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景 春
(成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成都 611130)
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偉大的文學家、戲劇家和詩人。他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幾乎無人與之比肩。莎士比亞在其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悲喜劇、小說和詩歌,這些作品雖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卻傳承至今,歷久不衰。生于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莎士比亞目睹了封建王朝的黑暗,他用手中的筆,劍指腐朽的封建王朝,在其作品中處處洋溢著他的反封建、反壓迫和提倡人性解放的人文主義思想。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的一部,就情節(jié)而言,充滿著背叛和殺戮的悲劇色彩,讓人讀后唏噓感嘆,對劇中人物充滿憐憫。在學者們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因而有不同的解讀。但是無論怎樣的研究,它像一面鏡子一直是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的力量和警醒世人的忠言。
黑格爾認為“真正的悲劇應當是精神實體(倫理性、神性)在現(xiàn)實的外化過程中必然帶來的沖突造成的。外化就是具體化。整體性的倫理外化為不同的對立力量,每一種都有它存在的可辯護理由,也有其特性和片面性。每一種力量對自身的堅持就意味著對對方的否定,它們相互沖突。而代表不同倫理力量的人(悲劇主人)在沖突中必有受害的一方,這就導致罪過。所以悲劇源于兩種同樣有理由但卻矛盾的倫理力量的沖突?!?/p>
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是對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經(jīng)過“裝飾”的語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別被用于劇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于人物的行動,而不是敘述,通過引發(fā)憐憫和恐懼使這些情感得到宣泄”,同時,“在悲劇中,情節(jié)、性格、言語、思想都是基本要素,事件的組合是最重要的”。
人文主義也稱人本主義,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一種理論思潮?!叭宋闹髁x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思想核心”。人文主義思想就概念來講是指:“以人為本,以人性反對神性,以人權反神權,以個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全面發(fā)展為理想”。莎士比亞生于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其時,在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下,人們的思想被禁錮,人性被壓抑和扭曲,先進的思潮被扼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了許多文學作品來倡導其人文主義思想。例如:在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兩個相愛的年輕人就是因為家族的世仇不能在一起,雙雙自殺身亡,反映了封建家族對年輕人的壓迫,也反映了年輕人對封建家庭的反抗。雖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樣的故事在今天的社會已經(jīng)鮮有發(fā)生,但是像莎士比亞這樣的偉大作家對社會和人文思想的進步發(fā)展所做貢獻是不應該被忽視的。
在《李爾王》中,悲劇是通過矛盾和沖突來體現(xiàn)的,這種沖突是道德倫理上的沖突、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也體現(xiàn)在故事情節(jié)的激烈沖突,因此,事件的組合能引發(fā)讀者的強烈的憐憫和恐懼的情感,充滿著悲劇的色彩,在其中始終貫徹著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
在《李爾王》中矛盾和沖突一直貫穿始終,莎士比亞正是利用這種矛盾沖突來體現(xiàn)其中的悲劇色彩。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悲劇觀,事件的組合是悲劇中的首要因素。在該小說中,事件安排通過矛盾和沖突突顯了其悲劇性,事件的安排和設計并非是順利和平淡的,而是充滿著突變、矛盾和激烈的沖突,作者以此來展現(xiàn)悲劇性。大不列顛國王李爾王在故事的一開始就打算退位,把自己的國土平分給三個女兒。按照喜劇或正劇的安排,故事的三個女兒應該是聽話而孝順的,也可以得到國王的土地,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會幸福地生活下去。但是在《李爾王》的故事情節(jié)中,大女兒和二女兒通過欺騙父親得到了父親統(tǒng)治的國土,而小女兒因為誠實,卻什么都沒有得到,嫁給法蘭西王遠走他鄉(xiāng)。故事發(fā)展到這里,似乎大家都各得其所,也各有其命運。但是,作者并不這樣安排,讓故事中的人物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為了突顯悲劇性,作者安排了一系列激烈沖突而非平淡、和順的情節(jié)來體現(xiàn)悲劇性。于是,原打算和大女兒二女兒輪流住在一起的李爾王在作者筆下被兩個女兒攆走,只得去找小女兒求助,而小女兒為父報仇,起兵攻打兩個姐姐,在正劇和喜劇的描寫中,應該是可以成功地奪回父親的國土的,而父親李爾王也會有善終。但在悲劇的安排下,小女兒起兵失敗,甚至更為悲慘的是小女兒最后死在了父親的懷中,而父親李爾王也最終悲慘地死去。通過這樣的情節(jié)組合,作者成功的喚起了讀者的憐憫和同情之心,喚起了讀者的憤怒和恐懼的情感,憐憫李爾王的悲慘命運,恐懼李爾王因為錯誤判斷而付出的巨大代價,同時對大女兒二女兒的憤怒的情感也會貫穿閱讀過程的始終,作品的悲劇性很好地體現(xiàn)出來了。
其次是女兒們命運的沖突和對立,大女兒和二女兒因為欺騙父親得到了李爾王曾經(jīng)統(tǒng)治的國土,在財富和地位上都遠遠勝過沒有分到一點國土和財產(chǎn)的小女兒。小女兒沒有得到父親的資助和財產(chǎn)一切都得靠自己,雖然后嫁給法國國王為妻,但畢竟在父親的財產(chǎn)分配中沒有分得一杯羹,因此在命運的天平上,小女兒和姐姐們就產(chǎn)生了沖突和不同。大女兒二女兒奸猾邪惡,命運卻青睞于她們,小女兒如此善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命運卻如此悲慘,在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下,讀者就能逐漸體會到小女兒的悲劇命運并產(chǎn)生憐憫之情。在后面的情節(jié)中,女兒的命運因父親始,也因父親終,沒有分到國土和父親的財產(chǎn),小女兒不生氣不計較,但是當父親被欺凌、侮辱和欺騙而落入悲慘境地的時候,小女兒就不能置之不理了。小女兒因為父親淪為乞丐而決心給父親討回公道,因為她一向視父親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小女兒帶兵打回國內,但是在法國和英國的戰(zhàn)爭中,小女兒戰(zhàn)敗了,不僅戰(zhàn)敗甚至在父親懷中死去。而姐姐們呢,顯然沒有被小女兒的復仇利劍懲罰。這樣莎士比亞就把姐姐們和小女兒的截然不同的命運展現(xiàn)給讀者,讀者哀嘆命運的不公,體會到小女兒和李爾王的悲劇命運。
第三是李爾王對女兒們態(tài)度上的沖突和矛盾體現(xiàn)了悲劇色彩,首先他對女兒們的不同態(tài)度,當然這是因為他自己對女兒們不同的看法和錯誤判斷所造成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李爾王自己命運的悲劇就產(chǎn)生了。在李爾王決定退休退位,讓位給女兒們時,他的想法是根據(jù)女兒們對他的愛來分配他的國土,因此他堅持要女兒們告訴他有多愛他,依大女兒二女兒的性格,說出甜言蜜語是簡單和容易的,但小女兒卻覺得難以啟齒,她希望用行動來證明對父親的愛。李爾王為甜言蜜語所蠱惑,誤判了女兒們對他的愛,他認為小女兒不愛他,因此對其態(tài)度惡劣,不僅什么也不給她,還把她趕走了,而對大女兒二女兒,他就相信了她們,因此把自己的國家交給了她們,李爾王這樣的不同態(tài)度造成了女兒們的不同命運以及自己的悲劇命運。在后來,小女兒回來拯救他時,他當然醒悟了過來,他對小女兒的態(tài)度也就發(fā)生了改變,但是劇本的情節(jié)并沒有按理想中那樣去發(fā)展,小女兒盡管代表著正義的一方,卻遭受了戰(zhàn)爭的失敗,姐姐們盡管邪惡不堪,卻在這個時候處處獲勝。小女兒終于因為父親對女兒們的不同態(tài)度而離家,也因為父親而死亡。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姐妹之間的愛一錢不值,父親和女兒之間的生死別離也歷歷在目,《李爾王》中的悲劇色彩通過矛盾和沖突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了。
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思想體現(xiàn)在該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倫理沖突上展現(xiàn)了人物的真善美,以及真善美對應下的假惡丑,這兩類人物在小說中都有栩栩如生的描述。
《李爾王》中人性善的一方是小女兒,惡的一方是大女兒和二女兒,李爾王自己是一個王權的象征,他的老邁昏聵體現(xiàn)了日益衰亡的封建王朝,他的悲劇命運體現(xiàn)了封建王權的覆滅,這正是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思想所推崇的。三個女兒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而具有不同的倫理道德色彩,大女兒和二女兒可以說是具有相似的性格,也具有相似的倫理道德觀。她們虛偽而自私,為了利益不顧一切,在她們眼里,父親除了可以利用什么都不是,因此父親可以被傷害、欺騙而不感到一點內疚,好像李爾王不是他們的父親而是一個壞人、敵人一般。而小女兒則與她的姐姐們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倫理道德觀。小女兒真誠、善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她不欺騙父親,甚至覺得對父親說一點甜言蜜語都是虛偽的,在她看來對父親的愛應該用實際行動來體現(xiàn)而不是用言語來體現(xiàn)。小女兒體現(xiàn)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大女兒二女兒體現(xiàn)了人性中的假惡丑。而李爾王自己,恰似一個快要滅亡的封建王朝,垂垂老矣而又昏庸不堪,不能辨別是與非,而用一些非常錯誤的標準來評價女兒。因此在他的眼中,大女兒二女兒是最愛他的,小女兒一點也不愛他,他也因為大女兒和二女兒的甜言蜜語而高興并將他的國土平分給這兩個女兒,而小女兒太誠實沒有講好聽的話,不僅沒有得到國土的繼承權而且被驅逐遠走他鄉(xiāng)。但是李爾王的命運也因此而改變。曾經(jīng)的國王被女兒驅逐,變成一無所有的乞丐。李爾王的悲劇是沒有一雙慧眼去分析人性的善與惡,沒有看清楚真正愛他的人是他的小女兒,欺騙他的是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他是一個悲劇人物,其悲劇性格是必然也是偶然的。作者通過悲劇人物李爾王的塑造,正是要告訴人們人文主義的內涵,即謳歌人性中的真善美,追求人性的解放,以人性代替神性。
在《李爾王》中,莎士比亞通過人物的語言、思想、行為和故事情節(jié),謳歌了人性美好的一面,鞭笞了人性丑惡的一面,但是因為是悲劇,所以在小說最后并沒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局,其目的是通過悲劇所營造的氛圍,喚起讀者的憐憫和恐懼的情緒。而通過悲慘結局的描寫,作者也想給讀者一些警示,那就是悲劇往往是由人性上的缺陷造成的,人應該全面發(fā)展,對善與惡有辨別能力,還應該賞善罰惡,避免悲劇的發(fā)生,讓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