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華南
酒對人來說既是興奮劑,也是安眠藥。在特定文化中,酒的這兩個面相很少被同時強調(diào)與凸顯。常見的是,這種興奮劑被利用、發(fā)揮到極致—醉而喧囂、吵鬧、狂亂、攻擊??駳g威脅秩序,包括內(nèi)在的秩序—理性,與外在的秩序—禮儀。以不斷升騰、突破為特性的酒總愛四面出擊,因此也處處樹敵。古希臘酒神狄俄倪索斯①在古希臘,酒神狄俄倪索斯之迷狂讓人打破倫理道德,打破家庭城邦,喚起人的本能、激情,進入攻擊性的癲狂狀態(tài),以至于可以撕裂人,包括自己的親人。比如,在《酒神的伴侶》中,受酒神蠱惑的阿高厄與狂女們一起撕裂兒子彭透斯,并在幻覺中把兒子的頭想象成獅子頭掛在酒神權(quán)杖上。參見[古希臘]歐里庇德斯:《酒神的伴侶》,羅念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如此,中國禮樂文明中,醉也總是與喧囂、吵鬧、狂亂聯(lián)系在一起。具體說,漢代之前的醉被視為禮法之敵,迷狂是其基本表現(xiàn)。陷入沉迷之中的自我瘋狂膨脹,不斷向外延展自我的邊界而與他人對立:醉者攻擊外物與外在秩序,他所追求的是自我的徹底釋放與投射。醉狂導向“亂”,它表征著的是醉者與內(nèi)外秩序的對立。漢代之后,醉臥成主流。醉酒時安靜、內(nèi)斂,并趨向與現(xiàn)實對立的醉鄉(xiāng)。醉臥打碎限制生命的種種界限,打通并實現(xiàn)天地萬物一體。醉臥展示了天地人物平等的秩序,它徹底超越視覺,而歸往味覺思想。后世能夠包容醉者,以“路有醉人”來夸耀治功,顯然與醉臥的精神特性有關(guān)。返回內(nèi)心尋求齊物與逍遙,以此實現(xiàn)人與世界的終極和解,較之老莊,醉臥者對世界更悲觀。醉臥者自我消磨,頹靡自晦,無干于物,而為世所容。在士人醉臥之風吹拂之下,民眾醉的方向也逐漸被引領(lǐng)至于安靜地寢臥。醉鄉(xiāng)收斂了酒的銳氣,助中國酒精神深深內(nèi)斂。
人類早期釀酒技術(shù)水平有限,所釀出的酒與自然界糧食水果自然發(fā)酵而獲得的酒無異:自然發(fā)酵、糖化而得甘酒①后世往往以“甘”為酒之姓,實本古酒。如秦觀《清和先生傳》稱酒“姓甘,名液,字子美。”孫作《甘澧傳》也以酒姓“甘”,不過,“名”為“澧”,“字”為“公望”。事實上,隨著釀造技術(shù)提高,酒味往往先“甘”后“辛”。隨著燒酒技術(shù)出現(xiàn),酒往往“辛”而不“甘”了。。在香料有限的遠古,甘酒難得,人們感覺也敏銳。甘酒給人留下的美好記憶刺激起人的欲望,飲者被牢牢抓住。擺脫甘酒迷人力量,此非常人所能。傳說大禹曾飲甘酒而發(fā)警世之言:“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雹诤谓ㄕ伦⑨專骸稇?zhàn)國策注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882頁。孟子也有類似說法:“禹惡旨酒而好善言?!保ā睹献印るx婁下》)禹賢能而拒斥享受,唯恐在美酒中失去自我。禹的預言表明他已經(jīng)感受到甘酒的力量—占有且能改變?nèi)说纳硇摹_@個預言屢屢成真,而使這個預言第一次應驗的是羲和。
在中國遠古神話中,羲和最早的角色是“日母”。《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 載:“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雹蹍侨纬甲骸渡胶=?jīng)廣注》,欒保群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第471頁。十日由羲和所生,羲和為“日母”,掌管日月運行、天時歷數(shù)④郭璞在注此段時指出:“羲和,蓋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啟筮》曰:‘空桑之蒼蒼,八極之既張,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職出入以為晦明?!衷唬骸氨松咸欤幻饕换?,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陽谷?!蕡蛞虼硕Ⅳ撕椭伲灾魉臅r。其后世遂為此國,作日月之象而掌之,沐浴運轉(zhuǎn)之于甘水中,以效其出入湯谷虞淵也,所謂世不失職耳?!保ㄞD(zhuǎn)引自吳任臣撰:《山海經(jīng)廣注》,第471頁)。羲和以明了日月運行為本職,按理說,她應該具有強大的自制力,時刻保持清醒。但在與酒相遇后,其人被酒改變,也被酒控制—沉湎于酒,失德失職而不明天象?!稌へ氛鳌?對此有記載:“羲和廢厥職,酒荒于厥邑……羲和顛覆厥德,沉亂于酒,畔官離次,俶擾天紀,遐棄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聞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誅?!?日月運行乃人類作為之秩序指南,羲和之職責是嚴守晦明秩序。酒荒酒亂首先亂的是日月晦明秩序,同時也擾亂了人類自身的秩序。主管日月晦明之序的羲和本與酒亂對立,但其自身卻被酒打敗,也使人類正常作為的秩序被敗壞。日母羲和—日神—敗于酒,失職被征伐,大禹的預言成真⑤羲和被征伐也有不同說法,如:“羲和為黃帝日官,錫土扶桑。扶桑后君生十子,皆以日名號。十日而九日為兇,號九嬰。分扶桑之國為十,用兵不止,求實無已,炙殺女丑,同惡相濟,故曰叢枝胥敖?!保▍侨纬甲骸渡胶=?jīng)廣注》,第339頁)在這里,羲和自身無罪,后代為兇作亂而被追責。。相應,其地位發(fā)生巨大變化。這在戰(zhàn)國時代的作品《離騷》 中有反映:“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 王逸注:“羲和,日御也?!?許慎亦曰:“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⑥金開誠、董洪利、高路明校注:《屈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87頁。。“日御”即為太陽駕車者。從“日母”到“日御”,羲和地位的下降源于酒荒而迷失秩序。這表明,在中國文化中,日神并非酒之敵手。
酒甘美,刺激欲望,讓人享受。象征節(jié)制、秩序的遠古日神難逃于酒,世間凡人更難擺脫甘酒巨大吸引力。比如商紂王縱情于酒⑦戰(zhàn)國文獻有紂王建“酒池”之說,比如《韓非子·喻老》:“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 紂遂以亡?!?,朝綱紊亂,以至滅國。這在西周的各種文獻中都有反映,如: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從式。既愆爾止,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詩經(jīng)·大雅·蕩》 )
庶群自酒,腥聞在上。故天降喪于殷,罔愛于殷,惟逸。(《周書·酒誥》 )
文王、周公指控殷紂王的罪責之一就是沉湎于酒,沒日沒夜,嚎叫亂呼,荒于政事,天下遂亂。酒荒對于臣民來說也是個問題,一方面會沉迷于酒(酒精依賴)而荒疏正事,另一方面就是會引發(fā)“醉亂”的問題。在酒的作用與控制下,心理、精神不再凝聚。身體掙脫精神的指引,整個人的言行則逸出秩序之外。
周公制禮作樂以整頓周初社會秩序,飲酒也被納入禮樂制度之中。酒之甘美不當屬于人,崇高的神才配得上享受。禮樂允許祭祀時代表神尸的工祝醉酒①比如,“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茸硪跃疲瑺栯燃葘?。”(《詩經(jīng)·大雅·既醉》)“既醉既飽,福祿來反!”(《詩經(jīng)·周頌·執(zhí)競》),等等。,這賦予醉酒以鮮明的神性。后來,周王宴請諸侯,也允許賓客醉酒②比如:“厭厭夜飲,不醉無歸。”(《詩經(jīng)·小雅·湛露》),醉酒神圣性依稀顯現(xiàn)??傮w看,在祭祀祖先、周王宴飲等莊重場合,醉酒可控,大體不會出什么亂子。但是,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寬容醉酒風氣一起,放縱早晚必至。至西周末年,幽王沉湎于酒宴,上行下效,時人熱衷宴飲,多失禮敗德之行?!顿e之初筵》③《毛序》:“賓之初筵,衛(wèi)武公刺時也。幽王荒廢,媟近小人,飲酒無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沉湎淫液,武公既入,而作是詩也?!保鄠鳌⑧嵭{、陸德明音義:《毛詩傳箋》,孔祥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326頁)或以為此詩針對的是周平王世,如“史載衛(wèi)武公入相,在周平王世。毛序認為刺幽,恐非?!保ǔ炭∮?、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695頁)實際上,平王之世淫酒之風正始于幽王。形象刻畫出當時群飲醉亂丑態(tài):“賓之初筵,溫溫其恭?!患茸碇梗x幡幡。舍其坐遷,屢舞仙仙?!患茸碇?,威儀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賓既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郵。側(cè)弁之俄,屢舞傞傞。……彼醉不臧,不醉反恥。式勿從謂,無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語。由醉之言,俾出童羖?!?(《詩經(jīng)·小雅·賓之初筵》 )在大射宴飲中,宗子與族人飲酒,“醉”被理解為族人之間“親近”的標志,所謂“不醉而出,是不親也。”④毛亨傳、鄭玄箋、陸德明音義:《毛詩傳箋》,第231頁。早先天子于諸侯“不醉無歸”之儀在春秋時期已經(jīng)下落至族人間。失去莊嚴肅穆氛圍的宴飲很快變成狂歡之所。醉的表現(xiàn)之一是起舞:初醉“屢舞仙仙”,甚醉“屢舞僛僛”,極醉“屢舞傞傞”。醉后滿場大嚎大叫,胡言亂語。個個衣衫不整,威嚴掃地。那些不醉之人隨時被羞辱(“不醉反恥”)。顛倒秩序,褻瀆神圣(“亂我籩豆”),狂歡而亂,成為酒醉的標志。
在禮樂制度下,以分判差異為本質(zhì)的“禮”一直主導著以和解差異為主要功能的“樂”。它們對于酒,前者極力規(guī)訓,后者頻頻示好?!熬啤迸c“樂”因追求、表達快樂(“樂”)而結(jié)盟,共同對抗“禮”?!岸Y”被不斷打擊,禮樂制度自內(nèi)裂開縫隙。在此境況下,“樂”不得茍免,“酒”則坐享其成⑤關(guān)于禮樂與酒的合縱連橫,請參見貢華南:《論酒的精神》,《江海學刊》 2018年第5期,第13頁。。
春秋時期,醉酒而亂已經(jīng)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齊桓-管仲引領(lǐng)形名事功潮流,其個人嗜好、生活方式也成為諸侯競相仿照的對象。齊桓公“好酒”⑥桓公好酒史書有記載,比如王斗對齊宣王說:“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先君好馬,王亦好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保ê谓ㄕ伦⑨專骸稇?zhàn)國策注釋》,第405頁)事實上,大部分仿效齊桓公的諸侯都像齊宣王一樣,好馬、好狗、好酒、好色而不好士。,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春秋霸主亦皆好酒。好酒推動了個人欲望的伸展,在五霸引領(lǐng)下,效率原則、功利原則與欲望原則相結(jié)合,形成了不同于禮樂的新的形名思潮,并在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逐漸取代了禮樂。當人們接受新時代的形名思潮,酒醉促使禮樂崩壞,而“禮崩樂壞”反過來又助長了醉亂,“亂”也成為酒醉的鮮明特征。
在視覺-形名思潮中,醉酒的神圣性被消解,僅僅被當作人的欲望、嗜好?!坝北粷M足則會向更多更遠處再“望”,酒醉則一次又一次打破外在界限,二者內(nèi)在合拍,使酒醉再次成為思想問題。老的禮樂思想退潮與新的形名思想上位,這是諸子共同的思想境域。對于欲望原則的表現(xiàn)之醉酒,諸子也從自身思想出發(fā)多有回應。老子反對欲望原則(“見可欲”),他盡管沒有將“醉酒”主題化,但 “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經(jīng)》 第十二章)明確表達出對醉酒的批判??鬃臃e極地在“仁”與“禮”統(tǒng)一的基礎上試圖解決醉亂問題。他提出“不為酒困”(《論語·子罕》 )說,表達了對醉亂的深深警惕①馬融注曰“困,亂也?!保ㄈ钤?蹋骸妒?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第5410頁)皇侃疏曰“時多沉酗,故戒之也?!保ɑ寿骸墩撜Z義疏》, 高尚榘校點,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223頁)二人都注意到了孔子所處的時代狀況,而以醉亂詮釋之,可謂精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并沒有因為酒亂而禁止飲酒,他一方面倡導飲酒要遵循飲酒“禮”,另一方面,他主張將酒控制在各自的酒量范圍之內(nèi)。此即他所謂“唯酒無量,不及亂?!保ā墩撜Z·鄉(xiāng)黨》 )“不亂”既包括“不亂志”,還包括“不亂血氣”②程顥、程頤:《二程集》,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7頁;第430頁。,以及“語言錯顛,容貌傾側(cè)”③程顥、程頤:《二程集》,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7頁;第430頁。。以醉為節(jié),以不亂為能,這就將飲酒交給了每個個體。依據(jù)各自理性(“知”)的力量就可以避免“醉亂”,這顯示出孔子對人性的信賴。
普通人往往抵擋不住酒的誘惑,孟子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批評這類行為:“樂酒無厭謂之亡?!保ā睹献印ち夯萃跸隆?)沉湎于酒,費時敗事,“亡”即“亂”。莊子并不反對飲酒,但他注意到了“以禮飲酒”的后果。“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大至則多奇樂。”(《莊子·人間世》 )在他看來,飲酒是為了作樂。飲酒作樂以至于醉會使人迷失自我與世界,會沖擊、打亂“禮”所代表的秩序。因此,以“禮”約束飲酒并不可靠,其最終結(jié)果必然是“亂”。莊子不相信人皆有仁義之性,對于孔子所謂的人的自制力也不抱希望。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酒醉亂禮,卻能讓人“神全”(《莊子·達生》 )。
不管是將酒亂作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一個值得期待的修行,“醉亂”無疑已經(jīng)成為春秋戰(zhàn)國思想家重視的問題。
高祖年輕時飲酒常醉,醉斬白龍傳說乃遠古神圣性之時代回響,其底色則是狂放的革命精神④《史記》記載:劉邦“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咦姹痪?,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愿還?!咦孀恚唬骸畨咽啃?,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shù)里,醉,因臥?!薄妒酚洝罚本褐腥A書局,1982年,第343—347頁;第2722頁;第2723頁。。得天下后,卻患群臣醉酒而亂,不得不以禮樂節(jié)制之。史載:“漢五年,已并天下,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雹荨妒酚洝酚涊d:劉邦“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愿還?!咦孀?,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shù)里,醉,因臥。”《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343—347頁;第2722頁;第2723頁。醉酒之后突破位分界限,乃至妄呼拔劍,這些狂亂之舉合于不畏強暴,抗擊暴秦精神,但對于意欲平定天下、重建秩序的漢王朝則是個威脅。隨后,高祖采納叔孫通建議,糅合秦儀與古禮,制作新的禮儀,并讓群臣習禮,特別是飲酒禮。在皇權(quán)威逼下,群臣醉亂問題很快解決。史載:“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zhí)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歡嘩失禮者?!雹蕖妒酚洝酚涊d:劉邦“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愿還?!咦孀?,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shù)里,醉,因臥?!薄妒酚洝?,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343—347頁;第2722頁;第2723頁。周初為解決醉亂而制作的禮樂雖充滿了禁止性規(guī)定,但其實質(zhì)卻是柔性的。漢所制作的新禮儀以國家權(quán)力為支撐,其執(zhí)行過程中設有硬性執(zhí)法者,對飲酒的管控卻是明顯加強。新禮儀之制作與強力推行,把酒的精神牢牢控制,放縱了數(shù)百年的醉狂而亂問題自此被強力收治。
當然,漢初自上而下的禮儀制作與推廣還只限于朝堂,朝堂之外,人們飲酒仍然狂放。比如,“文景之治”期間,奉行休養(yǎng)生息路線,曹參等人在自家后園飲酒,亦是熱鬧喧嘩⑦《史記》載:“相舍后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史記》,第2030頁)。其間,民間一直流行著飲酒狂歡風俗,比如蠟節(jié)狂歡。蠟是每年年末由國家發(fā)起的節(jié)日。其內(nèi)容首先是祭祀農(nóng)神(“先嗇”與“司嗇”)等八位神祇,然后祭祀“貓”(食田鼠)、“虎”(食田豕)等有益農(nóng)耕的幾種神靈。祭祀時,會詠唱著祝詞:“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保ā抖Y記·郊特牲》 )祭祀結(jié)束,不再征勞役,民眾可以休息。飲酒狂歡開始①“狂”因飲酒而起,古人早揭示二者之間關(guān)系。如:“黨正祭蠟,屬民飲酒,而一國之人皆若狂。黃衣黃冠而祭,謂農(nóng)夫與于蠟祭之禮者,既祭則使之飲酒宴樂,以休息之也?!保▽O希旦:《禮記集解》, 沈嘯寰、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697頁)后世稱“酒”為“狂藥”,實有所本。如裴楷:“長水校尉孫季舒嘗與崇酣燕,慢傲過度,崇欲表免之。楷聞之,謂崇曰:‘足下飲人狂藥,責人正禮,不亦乖乎!’崇乃止?!保ā稌x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1048頁)。
蠟是古老的節(jié)日②按照《廣雅》的說法,夏代即有蠟:“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秦曰臘?!保ㄍ跄顚O:《廣雅疏證》,張其昀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第 688頁)“?”本作“蠟”。,蠟節(jié)飲酒狂歡也是古老的傳統(tǒng)?!抖Y記·雜記下》 載子貢觀蠟,而對“一國之人皆若狂”現(xiàn)象難以理解。孔子理解蠟節(jié)時舉國皆若狂,在他看來,“若狂”只是非常態(tài)—弛的表現(xiàn),此乃人性之不可免。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醉狂”無視,甚至蔑視現(xiàn)存秩序,因此,周秦以來人們反對“醉”、懼怕“醉”。這個觀念影響深遠。如:“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雹邸度龂尽罚本褐腥A書局,1982年,第935頁。諸葛亮熟知歷史,了解醉狂而亂對秩序安定意味著什么,故他將有無“醉人”視為社會治理成敗的一個重要尺度。
漢武獨尊儒術(shù),開始自上而下地以禮儀約束、改造日常生活。以禮飲酒,狂歡節(jié)不再狂歡,飲酒逐漸走向沉默。比如,周澤“一日不齋醉如泥”④史載周澤:“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唐朝李賢注曰:“《漢官儀》此下云:‘一日不齋醉如泥。’”(《后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2579頁),蔡邕則醉臥路上而被稱為“醉龍”⑤“邕飲至一石,嘗醉,在路上臥,人名曰醉龍。”(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呂景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第141頁)。
有學者考證“醉如泥”曰:“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則活,失水則醉,如一堆泥然?!雹迯埌罨骸赌f漫錄》,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185頁?!澳唷睘闊o骨之蟲,“醉如泥”意思是爛醉無骨,只能臥倒而不能站立。醉后躺臥,不再瘋狂地威脅、攻擊秩序,包括內(nèi)在的秩序—理性,與外在的秩序—倫常名教,這與禮教長期對身心的約束顯然分不開。不斷升騰的酒力從此由向外的擴張轉(zhuǎn)向了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開拓。
如我們所知,直立行走讓人變高,讓處于面部頂端的眼睛能夠看得更遠,也讓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人們在人群中生活,也需要在人群中自我確立?!傲⒂诙Y”,或“立于……”,使人脫離自然界。正常的直立者、昂首者的眼睛在五官中居于最高處。但是,垂首者的眼睛被壓低,耳高于眼,“聽”優(yōu)先于“看”。一飲而盡的飲者的口舌能夠高于耳目,如此重復,酒局中的口舌最終會壓倒耳目。醉則使五官回到地面,當然也使眼睛與大地泯合。醉讓人忘記使人能在人群中自我確立的“禮”,讓人不再直立,而是讓人臥倒,貼近大地。
漢魏時期,普遍推行名法之治。禮教轟然倒塌,“禮”不立,人們也不再追求“立于禮”??嘤趶姍?quán)而憤世嫉俗者更甚,結(jié)伴遨游酒國。或許是禮教長期約束改變了向外伸張的心理結(jié)構(gòu),這些成群結(jié)隊醉酒者醉后不再妄呼拔劍,而是紛紛安靜地臥倒、沉睡。在味覺思想逐漸在中國思想中確立的境域下,原本在視覺-形名思潮中被當作欲望的口舌活動也逐漸成為飲者的思想方法①中國古典思想經(jīng)歷“耳目之辯”,耳勝出而聽覺思想確立主導地位。繼而在秦漢經(jīng)歷“耳舌之辯”,舌勝出而確立味覺思想主導地位。具體論述,可參見貢華南:《中國早期思想中的感官與認知》,《中國社會科學》 2016年第3期,第42頁。。飲酒而醉成為酒民們自覺向內(nèi)的精神探索活動,新的精神家園—醉鄉(xiāng)在逐漸生成?!白砣缒唷薄白砼P”不再是空洞的虛無,而是精神的自由翱翔與快樂釋放,醉酒的神圣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復歸。
古希臘有酒神,后世發(fā)揚之,而有酒神文化。中國被尊為“酒神”者,乃善釀酒者,其影響并不大。真正對中國人的精神具有重大影響的是“醉鄉(xiāng)”。醉鄉(xiāng)為中國獨有的精神世界?!白磬l(xiāng)”概念雖由隋末唐初王績提出,但王績也坦承,阮籍、陶淵明都曾在醉鄉(xiāng)游過。
事實上,竹林時期,不少名士本身有豐富的醉臥經(jīng)驗,比如阮籍常醉眠在鄰家酒婦之側(cè),“阮公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cè)。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雹谛煺饒裥9{:《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393頁;第402頁;第408頁。醉臥時不再有實際的肢體行動,也不再能夠?qū)χ茉怙@示有傾向的態(tài)度與意見。因此,阮籍可以一醉六十日而拒文帝求婚③《晉書·阮籍傳》載:“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保ā稌x書》,第1360頁)。王忱連月不醒,使自己沉浸于內(nèi)在的身心而對外無視④史載王忱“末年尤嗜酒,一飲連月不醒,或裸體而游,每嘆三日不飲,便覺形神不相親?!保ā稌x書》,第1973頁)。
另一方面,他們也在積極摸索、構(gòu)建理想的酒國。比如劉伶在《酒德頌》 中以大人先生精神構(gòu)建的新世界:“有大人先生,以天地為一朝,以萬期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止則操卮執(zhí)觚,動則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余?”⑤《晉書》,第1376頁。天地萬期、日月八荒與世俗同,但大人先生能夠以“天地”為“一朝”,以“萬期”為“須臾”,以“日月”為“扃牖”,以“八荒”為“庭衢”?!耙浴瓰椤鄙婕叭藢κ澜绲目捶ǖ霓D(zhuǎn)換,其中不僅有視域的轉(zhuǎn)換,更有精神的自覺建構(gòu)。在這個精神世界中,沒有禮法等人為約束,也沒有任何自然的險阻。大人先生在此自由暢通,完全可以隨“意”所之。當然,對于大人先生來說,其“意”之所在首先是飲酒—隨時捧罌承槽、銜杯漱醪、奮髯踑踞、枕曲藉糟。動飲酒、靜飲酒,醉則進入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中,醉者無思無慮,卻其樂陶陶,隨時醉倒,醒亦如醉(“兀然而醉,豁爾而醒”)。醉者以醉酒沉靜應對貴介公子、縉紳處士的兇猛攻擊,后者倒似不斷向外攻擊、破壞的醉狂(“奮袂攘襟,怒目切齒”)。
酒國安靜,與充滿是非紛爭的世俗正相對。對于這一點,魏晉人多有體貼之言。如:“酒,正使人人自遠”⑥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393頁;第402頁;第408頁。(王光祿),“酒正自引人著勝地”⑦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393頁;第402頁;第408頁。(王右軍)?!白赃h”是自己主動遠離俗世,“勝地”乃超越喧囂俗世的酒國。
陶淵明不僅飲則醉,而且醉則臥眠⑧比如自言“放歡一遇,既醉還休?!保ㄌ諟Y明:《陶淵明集》,逯欽立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1頁)。陶淵明的“醉”是內(nèi)斂的、安靜的,與人飲,自己先醉便直言“我醉欲眠,卿可去?!雹帷端螘?,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288頁。陶淵明在世留下不少醉臥的傳說,比如朱熹曾談及:“廬山有淵明古跡處曰上京。《淵明集》作京師之‘京’。今土人以為荊楚之‘荊’。江中有一盤石,石上有痕云,淵明醉臥于其石上,名‘淵明醉石’?!保ɡ杈傅戮帲骸吨熳诱Z類》,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284頁)沒有狂躁的醉話,沒有狂亂醉行,他乘醉而眠,安靜如處子。陶淵明對醉具有高度精神自覺。他“對酒絕塵想”,自覺將飲酒作為思想方法,將醉與醒對立,力斥醒而堅定地以酒走向醉的世界—酒、琴、詩、任真、稱心、園田、淳樸、閑為其主題詞⑩對于陶淵明醉的世界的具體旨趣,參見貢華南:《從醉到閑飲》,《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第3期,第33頁。,“無車馬喧”是其常態(tài)。醉的世界不再是劉伶所設想的、完全由主觀態(tài)度(以……為……)構(gòu)成的世界圖景,它更貼近日常生活,更像自家田園。
魏晉南北朝飲者對酒鄉(xiāng)勝地提出了多種多樣的設想①文士醉而臥為常,他們也將此美德屬之武將。比如沈約撰寫《宋書》中的劉裕:“宋武帝居在丹徒,始生之夜,有神光照室,其夕,甘露降于墓樹。皇考以高祖生有奇異,名為奇奴。皇妣旣殂,養(yǎng)于舅氏,改為寄奴焉。少時誕節(jié)嗜酒,自京都還,息于逆旅。逆旅嫗曰:‘室內(nèi)有酒,自入取之?!廴胧?,飲于盎側(cè),醉臥地。時司徒王謐有門生居在丹徒,還家,亦至此逆旅。逆旅嫗曰:‘劉郞在室內(nèi),可入共飲酒?!碎T生入室,驚出謂嫗曰:‘室內(nèi)那得此異物?’嫗遽入之,見帝已覺矣。嫗密問:‘向何所見?’門生曰:‘見有一物,五采如蛟龍,非劉郞?!保ā端螘罚?83—784頁)蛟龍之說為無稽之談,但醉臥而不鬧事卻可能有真精神、真氣質(zhì)支撐。,在此基礎上,王績“醉鄉(xiāng)”概念也自然涌出。
醉之鄉(xiāng),去中國不知其幾千里也。其土曠然無涯,無丘陵阪險。其氣和平一揆,無晦明寒暑。其俗大同,無邑居聚落。其人甚精,無愛憎喜怒,吸風飲露,不食五谷。其寢于于,其行徐徐,與魚鱉鳥獸雜處,不知有舟車械器之用。昔者黃帝氏嘗獲游其都,歸而杳然,喪其天下,以為結(jié)繩之政已薄矣。降及堯舜,作為千鐘百壺之獻,因姑射神人以假道,蓋至其邊鄙,終身太平。禹湯立法,禮繁樂雜,數(shù)十代與醉鄉(xiāng)隔。其臣羲和,棄甲子而逃,冀臻其鄉(xiāng),失路而道夭,故天下遂不寧。至乎末孫,桀紂怒而升其糟丘,階級千仞,南面向而望,卒不見醉鄉(xiāng)。武王得志于世,乃命公旦立酒人氏之職,典司五齊,拓土七千里,僅與醉鄉(xiāng)達焉,故三十年刑措不用。下逮幽厲,迄乎秦漢,中國喪亂,遂與醉鄉(xiāng)絕。而臣下之受道者,往往竊至焉。阮嗣宗、陶淵明等十數(shù)人,并游于醉鄉(xiāng),沒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國以為酒仙云。嗟乎!醉鄉(xiāng)氏之俗,豈古華胥氏之國乎,何其淳寂也如是?②王績:《王績文集》, 夏連保校注,太原:三晉出版社,2016年,第221—224頁。
“醉鄉(xiāng)”遠離現(xiàn)實世界,既無禮樂仁義,也不用名法刑罰。它是一個平坦浩蕩之地,氣候也宜人。醉鄉(xiāng)之人超越凡俗,其言行舉止齊一,獨來獨往。每個人生命飽滿,精力旺盛,有以自守而不為內(nèi)外所改。安閑自在,遠人而與禽獸同處,故不用機械、不生機心,無嗜欲,亦不需五谷。如果說陶淵明的醉的世界還有人倫(比如“父子”“朋友”),那么,在醉鄉(xiāng)中,“人”已然隱沒于天地之間、萬物之中。醉鄉(xiāng)齊整,位不得設,名不得起。醉鄉(xiāng)富饒,卻無貨利。無貨利,人無由爭③“酒德有神多客頌,醉鄉(xiāng)無貨沒人爭?!保ㄍ蹂a九校注:《松陵集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1434頁),故醉鄉(xiāng)淳寂。
“醉鄉(xiāng)”營造初成,便吸引無數(shù)士人造訪、游居。如劉禹錫(“君酒何時熟?相攜入醉鄉(xiāng)”④陶敏、陶紅雨校注:《劉禹錫全集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第1114頁。)、權(quán)德輿(“日暮歸鞍不相待,與君同是醉鄉(xiāng)人”⑤蔣寅箋、唐元校、張靜注:《權(quán)德輿詩文集編年校注》,沈陽:遼海出版社,2013年,第623頁。)、白居易(“早晚相從歸醉鄉(xiāng),醉鄉(xiāng)去此無多地”⑥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1717頁。)、李賀(“芳草落花如錦地,二十長游醉鄉(xiāng)里”⑦吳企明箋注:《李長吉歌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753頁。),等等?!白磬l(xiāng)”離俗世甚遠,于醉士則近在咫尺?!白怼倍仗杖唬杌枘瑒t可入也。
理想本身包含著規(guī)范。飲酒而歸往“醉鄉(xiāng)”,醉者則會停止與現(xiàn)實計較,暗示、引導自己的身體屈從心之所往。“醉臥”⑧如李白:“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臥桃園東?!保ɡ畎祝骸独钐兹?,王琦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927頁)杜甫:“傾銀注瓦驚人眼,共醉終同臥竹根。”(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848頁)白居易:“盡將沽酒飲,酩酊步行歸。名姓日隱晦,形骸日變衰。醉臥黃公肆,人知我是誰?”(謝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第532頁)岑參:“潁陽秋草今黃盡,醉臥君家猶未還。”(廖立箋注:《岑參詩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第427頁)另外,更為人所熟知的是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薄白砣缒唷雹崛缋畎祝骸叭倭眨杖兆砣缒?。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保ɡ畎祝骸独钐兹?,第1192頁)“曲盡酒亦傾,北窗醉如泥。人生且行樂,何必組與珪?!保ɡ畎祝骸独钐兹罚?53頁)杜甫:“豈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飲醉如泥?!保ǔ鹫做椬ⅲ骸抖旁娫斪ⅰ?,第1107頁)白居易:“不獨別君須強飲,窮愁自要醉如泥?!保ㄖx思煒校注:《白居易詩集校注》,第1274頁)元?。骸鞍驳霉嗜松鹨?,飛來相伴醉如泥。”(元?。骸对〖罚?冀勤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第285頁)李商隱:“待得郎來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保▌W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443頁)歐陽修:“浮世歌歡真易失,宦途離合信難期。尊前莫惜醉如泥?!保W陽修:《歐陽修全集》,李逸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2041頁)于是理所當然地成為文士們喜聞樂用的味覺詞語。
醉鄉(xiāng)最大的特征就是世間難得的和平安寧:內(nèi)心寧和,彼此無爭;神人冥契,人禽不相勝。王績其人,以“無功”明世,慕“五柳先生”而自稱“五斗先生”。他以酒德游于人間,“往必醉,醉則不擇地斯寢矣,醒則復起飲也?!雹偻蹩儯骸段宥废壬鷤鳌?,《王績文集》,第220頁。醉可以全身,可以遂性,可以保真,為一價值自足的獨立世界。醉之迷人處,在其保留了人性之素樸與世界之純凈。更重要的是,“醉鄉(xiāng)”代替了天庭、西天,成為人們希望之所在與自覺歸往之所。
在王績的“醉鄉(xiāng)”中,飲者獨來獨往,不生喜怒哀樂情緒,無日月之晦明,故無驚詫怪異之紛亂。但是,讓飲者舍棄世俗生活,甚至完全避開人世,斷絕與人群之往來,這對絕大多數(shù)人并不現(xiàn)實。有些學者,一心向往“醉鄉(xiāng)”,卻著眼天下飲事,自下而上規(guī)范飲酒,逐漸引導飲者歸于醉鄉(xiāng)?;矢λ傻摹蹲磬l(xiāng)日月》 立意即在于此。
皇甫松《醉鄉(xiāng)日月》 三卷已經(jīng)散佚,現(xiàn)在只留下《序》 。就題目看,皇甫松是在籌劃過醉鄉(xiāng)的日子,這已經(jīng)與王績所設想無晦明寒暑的醉鄉(xiāng)異趣了。其《序》 曰:
夫以酒德自怡者,莫若負壺云巖,長歌林莽。希夷陶兀,混濁百年,斯上士之為醉也。其或友月朋風,吟煙笑露。資歡于杼軸之境,取勝于征引之場。追傲逸于古人,求舒適于當代,斯中士之為醉也。其或節(jié)以絲簧,程以袂舞。焰紅燭于春夕,飄翠袖于香筵。以律度為高談,以風標為上德。含妍吐艷,拂霧縈煙,此下士之為醉也。然而九土英華,五陵豪杰,縱橫攘臂,絡繹服膺。竟蒙倏忽之心,爭牽渾沌之竅。眠甕者嗤為樸陋,搦管者目曰迂儒。于是以上士中人之風,拂盡于罇爵矣。既而六音靡靡,九醞泠泠。傲云山為外人,愿罍杓為剩物。含犀露玉之黨,懸纓拖紫之群,聯(lián)襟而媚新聲,接舞而趨艷曲。雖有清真雅士,骯臟高人。亦舍方而就圓,蓋彼眾而我寡。嗚呼!十二年之內(nèi),天下翕然同風。酒德之衰,有一于此。余坐當罇罍大會之日,絲簧競潰之時。蓬在麻中,何暇偃蹇。頃居清洛,歡多徇人。歲月既滋,頗有瑕颣。嫉其為下士之醉,又不能絕利一源。上下相蒙,巧拙相混。昔竇常為酒律,與今飲酒不同。蓋止遲籌,尋棄于世。余會昌五年春,嘗因醉罷,戲纂當今飲酒者之格,尋而亡之。是冬閑暇,追以再就,名曰“醉鄉(xiāng)日月”。勒成一家,施于好事,凡上中下三卷。②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923—924頁。
皇甫松將醉士分為三個層次:上士之醉、中士之醉與下士之醉。上士之醉接近王績的醉鄉(xiāng)理想,比如,在山水間獨飲,直抵混沌之境,以醉泯滅一生一世。中士之醉為創(chuàng)作錦繡文章獲取靈感而在清風明月、煙霞云露間醉飲。其立意或高雅,但其醉或為雅趣,或為高名,已然自覺不自覺出離了王績醉鄉(xiāng)混沌之境。下士醉在人群中,飲酒與絲竹歌舞為伴,奢侈喧囂,純粹為感官享樂耳。他們自認所謂的英華豪杰之飲,仗酒撒野,發(fā)狂鬧事。更有甚者,他們雖在飲酒,心里卻不認同醉。一方面,他們昭昭察察,心思精明,熱衷世俗名利;另一方面,他們遠離醉的精神,而嗤笑、抨擊醉士?;矢λ珊蘧频轮?,疾下士引導酒風,故作《醉鄉(xiāng)日月》 ,以期折當世酒風返回醉鄉(xiāng)混沌之境。
從陳尚君所輯散佚的《醉鄉(xiāng)日月》 來看,皇甫松重點放在將下士之醉提升到中士之醉。他要做的就是制止酒席中“以言笑動眾,暴慢無節(jié),或疊疊起坐,或附耳囁語”等雜亂而影響歡情行為,以及“爭強交惡,狂如禰子,奪若灌俠,惟口起羞,聲聞于外”等沉酗紛喧的酗客狂徒。為此,筵席上需要選擇所飲之酒、所對之徒,以及合適的下酒菜與酒器,明確賓主,設立明府、錄事,制訂并嚴格執(zhí)行酒令,監(jiān)督、糾察不法之徒,驅(qū)逐害群之馬,等等。不難看出,皇甫松以酒律保證酒歡醉宜,其實質(zhì)是消除醉亂,使無序歸于有序耳。但是,即使規(guī)范飲酒過程能夠成功,這能夠保證飲者順利進入“醉鄉(xiāng)”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王績構(gòu)造的“醉鄉(xiāng)”,其精神實質(zhì)歸于道家。如我們所知,除了《莊子》 欣賞“醉者神全”(《莊子·達生》 ),文子對“醉”也極盡向往之意,比如:“通于大和者,暗若醇醉而甘臥以游其中,若未始出其宗,是謂大通。”(《文子·精誠》 )最高修行境界“大通”被形象地比擬于“醇醉”而“甘臥”,可見“醉”在文子心目中屬于美好。后世思想近于道家者也多追求“醉”,比如傅奕:“奕生平遇患,未嘗請醫(yī)服藥,雖究陰陽數(shù)術(shù)之書,而并不之信。又嘗醉臥,蹶然起曰:‘吾其死矣!’因自為墓志曰:‘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嗚呼哀哉!’其縱達皆此類。注老子,并撰音義,又集魏、晉已來駁佛敎者為《高識傳》 十卷,行于世?!雹佟杜f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717頁。傅奕不相信醫(yī)藥,不相信陰陽數(shù)術(shù),也不相信佛教理論。他喜好并精研老子,把身家托付于酒。唯有此精神關(guān)懷取向,才能真正通達“醉鄉(xiāng)”。
“醉鄉(xiāng)”是具有特定精神品質(zhì)的精神殿堂,它不僅為醉者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也豐富了醉者的精神生活。在醉泥中不僅富含生機,也充滿了解脫之希望。對于普通人來說,醉酒亦有妙用:可以打發(fā)時間,也能夠慰藉著卑微的靈魂。簡言之,醉的世界價值自足。韓偓的《醉著》 形象地描畫了醉的世界:“萬里清江萬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雹趨窃趹c校注:《韓偓集系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125頁;第171頁?!白碇秉c明其所刻畫的世界是醉的世界。清江清澈,藍天浩渺,上下晶瑩剔透,舉頭可見“萬里”,近觀卻依稀有人:村落桑柘圍繞、炊煙裊裊。這表明,醉中亦有勃勃生機與生意。醉者避開了嘈雜的世人,午后,自然醒來,滿船雪、滿江雪、滿天雪。在醉的世界里,原本參差不齊的江、天、人、物在雪中齊一,也在醉中齊一。這個由醉打開、由醉開顯的時空可以說是韓偓構(gòu)造的“醉鄉(xiāng)”。如果說漁翁之醉還夾雜著韓偓的想象,那么,韓偓所描摹的道長醉酒則顯示出他對醉的精神自覺?!褒X如冰雪發(fā)如黳,幾百年來醉似泥。不共世人爭得失,臥床前有上天梯?!雹蹍窃趹c校注:《韓偓集系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125頁;第171頁。道教有通過飲酒修煉的說法,他們飲酒有其自覺性。孫仁本道長長期醉酒,卻能夠保養(yǎng)青春之體。更難能的是,他通過醉酒遺世獨立—不與世人相爭,并且以醉保持著超越之境。醉有著通“天梯”之神效,這表明,道長對醉始終有精神自覺。
由于“醉鄉(xiāng)”鮮明的精神格調(diào),故在唐宋,不僅佛家對其采取排斥態(tài)度,儒家對其也殊無好感。比如韓愈在《送王秀才序》 中坦言:“吾少時讀醉鄉(xiāng)記,私怪隱居者,無所累于世,而猶有是言,豈誠旨于味!……吾既悲醉鄉(xiāng)之文辭……”④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5619頁。韓愈本人飲酒,也常醉⑤韓愈有不少以“醉”為題的詩,如《醉贈張秘書》《醉后》《醉留東野》等。涉及“醉”的詩句更多。。他對于“醉鄉(xiāng)”雖不能接受,卻也包含幾分同情。宋代儒者辟佛老,直接將“醉鄉(xiāng)”“佛國”并立,將二者視為仁義之敵,痛斥而貶抑之。比如范鎮(zhèn),他不飲酒,同時反感佛教。他曾言:“曲糵有毒,平地生出醉鄉(xiāng);土偶作祟,眼前妄見佛國?!雹奕~夢得撰、徐時儀整理:《避暑錄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19年,第104頁。范鎮(zhèn)將“醉鄉(xiāng)”與“佛國”作為兩個并立的虛妄加以辟斥,這個態(tài)度在宋儒具有典型性。眾所周知,理學家大都不敢醉,明代心學家陳白沙、王陽明雖敢“醉”,其“醉”指向萬物一體而不是萬物一齊。但他們同樣不取“醉鄉(xiāng)”。蓋其深知“醉鄉(xiāng)”與“大同”“小康”不兩立也。
秦漢時期,祭祀八位農(nóng)神的“蠟祭”與祭祀先祖的“臘祭”合二為一,放縱飲酒習俗逐漸被規(guī)訓。隨著佛教傳入,釋迦牟尼臘月初八成道紀念日與臘祭合一,游行、醉酒狂亂被徹底清洗干凈。“社日”是保留下來為數(shù)不多飲酒娛樂的日子。“社日”起源很早,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個戊日。但周代、漢唐各代“社日”的具體日期各不同。據(jù)說,社日祭祀用的酒可治療耳聾,故大家都會爭相飲,醉者相應也很多。唐代王駕的《社日》 詩最有名:“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陸游社日相關(guān)的詩更多,如《代鄰家子作》 :“扶得吾翁爛醉歸”①錢仲聯(lián)、馬亞中主編:《陸游全集校注》第9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04頁;第17頁。,《社鼓》 :“飲福父老醉,嵬峨相扶持”②錢仲聯(lián)、馬亞中主編:《陸游全集校注》第9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04頁;第17頁。等。范成大也有類似詩句:“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③范成大:《范成大集》,辛更儒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第487頁。社日慶祝,會敲鑼打鼓,相當熱鬧,在此氛圍中飲酒容易醉。值得注意的是,社日普遍醉酒,卻不鬧事。其原因在于,社日醉酒的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氣衰力微,狂氣早已不在,醉倒往往需要家人攙扶回去。
醉臥將醉的問題留給了飲者自身,也將飲酒帶來的社會問題最小化?;诖?,人們對醉的態(tài)度也逐漸由拒斥而轉(zhuǎn)為寬容。自太祖起,北宋皇帝總是鼓勵或帶領(lǐng)群臣飲酒④關(guān)于北宋君臣飲酒盛況,可參見貢華南:《北宋生活世界與飲酒精神的多重變奏》,《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6期,第32頁。。在此風氣下,飲酒被視作人之常情。比如,周起“嘗與寇準過同列曹瑋家飲酒,既而客多引去者,獨起與寇準盡醉,夜漏上乃歸。明日入見,引咎伏謝。真宗笑曰:‘天下無事,大臣相與飲酒,何過之有?’”⑤《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9672頁;第12940—12941頁。對于大臣來說,“醉”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要不誤事、不鬧事,大醉亦無妨?;诖?,宋孝宗一改秦漢將“路無醉人”視作政績思想傳統(tǒng),而徑以“街上多有醉人”自夸。他說:“街上多有醉人。朕得百姓歡樂,雖自病亦不妨?!雹挢骸痘仕沃信d兩朝圣政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第1389頁。買酒需要經(jīng)濟支撐,常醉多醉表明民眾能夠買得起酒。街上多醉人表明百姓生活富裕,也一定程度上顯示百姓歡樂情態(tài)。在此意義上,“路有醉人”恰可視為“圣政”的一個表現(xiàn)。對于個別人醉言醉語,宋孝宗也相當寬容?!端问贰?記載:“(陳亮)日落魄醉酒,與邑之狂士飲,醉中戲為大言,言涉犯上。……事下大理,笞掠亮無完膚,誣服為不軌……帝曰:‘秀才醉后妄言,何罪之有!’畫其牘于地,亮遂得免?!雹摺端问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9672頁;第12940—12941頁。孝宗不以醉后狂言為事,頗明醉理。這也曲折反映出,世人醉后已經(jīng)普遍安靜,醉亂不再成為社會問題。
女真風俗本彪悍,醉后常亂⑧“女真俗勇悍善射,能為鹿鳴,以呼群鹿而殺之。食生肉,飲糜酒,醉或殺人,不能辨其父母,眾為縛之,俟醒而解?!保ㄍ羧艉#骸恩霑?, 李國強整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19年,第81頁),但其快速漢化也使其快速解決醉亂問題。比如,金國開創(chuàng)者金世祖醉悔而不飲:“嘗乘醉騎驢入室中,明日見驢足跡,問而知之,自是不復飲酒?!雹帷督鹗贰罚本褐腥A書局,1975年,第10頁。這為金國統(tǒng)治者做了表率,其間盡管有金熹宗因失嗣而酗酒妄殺,但金代皇帝總體上對酒非常節(jié)制。金世宗可以說具有代表性,他往往象征性地在節(jié)日飲酒,并且飲而不醉①世宗有“小堯舜”之稱,生活簡樸。“惟太子生日及歲元嘗飲酒,往者亦止上元、中秋飲之,亦未嘗至醉?!保ā督鹗贰?,第141頁)當然,世宗也偶有索醉時,比如在宴請宗室、宗婦時,為樂醉酒:“朕尋常不飲酒,今日甚欲成醉,此樂亦不易得也?!保ā督鹗贰罚?89頁)??梢哉f,“醉”在金國并沒有成為什么問題。元代漢人受歧視,漢文化也未能改變蒙古豪邁飲酒方式。蒙人上層尚酒,君臣時常共飲②如“楚材嘗與諸王宴,醉臥車中,帝臨平野見之,直幸其營,登車手撼之。楚材熟睡未醒,方怒其擾己,忽開目視,始知帝至,驚起謝,帝曰:‘有酒獨醉,不與朕同樂耶?!Χ?。楚材不及冠帶,馳詣行宮,帝為置酒,極歡而罷。”(《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3463頁),較之大宋有過之而無不及③比如蕭?,“大德十一年(1307年),拜太子右諭德,扶病至京師,入覲東宮,書《酒誥》為獻,以朝廷時尚酒故也。”(《元史》,第4325頁)。有些皇帝尚能節(jié)制④比如太宗,史載:“帝素嗜酒,日與大臣酣飲,楚材屢諫,不聽,乃持酒槽鐵口進曰:‘曲糵能腐物,鐵尚如此,況五臟乎!’帝悟?!保ā对贰罚?3462 頁),有些常常飲酒過度⑤“是時,仁宗在御已久,猶居東宮,飲酒常過度?!保ā对贰?,第3411頁)。醉狂成風,或醉毆父母,或醉殺婦翁,官員乘醉毆平民,蒙古人乘醉打死漢人,奴醉罵主,主醉殺奴,甚至臣醉嗔帝,比比皆是。元朝為解決由醉引起的犯罪問題,特別制訂相關(guān)刑法⑥比如:“諸醉后毆其父母,父母無他子,吿乞免死養(yǎng)老者,杖一百七,居役百日?!保ā对贰罚?651頁)“諸婿因醉,殺其婦翁,偶獲生免者,罪與已死同?!保ā对贰?,第2652頁)“諸職官乘醉,當街毆傷平人者,笞四十七,記過?!保ā对贰罚?674頁)“諸醉中欲殺其妻不得,移怒殺死其解紛之人者,處死?!T蒙古人因爭及乘醉毆死漢人者,斷罰出征,并全征燒埋銀?!保ā对贰?,第2675頁)“諸奴毆詈其主,主毆傷奴致死者,免罪。諸故殺無罪奴婢,杖八十七,因醉殺之者,減一等?!保ā对贰罚?677頁)“諸醉中誤認他人為仇人,故殺致命者,雖誤同故?!保ā对贰?,第2678頁),這在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
明代確立,漢人醉臥精神隨之回歸⑦不可否認,明代亦有個別皇帝醉酒而亂,比如萬歷,史載他“每夕必飲,每飲必醉,每醉必怒?!保ā睹魇贰?,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6315頁)不過,由于萬歷不常視朝,醉亂的影響也有限。。大明既不榷緡亦少禁酒令,酒成為百姓日用之需。全民普遍飲酒且多醉,于是,士人們在故紙堆里找出殘存的《醉鄉(xiāng)日月》 ,整理并發(fā)揚光大。袁宏道之《觴政》 、田汝成(一說是其子田藝蘅)之《醉鄉(xiāng)律令》 、陳繼儒《小窗幽記》 等追隨皇甫松,規(guī)訓并美化醉鄉(xiāng)⑧具體可參見貢華南:《良知與品味二重奏下的大明酒精神》,《美食研究》 2021年第1期,第1頁。。清代帝王奉行漢化政策,士人亦沿襲明儒美化醉鄉(xiāng)之舉⑨比如郎廷極《勝飲篇》追求飲酒之“良時”“勝地”“韻事”“德量”等,較之《醉鄉(xiāng)日月》“醉花”“醉秋”等描述更細致。。將醉審美化,醉而優(yōu)雅、纖弱,醉者之血氣被規(guī)訓,甚至被消解。醉者自劃于柔順的醉鄉(xiāng)而阻斷現(xiàn)實的行動,其對現(xiàn)實秩序的危害最小化。醉者不立,血性也難在。
酒醉從神圣性剝落為單純的欲望嗜好,再到自覺的思想方法與精神境界,神圣性得以一定程度的回歸。醉被漫長的中國思想史塑造而成為具有鮮明品格的精神物。醉酒的表現(xiàn)則從血脈僨張向外釋放、沖擊秩序之醉狂,到心靜如水往醉鄉(xiāng)、無涉行動之醉臥。從欲望的張揚轉(zhuǎn)成特定的思想方法,醉臥成為自覺的精神活動。與此相應,醉的內(nèi)涵也由含混的無序、趨向虛無的莽動,轉(zhuǎn)向平等有序、意味深長的精神家園。在這個過程中,醉者血氣、膽氣漸消,身體如泥,只剩下精神在靜默中徜徉。醉者內(nèi)斂,安眠而不興奮,體段柔弱,雖可全身遠害,但卻失去了應有的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