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協(xié)濤
在教學中,一節(jié)有意思的語文課堂,能讓教師教時風生水起、學生學時沉醉其中,成為師生身心愉悅和靈魂對話的場所。那么,如何打造有意思的語文課堂?筆者從教師教學語言、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搭建展現(xiàn)平臺三個維度,淺談一些自己的新策略。
一、淬煉教師的教學語言,為思想的交匯張本
羅素說:“教學語言應當是引火線、沖擊波、興奮劑、催化劑,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本毶鷦拥臏贤ㄒx、豐富多彩的語調(diào)變化、微妙的表情更新等特質(zhì),使口語表達成為人際交往中最便捷、最精準的溝通途徑。
語文課堂依托的教材是凝結的書面語,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立仿真的授課氛圍,把對教材文本的精彩解讀轉(zhuǎn)換成具體可感、富含情感的課堂語言,能有效引導學生打造課堂畫面感——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于知識理解產(chǎn)生豐富想象和生動表征的一種學習狀態(tài),是學生理解新知識、加工新知識并獲得知識意義的學習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建構與運用。
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睿智、幽默、傳神,會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學習情緒,結合經(jīng)典文本文字的凝練、雋永、豐富,從而最大化地張揚“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語言文字魅力,讓以語言為載體的思想流進學生的心海,泛起無數(shù)會意的智慧浪花,達成既定的育人目標。
例如,對《關雎》一課,面對穿越兩千年時空煙云的愛情童話的解讀難點,教師可從《詩經(jīng)》的畫面感切入,多用行為動詞引領學生走進那個水鳥佇立、青女采摘、男兒側目的意境中,再現(xiàn)癡情人兒幻想的鐘鼓和鳴、琴瑟相生的絕美畫卷,讓青春年少的學生領悟上古人民純凈、美好、質(zhì)樸的婚戀觀,遠比通過多渠道的意象底蘊解讀、“六藝”手法的對號入座等手段來得更有意思。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在感知語言美中愛上語文,在感悟中體味成長。
二、創(chuàng)設真實、有意義的情境,為有效開放的語文課堂打底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階段表述中,無論是要求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情境中,發(fā)現(xiàn)、感受和表現(xiàn)語言文字的魅力”條文,抑或是“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jù)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的陳述,都在明確傳達一個信號: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有意義的情境,才能適應當前的語文課堂改革的新方向。在科學設置的擬真情境中,提升學生運用自身語文素養(yǎng)解決實際生活中的語文問題,進而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探索精神服務,讓我們的語文課變得有意思起來。
例如,對《天下第一樓》一課,如果教師只是羅列戲劇的相關知識和完成有關書面作業(yè),甚至告知戲劇只是被鑒賞、不納入中考命題范疇而一帶而過,雖然可以大大縮短授課時間,但卻在無意間凸顯了教師“為考而教”唯分數(shù)論的思維與思想。教師不妨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用語言呈現(xiàn)、動作示范等方式細致入微地帶領學生進行話劇表演的情境創(chuàng)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揣摩、消化《天下第一樓》中眾多人物形象的精髓,再給學生以合適的舞臺讓他們展現(xiàn)自己的課本劇表演。如此,作為教師,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無論是悲憤交加的盧孟實,還是孤高自負的羅大頭,抑或是舞臺上的匆匆過客,再加上那桿自制的惟妙惟肖的“大秤”,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會被放大、細化和落實,從導演到編劇、場記、獨白以及跑龍?zhí)椎雀鞣N角色的精準把握,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智慧達到高峰。最終,這節(jié)戲劇表演課高潮迭起,學生亦“一課一收獲”。
三、搭建學習成效的展示平臺,為學生的成功點贊
根據(jù)馬斯洛的觀點,基本需要在被滿足之后便不再感到滿足,而生長需要的特點是越滿足越產(chǎn)生更強的需要,并激發(fā)個體強烈的成長欲望。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需要一個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成效的平臺,也只有擁有了這個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登上并分享學習進程的舞臺,教學的全部意義才能凸顯出來。
在不斷摒棄精英教育的思維弊病后,教師才能真正做到守住教育的初心:讓教育做到本分、純凈和溫暖。大多數(shù)學生的成功應該是他們?nèi)庋劭梢姷某砷L,是他們縱向?qū)Ρ鹊倪M步,是他們在日趨公正的教學評價中找對自我提升的途徑,以避免許多學生因挫敗感累積成的學業(yè)厭倦,讓他們真正享受“雙減”背景下語文課堂的有意義的學習氛圍。
例如,學生謝某聲音有磁性、普通話標準、做事認真,經(jīng)過教師點撥便成了學校廣播站的“臺柱子”;學生賀某領袖范兒十足、有號召力,經(jīng)過教師委任便成為班級管理的核心骨干;學生張某細心、講究、嚴謹,在教師組織下,經(jīng)過大家推舉便化身為服務師生的大管家;學生孔某自控力強、有悟性,在教師指引下,經(jīng)過一番錘煉便成為經(jīng)典誦讀的傳唱者……很多時候,“丑小鴨正是真正的白天鵝”,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并勇于尋找和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光亮和特長。
語文課堂有唯美的文本、至真的情懷、豐富的教學資源,為何就不能上得“有意思”呢?簡單的呈現(xiàn)、單一的訓練、機械的粘貼等,無非是以成績貼標簽的教學評價體制在作祟。這就要求從社會、學校大背景出發(fā),完善科學、多樣、分層、公正的過程性評價機制,改變語文教師“為考而教、為教而教”的做法,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完成“以文化人”的教學目標,讓語文課堂散發(fā)著有意思的魅力,從而培養(yǎng)用心熱愛生活、用愛彰顯情懷的有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