的古樹,文件要求至少每年需要檢查一次,但在經(jīng)濟建設與發(fā)展速度較快的地區(qū)顯然難以實現(xiàn)這樣的巡查維護力度,導致當?shù)毓艠浔Wo部門對古樹的具體狀態(tài)存在了解不到位、保護不到位的情況。在古樹保護人員構成上,一般多為古樹所在的鄉(xiāng)村集體或者個別負責人,雖然可以依靠當?shù)氐墓艠渲鞴懿块T對古樹進行定期的保護以及季節(jié)性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但精心照顧和修剪工作往往會做得不到位,例如地面硬化、不合理的堆土嚴重影響地下根系的透氣性和吸水性,導致很多古樹的長勢不甚理想。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類活動范圍越來越大,改造地形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十分常見,越來越多的山地成為平原。表現(xiàn)在一些古樹出現(xiàn)在了低于或高于當?shù)睾0胃叨?、路面、建筑物的情況,部分古樹原生地形海拔和場地建設標高落差較大,不利于古樹的健康生長,甚至致其死亡。
由于資金不足,各級古樹保護部門在進行古樹保護的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4]。比如很多古樹遭受了嚴重的病蟲害威脅,大量的古樹需要得到修復。然而,由于缺少資金支持,后續(xù)的工作難以展開,勢必會導致古樹的病蟲害更加嚴重,甚至導致古樹死亡。
古樹變老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繁雜的生理過程。有關研究顯示,古樹的生長與其生存條件息息相關。生態(tài)體系完善、環(huán)境要素條件好或通過人為因素措施改進的古樹均生長優(yōu)良,樹體壽命長;反過來,古樹長勢衰弱,壽命減短,乃至不到百年就枯萎死亡。古樹的復壯措施涉及地上與地下兩大部分。其具體措施如下。
土壤的地下追肥有助于古樹吸收到更多的養(yǎng)料,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創(chuàng)造出適合古樹根系生長的環(huán)境,如施加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使其根系更好地生長,通過對樹體外部的科學修剪、樹干損傷修護、葉面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開展復壯措施,同時進行古樹生理生化指標測定,以此作為古樹恢復的重要依據(jù)。
4.1.1 開溝埋條
在土壤板結、通透性差的地方,可以采用開溝埋條的方法,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同時也可起到截根再生復壯的作用。開溝的方式包括環(huán)形溝、輻射溝和長條溝。環(huán)形溝和輻射溝多用于孤立樹木和水肥等資源配置距離較遠的樹木;長條溝多用于古樹林或行狀配置的樹木。據(jù)北京中山公園試驗,1981年開溝埋條,1985年檢查發(fā)現(xiàn)大量根系沿溝中埋條的方向生長,呈束狀分布,有的新根完全包住了埋下的枝條,效果十分明顯。
4.1.2 設置復壯溝-通氣-滲水系統(tǒng)
在城市中或者公園中生長的古樹,多為長勢衰弱的狀態(tài),由于地下各種管線密布、磚石密集、污水積存等原因,導致古樹不能很好地吸收養(yǎng)分。在這種情況下,古樹保護部門必須采取措施進行古樹的修護工作,如開挖復壯溝、下設通氣管道、建設滲水井等。長度和性狀因地形而定。有時是直溝,有時是半圓形或“U”字形溝。溝內回填物有復壯基質、各種樹枝和增補的營養(yǎng)元素,改善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促使古樹健康生長。
4.1.3 鋪設透氣鋪裝或種植地被
古樹生長的土壤需要一定的透氣性,一般可以采用鋪設透氣磚來改善。透氣磚的材料和形狀可根據(jù)需要設計。如果古樹所在的地方人類活動較少,則可以種植豆科植物,如苜蓿、白三葉、半枝蓮等地被植物,這樣也可以提高單位面積內的經(jīng)濟效益和景觀效益。
4.1.4 土壤的改良
古樹在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內生長在同一個地方,土壤養(yǎng)分有限,常易呈現(xiàn)缺素癥狀。加上人為踩實,導致透氣透水性變差。因此,應該重視古樹名木生長環(huán)境的土壤改良。
北京市故宮園林科從1962起開始用土壤改良的辦法挽救古樹,使得老樹復壯。例如,位于皇極門內寧壽門外的一株古松,幼芽萎縮,葉片枯黃,形似火燒。他們在樹冠直射之下的影子范圍內,對樹木的大骨干根展開措施,掘地深度為0.5 m[3]。挖土的過程中使用原土與沙土、大糞、鋸末、腐殖質和含量較少的復合肥攪拌均勻之后回填踩實。采取這樣的措施6個月之后,這株古松長出新的葉梢,地下部分長出2 cm~3 cm的須根,最終實現(xiàn)了更好的長勢[4]。足以見得,通過有效地改善土壤通氣條件,降低土壤容重,有利于土壤有機質的分解,便于古樹根系吸收,有助于古樹的根系發(fā)展,從而使得古樹繼續(xù)茂盛。
4.1.5 生長調節(jié)劑的施用
給植物根部及葉面施用一定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不僅有延緩衰老的作用,對古樹的復壯也將會產生明顯的效果。
4.2.1 古樹圍欄及外露根腳的保護
為了避免來往人群對古樹的影響,使得古樹的根系受到游客的踩踏影響而萎縮,可以在古樹根系大致范圍內的地面部分設置圍欄,一般情況下除了維護人員,游客不得進入,并且對地面進行定期的維護與土壤疏松。對于漏出地面的根系予以覆土掩埋或者地表加設網(wǎng)罩和護板予以保護。同時重視對環(huán)境的保護,避免產生環(huán)境污染。
4.2.2 病蟲害的防治
因為古樹往往有很長的生長歷史,一些不利于古樹生長的昆蟲會給古樹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北京地區(qū)的病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等。4月—5月為高發(fā)生期,9月—10月為第二次高發(fā)期。它們大量吮吸古樹汁液,破壞輸導組織,削弱機械強度,導致樹體損傷,枝葉枯黃。根據(jù)北京市中山公園試驗,用藥劑熏蒸效果較好。
4.2.3 病蟲枯死枝的清理與修剪
若古樹遭受病蟲害的威脅,則應抓緊清理或焚燒枯枝,并美化樹體。對具潛伏芽、易生不定芽且壽命長的樹種(如槐、銀杏等),當樹冠外圍枝條衰老枯梢時,可以用回縮修剪進行更新。
4.2.4 樹洞的修補與填充
古樹的主要部分常常因為時間原因而導致內部空洞,之前的解決方案多使用磚塊和混凝土填充,但這一方案也有很大的弊端,因為其封閉性較差,長時間下去往往會有雨水滲入,但滲入其中的雨水難以在較短時間內蒸發(fā),古樹會因此而內部腐爛。最近幾年來引進聚氨酯作為填充材料,除了成本較高外,對樹木本身的生長不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因此是目前理想的內部填充物。
4.2.5 支撐和加固
因為古樹成長的年代十分久遠,所以整個古樹的軀干常常會有一定的衰老和中空現(xiàn)象,受此影響容易導致樹冠失去平衡,產生傾斜甚至死亡等現(xiàn)象??梢圆扇∫恍┍匾胧ζ溥M行扶正,如皇極門內的古松均利用棚架式支撐。樹體加固應用螺栓、螺絲等,切不可用金屬箍,以避免造成韌皮部的縊傷。
本文對古樹名木的保護現(xiàn)狀進行了基礎的研究與總結,闡述了古樹名木的價值,探討了古樹保護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借鑒國內外典型案例的經(jīng)驗,提出古樹名木的保護復壯措施,為改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提供參考。
[1]張樹民.古樹保護技術研究[J].國土綠化,2012(10):46-47.
[2]王寶華.中國古樹名木文化價值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
[3]陳正蘭.古樹名木保護措施[J].農家參謀,2019(20):122.
[4]2019年北京推動古樹名木保護高質量發(fā)展[J].綠化與生活,2019(2):2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9.08
S788
A
2095-1205(2022)09-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