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柳青,劉琍萍
(貴州警察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5)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公安院校是培養(yǎng)公安后備人才的主渠道,其教育具有職業(yè)化特征。因此,公安院校思政課立德樹人的目標在于鑄牢忠誠警魂,培養(yǎng)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zhí)法公正、紀律嚴明的新時代公安鐵軍。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公安院校思政課教學就必須將思政課的課程要求與公安院校人才培養(yǎng)要求進行有機融合構建公安特色思政課。同時,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其關鍵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通過實施教學活動實現(xiàn)對人的主觀世界的改造,這一改造必須以教育對象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2019 年3 月18 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教學離不開教師的主導,同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加大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1]這種主體性作用發(fā)揮的前提在于學生要對思政課的課堂主動參與,這種參與包含了身體、心理、思想的三重維度,這種參與同時也將提升思政課的課堂活力。學生在思政課中主動參與如何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2022 年4 月25 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就指出,要針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2]就意味著,思政課教師需要跨越學科,從青少年發(fā)展階段的特點中去尋求激發(fā)學生在思政課課堂中的參與動機。
《思想道德與法治》是在大一上學期面向一年級本科生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共計48 個學時,主要針對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思想道德與法治等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幫助大學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yǎng),成長為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本課程是學生入校學習的第一門思政課,要幫助學生正確認知自我、定位自我,實現(xiàn)從普通學生到預備警察的思想轉化,更要發(fā)揮好思政課在鑄牢忠誠警魂中的關鍵作用。
從課程特征來看,本課程具有銜接性、融合性、貼近性等特點。它銜接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教師在學生高中基礎上進行深度教學,同時又為之后的思政課奠定基礎。它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理論性與實踐性于一體,需要在理論講解中緊貼學生個人成長、成才的實際需求,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覝首约旱纳鐣恢?,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從課程本身來說,《思想道德與法治》應該是一門既與學生原有知識儲備高度關聯(lián)又具有理論深度,既包含馬克思主義理論又貼近學生生活實踐,既需要掌握理論知識又需要具有思維、實踐能力的課程。但事實上,通過個別訪談、調查問卷等方式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該課程的反饋大多是大道理、不接地氣、無關聯(lián)性、無指導意義。教師的反饋大多是帶動不了學生的學習、課堂缺乏活力。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感、獲得感的缺失成為了擺在教學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教育心理學原理來說,對課程的興趣匱乏和需要的不被滿足造成課程學習動機難以激發(fā)和維持,因而產生了認知、情感、行為上等一系列表現(xiàn)。
首先,認知上缺乏獲得感、認同感。本課程內容與高中政治課有重疊,又涉及很多耳熟能詳?shù)慕Y論,學生既親切又缺乏目的性,不清楚可以在課程中獲得什么。課程內容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學生有政治認同,但這種情感認同背后缺乏學科知識所支撐的理性認同。
其次,情感上無興趣、無共鳴。課程涉及人生、價值、道德、法治等抽象內容的探討,雖聚焦成長但需要去實踐領悟,而學生的年齡和閱歷又不足以產生豐富的感性積累,會造成“講道理、大而空”的感受,無法產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具有主觀性,未真正接近了解學生,教學視角與學生視角無法產生交集,學生無法產生共鳴。
最后,行為投入少、積極性差、參與度低。本課程既需要理解思考也需要實踐探索,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要有充分的投入,事實上學生課堂積極性和參與度低,既不愿思考也不愿探索。一般呈現(xiàn)三種狀態(tài):無學習投入,課堂摸魚,考前突擊;有一定的學習投入,一旦在學習中感受到枯燥就放棄;有充分的學習投入,但是只是知識記憶,缺乏高階能力的獲得。
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可以分為隱性因素和顯性因素兩類,其中隱性因素是在教學程序之外以間接方式影響動機的因素,包括課堂文化和學生特點。顯性因素是在教學程序中以直接方式影響動機的因素,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影響因子。
1.忽視隱性因素作用
一方面,忽視課堂文化的構建。課堂文化包含課堂主體共同的價值觀、信念、觀點、規(guī)則。思政課的入腦入心需要學生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這種主體意識的覺醒需要通過課堂文化的構建,以重塑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認知。美國教育研究者蘇溪·博斯與約翰·拉爾默在《項目式教學》一書中提到積極的課堂文化可以構建開放包容的學習共同體,強大的文化會鼓勵學生努力、支持團隊協(xié)作、激發(fā)學習動力,并以此促進學生構建課程學習與自我的意義鏈接,培養(yǎng)成長型思維,從而促進學習的發(fā)生,但這一因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常被忽略。
另一方面,忽視學生特點的分析?!耙詫W生為中心”的觀念自1952 年卡爾·羅杰斯首次提出以來就受到國內外教育學界的廣泛關注,對高等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首先就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而學生的發(fā)展是兼具一般性與特殊性,兼具連續(xù)性與階段性,這就要求思政課的教學要因材施教。但是,由于《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是面向所有專業(yè)學生開設,會給教師和學生都造成思政課程與專業(yè)學習發(fā)展無關聯(lián)的錯覺。這就會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忽視對學生特點的分析:忽視學生特點,教學千篇一律;忽視學生的實時狀態(tài),不了解學生關注什么、困惑什么、學習風格如何、學習能力如何、學習目標如何;忽視學生發(fā)展狀態(tài),不關注學生的專業(yè)差別、人才培養(yǎng)差別。
2.顯性因素作用受阻
其一,教學目標的設置讓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向?!八袃和统赡耆硕纪ㄟ^自己的先有概念來理解世界、解碼信息。不過先有概念是多種多樣的。與學習者個人、其周邊的物質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有關的一切都有相應的先有概念。”[3]學生的這種先有概念決定了學生既有知識積累、能力水平上的差異,又有現(xiàn)實需求的差異,因而學習目標有差異。而以往的教學目標往往是根據(jù)教材內容制定的普適目標,學生找不到課程學習與自身狀態(tài)結合點,望目標“興嘆”,找不到學習方向。
其二,教學內容受制于教材讓學生感受不到關聯(lián)。教學往往局限于教材邏輯之中,教材邏輯是知識性、結論性的學術寫作邏輯,而學生學習的邏輯是思維生成邏輯,更多地是一種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產生認知結論的過程。這兩個邏輯之間的差異讓教學在抽象的人生、價值、道德、法治的內容中忽視了具體教學對象的認知會受到已有經驗水平、現(xiàn)存環(huán)境、未來定位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差異。局限于教材邏輯就是局限在抽象的學生中,這自然無法貼近鮮活具體的教學對象,無法引起求知欲。
其三,教學方法的選擇沒有以內容為導向,方法的實施又讓學生不知所措。以往思政課的教學方法的選擇通常與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偏好有較大關聯(lián),因此在大多數(shù)時候常常呈現(xiàn)極具教師個性化的單一方法,用內容去僵硬地套方法,而沒有真正地結合教學內容特征去選擇相適的方法。就整個課程教學全過程而言,單一的教學方法也會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呈現(xiàn)出認知疲憊狀態(tài)。同時,在教學中學生通常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運用目的不清楚,不知道在何時應當做什么、怎么做,失去了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失去控制感也會降低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參與感。
其四,課程考核重期末輕過程,平時考核模糊性大,學生不清楚獲得了什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另一層含義是“以學習效果”為中心,教學過程的實施要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產生為中心,課程的評價考核結構和方式也應當與學生的學習效果產出相匹配。學習效果的產出可以體現(xiàn)在學生的聽課情況、觀點表達、課程參與、思維成果等多方面,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需要圍繞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立體化的評估。但事實上,《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期末考試占比高達70%,且以記憶性知識為主,造成平時不學習期末考高分現(xiàn)象。平時成績依據(jù)模糊,教師主觀性強,難以對學習行為進行客觀評估,難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就難以促進學習。
美國心理學教授 Keller J.M.創(chuàng)立了 ARCS 學習動機模型(下文簡稱動機模型),該動機模型聚焦學習動機的激發(fā)和維持,旨在通過不同類別動機進行教學設計[4]。其包含4 個要素,即注意、關聯(lián)、自信和滿足,并以其英文首寫字母“ARCS”命名。其中,注意因素聚焦吸引興趣、激起探索態(tài)度、維持注意等問題,關聯(lián)因素聚焦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已有經驗間的關系處理,自信因素聚焦學習任務的選擇、學習目標的設置、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等問題,滿足因素聚焦學生反饋的給予、學習遷移效果的促進、學生獲得感的呈現(xiàn)等問題。ARCS 動機模型同時關注動機的激發(fā)與維持,遠不止好奇心的短暫誘發(fā)和注意的短暫維持。此外,它強調教學內容與學習者已有知識、現(xiàn)實經驗、思維產生過程的關聯(lián),注重學習的獲得感,注重學習的遷移。目前,ARCS 學習動機模型被廣泛運用于計算機、英語、理工科、醫(yī)學、教育學類等各學科教學中。這些教學設計均從ARCS 的4 種動機類別出發(fā),聚焦教學設計擬解決的問題,從而形成完整的教學設計。思想政治教學中關于ARCS 學習動機模型的關注與應用較少,有部分研究者對ARCS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運用思考,但是僅僅停留在理論上,并未對此進行實踐探索,尤其是在思政課上。
西北大學研究者張煒等認為“新型學習共同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以知識構建和意義協(xié)商為內涵。學習共同體既是實踐共同體,又是探究共同體,強調每個人既是學習者又是潛在的助學者,師生之間是合作、互惠、相互促進的關系?!盵5]在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前提下為促進學習共同體的形成,需要建立一種積極進取、努力向上、充滿活力,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新型課堂文化。據(jù)此他們提出“應緊密圍繞學生‘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和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目標實現(xiàn)和達成,提倡建立師生平等交互、生動和諧的課堂氣氛,強調師生互動探討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跨專業(yè)發(fā)展,增強主動體驗和探究,努力促成學生實現(xiàn)自我完善和提升?!苯Y合上述研究思路,在課程教學中可通過以下途徑構建積極的課堂文化,打造課程的學習共同體。
首先,結合世界歷史中的典型案例,和學生一起探索思政課學習可能涉及到的問題、意義和價值,以及可能達成的學習目標,以幫助學生建立思政與自我的聯(lián)系。探討學習的內涵與意義,以打造共同的學習觀。其次,以頭腦風暴的形式圍繞“你心目中的思政課課堂應該是什么樣的”這一主題和學生制定課堂公約,公約規(guī)定了教師和學生的課堂責任,告知學生課堂探索的邊界在哪里,課堂中鼓勵怎樣的行為,課堂希望產生的改變是什么,以促進包容、尊重和公平的學習文化。并且在整個課程教學中貫穿課堂文化的構建,創(chuàng)建公平、開放、包容且具有吸引力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習共同體的產生。最后,定期和學生一起回顧、檢查教師和學生對課堂公約的執(zhí)行情況,以此保障公約的落實落地。
“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把統(tǒng)編教材作為依據(jù),確保教材的規(guī)范性、科學性、權威性,同時也不能簡單照本宣科。教材給出的是教學的基本結論和簡要論述,要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愛聽愛學、聽懂學會,需要做很多創(chuàng)造性工作。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多樣化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教學目標?!盵1]公安院校學生的特殊性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有個體成長的特殊性,這表現(xiàn)在代際差異和個體差異上;另一方面是學生有培養(yǎng)目標的特殊性,這表現(xiàn)在專業(yè)間的差異性,具體為以專業(yè)為支撐的新時代公安工作的特殊要求。在此特殊性的基礎上,分析公安院校學生的成長角色和專業(yè)角色,所謂成長角色即學生作為青年在成長過程中的自我角色,所謂專業(yè)角色即學生作為未來某專業(yè)人才所規(guī)定的社會角色。圍繞動機模型中的注意、關聯(lián)、滿足因素,羅列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和專業(yè)角色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同時梳理出教材內容中的重要問題,然后找到兩者之間的契合點、成長需求與培養(yǎng)目標的結合點,將《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根據(jù)其涵蓋的理論性知識與實踐要求的占比拆分成理論教學內容(共21 個專題)和實踐教學內容(共6 個專題)兩大板塊。
理論板塊的構建在分析公安院校學生角色的基礎上,課程團隊將學生的成長需求和專業(yè)要求融入到教材內容中,讓教學內容形成“理論淵源+課本知識+成長問題+專業(yè)要求”的格局,將新時代公安工作、警察的本質、從警理想、公安英模精神、警察的核心價值觀、警察職業(yè)道德、平安中國與法治中國7 個公安內容融入到教材章節(jié)中,產生了12 個公安特色理論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內容的構建在緊密結合預備警察身份和公安實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教學道具和校園內貴州公安英烈墻,產生了6個公安特色的實踐教學內容。兩個板塊的教學內容整合為以教材為基礎的公安特色內容(見圖1),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與自我的關聯(lián)感。
圖1 構建公安特色教學內容
蘇聯(lián)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區(qū)分了兩種認知發(fā)展水平:一是現(xiàn)有水平,二是依靠幫助可達的水平。二者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既要走在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前面又要設計讓學生跳一跳能夠夠得著的目標,促進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向前位移[6]。2019 年3 月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以“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指導,課程團隊以“知之、信之、行之”的思路,將教學目標設置為“低階、中階、高階”三個層次的目標。低階目標重在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知之”,即讓學生形成對相關主題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知識體系構建。中階目標重在對教材理論知識的“信之”,即結合原著、原文幫助學生呈現(xiàn)結論性知識的產生過程,讓學生能夠對結論進行溯源,從而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論產生過程的科學性,以此增強理性認同。高階目標重在對教材理論知識的“行之”,即將學生自己的成長經歷擺進去、把學生作為預備警察的角色擺進去、把學生當下面臨的學習、生活的任務擺進去,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指導自己的人生實踐。三維目標結合以實現(xiàn)“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
每個層次的目標都分別對應了相應的成果檢驗形式,低階目標的成果檢驗形式為思維導圖,即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進行知識思維導圖的繪制,在知識梳理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知識的體系化建構和鞏固。中階目標的成果檢驗形式為理論評述,即學生根據(jù)知識溯源過程,對理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理論評述性思考,在回顧理論產生過程的基礎上直面思想質疑實現(xiàn)自主的學理分析,堅持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建設性和社會問題的批判性的統(tǒng)一。高階目標的成果檢驗形式為問題解決,即學生運用已學的理論、方法、立場,對自己關注的有疑惑的實踐問題進行剖析和解決,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將所學知識運用在實際行動的指導中,實現(xiàn)從普通學子到合格的預備警察的轉變。
為了解決課程講解理論深度不夠的問題,課程團隊在分析教材內容指向和團隊教師學科背景、教研專長的基礎上,采取了以教學團隊形式進行的模塊式專題教學,將教師的學科背景、教研專長與課程內容結合起來,課程講授時知識溯源性更強,能夠有效地增加課程理論深度,學生更具有獲得感。為了解決學生實踐體驗不夠的問題,課程團隊結合心理學和教育學原理,將教育心理的團隊輔導模式運用在思政課的實踐教學中,開發(fā)了3 種《思想道德與法治》活動實訓教學,讓學生在行為體驗中感悟個體思想對行為的影響。同時,充分利用校內資源——貴州公安英烈墻和校史展覽館開展現(xiàn)場教學,將警察角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此外,教學團隊積極走向公安基層,收集公安工作執(zhí)法典型案例,用情境模擬教學讓學生深刻體驗公安執(zhí)法中的情與法。
以上兩類教學過程均以問題鏈為基礎開展,結合對分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以結論性知識的生成邏輯為基礎,在遵循學生事物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以問題誕生知識、知識指導實踐的方式,向學生展示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產生和運用的過程。在問題的產生過程中讓學生動起來,在問題的回答中促進交流讓學生說出來,在答案的提煉中進行理論的溯源性講授讓學生聽進去,在課后的復盤中讓學生將獲得寫出來。課程團隊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的主要思維過程以“四個一”(一個內容、一個目標、一點思考、一份獲得)課堂表格呈現(xiàn),學生通過表格完成監(jiān)督,促進自己的學習,提升課程投入,引發(fā)思考探究,提升書寫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課程的獲得感中以看得見的方式呈現(xiàn),強化學習動機(見圖2)。
圖2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指出:“全部人類的歷史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tài)中的人,而是處在現(xiàn)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發(fā)展過程中的人”。[7]這一對“現(xiàn)實的人”的論述也可以放在教學中,即在圍繞學習效果而對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促進的過程,考核指標也必須設置在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聽課行為、課堂表達行為、課堂活動參與、思維結果的形成書寫等學習行為中,并充分借助教育信息技術,抽取大數(shù)據(jù)的指標,讓抽象的考核走向可視化、具體化。
根據(jù)教育部下發(fā)的《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 年本)》要求,將課程平時成績占比提升從30%提升到40%,形成“課程成績=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成績×60%”的考核方式,并將平時成績的考核指標細化為課程簽到、章節(jié)測試(理論知識聽得進去)、課堂活力(自我觀點說得出來)、合作探究(小組活動動得起來)、課堂獲得(課堂收獲寫得下來)等五大指標,所有指標數(shù)據(jù)全部用學習通APP 進行客觀記錄。通過指標的細化和APP 的客觀記錄,在學生學習行為可視化的基礎上,師生均能得到教學的實時反饋,有的放矢地促進“聽、說、動、寫”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找到對學習的控制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血脈,“圍繞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重大節(jié)點,研究確定一批重要標識地,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顯時代特色,使之成為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的大學校。要設計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的教育活動,建設富有特色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導他們從小在心里樹立紅色理想?!苯虒W團隊將這樣的思路運用在公安院校的思政課中,立足地方資源,結合院校性質和學警特點,充分拓展課程教學的內容、豐富課程教學的形式。
一方面,以榜樣教育為目的,以貴州公安隊伍中的先進典型為榜樣來源,以貴州公安隊伍英雄模范的品質特征為基礎,發(fā)動學生以課外實踐形式去采訪調研、收集榜樣人物相關事跡,初步建成貴州公安英模案例庫,共計121個案例。依托案例庫的建設,產生了“校友記”專欄公眾號推送文章,累計閱讀量近萬;誕生了系列優(yōu)秀微電影劇本,其中一個劇本拍攝成微電影并獲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我心中的思政課”微電影創(chuàng)作大賽特等獎。
另一方面,以警示教育為目的,發(fā)動學生收集十八大以來涉及到的貴州公安隊伍的違法違紀案例,初步建成學生警示教育平臺,共計25 個案例。該平臺的建設,既能激發(fā)學生在警示教育學習上的主動性,又能促進學生對案例的深度剖析,充分產生反面警醒作用。同時在該平臺的建設基礎上,教師可以圍繞案例發(fā)起多樣化的教學,如在案例研討中進行世界觀、人生觀的深度剖析,在情景再現(xiàn)中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地體會違法違紀行為的形成原因和心理變化。此外,結合地方公安院校學生畢業(yè)后服務當?shù)鼗鶎拥奶攸c,立足本省省情,課程團隊積極與黨報合作,從2020 年累計開展8 次“黨報記者走進高校思政課”系列活動,邀請資深記者從基層的生動案例出發(fā),幫助學生結合預備警察身份更加深刻地理解貴州,讓學生在一線案例中豐富看待社會的視角、積累間接經驗,促進其從學生到合格的預備警察的思維轉變。通過這些途徑,拓展課程教學,在課堂外形成濃厚的思政學習氛圍,實現(xiàn)文化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