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茹,羅永貴
(貴州師范大學 數(shù)學科學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設S是半群,A是S的非空子集,?a,e∈S,若e2=e,則稱e是半群S的冪等元,A中所有冪等元之集記為E(A)。若存在b∈S使得aba=a,則稱a是S的正則元,A中所有正則元之集記為Reg(A)。如果半群S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正則的,那么稱S是正則半群。若存在b∈S使得a=aba,b=bab,則稱b為a的逆元,a的所有逆元之集記為V(a)。易見,冪等元是正則元, 但正則元不一定是冪等元。設B?S是(正則)半群S的(正則)子半群,若B滿足:對任意的α∈SB,有〈B∪{α}〉=S,則稱B是半群S的極大(正則)子半群。
設Xn={1,2,…,n},Tn和Sn分別是Xn上的全變換半群和對稱群,記Singn=Tn
Aiα=ai,1≤i≤r。
(α,β)∈L?im(α)=im(β);(α,β)∈R?ker(α)=ker(β);
(α,β)∈J?|im(α)|=|im(β)|
易見L?J,R?J,D=J,H=L∩R。記
我們用符號
表示Dn-1中滿足下列條件的冪等元:
設n≥3,3≤k≤n,記
令E(Dn-1)為Dn-1中所有冪等元之集,于是有E(Dn-1)=E*∪E▽∪E△*且E*,E▽,EΔ*兩兩相交為空集。
對任意i,j,q∈Xn,做如下定義:
R(i,j)={α∈Dn-1:iα=jα}
Lq={α∈Dn-1:im(α)=Xnq}}
S1=G∪Singn
文中未定義的符號及術語參見文獻[13-14]。
為完成定理1的證明給出以下若干引理。
引理1[5]設x,y是完全0-單半群中2個非冪等元,則xy≠0當且僅當Lx∩Ry含有冪等元,此時xy∈Lx∩Ry。
引理2[10]設1≤r≤n-1,則K(n,r)=〈E(Dr)〉且K(n,r)是正則子半群。
引理3[14]設S是半群,對任意的a∈S,則Ha中至多含有1個冪等元,若Ha中含有冪等元,則Ha是群。
引理4[14]設D是半群S的正則D-類a,b∈D,則H-類Hb包含a的逆元當且僅當H-類Ra∩Lb或Rb∩La包含冪等元。
情形1 若α∈K(n,n-2),顯然存在β∈K(n,n-2)使得αβα=α,則由正則性的定義知K(n,n-2)是正則的。
定理1的證明:
其次,證E(Dn-1)?E(S)。假設E(Dn-1)E(S)≠?,任取e∈E(Dn-1)E(S)?Dn-1,則S∩Le≠?且S∩Re≠?,于是由S是正則半群可知,Le∩E(S)≠?且Re∩E(S)≠?,從而存在a,b∈E(S)使得a∈Le∩E(S),b∈Re∩E(S)且a≠b。由引理1知,ab∈S∩Ra∩Lb(因為e∈E(Dn-1)且ab∈Re∩Le=Ra∩Lb)。注意到a,b∈E(S),a,b∈S,aRabLe。再由引理4可得,存在ab的逆元c使得c∈S∩La∩Rb=S∩Le∩Re,于是c是群He中的元,從而存在自然數(shù)n使得e=cn∈S與e∈E(Dn-1)E(S)矛盾。因此E(Dn-1)?E(S)?S。
1)S1=G∪Sin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