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筱晏
(江南大學 人文學院,江蘇無錫 214122)
“今昔之比”“靈肉之爭”“生死之謎”是歐陽子對《臺北人》主題命意的劃分,它們相互關(guān)聯(lián)、環(huán)抱,具有一體性[1]。白先勇和畢飛宇塑造了尹雪艷和筱燕秋兩個人物形象,貼合此3 個主題的書寫,體現(xiàn)了高超的藝術(shù)手法:《永遠的尹雪艷》里,尹雪艷似乎身心都活在過去,已然超越肉身,甚至“左右”生死;《青衣》中的筱燕秋,在與時間的博弈中尋求靈魂救贖,卻一點點目睹自己的“死亡”。在時代的浪潮中,她們都清冷地、徐徐走過自己的人生,展現(xiàn)了極具痛感的悲劇性審美意義;在融入或游離時間的拉扯中,都堅持著各自的特性與對自我意識形態(tài)的追求,體現(xiàn)了個體存在的意義。
文章開篇,“尹雪艷總也不老”,白先勇似乎有意地說尹雪艷的不變,但在《永遠的尹雪艷》中,從上海到臺北,從百樂門到尹公館,從王貴生到徐壯圖,盡顯今昔之變。尹雪艷仍然有著“不知緣故的迷人”的魅力,她想要保持考究的排場,一切都在盡力和上海的模樣靠攏,追求高雅與浮華。她以曾經(jīng)的交際人脈、最初的資本積累、熱鬧的排場吸引有社會身份人士,自己也從原來的“不多言、不多語”,只有在緊要的場合插上幾句中聽話,逐漸轉(zhuǎn)變成了“最稱職的主人”,能夠自如地應付每一位客人,力爭讓每一位來客都有賓至如歸的滿足與快樂,不分尊卑老幼,都招呼得妥妥帖帖[2],讓他們死心塌地,舒適沉淪。然而,在保留原樣的過程中,她的處事心態(tài)早已發(fā)生了變化:最初為王貴生致哀,尹雪艷不懼政治波及停了一夜的百樂門;而在徐壯圖的葬禮上,她款款而去,施施然離開,夜晚尹公館燈火通明、牌局不歇。外表沒有受時光影響的尹雪艷,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正是悲劇下的涼薄顯現(xiàn),她在人情練達中變得冷漠,逐漸將自己邊緣化為沒有感情的局外人。
同樣被命運戲弄的還有《青衣》中的筱燕秋?!拔揖褪擎隙稹笔求阊嗲锝o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二十年的光陰,偷走了這位青衣嫦娥的丹藥,讓她最終隕落在冬日的街頭。與尹雪艷自如地適應環(huán)境、玲瓏于社交場不一樣,“嫦娥” 是她罔顧一切也要活下去的唯一念想。二十年終究給她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創(chuàng)傷性影響,臃腫,松弛,無不在提醒著她今非昔比,尤其在學生春來年輕體態(tài)的對比下,她是那么可笑。筱燕秋自始至終是為嫦娥而活的,時隔多年接到可以登臺的消息時,她震驚又喜悅,恍惚又飄然,一潭死水的生活、刻骨銘心的創(chuàng)傷,突然有了希望和治愈的火光,讀來無不產(chǎn)生惻隱,更為她高興。然而這簡單的高興很快就破碎了,等待著她的是不同往昔的現(xiàn)實:盲目減肥后的眩暈惡心,“刺花兒”的難堪,偏執(zhí)地想要留住被寄予厚望、具有“曾經(jīng)的自己”性質(zhì)的春來。然而終究時不我待,二十年過去,除了自身年歲與身體等多重負荷外,至真至純的嫦娥夢還在金錢、權(quán)勢的干預下逐漸沉寂、消亡。
“總也不老”的尹雪艷,已然老去的筱燕秋,帶著千帆過盡之慨緊緊抓住過去,卻唱響凄涼的悲歌:尹雪艷在自己的公館里,以一種固執(zhí)但有效的手段維持著過去上層社交場所那般的繁華與奢靡,培養(yǎng)出老辣熟練、圓滑世故的態(tài)度游刃有余地應對人情關(guān)系;筱燕秋仍然深陷“嫦娥”的夢想,渴望自己身上沉睡已久的嫦娥真正蘇醒,卻在現(xiàn)實中不斷地被迫妥協(xié)。她們分別是“心老人不老”和“人老心不老”的代表,兩種“變”都是世事擠壓下的無力,是向現(xiàn)實低頭的退讓,帶有濃郁的悲劇審美情感。今昔之比,更顯昔之可貴,今之悲涼。
有人說,尹雪艷是時光之神,時光不為她的容貌留下痕跡,她亦是時光的象征。白先勇并沒有以大量的筆墨敘寫尹雪艷起起伏伏的一生,他僅用寥寥幾筆,就勾寫了她是如何讓王貴生沉迷,是如何讓洪先生以10 個條件拋妻棄子而結(jié)婚,是如何在來到臺北以后搭建起尹公館這個社交場所,重氣息而不重起伏,極其簡單地描寫里面的人和事。而在整體的淡化敘述中,白先勇卻偏偏花費了較多筆墨寫尹公館的熱鬧。尹雪艷則在社交場合的牌桌間游刃有余,在不斷推倒籌碼的尹公館內(nèi),她叼著金煙嘴,悲天憫人地注視著煙熏繚繞的名利場,看著得意或潦倒、老年或壯年、曾經(jīng)叱咤風云風華絕代的來客們狂熱廝殺、相互宰割[3]。尹雪艷仿佛一位高高在上的判官,冷眼審視事態(tài)變遷與人生走向,毫無波瀾地瞧著身份權(quán)貴之人消遣娛樂:空虛奢靡,尋求快慰。從上海到臺北,尹雪艷有著脫離所處背景的獨立性,帶有“異世”的人格色彩,絕不受到外界環(huán)境與社會變化的影響,保持著個人的節(jié)奏與拍子,將靈魂、將情感抽離出來。她的精神意念與整個環(huán)境格格不入,代表著權(quán)貴之眾欲望的狂歡與沉淪,代表著時光的流逝與殘酷。
同樣格格不入的還有筱燕秋。她又哪里是在演嫦娥呢,嫦娥已經(jīng)融進她的血脈、融入她的靈魂,她走的是通向月球的路。文中不止一次地體現(xiàn)出她的冰冷:喬炳璋身為上級領(lǐng)導卻會莫名地怕她,劇組的其他成員總是不懂這個沉默的女人在想什么,老實呆板的丈夫面瓜不會理解她——潛心青衣生涯的筱燕秋本不該落入俗塵組建家庭,她整個靈魂隨著戲臺上那個甩動水袖的嫦娥一同向往著月亮。二十年前筱燕秋因為“神經(jīng)質(zhì)”潑出毀了她大好青春年華的熱水,二十年后因為“神經(jīng)質(zhì)”對滿是自己過去影子的學生春來失控。“嫦娥”與她靈魂的絕對契合讓她這般“神經(jīng)質(zhì)”,她的奔月之夢注定是孤寂凄涼的。她的肉身卻在現(xiàn)實的泥潭中苦苦掙扎,她輕易且平和地和老板睡過了,于她而言,肉體僅僅是肉體,真正被嫖的不是身體,而是嫦娥的名氣以及她多年來的執(zhí)著與夢想。這早已暗示了筱燕秋支離破碎的嫦娥夢,也體現(xiàn)出在物質(zhì)性的交易與現(xiàn)實擠壓下,她再難有一方生存空間。
在寫作尹雪艷和筱燕秋的時候,白先勇和畢飛宇都藝術(shù)性地使用了“風”這個意象,尹雪艷“踏著風一般的步子”“不知什么時候卻像風一般地閃了進來”,在桌牌中間巡視、寵幸,“像一球隨風飄蕩的柳絮”[4],步履如風,猶如靈魂無根,漂浮不定,卻又有要站住腳跟、指點一方水土江山的野心,二者形成的強烈反差給人深深的脫離現(xiàn)實之慨;在《青衣》中,紙片隨風翻飛,象征著提線木偶般的青衣演員筱燕秋,“飄忽,卻又癡迷,它被風丟在了墻的拐角”,她被隨便地擺在某個位置、被以隨便的某種態(tài)度對待,一如那張“一顛一顛的”紙片,“既像躲避,又像渴求”[5],一步步地妥協(xié)退讓加劇了人物的悲涼底色,筱燕秋對自己的肉體沒有任何掌控感,在物質(zhì)交易下,她的靈魂沒有載體歸宿。從某種程度來說,兩個人物的思想靈魂與肉體現(xiàn)實之間都存在一條鴻溝,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她們讓人通體發(fā)涼的冰冷氣質(zhì)。靈肉分離本身帶有對所處時代、所處社會的質(zhì)疑,她們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個人拋棄了社會,社會拋棄了個人,于生存境遇而言是不散的悲歌。
有文藝評論者認為,尹雪艷是“幽靈”,是“魔鬼”,是死亡的象征。歐陽子在《王謝》第二章《〈永遠的尹雪艷〉之語言與語調(diào)》中詳細地闡述了尹雪艷的存在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作者對人生的評語”,她的話語與行為完全不像是一個現(xiàn)實人物該有的樣子,更像是開了上帝視角,帶有“一種先知者之‘寓言’”[6]。對于死亡,尹雪艷就像一位掌管生死的狂徒:象征死亡的白色衣物、象征血腥的紅色頭飾,以及傳聞命中帶的重煞,都能輕易攫取他人性命。她的話如同神諭一般,三言兩語就能夠安撫來客們的情緒,無論是牌桌上的失意,還是太太們的抱怨。大家離不開她,在她這里掩蓋著內(nèi)心深處的“人類的欲望和執(zhí)迷”,透過尹雪艷這面鏡子,能夠窺視到他們苦苦營造出完美假象的逃避心理,即“不肯正視臺北荒涼的環(huán)境和自己早已不如從前的身份地位”[7],深陷自欺欺人的囹圄。尹雪艷明明是死神的象征,卻受到“獵物”的追捧,帶有蠱惑人心的魔力——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現(xiàn)象。一旦接受這個設(shè)定,就容易生起強烈的恐懼。她與命運之神比肩,以悲天憫人的態(tài)度俯視蒼生。生死一瞬,滿是嘲諷,滿是慨嘆,滿是冰涼。
筱燕秋早就沒有生死概念了。她不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不顧發(fā)燒發(fā)炎也要往劇場趕,宛如一個魔怔了的“瘋子”,成了死神無法威脅到的“無生命體”。她把陰森詭異的氣息帶到了家庭的上空,家人能悲傷又無力地“看到生活的盡頭”。而在后臺,筱燕秋看著曾依偎在老板懷里言笑晏晏的春來上妝上臺,看著臺下老板的微笑和掌聲,有一種遍體生寒的冷靜:在有錢捧才有機會亮相的時代,她的堅持愈發(fā)愚蠢。這一回,她的執(zhí)念碎了,她執(zhí)著了一輩子的嫦娥在蘇醒失敗之后死在了那個雪夜,死因不詳,終年四萬八千歲。曲終人散,筱燕秋唱了一輩子的獨角戲在冷峻的筆鋒下黯然謝幕。
在尹雪艷和筱燕秋身上,能看到一種非人化的形象塑造。身邊的人幾乎不懂這兩個冷艷的女人心里想的什么,生死與她們無關(guān),她們在自己的世界里禹禹獨行。盡管兩位作者處于不同的文化生態(tài),卻在作品中體現(xiàn)了相同的文學語境:尹雪艷和筱燕秋處在名利熏心的社交場所,睥睨麻木且沒有思想的客人,也對權(quán)欲下的藝術(shù)場合失望透頂。她們以柔弱之軀抵御時代洪流,展現(xiàn)了強烈的個體生命意義與頑強的自我覺醒意識。生又如何,死又如何,她們以謎一樣的姿態(tài)孑然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一串寂寞的空響與無聲的嘆息。
從“今昔之比”“靈肉之爭”“生死之謎”3 個維度看,兩部作品都帶有毀滅性質(zhì)的悲劇審美意義,也體現(xiàn)出共通的生命意義與個體價值。
兩位作者借作品領(lǐng)教時代的悲涼與人生的虛無,體現(xiàn)高超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與象征表現(xiàn)意義?!队肋h的尹雪艷》是白先勇最“冷”的一部作品,畢飛宇的《青衣》也“冷”。交際花尹雪艷、青衣演員筱燕秋,都是作為“被看”者的角色,活在他人眼中,活在他人口中,成了非人化的物品,供人品評指摘;然而,兩位作者借她們的經(jīng)歷,描摹尹公館或戲廠子里形形色色的人、林林總總的事,借她們的眼睛,冷眼旁觀其他角色人物的言行舉止,甚至是庸俗的丑態(tài),從這個意義上說,她們又是“看”的角色。在“自己的存在向度”與個人的角色視角下,能夠發(fā)掘作品中人情世事隱藏的“一種模糊性和相對性”,從而促使我們追問并尋求背后的潛在意義與存在動因,在這樣的情況下,“隱喻”產(chǎn)生了。在隱喻的話語體系背后,她們身上傾注了作者想要表示的對所處時代的心理狀況與認知程度,充當作者的觀測鏡,代表作者領(lǐng)教時代的縹緲、人生的虛無。尹雪艷的冰冷與無情,是對權(quán)貴醉生夢死的嘲諷,筱燕秋的孤僻與瘋狂,是對錢權(quán)至上環(huán)境的控訴。白先勇和畢飛宇以相對陌生化的手法,塑造出兩個似人非人的、具有濃厚象征意義的形象,蘊含深刻的社會反思,共同表現(xiàn)了對時代環(huán)境的嘲諷與失望。
尹雪艷和筱燕秋都與整個故事環(huán)境格格不入,帶有世情表現(xiàn)的普遍意義,體現(xiàn)一定的精神價值。有學者認為,就如同以中國部分古典小說為體現(xiàn)的人情、世景小說一樣,即使離開了背景性,《永遠的尹雪艷》還會成立,它告訴我們這樣的人、這樣的生活境遇就是如此這般地客觀存在著,其“大率為離合悲歡及發(fā)跡變態(tài)之事”是世情變化的直接寫照,長于“描摹世態(tài),見其炎涼”,即使不愿相信,卻不能否認它的真實,不能否認其大體上歸于世情書一路,也刺激著我們敏感的神經(jīng)。對于《青衣》來說亦是如此,畢飛宇的小說帶有使之“結(jié)結(jié)實實長在中國的大地上”的情懷,在一般意義上遵循并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的抒情文化傳統(tǒng),貼合了一以貫之的譜系風格,在此基礎(chǔ)上,他以更高的眼光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繼承融合了中國社會問題小說的傳統(tǒng),直接拉高小說作品的意義層次,提升藝術(shù)價值,兼而體現(xiàn)了精神水準與思想意義。作者借筱燕秋嫦娥夢的破碎,撕開了一段世情境遇下的人情百態(tài),告訴我們這些問題沒有辦法回避,真切客觀地存在于我們身邊,裹挾著我們前進。
在兩部悲涼色調(diào)的作品中,在相似的感知覺與審美情感下,個體堅守自我的生命意義與存在價值油然而生。尹雪艷和筱燕秋身上熔鑄了同樣撕裂感的悲劇性蘊意,被異化成神與鬼的尹雪艷是扭曲的美麗,在權(quán)欲擠壓下丟了嫦娥夢的筱燕秋是破碎的美好。而在悲劇性的背后,又抒發(fā)了同樣的控訴聲音:抵制傳統(tǒng)與世俗觀念下的糜爛氣息,消解底層意義下的普遍意識形態(tài),在周身皆是泥沼的環(huán)境中堅持個人的追求與定性,堅持個人主體意義與生命價值。在兩個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xiàn)了共同的審美情感與審美價值。挽歌唱響,是麻木冷酷的尹雪艷唱的,是唱給執(zhí)拗悲涼的筱燕秋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