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予
(天津理工大學,天津 300384)
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語言無時無刻不在承載著人類的思想和文化。隨著多方交流活動日益頻繁,翻譯實踐的重要性和任務難度逐漸凸顯。所謂翻譯,并不是簡單地將兩種言語對照轉換,它不僅是一種言語轉換的動態(tài)表達過程,更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交往活動。翻譯研究強調的是對“言語”的研究。在這種觀念下,文本不再被看作靜止的語言成品,而是譯者和原文本創(chuàng)作者、譯者和目的文本讀者群的“言語”。動態(tài)的交往的文本觀必然會引導譯者去研究言語者、言語的語境、言語的方式、言語的意圖等因素[1]。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語言學其中一分支的“語用學”,近年來不斷地為翻譯研究工作添磚加瓦。由于翻譯實踐過程與語言學理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語用學在翻譯過程中意義深遠,為譯者和翻譯理論研究者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和廣闊的研究空間。
語用學這個概念并不是近幾年才出現(xiàn)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前后,美國哲學家莫里斯(Morris)和卡納普(Carnap)就曾對語言學的概念提出論述,莫里斯在《符號理論基礎》一書中指出,語用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語言的使用與語言使用者的關系。
哈蒂姆和梅森(Hatim and Mason)在《話語與翻譯》中指出對翻譯實踐的分析研究可以參考語用學,其中從語言學、語用學和語篇語言學三方面提出了語境研究的三個維度,即交際維度、語用維度和符號維度。
斯波伯和威爾遜(Sperber and Wilson)曾在“關聯(lián)理論”中提出,要“發(fā)現(xiàn)植根于人們內心的可以對彼此之間如何實現(xiàn)交際進行解釋的隱含機制”。因為人與人之間交流就是為了讓對方明白,所以要求“互明”;而且交際活動是一個認知過程,雙方之所以能夠明白對方話語的暗含信息,主要因為存在一個最佳的認知模式——關聯(lián)性。由此可見,要找到對方話語同語境假設之間的最佳關聯(lián),通過推理獲取語境含意,最終取得語境效果,達到交際成功。
中國的研究學者何兆熊先生曾提出,意義和語境這兩個概念在語用學理論當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基本的。
語用學研究的是語言理解和語言應用方面的問題。在原文所提供的特定語境中分析作者表述的話語,以此來準確把握并提高人們在交際活動中準確理解語言和使用語言的能力。
通常,人們口中的語境是指,使用語言時的特定環(huán)境,文化背景。根據《辭海》所述,“語境”是指“說話的現(xiàn)實情境,即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具體場合”。語境對語言的理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語用學也可以通過語境分析來理解語言自身所表示的含義。
眾所周知,翻譯實踐并不是一個靜態(tài)的處理過程。詞義、語義、語境、文化背景等,有太多的因素會導致譯文的效果,譯者絕不能將兩種語言進行一般的靜態(tài)轉換。如果譯文僅能使讀者從中獲取某個單詞的詞義,或是單個句子的意思,那譯者與機器翻譯無異,同時也就失去了翻譯要與原文作者“共情”的特點。由此可見,譯者在做翻譯時,如果能對原文作者所描寫時的特定語境加以體會和分析,并在試圖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圖以及想要表達情感的基礎上做出判斷,才能收獲準確的語篇含義。
在日常對話中,往往某人說的一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飽含深意。例如:
1.A:Will Anna accept my apology?安娜會接受我的道歉嗎?
B:She isn't the person who holds grudges.她可不是個記仇的人。
2.A:Will Anna accept my apology?安娜會接受我的道歉嗎?
B:Come on,honey,time heals everything.算了吧,親愛的,時間會治愈一切。
以上這兩組對話的問答內容,表面上看似答非所問。可若仔細分析,卻又都合情合理。在這兩組對話之中,雖然A者所問內容都是相同的,但B者通過自己對該問題的理解和判斷分別做出回應,從而使這兩次提問分別具有不同的意義和目的。通過比較兩次問答的語言可以看出,B者與A者之間是存在共識的。
對A者所提出的問題:“安娜會接受我的道歉嗎?”在第一組中,B者回答說:“安娜不是個記仇的人?!比绻麊慰催@一句話,仿佛是在說安娜此人的特點,別無他意。但考慮到問句之后,由此可推斷安娜大度,而且應該是會接受道歉的。相反,在第二組的回答中,如果也拋開A者的提問,那么,一句“時間會治愈一切”到底想說什么,恐怕很難搞清楚。正是有了上下文的緣故,這句話從側面暗示了安娜并不會接受道歉。
斯波伯和威爾遜在“關聯(lián)理論”中強調該理論的核心為關聯(lián)原則是人類認知假設的必要條件,人們是根據人類認知假設去理解話語的,即根據事物的相互關聯(lián)性的信息認知事物[2]。關于此點,該理論能很好地詮釋翻譯活動,能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毫不費力地理解語境。
所以,在進行翻譯實踐時,如果單純地考慮文字字面的含義,或者只是根據原語語言的語法邏輯來得出譯文,那么有時候譯者會就出現(xiàn)理解偏差,誤導讀者。在整個翻譯過程中,譯者還需要做到和原文作者“共情”,將自己帶入到源語的語境之中,深入體會語言的情景,再做出準確的翻譯。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原文作者的情感表達,也不會帶離讀者的理解思路。
語言文字猶如密碼,神秘而又奇特。每個字詞均有其自身含義,而將其列隊成句之后,往往還會蘊藏其他意思。至于譯者所做的翻譯工作,要是將字詞含義簡單地傳達給讀者,那將毫無意義。所以說,只有自身先要對原語言進行深刻準確的理解,再去將這句話意味著什么傳達給讀者大眾,才能反映出話語含義的價值。
語用學研究范圍十分廣泛,其中一項就是詞匯研究。詞匯語用學把詞匯含義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深入分析并了解詞義在語言使用中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在眾多語言表達的過程中,由于給出的語境各不相同,有很多普遍接受的詞匯含義會因說話人的表達意圖而被調整或是修改。
人們在研究詞匯意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詞匯不僅有本身功能,構成特定的語用意義。詞匯隱含的語用意義雖不獨立,但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詞匯意義,只是在語境的作用下才激活了這些用法[1]。
眾所周知,英文單詞在詞典中的解釋常常具有多個含義,而這些詞義有時候無法有針對性地告訴讀者該詞在某句話中的真實含義。句中詞義不能隨意選取,轉換該詞義的同時必須要順應原文所設定的語境,并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語用加工處理?!癰lue”是一個很常見的英文單詞,一般指“藍色”,一般在句中用于修飾某個名詞,指出相應的顏色。但有時,如果在某一特定語境中使用blue,則可以用來表示精神狀態(tài),示例如下:
1.The birthday gift my mom gave to me was a blue coat.媽媽送我的生日禮物是件藍色的大衣。
2.There's no particular reason for Jessie to feel so blue.杰西沒理由這么沮喪的。
3.The news came out of the blue.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了。
第一句中,blue意思很簡單,表示的就是大衣的顏色;第二句中,blue不再是藍色的含義了,而表示心情,憂郁的,沮喪的;第三句中,blue不是單獨使用,而是結合其他詞,以詞組out of the blue的搭配形式出現(xiàn),考慮到整體句意,以及消息傳遞的時效性,所以譯成“突然地,意外地”。
在英語表達上,只關注單詞的某個含義其實并沒有多大意義,因為英文單詞大多一詞多義,句中或語篇中所用單詞的含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語境使用單詞的含義都具有特殊意義和作用。語言表達考慮的是詞匯組合后的整體性,單詞的意思也是要根據語境和整體句子動態(tài)變化的。
再如,something一詞本表示某物,某事,但在下面這句話中,它卻在形容某個人有本事,具備某種能力,是對人的一種夸贊。
You are really something,Johnny.What you need now is just a chance.
什么是“You are really something”?是說這個人是個東西嗎?
當看到后面的內容:What you need now is just a chance.你現(xiàn)在只差個機會。這才明白,這句話是鼓勵Johnny,反推,一個人只有自己有本事,有能力,遇到機會時才會成功。所以根據上下文的語境可以推斷出來,something就是在贊揚Johnny。
由此可以判斷,詞匯的應有之意有時候靠查詞典是得不到的,這恰恰是語境給予的。對原文內容的正確理解,其實就是要去找出對等語言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恰恰就是我們所說的翻譯。那么,到底如何找到合適準確的對等語言呢?這就依賴詞句的上下文,即語境。在詞語層面上,如果僅把一詞多義的問題,或是詞語表達的問題歸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單詞語義問題,那么翻譯過程中的出現(xiàn)的種種障礙就不會輕易消除。如果從語用學的角度上看待詞匯問題,把模糊籠統(tǒng)的語義概念和語用學聯(lián)合起來,就能反映出詞匯語用意義的復雜性、多變性。由此將詞匯所表達的信息有效地傳遞給讀者。
跨文化語用學同樣也是在語用學的研究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與人類學、社會學、翻譯學、語用學等多個學科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英國語用學家尤爾(Yule)認為:“跨文化語用學研究的是不同社團對意義構建的方法的不同期盼。并研究不同語言文化中或相似的語言形式的語用功能的異同。[1]”
語用學中提到的跨文化是指不同國家、語言交際者之間的話語交際,或者是本族語使用者和其他族語使用者之間的話語交際。在不同文化種族交際的作用下,跨文化語用學逐漸形成,并隨著人類交際活動日益頻繁,而愈加明顯。
就戶外常見的公示語而言,在中英互譯上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在公園或戶外旅游景點中,經??梢钥吹健白阆铝羟?,春意更濃”“小草沖您微笑,請您留心繞道”等標語,這些文字極具社交用語功能。在戶外環(huán)境中,這樣的語言經常被用來提示游客要愛護環(huán)境。如按字面意思翻譯成“Don't walk on the grass,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或“The grass is smiling,and please walk away from it.”勢必會失去原語精華。雖然這樣翻譯保留了原語的語義,但是和原語的社會功能相比卻大相徑庭。中英文兩種語言本身具有不同的語言特性。中文在表達上常常會體現(xiàn)詩情畫意,烘托感情。而英文更為簡潔精煉,特別是在這樣的公示語中。所以,如果翻譯成“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會更加準確,也更能警示游客,保護環(huán)境,愛護花草樹木。
翻譯的功能就是達到交際的目的,也就是說達到語用等效。關聯(lián)理論認為不僅個人的認知環(huán)境而且交際雙方共享的認知環(huán)境都會影響話語理解。因此,研究英漢讀者的認知語境是不容忽視的,認知語境的悟透是好的英譯的根本。因此,譯者英譯時需讓原文與譯文語境實現(xiàn)最佳關聯(lián),從而達到英譯的最佳效果[3]。
在以往的翻譯類研究中,字詞、語法、句式結構等內容經常被列為分析研究的對象。這導致部分譯者覺得要想做好翻譯,首先要掌握語言使用上的規(guī)則要領,只有這樣才能得出不錯的譯文。但是這種觀點是片面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翻譯實踐中語用學的關鍵作用。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了語言交流,才有了如今的翻譯實踐工作。語言不僅是一國文字的展示,還是原文作者的情感襯托、文化傳承等,影響因素多而復雜。
如果將語言交流比作一道美食,那么,文字就是新鮮美味的食材,作者的情感猶如烹飪的調料,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場合,食客吃哪道菜最為合適,說的就是翻譯中的語境。在精心準備的饕餮盛宴上,有心的大廚憑著自己的“菜譜”——也就是語用學理論,才能做出一道道精美的菜肴。
最近幾年,語用學研究備受關注,通過文章分析,可以看出語用學對翻譯工作的重要性。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語用翻譯研究的腳步不會停歇,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還需要翻譯的助力。這就促使研究者繼續(xù)前行,認真鉆研語用翻譯理論,站在多維角度上,以發(fā)展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為翻譯事業(yè)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