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微藍綠空間特征對居民不同類型社會交往的影響
——以武漢市東湖綠道為例

2022-11-16 08:41劉夢瑤楊柳琪郭詩怡
園林 2022年10期
關鍵詞:藍綠綠道程度

周 燕 劉夢瑤 楊柳琪 郭詩怡

ZHOU Yan LIU Mengyao YANG Liuqi GUO Shiyi*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武漢 430072)

( School of Urban Design, Whuhan University, Whuhan, Hubei, China, 430072 )

城市藍綠空間是居民社會交往活動的重要場所和健康福祉的保障。既往研究多從宏觀尺度利用大數(shù)據(jù)關注藍綠空間對周邊居民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以及在場地尺度上探究社會交往和體力活動在其中的中介效應,而鮮有研究對不同社會交往類型進行深入探究。此外,心理恢復水平是否作用于社會交往也易被忽略。將社會交往分為被動、短暫、持續(xù)社交三種類型,基于田野問卷調(diào)查提取空間及居民社會交往的相關信息,并利用SPSS宏程序Process模型4在兩者間建立相關性模型,以武漢市東湖綠道為例,探究藍綠空間對居民社會交往的影響機制和路徑。結(jié)果表明,可達性、親水性、視域?qū)拸V度、設施多樣性、空間歸屬感及綠視率等多項藍綠空間特征與社會交往存在顯著相關性,且藍綠空間特征對各類社會交往影響作用不盡相同。藍綠空間可通過景觀恢復性和環(huán)境建設力兩條路徑來影響社會交往:一方面,藍綠空間可通過影響訪問者心理恢復水平提高其社會交往意欲;另一方面,訪問者在藍綠空間中活動的時長也會影響其社會交往水平。通過深入挖掘藍綠空間影響居民社會交往水平的機制與路徑,為健康城市建設提供科學參考。

藍綠空間;社會交往;心理恢復;空間特征;中介效應

城市空間環(huán)境品質(zhì)與公共健康緊密相連,自十九大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以來,探尋人們在城市環(huán)境中的活動體驗及參與過程中所獲得的健康效益逐步成為城市規(guī)劃、人居環(huán)境設計等領域的熱點問題[1]。藍綠空間,包括各河湖水系和城市綠地系統(tǒng)共同構成的具有明顯水體和綠色植被特征的空間[2],不僅承載著生態(tài)保護、環(huán)境美化的功能,也為居民的社交和體力活動提供了必要場所[3],是居民福祉的重要保障和健康中國的直接依托。

大量研究表明藍綠空間對居民心理健康具有積極影響,主要從宏觀尺度上的空間暴露和場地尺度上的使用參與兩個角度進行探究[4]。宏觀尺度上多依賴空間地理大數(shù)據(jù)證明藍綠空間中的自然暴露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并從感知恢復和壓力緩解的角度解釋其影響機制[5]。而場地尺度上,社交和體力活動被認為是藍綠空間影響心理健康的兩個重要中介因素[6]:藍綠空間根據(jù)空間使用者的不同活動環(huán)境需求,利用豐富的活動設施、較高的可達性等特征來提升空間安全、舒適、優(yōu)美等環(huán)境屬性,直接或間接影響社交及體力活動的方式和時間,最終達到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7]。

然而,場地尺度上,鮮有研究對不同類型的社會交往進行量化探討[8]。譚少華[9]針對老年人的活動特征,對不通過社會交往類型進行分類討論,卻并未對社會交往程度進行量化。本研究參照城市規(guī)劃師梅赫塔(Mehta)的研究,依據(jù)社會交往的時長和形式,將社會交往分為被動、短暫和持續(xù)性社交三種類型[10],其中被動社交以人們在空間中感受他人的活動為主;短暫的社交通常發(fā)生在與陌生人的社會交往活動中;持續(xù)性的社會交往發(fā)生在結(jié)伴同行的兩人或多人之中。此外,盡管很多研究證明社會交往作為中介要素對居民心理健康的影響,卻很少有研究討論心理健康對社會交往的影響[11]。研究表明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與社會交往能力呈現(xiàn)顯著相關性,即心理健康能影響社會交往意愿[12]。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探討藍綠空間對社會交往的影響及其中的中介因素,根據(jù)冷紅的研究綜述,將藍綠空間影響社會交往的路徑概括為景觀恢復性和環(huán)境建設力[4]。

相比純?nèi)斯さ慕ㄖh(huán)境,藍綠空間中的植物、景觀、設施等自然元素更能促進居民的交往意愿[13-14]。然而,針對藍色空間特征與居民心理恢復水平的探討十分有限,大多停留在對噴泉、湖泊等水景的描述性分析上[15]。因此,基于現(xiàn)有研究局限,本研究將基于場地尺度對藍綠空間特征及社會交往進行量化,并選取藍視率、視域?qū)拸V度等特征對藍色空間進行描述,探尋藍綠空間特征影響社會交往的機制與路徑,以進一步擴展研究潛在影響使用者行為和心理恢復水平的藍色空間特征,為健康城市背景下的藍綠空間設計提供科學參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及方法

研究選取的藍綠空間聚焦于場地尺度,是具有面積小、點狀分布、功能集中等特征的小微藍綠空間,相較于大尺度的藍綠空間,更能凸顯空間本身的特征,也是更貼合于街頭綠地、口袋公園等未來城市發(fā)展過程中藍綠空間建設的主要形式。東湖綠道是國內(nèi)首條城區(qū)內(nèi)的5A級旅游景區(qū)綠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社會交往活動場所。綠道全長101.98 km,分為白馬、落雁、聽濤、磨山4個主要景區(qū),在保證人流量的情況下,本研究選取相對均勻點狀分布在綠道上的18個景點作為研究對象(圖1),每個景點面積控制在200 m2內(nèi),保證場地功能的聚焦性和空間特征的豐富性。既往對東湖綠道的研究常從整體宏觀的尺度關注其對周邊居民心理健康及游憩行為的影響[16],而沒有針對具體空間到訪者研究場地尺度藍綠空間特征對其社會交往行為的影響?;诖?,以武漢東湖綠道為例,利用問卷調(diào)查獲取到訪者的基本信息及其在藍綠空間中的社會交往情況和心理恢復水平,并通過田野調(diào)查從遙感影像、城市街景等數(shù)據(jù)中獲取藍綠空間相關信息,從空間角度入手關注藍綠空間中的直觀藍綠程度、藍綠環(huán)境及藍綠功能三個維度,建立藍綠空間特征與社會交往程度之間的相關性模型,探討心理恢復水平及活動時間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圖2)。

圖1 研究范圍及景點分布Fig.1 Research scope and distribution of scenic spots

圖2 研究框架Fig.2 Research framework

1.2 藍綠空間田野調(diào)查

研究于2021年1月和5月集中對東湖綠道開展田野調(diào)查,選定具體藍綠空間節(jié)點位置,利用遙感影像及街景地圖對相關特征進行補充。指標選取在相關空間評價的研究基礎之上,搜集“綠色空間”“藍色空間”“交往空間”“空間評價/評價與研究”等關鍵詞,得到與主題相關文獻35篇,根據(jù)本文研究內(nèi)容及理論基礎,從文獻視角、研究對象、指標提取三個方面進行整理匯總,最終確定8個空間特征指標(表1),其中可達性表示人群從東湖綠道各出入口到具體空間的距離,利用百度地圖獲取實際步行距離;藍視率和綠視率分別表示以人的視角出發(fā),選取空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到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與拍攝,計算照片與藍色、綠色有關的像素占總像素的比例,排除噴泉等小的人造景觀和天空的影響[20];空間歸屬感通過問卷調(diào)查獲取空間使用者對空間的主觀感知,用以表征藍綠環(huán)境對人的直接影響。其余指標通過指標分級進行量化計算。

表1 藍綠空間特征Tab.1 Features of blue-green space

1.3 問卷調(diào)查

在18個景點中共發(fā)放問卷478份,收集有效問卷476份,問卷有效率達99.6%。問卷內(nèi)容包括游客個人背景,以及在藍綠空間活動過程中的社會交往情況及心理健康恢復情況。心理健康恢復情況作為藍綠空間影響社會交往的一個可能中介效應,結(jié)合GHQ-12[21]、瞬時心理健康恢復量表及EQ-5D問卷[22],從健康、能量、信心、放松、心情恢復[18]等5個方面的提升程度評價游客的心理健康恢復情況,具有較高的內(nèi)在一致性(Cronbach’s α=0.914)。每個空間節(jié)點的問卷數(shù)量控制在25份左右,保證樣本分布的合理性。

考慮結(jié)伴與獨自游覽的受訪者在空間中進行社交的前提與基礎不同,基于層次分析法,分析構建評價模型、判別矩陣并咨詢多名專家意見,對不同形式社會交往的權重對總體社會交往程度進行量化(表2)。

表2 藍綠空間中居民進行社會交往的類型及形式Tab.2 Types and form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mong residents in blue-green space

1.4 數(shù)據(jù)分析

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間的相關性及回歸分析,并結(jié)合SPSS宏程序Process模型4探尋中介效應。通過回歸模型可以解釋個人與空間兩個層面上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結(jié)合Process模型能更好地探究藍綠空間影響社會交往的機制路徑與其中的中介因素。

2 研究結(jié)果

2.1 個人背景與社會交往的關聯(lián)

以往研究多將人文因素作為研究過程中的協(xié)變量或控制變量來探尋其對社會交往程度的影響,人文因素通常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職業(yè)等。在針對街道、社區(qū)等地域性較強的空間研究對象時,還會加入居住年限、居民健康水平等因素[23];在針對老年人、兒童等特定研究對象時,也會調(diào)查研究對象的活動水平及身體健康狀況[24]。本研究在考慮常見人文因素的同時,將東湖綠道作為一個大型的城市級公園,人們來此活動除具有主觀選擇性,將交往主體本身的外向程度和敏感程度作為考慮因素,能更好地分析被調(diào)查者進行社會交往的意愿。將社會交往程度進行綜合評分后,針對個人背景信息對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檢驗,結(jié)果顯示在社會交往程度得分方面文化程度(P=0.001)和外向程度(P=0.004)兩個因素間存在顯著差異,后續(xù)分析將這兩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

2.2 藍綠空間特征與社會交往的關聯(lián)

2.2.1 藍綠空間特征對社會交往總體程度的影響

研究結(jié)果(表3)顯示,可達性、親水性、視域?qū)拸V度、空間歸屬感和綠視率可以顯著影響社會交往程度。

表3 藍綠空間特征與社會交往程度回歸分析情況Tab.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blue-gree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degree

從可達性角度對距離進行分組,發(fā)現(xiàn)相對于距離0~500 m來說,空間距離為501~1 500 m時,人們在空間中進行社會交往的程度顯著降低,而距離超過1 500 m且繼續(xù)增加時,可達性和社會交往程度之間無顯著相關性。對于親水性而言,相較看不見水,當空間中能看見水時,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程度顯著升高,能否摸到水對社會交往程度的影響并不顯著。視域?qū)拸V度方面,對于狹窄空間來說,有部分遮擋的空間能顯著促進社會交往程度,而寬廣空間反而顯著降低社會交往程度??臻g歸屬感是人們對空間的主觀感知,將會直接影響人們在空間中活動的意愿或是來此空間的頻率,與社會交往程度成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最后結(jié)果顯示,綠視率與社會交往程度呈現(xiàn)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即當綠視率越高時,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程度反而降低。

2.2.2 藍綠空間特征對不同形式社會交往的影響

基于以上分析,進一步研究社會交往,探究不同藍綠空間對不同形式社會交往的影響情況(表4)??蛇_性對被動社交有顯著影響,當步行距離在0~1 500 m范圍內(nèi)時,隨著距離的增加,被動社交的程度越低,超過1 500 m后對被動社交的影響不再顯著。親水性對三種社交形式均有顯著影響,相比于不見水的空間,可見且可觸水的空間會限制被動社交,而僅可見水的空間會限制短暫與持續(xù)社交。植物豐富度僅影響被動社交,當植物種類大于30種時,能顯著促進被動社交。從視域?qū)拸V角度來說,部分遮擋的空間更能促進被動與持續(xù)社交。設施多樣性與被動社交呈現(xiàn)負相關,與持續(xù)社交呈現(xiàn)正相關性;空間歸屬感和藍視率與被動視角呈顯著正相關,而綠視率和短暫與持續(xù)社交呈現(xiàn)顯著負相關性。

表4 藍綠空間特征與不同形式社會交往回歸分析情況Tab.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blue-green spatial features and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不同的藍綠空間特征對不同形式的社會交往影響效果存在不同,其中藍綠空間對被動社交的影響作用最強,對短暫社交的影響最弱,探究其之間的具體影響關系,能夠在藍綠空間建設時,針對不同人群的交往需求做出最適宜環(huán)境設計及改善。

2.3 藍色空間特征影響社會交往程度的中介因素分析

根據(jù)研究假設,應用SPSS宏程序Process模型4將心理健康恢復和活動時間作為中介變量探究其在藍綠空間對社會交往影響過程中的中介作用,直接效應表明藍綠空間各項特征對社會交往的直接影響程度,間接效應表明藍綠空間特征通過相應中介因素對社會交往的間接影響程度。

研究結(jié)果如表5所示,親水性、空間歸屬感與綠視率能顯著影響心理健康恢復水平,并通過影響心理健康間接對社會交往造成影響(95%的置信區(qū)間中不包括0),說明心理健康恢復在親水性、空間歸屬感、綠視率與社會交往之間的中介作用顯著。其中綠視率影響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心理健康發(fā)揮的中介效應最強。而選取的8項空間指標,除可達性和設施多樣性以外(95%的置信區(qū)間中包括0),均能顯著影響人們在空間中的活動時間,從而影響社會交往。這意味著活動時間在藍綠空間特征與社會交往之間的中介作用顯著,空間環(huán)境質(zhì)量越高,人們在空間停留時間越長,社會交往的幾率也會增加。

表5 藍綠空間影響社會交往的中介因素Tab.5 Mediating factors affecting social interaction in blue-green space

3 討論

藍綠空間對社會交往具有顯著影響,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19]。同時,藍綠空間對不同類型社會交往影響不同,為環(huán)境偏好研究提供參考。此外在對空間使用者個人背景的分析基礎上,研究發(fā)現(xiàn)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擁有更多社交網(wǎng)絡,越外向的人越有進行社交的欲望[25]。最后研究證實了心理健康與活動時間在藍綠空間影響社會交往過程中發(fā)揮的中介作用,驗證了景觀恢復性和環(huán)境建設力是兩條主要的影響路徑。

3.1 藍綠空間與社會交往的相關性

針對綠色空間特征,東湖綠道作為線性空間,可達性對造訪者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nèi)顯著,已有研究針對不同研究對象得到相似結(jié)論,如300 m步行尺度內(nèi)的社區(qū)綠地能更有效地促進老年人的活動頻率[26]。而超出一定距離后,空間的微觀特質(zhì)、吸引力等可能發(fā)揮更大作用促使人們來此活動[27],可以積極利用植物或小品來分隔空間,營造尺度適宜、富有特色的空間環(huán)境[28]。

針對藍色空間特征,本研究重點關注親水性和藍視率。與多數(shù)研究認為的親水性與心理健康恢復呈現(xiàn)正相關[28]不同,研究發(fā)現(xiàn)僅可見水的空間對社會交往的促進作用更明顯。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與區(qū)域背景和親水性量化方式不同有關:選取歸一化水指數(shù)作為親水性衡量指標[28-29],關注游泳、潛水等親水活動的研究顯示,藍色空間對人的各項活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30]。藍色空間周邊支持與水進行互動的基礎設施明顯不足,安全保障設施的缺少使人們在鄰水空間中活動時容易產(chǎn)生緊張感,活動量明顯比近水空間少[31]。由此可見,藍色空間對于社會交往程度具有促進作用,但不能僅關注距離上的接近或藍色空間大小,而應提供適當?shù)膴蕵芳鞍踩O施,加強人們與藍色空間的互動。同時也可以采用臺階、自然式駁岸,運用挑臺的形式增加與水接觸的空間,盡量提供看水、聽水、戲水等多種親水活動和從橋上、船上、平臺上、堤岸上觀景的多種親水角度。

3.2 藍綠空間特征對不同類型社會交往的影響程度

研究顯示藍綠空間特征對不同類型社會交往具有不同影響作用。東湖綠道的各藍綠空間節(jié)點中被動與持續(xù)社交活動最為常見,藍綠空間對被動社交的影響作用最強,良好的空間景觀首先能激發(fā)人們到空間游覽的欲望,增強了個體—環(huán)境—個體之間的間接互動關系[32],空間中豐富的植物能提供良好的綠色環(huán)境和一定視線遮蔽,滿足人們觀景、觀人的心理需求。藍綠空間對短暫社交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因為短暫社交多發(fā)生在與陌生人的交談中,相較環(huán)境因素,個人性格的影響會更顯著。針對持續(xù)社會交往,空間需要提供相應的條件與設施,如大面積的草坪可以提供野餐場所;座椅、廊道等休憩設施可以為交談、棋牌等多樣的活動提供場所、延長停留時間等。即優(yōu)質(zhì)的環(huán)境條件可以增加居民在空間中的停留時間或到訪空間的意愿,提高社會交往頻率和強度[33]。冬天氣溫較低時,背水空間中活動的人數(shù)明顯比近水空間多,人們更愿意選擇在草坪類等視線寬廣的空間內(nèi)進行交往,較低的林冠率能提供更多接觸陽光的機會,氣溫高的情況則與此相反。因此藍綠空間的設計中,在氣溫低時包含社交活動少的近水空間可以設置一些暖色設施及小品搭配防滑鋪裝,減少金屬材質(zhì)的冷色設施。氣溫逐漸升高后人們與藍色空間的互動需求增強,可以進一步完善親水基礎設施,關注綠色空間的植物配比,考慮太陽輻射、溫度和風速等氣候因子,創(chuàng)造較為舒適的場地微氣候。對社會交往類型進行分類更能突出“交往”本身,針對使用者進行不同交往活動時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空間改善建議[9]。

3.3 藍綠空間特征影響社會交往的中介因素

城市藍綠空間為社會交往提供場所,通過促進鄰里的社會接觸與聯(lián)系影響心理健康,研究普遍認為社會交往活動參與越高的人群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33-34]。反之,藍綠空間通過優(yōu)質(zhì)的自然環(huán)境發(fā)揮景觀恢復功能,減輕受訪者心理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恢復的同時,也能進一步促進交往意愿的產(chǎn)生[35]。另一方面,將活動時間作為中介因素,藍綠空間良好的環(huán)境建設增加了使用者在空間中活動與停留的時間,間接增加了參與社會交往的機會。

4 結(jié)語

本研究聚焦場地尺度內(nèi)的藍綠空間,將自然環(huán)境、居民社交活動,心理健康三者建立相關性,與以往研究相比,豐富了藍色空間量化指標,并將社會交往分為三種類型分別討論,探究了城市藍綠空間對居民不同社會交往類型的影響機制。此外,研究證明了心理健康本身對“藍綠空間—社會交往”的中介作用,拓展了對藍綠空間健康效益的理解與認知。但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1)僅基于橫向數(shù)據(jù)對比得到相關性,不一定能反映精確的因果關系,后續(xù)研究中可進一步增加數(shù)據(jù)量,進行追蹤調(diào)查;(2)自評心理健康、活動時間等數(shù)據(jù)仍存在一定主觀性,后續(xù)研究可采用更加科學的儀器進行測量。

文章通過探討城市藍綠空間對不同類型社會交往的影響機制,擬對促進社會交往的健康藍綠空間建設提供參考建議。

注:文中圖表均由作者繪制。

猜你喜歡
藍綠綠道程度
基于能值分析的黃河流域糧食生產(chǎn)系統(tǒng)藍綠水資源利用評價
“三河一山”綠道成為新的“打卡地”
女性靈動風采
男女身高受歡迎程度表
日語程度的類型與程度副詞的對應關系
誠誠&嘟嘟的成都生活
綠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摩擦力的利用與防止
幸福的程度
本期導讀
文山县| 怀远县| 甘孜县| 正宁县| 织金县| 恩施市| 通辽市| 遵义县| 胶南市| 丹巴县| 满城县| 济南市| 湟源县| 锡林郭勒盟| 彭州市| 富宁县| 门头沟区| 长丰县| 天台县| 扎赉特旗| 无锡市| 临漳县| 华亭县| 泾阳县| 钦州市| 卢湾区| 孟村| 阳江市| 余干县| 普陀区| 绥中县| 万源市| 漳平市| 历史| 海盐县| 江达县| 库伦旗| 玉环县| 蚌埠市| 巴彦淖尔市|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