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爾
(北京大學 哲學系,北京 100871)
“九族”一詞源自儒家經(jīng)典,較早出現(xiàn)于《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及《皋陶謨》“惇敘九族,庶明勵翼”。(1)《尚書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版,第119、138頁。西漢后期,“九族”一詞開始從依附于經(jīng)學的概念中脫離出來,演變?yōu)橐环N獨立的思想觀念,融化于士人的政治生活實踐中。東漢以后,受政治現(xiàn)實的影響,士人對“九族”內(nèi)涵的認識及其所代表的政治訴求,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xiàn)在經(jīng)學家對“九族”具體含義的界定上。
經(jīng)學家對“九族”的看法,自東漢以來便眾說紛紜,一直未有定論。清代學者對兩漢“九族”內(nèi)涵歧異的梳理和總結(jié),具有代表性。俞樾《九族考》梳理了“九族”的構(gòu)成:古文經(jīng)學家分為馬(融)鄭(玄)與許慎兩說,今文經(jīng)學家分為《書》夏侯、歐陽一說與《白虎通·宗族》一說。其中,馬融、鄭玄認為九族是“上至高祖下至元孫”;許慎《五經(jīng)異義》和夏侯、歐陽認為九族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白虎通·宗族》提出九族是父族三,母族三,妻族三的說法。(2)俞樾:《九族考》,《皇清經(jīng)解續(xù)編》卷1352,清光緒十四年南菁書院刻本。孫星衍將之概括為:“夏侯、歐陽等說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皆據(jù)異姓有服。古《尚書》說九族者,從高祖至玄孫凡九,皆同姓。馬融、鄭康成皆同?!?3)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7頁。即把今文經(jīng)學家“異姓”和古文經(jīng)學家“同姓”的觀點對立而論。歸納而言,持九族“同姓”說者更普遍,如陸德明、顧炎武、邵晉涵、洪亮吉、孫詒讓,及近人張舜徽、呂紹剛等;持九族“異姓”說者有杜預、孔穎達、王應(yīng)麟、宋翔鳳,及姜亮夫、呂思勉、芮逸夫等。
“九族”內(nèi)涵的轉(zhuǎn)變也引起了當代歷史學者的關(guān)注。侯旭東指出,“九族”釋義從“異姓”到“同姓”的轉(zhuǎn)變與西漢到六朝家族母系意識之逐漸低落、父系意識之成長有關(guān)。(4)參見侯旭東:《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宗族”》,《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商務(wù)印書館2005年版,第60—107頁;劉厚琴:《漢代父系觀念研究》,《人文雜志》2011年第3期。關(guān)于“九族”的研究,還可參見錢杭:《再論“九族”今、古文說》,《史林》1993年第1期;杜靖:《九族與鄉(xiāng)土——一個漢人世界里的噴泉社會》,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12年版。對“九族”含義的細節(jié)性變化及其背后的倫理秩序重建則尚未充分關(guān)注。另者,迄今關(guān)于兩漢時期家族研究的成果也較豐厚(5)參見張鶴泉:《東漢宗族組織試探》,《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馬新:《論兩漢鄉(xiāng)村社會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第4期;趙沛:《兩漢宗族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錢杭:《中國宗族制度新探》,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版;[日]滋賀秀三著,張建國、李力譯:《中國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日]井上徹著、錢杭譯:《中國的宗族與國家禮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版。,但多把“九族”等同于“宗族”,視九族為同姓。本文則是將漢代對“九族”內(nèi)涵的不同解讀,置于兩漢社會政治環(huán)境中來考察?!熬抛濉敝小爱愋铡迸c“同姓”的分歧,事關(guān)經(jīng)學義理理解之歧異、家族觀念之變遷,也與社會政治現(xiàn)實有關(guān)。因此,本文從“九族”之經(jīng)學義理、社會觀念和歷史實存三個維度切入研究,探究“九族”如何從一個經(jīng)學概念演變?yōu)槭咳说娜粘S谜Z和思想觀念,進而成為一種行為層面的倫理規(guī)則。
“九族”一詞在先秦至西漢中期的文獻中極少出現(xiàn)。在先秦文獻中,除了《尚書》,“九族”僅見于《左傳》桓公六年“務(wù)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6)《春秋左傳正義》,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第1750頁。一例。秦至西漢中期的文本中,“九族”僅見于《詩·葛藟·毛序》“周室道衰,棄其九族焉”(7)《毛詩正義》,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第332頁。和陸賈《新語·道基》“八卦以義相承,《書》以仁敘九族,君臣以義制忠”(8)王利器:《新語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8頁。兩處。成書于武帝后期的《史記》,除了《五帝本紀》中改寫《堯典》《皋陶謨》的句子外,沒有出現(xiàn)“九族”一詞。(9)《史記》卷83《魯仲連鄒陽列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475頁)記荊軻被秦王嬴政處死:“荊軻之湛七族”,而東漢王充記載此事,把“七族”寫成“九族”:“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誅軻九族。”(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357頁)可見司馬遷時“九族”一詞還不甚流行。這說明從先秦至西漢中期,“九族”尚未脫離經(jīng)書語境,更不是一個常用詞。
東漢時代的文獻、碑銘已多出現(xiàn)“九族”一詞?!稘h書》中“九族”一詞共有12處用例。除一例見于高祖七年外(10)《漢書》卷1《高帝紀下》(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64頁):“(七年)二月,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自櫟陽徙都長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夏四月,行如雒陽。”筆者推測,此處“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可能是班固根據(jù)東漢語言習慣補充的。,其余皆出于宣帝之后,且多在成、哀、平帝及新莽之時。宣帝地節(jié)元年詔:“蓋聞堯親九族,以和萬國。朕蒙遺德,奉承圣業(yè),惟念宗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若有賢材,改行勸善,其復屬,使得自新?!?11)《漢書》卷8《宣帝紀》,第246頁。元帝時平當云:“昔者帝堯南面而治,先‘克明俊德,以親九族’,而化及萬國?!?12)《漢書》卷71《平當傳》,第3049頁。此兩處稱引“九族”的用意皆不出《堯典》的范疇。而薛宣上疏成帝的奏議,對我們理解西漢后期的“九族”觀念有重要啟示:
陛下至德仁厚,哀閔元元……然而嘉氣尚凝,陰陽不和,是臣下未稱,而圣化獨有不洽者也。臣竊伏思其一端,殆吏多苛政,政教煩碎,大率咎在部刺史……以求吏民過失,譴呵及細微,責義不量力??たh相迫促,亦內(nèi)相刻,流至眾庶。是故鄉(xiāng)黨闕于嘉賓之歡,九族忘其親親之恩,飲食周急之厚彌衰,送往勞來之禮不行。夫人道不通,則陰陽否隔,和氣不興,未必不由此也。(13)《漢書》卷83《薛宣傳》,第3386頁。
薛宣用“鄉(xiāng)黨闕于嘉賓之歡,九族忘其親親之恩”說明刺史汲汲于“求吏民過失”,破壞了族人相親相愛的氛圍,導致“人道不通”,造成“陰陽否隔”。這里的“九族”,用以指代家族親屬間的“親親”情感。此后,九族“親親”之義,常流露于西漢后期的詔令或上書中。如平帝元始五年一條有關(guān)宗室的詔令稱:
蓋聞帝王以德?lián)崦?,其次親親以相及也。昔堯睦九族,舜惇敘之。朕以皇帝幼年,且統(tǒng)國政,惟宗室子皆太祖高皇帝子孫及兄弟吳頃、楚元之后,漢元至今,十有余萬人,雖有王侯之屬,莫能相糾,或陷入刑罪,教訓不至之咎也。傳不云乎?“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逼錇樽谑易蕴匣室詠碜逵H,各以世氏,郡國置宗師以糾之,致教訓焉。(14)《漢書》卷12《平帝紀》,第358頁。
詔令以“親親”對待皇室宗親,設(shè)宗師以教化宗室,使之免于犯罪。其中的“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出自《論語·泰伯》,強調(diào)皇帝以“親親之恩”對待疏遠的宗室。顏師古對此句注曰:“言上能厚于親屬,則下皆化之,起為仁行也”,意思就是上位者要善待親屬,對民間社會的道德教化起到表率作用。王莽始建國四年詔書也有類似的說法:“夫褒德賞功,所以顯仁賢也;九族和睦,所以褒親親也。予永惟匪解……以明好惡,安元元焉?!?15)《漢書》卷99中《王莽傳中》,第4129頁。劉向《說苑·臣術(shù)》也提及:“(鄒)忌舉北郭刀勃子為大士,而九族益親,民益富。”(16)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43頁。盡管這則故事是劉向采綴的,但“九族益親”的說法可能體現(xiàn)了西漢中后期的用語習慣??梢?,此時“九族”的使用多與“親親”及“安民”相關(guān)。
西漢后期對“九族”概念的引用仍未出《堯典》“親九族”的框架,仍需依托經(jīng)典語境來表辭達意。但在薛宣、王莽例中,士人以有“親親之恩”的九族為理想,呼吁緩和吏治苛刻、實施道德教化。儒學經(jīng)典構(gòu)造了“家族”與“親親”的關(guān)系,如《禮記·喪服小記》:“親親以三(族)為五,以五為九”(17)《周禮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第766頁。;《白虎通·宗族》:“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18)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中華書局1994年版,第397頁。西漢元帝以來,士人受儒學影響日深,“九族”“親親之恩”的內(nèi)涵,逐漸流行起來。
薛宣的上書還有另一層啟發(fā),即“九族”的歷史性質(zhì)。“鄉(xiāng)黨闕于嘉賓之歡,九族忘其親親之恩”之說將“鄉(xiāng)黨”與“九族”對舉,王莽始建國元年王田令與之相似,“其男口不滿八,而田過一井者,分余田與九族鄉(xiāng)黨”(19)《漢書》卷24《食貨志上》,第1144頁。,暗示了“九族”的來源與“鄉(xiāng)黨”社會發(fā)展有關(guān)。(20)參見杜正勝主編:《傳統(tǒng)家族試論》,黃寬重、劉增貴主編:《家族與社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版。日本學者岡崎文夫認為:“宗族和鄉(xiāng)黨決不是對立的概念”,“所謂‘九族’,可以認為也包含了‘州里’,反之亦同”,轉(zhuǎn)引自陳蘇鎮(zhèn):《〈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502頁?!墩摵狻ふZ增》提到“九族眾多,同里而處”(21)黃暉:《論衡校釋》,第357頁。,反映了“九族”成員“眾多”且聚居的情形?!熬抛濉敝熬拧?,含“多”之義,指家族規(guī)模大?!熬抛濉背蓡T聚眾而居,共同生活在鄉(xiāng)里附近。(22)邢義田提出兩漢“聚族里居”的觀點:即“由若干族姓的人依戶構(gòu)成鄉(xiāng)里應(yīng)該是秦漢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舊聚落和新里制實處于疊合的狀態(tài),這就是聚族里居的現(xiàn)象”。參見邢義田:《漢代的父老、僤和聚族里居》,《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版。西漢前期,以人口少的小家庭為主流。經(jīng)過幾代人經(jīng)濟和文化上的積累,至西漢后期,士人家族勢力得到發(fā)展,擁有一定規(guī)模的田產(chǎn),得以供養(yǎng)較多的家族成員,并出現(xiàn)祭祀的家族祠堂和族人會議。(23)馬新:《論兩漢鄉(xiāng)村社會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第4期。這種家族祭祀和會議并不一定如作者所言,只有同姓宗族才能參加。“九族”觀念產(chǎn)生的前提條件,是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大家族。家族鄉(xiāng)黨勢力發(fā)展壯大,支撐著在朝為官的士人;士人發(fā)揚“親親之恩”,撫恤“九族”。士人與家族的朝野互動,形成一種社會風氣。
成帝時,開始出現(xiàn)了士大夫?qū)⑻锂a(chǎn)俸祿“分施九族”,以標榜名節(jié)的現(xiàn)象。如“郇越、相,同族昆弟也,并舉州郡孝廉、茂材,數(shù)病,去官。越散其先人訾千余萬,以分施九族州里,志節(jié)尤高。”(24)《漢書》卷72《王貢兩龔鮑傳》,第3095頁。郇越將財產(chǎn)“分施九族”,贏得了“志節(jié)尤高”的美譽。谷永稱贊鄭寬中“退食自公,私門不開,散賜九族”。(25)《漢書》卷88《儒林傳》,第3605頁。接受恩賜的“九族”成員似乎并不局限于同宗姓者,如張臨“分施宗族故舊”,疏廣“令家共具設(shè)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數(shù)問其家金余尚有幾所,趣賣以共具”(26)《漢書》卷59《張湯傳》,第2654頁;卷71《疏廣傳》,第3040頁。,故舊、賓客皆在分施對象中。這種“九族”的說法相對寬泛?!胺质┚抛濉钡氖┡c行為是“仁”的具體表現(xiàn),所謂“愛施者,仁之端也”(27)《漢書》卷62《司馬遷傳》,第2727頁。,“仁者明其施”(28)《漢書》卷66《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贊》,第2903頁。,士人把俸祿財產(chǎn)散賜鄉(xiāng)里宗族,賑恤孤弱,獲得“輕財求仁”的美名。救濟、贍養(yǎng)族人,是“親九族”觀念的實踐方式。
“分施九族”的倫理風尚是西漢后期士人家族擴大、豪族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分施九族”中的“九族”,不太可能是東漢古文學家所謂“皆同姓”的縱向純父系宗族,而應(yīng)該是泛稱包括母族、妻族在內(nèi)的橫向擴展的大家族,是指實際生活中因血緣和婚姻而連接的各種親戚?!?楊)惲受父財五百萬,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無子,財亦數(shù)百萬,死皆予惲,惲盡復分后母昆弟”(29)《漢書》卷66《楊敞(惲)傳》,第2890頁。,楊惲將財產(chǎn)分予舅氏,即屬于異姓。此外,王溫舒獲罪自殺,株連“五族”,其中就包括“兩婚家”。(30)《漢書》卷90《酷吏王溫舒?zhèn)鳌?第3658頁)載:“溫舒匿其吏華成,及人有變告溫舒受員騎錢,它奸利事,罪至族,自殺。其時,兩弟及兩婚家亦各自坐它罪而族。光祿勛徐自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溫舒罪至同時而五族乎!’”又值得注意的是,兩漢之際通過聯(lián)姻形成了豪族婚姻集團,士人與其母族、妻族團結(jié)一致,在戰(zhàn)亂中保存家族勢力,甚至擁護割據(jù)一方的政權(quán)。(31)參見陳蘇鎮(zhèn):《〈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第488—490頁。如舂陵宗室劉氏與南陽郡的新野陰氏、湖陽樊氏、新野鄧氏、新野來氏聯(lián)姻,形成豪族婚姻集團。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士人的家族觀并無嚴格的同姓、異姓之別。“仁”的價值取向,要求士人以“親親”之道救濟家族,淡化了同姓異姓之間的界限。歐陽、夏侯《尚書》今文家的學說皆脫胎、成型于這種社會歷史環(huán)境之中,因之持“九族異姓”的主張。另外,西漢時期的母方親屬在家族中地位重要,表現(xiàn)為同母異父之關(guān)系受重視、外家得以撫孤、舅甥關(guān)系密切、外家稱“骨肉”等現(xiàn)象。(32)侯旭東:《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宗族”》,《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第70—81頁。西漢時皇帝的母黨和妻黨參與政務(wù),有一定的合法性,天子需“親九族”,包括親近外戚。這也支持了“九族異姓”說。若干事實層面存在的“九族”,與儒者“親親”觀念下應(yīng)然性的“九族”,交織成頗為復雜的景象。
西漢后期以“親親”為追求的九族觀念和“分施九族”的風尚,被東漢儒生士大夫所延續(xù),且有所過之。(33)如《后漢書》卷26《宋弘傳》(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903頁)載:“(宋弘)代王梁為大司空,封栒邑侯。所得租俸分贍九族,家無資產(chǎn),以清行致稱?!本?1《郭伋傳》(第1093頁)載:“伋以老病上書乞骸骨。二十二年,征為太中大夫,賜宅一區(qū),及帷帳錢谷,以充其家,伋輒散與宗親九族,無所遺余?!本?9《劉般傳》(第1306頁)載:“般妻卒,厚加赗贈,及賜冢塋地于顯節(jié)陵下。般在位數(shù)言政事。其收恤九族,行義尤著,時人稱之。”卷53《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第1740頁)載:“(閔)仲叔同郡荀恁,字君大,少亦修清節(jié)。資財千萬,父越卒,悉散與九族。隱居山澤,以求厥志?!本?6《循吏童暉傳》(第2481—2482頁)載:“童恢……父仲玉,遭世兇荒,傾家賑恤,九族鄉(xiāng)里賴全者以百數(shù)?!辈嚏哒f李休“于鄉(xiāng)黨細行,敦睦九族,篤信交友”,東漢時期的碑銘也多以“親九族”標榜士人之道德。(34)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銘》,《藝文類聚》卷37,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658頁。又如《尹宙碑》:“君體溫良恭儉之德,篤親于九族,恂恂于鄉(xiāng)黨。”載高文:《漢碑集釋》,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428頁。與此同時,東漢士人對“九族”的解釋也發(fā)生了變化。
《后漢書·馬融傳》載,安帝元初二年,鄧太后及其兄鄧騭輔政。群臣順從鄧氏意旨,廢除軍事演習性質(zhì)的“搜狩之禮”。馬融表示反對,“重述搜狩之義”,強調(diào)“講武校獵”的必要,委婉批評了鄧氏預政。值得注意的是馬融進諫安帝的用語:“重以皇太后體唐堯親九族篤睦之德,陛下履有虞烝烝之孝,外舍諸家,每有憂疾,圣恩普勞,遣使交錯,稀有曠絕。時時寧息,又無以自娛樂,殆非所以逢迎太和,裨助萬福也?!边@里看似在肯定“九族”的“篤睦之德”“烝烝之孝”(35)此處“九族”之意似是異姓,然馬融《尚書注》(王謨:《漢魏遺書鈔》第1集,清嘉慶三年金溪王氏刻本)中的注解是指同姓:“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凡九族?!笨梢姟熬抛逋铡闭f在馬融生活的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還未流行。,實際想指出的是,鄧氏與安帝之間“遣使交錯,稀有曠絕”,前者已操控了后者,“非所以逢迎太和,裨助萬?!?。馬融強調(diào),親親之恩固然重要,但不應(yīng)過分,九族中的母族、妻族,即皇帝的外戚,不宜過多干涉朝政。他說皇太后“親九族”,是在諷刺鄧氏干預皇權(quán)。(36)《后漢書》卷60上《馬融傳》,第1954—1955、1970頁。在相同意義上使用“九族”概念者,還有翟酺對安帝的上疏:
時,安帝始親政事,追感祖母宋貴人,悉封其家。又元舅耿寶及皇后兄弟閻顯等并用威權(quán)。酺上疏諫曰:“……昔竇、鄧之寵,傾動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積貨,至使議弄神器,改更社稷。豈不以勢尊威廣,以致斯患乎?及其破壞,頭顙墮地,愿為孤豚,豈可得哉!未致貴無漸失必暴,受爵非道殃必疾。今外戚寵幸,功均造化,漢元以來,未有等比。陛下誠仁恩周洽,以親九族。然祿去公室,政移私門,覆車重尋,寧無摧折。……臣恐威權(quán)外假,歸之良難,虎翼一奮,卒不可制?!献臃Q‘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此最安危之極戒,社稷之深計也?!?37)《后漢書》卷48《翟酺傳》,第1602—1603頁。
安帝親政即為其祖母家人封侯,且重用其舅耿寶和閻皇后兄弟閻顯。翟酺因之指出,這誠然是皇帝“仁恩周洽,以親九族”,“然祿去公室,政移私門”,以致“外戚寵幸,功均造化,漢元以來,未有等比”。翟酺稱安帝“親九族”,實際是暗中提醒他不宜過分親近宋、閻、耿氏諸外家。值得一提的是,馬融、翟酺將外戚歸入“九族”的說法,實際上佐證了上文的九族“異姓”說。
東漢中期開始出現(xiàn)這種特殊的“親九族”說法,透出東漢士人的“九族”闡釋,可能與外戚干政有關(guān)。西漢時,外戚干政尚被認可。東漢光武帝因陰、郭皇后家族勢力強盛,宣布禁絕外戚干政。章帝以后,以豪族聯(lián)姻為基礎(chǔ)的東漢皇室仍然陷入外戚干政的困境中,竇、閻、鄧、梁各家外戚占據(jù)侍中、大將軍、車騎將軍位置,分割了皇權(quán)。王符批評桓帝梁氏專政“今世得位之徒,依女妹之寵以驕士”(38)王符著、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本政》,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95頁。,外戚借皇族中女性受寵而作威福。重新詮釋“九族”之內(nèi)涵,重建家族主次秩序,成為東漢士大夫嘗試改善政局的方法。因之,東漢士人講“九族”,更強調(diào)其“尊尊”之義。相比西漢時側(cè)重于“仁”的九族觀,東漢更側(cè)重于“禮”,以之限制和規(guī)范母族、妻族,使之從屬于父族。成書于東漢的《漢書·五行志》載:
傳曰:“治宮室,飾臺榭,內(nèi)淫亂,犯親戚,侮父兄,則稼穡不成?!闭f曰:土,中央,生萬物者也。其于王者,為內(nèi)事。宮室、夫婦、親屬,亦相生者也。古者天子諸侯,宮廟大小高卑有制,后夫人媵妾多少進退有度,九族親疏長幼有序??鬃釉唬骸岸Y,與其奢也,寧儉。”故禹卑宮室,文王刑于寡妻,此圣人之所以昭教化也。如此則土得其性矣。若乃奢淫驕慢,則土失其性。(39)《漢書》卷27上《五行志上》,第1338頁。
此段講與“土”有關(guān)之異象,歸其因為王者之“內(nèi)事”失序。“九族親疏長幼有序”,對應(yīng)“犯親戚”“侮父兄”,雖仍指異姓九族,但突顯“父兄”之義,暗示九族成員有尊卑次序,與“后夫人媵妾多少進退有度”并列,意味著妻妾及其族人受到限制。這一表述強調(diào)了九族應(yīng)有親疏、長幼的秩序,突出“禮”的含義,并以“文王刑于寡妻”作為圣人施行教化之例。從《五行志》的敘述語境看,班固針對的是西漢后期外戚、后妃亂政之事,提出了九族的“親疏”問題。班固撰集的《白虎通·宗族》更是進一步闡述了這一觀點:“族所以有九何?九之為言究也。親疏恩愛究竟,謂之九族也?!?40)②③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第398、400、400頁。以“九”為“究”,即強調(diào)“分別”之義,強調(diào)九族應(yīng)推究“親疏”和“恩愛”之次序。
此外,《白虎通·宗族》還提出了一種“貶妻族以附父族”的說法:“一說合言九族者,欲明堯時俱三也。禮所以獨父族四何?欲言周承二弊之后,民人皆厚于末,故興禮母族妻之黨,廢禮母族父之族,是以貶妻族以附父族也?!雹趯抛鍨楹螐膱驎r代的“父族、母族、妻族各三”發(fā)展為今時的“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問題,解釋為“貶妻族以附父族”,一貶一附,流露了貶抑母妻之黨而強化父族的意識。清儒陳立疏證曰:“《喪服傳》云:‘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筭焉?是厚于末之義焉……’又引庾蔚之云:‘……外親以緦為斷者,抑異姓以敦己族也。若妻之父母,則止緦麻,并不得以名加,母妻之黨,與宗族輕重之別昭然矣?!雹燮渲小扒莴F知母而不知父”“貶妻族”“抑異姓”之類說法,暗示東漢“九族”觀念增加了貶抑母妻之族的新內(nèi)容。這種變化,與東漢“外戚豪盛,君道微弱”(41)《資治通鑒》卷50,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1634頁。的現(xiàn)實局面有關(guān)。士人借助對家族倫理的匡正和重新規(guī)劃,削弱外戚和后宮權(quán)勢。這種“尊陽卑陰”的家族觀念貫穿東漢后期。靈帝時,荀爽批評“尚主”制度便從此角度切入:
夫婦人倫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經(jīng)首《乾》《坤》,下經(jīng)首《咸》《恒》,孔子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狈驄D之道,所謂順也。《堯典》曰:“厘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苯嫡呦乱?,嬪者婦也。言雖帝堯之女,下嫁于虞,猶屈體降下,勤修婦道?!駶h承秦法,設(shè)尚主之儀,以妻制夫,以卑臨尊,違乾坤之道,失陽唱之義。……陽尊陰卑,蓋乃天性。且《詩》初篇實首《關(guān)雎》,《禮》始《寇》《婚》,先正夫婦?!烁纳兄髦?,以稱乾坤之性。(42)《后漢書》卷62《荀淑傳》,第2052—2053頁。
“尚主”是指娶公主為妻,帝王之女,言尚不言娶,以示高攀。荀爽以陽尊陰卑的“乾坤之性”為據(jù),對這一漢家祖宗制度大加批評,認為其“以妻制夫,以卑臨尊”,有害夫婦之道。仲長統(tǒng)也指出了西漢以來“母妻之黨”對朝政的危害,甚至認為母妻之黨受婦人之見左右,不能“謙虛節(jié)儉,深圖遠慮”,必會出于私利干涉政治:“漢興以來,皆引母妻之黨為上將,謂之輔政。而所賴以治理者甚少,而所坐以危亂者甚眾?!蛞哉煞蛑?,猶不能久處公正,長思利害,耽榮樂寵,死而后已。又況婦人之愚,而望其遵巡正路,謙虛節(jié)儉,深圖遠慮,為國家校計者乎?”(43)仲長統(tǒng):《昌言》,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89,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952頁。在此背景下,以鄭玄為代表的古文經(jīng)學家開始拋棄了傳統(tǒng)的“九族異姓”說,而主張“九族同姓”說。
在東漢抑母妻族、揚父夫族的背景下,鄭玄對“九族同姓”的箋注可謂不遺余力?!对姟ば⊙拧こiΑ贰靶值芗染撸蜆非胰妗?,鄭玄箋曰:“九族,從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孫之親也?!薄对姟じ鹚墶っ颉贰爸苁业浪?,棄其九族焉”,鄭玄箋曰:“九族者,據(jù)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孫之親?!?44)⑨《毛詩正義》,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第408、332,332頁?!肮拧渡袝氛f九族者,從高祖至玄孫凡九,皆同姓。馬融、鄭康成皆同。”(45)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第7頁。為了駁斥許慎《五經(jīng)異義》中的異姓說,鄭玄闡述了為何九族是“上至高祖,下至玄孫”:
玄之聞也,婦人歸宗。女子雖適人,字猶系姓,明不得與父兄為異族。其子則然?!痘瓒Y》請期辭曰:“唯是三族之不虞?!庇敖袢逦从胁粌|度之事而迎婦也。如此所云,三族不當有異姓。異姓其服皆緦?!抖Y·雜記》下:“緦麻之服,不禁嫁女取婦?!笔菫楫愋詹辉谧逯忻饕??!吨芏Y·小宗伯》:“掌三族之別?!薄秵史∮洝氛f族之義曰:“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币源搜灾咦嬷列O,昭然察矣。⑨
鄭玄這段話包含了縝密的論證過程。他從反駁許慎“禮為妻父母有服,明在九族中,九族不得但施于同姓”的觀點入手,展開對“九族異姓說”的批評,建立對“九族同姓”的論證。許慎認為,因為“異姓有服”(異姓親屬去世時主人服緦麻喪服),所以九族內(nèi)包含異姓。鄭玄則指出,首先,“異姓之服不過緦麻”(46)鄭玄注《堯典》“以親九族”,《尚書正義》,阮元??蹋骸妒?jīng)注疏》,第119頁。,異姓親屬不得跨越緦麻的界限,即進入緦麻以內(nèi)的更親近的家族系統(tǒng)中。其次,鄭玄用《禮記·雜記》“緦麻之服,不禁嫁女取婦”套入《昏禮》請期辭“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中進行解釋。這是說,緦麻服期之內(nèi)不需廢止婚事,而三族親屬去世時則需另擇婚禮吉日,由此可知三族必無服緦麻之屬。又因“異姓其服皆緦”,可知三族之內(nèi)無異姓之屬。最后,鄭玄從“三族,父子孫”的觀點出發(fā)(47)鄭注《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三族,謂父、子、孫?!陛d《周禮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第766頁。鄭注《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陛d《儀禮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第972頁。,結(jié)合《禮記·喪服小記》“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48)鄭注:“己上親父,下親子,三也。以父親祖,以子親孫,五也。以祖親高祖,以孫親玄孫,九也。”載《禮記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第1495頁。,從“三族同姓”上下推演出“九族同姓”——九族是三族的擴展和延伸。(49)關(guān)于鄭玄論證九族同姓的具體過程,參見王爾:《鄭玄“三族九族同姓”說的特色及意義》,《史學月刊》2017年第4期。
可見,鄭玄認為緦麻處于五等喪服結(jié)構(gòu)的最邊緣,以其分斷同姓、異姓之別。劉宋時人庾蔚“外親以緦為斷者,抑異姓以敦己族也”(50)杜佑撰,王文錦、王永興等點校:《通典》卷92,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2514頁。一語,點破了鄭玄在九族構(gòu)成問題上重建新說的原因。鄭玄的“九族同姓”說,構(gòu)造了一個父權(quán)至上的血緣系統(tǒng),將母族、妻族排除在外。在這一體系中,同姓與異姓截然二分,尊卑明確。在父母、夫妻各族雜揉的親屬系統(tǒng)中,“親親”的含義較重;在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的純父系系統(tǒng)中,“尊尊”的含義更重。(51)《禮記·喪服小記》:“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道之大者也。”孔穎達正義:“親親謂父母也,尊尊謂祖及曾祖、高祖也?!比钤?蹋骸妒?jīng)注疏》,第591頁。比起今文經(jīng)學家,古文經(jīng)學家更有維護君父綱紀的傾向。(52)李若暉指出:在禮學闡釋上,漢代今文學家注重闡發(fā)親親之理,古文學家側(cè)重引申尊尊之義。參見李若暉:《親親尊尊之間的斷崖——由韋劉廟議重估西漢經(jīng)學政制》,《文史哲》2017年第3期。如賈逵云:“《左氏》崇君父,卑臣子,強干弱枝,勸善戒惡”(53)《后漢書》卷36《賈逵傳》,第1237頁。,不僅強調(diào)尊“君”,也尊“父”,對《左傳》政治倫理功效的理解,帶有“父系意識”。有學者指出,“目前雖然還不能充分解釋古文經(jīng)學‘九族’理論的目的性,但有一點是能肯定的,這個理論的制定是為了更有效地強化父權(quán),強化親宗一體意識?!?54)錢杭:《再論“九族”今、古文說》,《史林》1993年第1期。我們還可以這樣推論:既然《尚書·堯典》確立了“親九族”典范,如果九族包含母妻之族,天子親九族意味著親近外戚。如何通過重新解釋“九族”概念以匡正“天子親外戚”之弊,是儒學士人關(guān)切的問題。鄭玄的“九族”新論,重建了天子親九族的內(nèi)涵:異姓不得進入皇帝家族的權(quán)力中樞,皇帝應(yīng)親近同姓宗室大臣,遠離母族、妻族。
其時,社會上的“九族”觀念也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或與以某姓氏為單位的名門望族的興起有關(guān)。王符《潛夫論》提到存在“以九族取德”的現(xiàn)象(55)《潛夫論·論榮》載:“今觀俗士之論也,以族舉德,以位命賢?!薄叭手囟鴦葺p,位蔑而義榮。今之論者,多此之反,而又以九族,或以所來,則亦遠于獲真賢矣?!蓖醴⑼衾^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第34、36頁。,這里的“九族”指某姓氏的望族,很可能已排除異姓。隨著察舉制的發(fā)展,門第和閥閱成為取士潛在的標準,家族之間的邊界清晰化,家族內(nèi)的單一姓氏被突出。東漢后期的碑刻,多敘述碑主姓氏的來歷、祖先的名諱和仕宦,甚至攀附祖先,“祖上”的概念直至此時才被突出。(56)侯旭東:《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宗族”》,《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第96—99頁。如漢末趙岐注《孟子·離婁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曰:“自高祖至玄孫,善惡之氣乃斷。”(57)《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經(jīng)注疏》,第2728頁?!熬抛逋铡闭f比異姓說更突出垂直結(jié)構(gòu)的代際性關(guān)系,顯示了東漢社會父系意識的滋長。
與尊陽卑陰的九族觀同調(diào),東漢士人將母妻族盛、皇權(quán)衰微與陽氣陰氣失調(diào)相聯(lián)系,以災(zāi)異現(xiàn)象推論帝室倫理的不協(xié)諧,要求整頓皇帝家族秩序,弘揚“乾剛之道”,成為一種政治風尚。安帝時陳忠論大水、楊震論地震(58)②《后漢書》卷54《楊震傳》,第1761—1765、1776頁。,靈帝時楊賜論青蛇②,都將異象詮釋為“陰盛陽衰”所致:
帝數(shù)遣黃門侍郎及中使伯榮往來甘陵,尚書仆射陳忠上書曰:“……伯榮之威,重于陛下,陛下之柄,在于臣妾,水災(zāi)之發(fā),必起于此。……臣愿明主嚴天元之尊,正乾剛之位,不宜復令女使干錯萬機?!魢挥傻勖?,王事每決于己,則下不得偪上,臣不得干君,常雨大水必當霽止,四方眾異不能為害。”(59)《后漢書》卷46《陳寵傳》,第1562頁。
大雨、地震、青蛇都屬于“陰”之象,被認為象征“母妻之黨”干涉皇權(quán)。安帝寵任乳母王圣及其女伯榮,陳忠、楊震由此勸諫,強調(diào)天子勿受制于“女使”。士人希望皇帝振奮乾剛,區(qū)分“上下”“內(nèi)外”,才能消災(zāi)。“乾”“剛”的對立面是“坤”“柔”,二者在倫理意義上分別象征著“夫”與“婦”?!扒瑒傊馈睅в行詣e意識,士人將之引入家庭倫理中,有“以夫制婦”的意味。從尊父引申出尊君,以倫理秩序模擬政治秩序,經(jīng)由家庭倫理調(diào)整而帶動政治秩序的調(diào)整,形成新的綱紀,也是東漢“九族”觀念突顯父系意識的目標所在。
“九族”一詞,源自經(jīng)書,常見于史書,經(jīng)歷了從經(jīng)學詞匯到社會行為觀念的演變過程。若沒有跟現(xiàn)實政治社會發(fā)生實質(zhì)性聯(lián)系,“九族”不會變成一個進入政治文化領(lǐng)域的流行術(shù)語,更不會成為一種制約日常行為的倫理規(guī)則。漢代的“九族”有三方面含義:經(jīng)學詮釋、士人行為觀念和現(xiàn)實家族生活,三者互為關(guān)聯(lián),彼此牽動?!熬抛濉庇^念形成于豪族社會高度發(fā)展的西漢后期,基本含義是“親親”,表現(xiàn)為將田產(chǎn)俸祿分施九族的行為。在皇權(quán)遭遇危機的非常態(tài)時期,“九族”的“尊尊”之義被突顯。尤其在因外戚干政而陷入困境的東漢中后期,其含義催生了士人整頓綱紀、獨尊皇權(quán)的思潮。“九族異姓”是一個偏重于歷史事實的判斷,而“九族同姓”則是一種偏重于觀念倡導的說法。經(jīng)學詮釋、士人觀念、歷史實存三個側(cè)面,共同構(gòu)成了漢代復雜的“九族”概念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