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愛瓊
跨媒介閱讀作為現(xiàn)代化教育的一種方式,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跨界的信息獲取、呈現(xiàn)與表達等內容,使學生借助多樣化的工具達到學習目標。因此,跨媒介閱讀對語文教師而言,是一種有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缑浇殚喿x依托的是功能強大的互聯(lián)網。所以在構建基于跨媒介閱讀的高中語文課時,教師既需要看到互聯(lián)網發(fā)展給語文閱讀帶來的媒介優(yōu)勢,也要理性看待技術發(fā)展的弊端,避免在技術中異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跨媒介平臺進行閱讀,降低其帶來的消極影響,突出其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特點,使其能夠真正助力學生學習[1]。通過總結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指導經驗,筆者針對跨媒介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提出以下建議。
在跨媒介閱讀背景下,高中學生可選擇并使用多樣的信息獲取方式、獲得更為多元的信息資料。多樣的信息獲得方式為學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更多樣的學習選擇。在設計高中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需尊重學生借助網絡獲得知識的能力,通過提前設計跨媒介搜索任務,讓學生根據(jù)任務要求完成跨媒介搜索與閱讀活動,增加學生在解讀主題時所獲得的資源的種類,豐富學生的課前準備,為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各抒己見、展現(xiàn)個人智慧奠定信息基礎[2]。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阿Q 正傳(節(jié)選)》時,筆者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讓學生利用一切手段,搜索與本篇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精神勝利法”相關的信息,并深入分析自己在多元搜索中獲得的研究資料,給出“精神勝利法”的定義。
在開放式的課前預習過程中,學生各顯神通,獲得了多樣的認知結論。他們有的利用百度引擎搜索“精神勝利法”,并結合文本閱讀經驗對百度百科“精神勝利法”詞條中的語言邏輯進行優(yōu)化,修正病句,并結合個人理解將“精神勝利法”的概念以更清晰、更有條理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有的搜索權威工具書中對“精神勝利法”的解釋,并對比不同解釋,形成個性化的想法;還有的在微信上搜索“精神勝利法”,通過閱讀何其芳、錢理群等對“精神勝利法”的解讀,對比阿Q 的“精神勝利法”與現(xiàn)代“精神勝利法”的異同;等等。
在利用多媒介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學生形成對“精神勝利法”的個性化認知,擁有了更寬廣的“精神勝利法”探究視野。因此,在以后的課堂討論中,學生可以跳出課本情境的局限,在更大的語言環(huán)境下討論“精神勝利法”,進而完成對“精神勝利法”一詞的深度化解讀,更輕松地突破課時探究難點[3]。
實際上,高中語文課前準備階段相當于學生的語文預習。如何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是教師需要探究的重要內容。跨媒介閱讀能夠有效地解決該問題,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借助互聯(lián)網龐大的信息內容,在各種媒介上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傳遞給學生正確認識跨媒介閱讀以及正確使用跨媒介閱讀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使學生的課前準備更加豐富。
例如,在學習《拿來主義》時,學生如果沒有在課前做足準備而直接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步伐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許多困惑,甚至無法有效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教師需要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關于魯迅的《拿來主義》信息,使學生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完整地閱讀本篇文章,并將對文章產生的困惑進行標記。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前在網絡中檢索關于自己困惑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對問題的解決形成初步的了解。至此,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課前準備,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初步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在準備課件的時候,借助媒介信息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讓整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為了構建基于跨媒介閱讀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師要用好現(xiàn)代化媒介工具,多模態(tài)呈現(xiàn)知識信息的特點,呈現(xiàn)傳統(tǒng)媒介所不能呈現(xiàn)的信息資源,營造能夠給予學生多重感官刺激且更加真實、立體的語文探究活動[4]。教師要以聲音、圖像等觸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想象,讓學生以更自覺的姿態(tài)調動個人知識經驗,探析文本中所呈現(xiàn)的信息內容,在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自覺性的同時,給予學生更多元的審美鑒賞體驗。
例如,在《故都的秋》文本教學中,筆者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并展示與“故都”相關的多模態(tài)資料信息,其中包括《城南舊事》《駱駝祥子》中反映老北京城市風貌與人民生活的片段,讓學生在對照片、視頻等多種模態(tài)的信息資料的閱讀中,在多種直觀體驗的刺激下,走進民國時期的北平。在真實立體的探索環(huán)境的支持下,學生將自己從網絡媒介(即圖片、視頻媒介)中獲取的信息與從傳統(tǒng)媒介(即書本媒介)中獲得的信息進行對比,從不同模態(tài)信息的轉化中感受到文本在語言和意境上的獨特美感。同時,在更真實的文本感知情境中,學生也能更好地體悟文本中所蘊含的悲涼的人生感受??梢?,合理使用多種媒介工具,設計跨媒介閱讀活動,能有效豐富并深化學生對語文文本的感知,提升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通過口述的方式,或者直接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將學生的情緒帶入到該情境中。該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一定的疲勞。對此,教師要打破單一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借助媒介融合工具,既要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也要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受到沖擊,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波動,進入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深度交流[5]。
例如,在教學《祝?!愤@篇文章時,通過祥林嫂悲慘短暫的一生,深刻揭露了在曾經的黑暗社會,廣大勞動婦女深受封建禮教毒害的悲劇命運。由于文章的社會背景與學生成長的社會背景大不相同,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祥林嫂的悲慘生活,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時代背景情境。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快速地閱讀文章,對重點的句子進行標注。緊接著,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展示祥林嫂的一生,使學生的視覺、聽覺都能夠受到沖擊,從而不自覺地進入情境中,對祥林嫂的一生產生同情。這種方式將文字媒介、視頻媒介進行融合,能夠進一步強化情境創(chuàng)設的效果,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產生波動,深刻地體會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跨媒介閱讀是一種突出學生在閱讀中處于“中心”地位的閱讀模式。在指導學生完成跨媒介閱讀活動時,高中語文教師應整合多媒介資源和工具優(yōu)勢,設計更有效的合作閱讀支持計劃,通過展示多樣的主題研究素材、提供多樣的信息獲取途徑,充分凸顯學生在課堂閱讀中的“中心”地位。
例如,《竇娥冤》是部編版必修(下冊)中的悲劇性藝術作品。為了讓學生深入感受戲劇的魅力,筆者設計了課本劇創(chuàng)編任務。首先,筆者讓學生按照戲劇編排要求自由結組,并將《竇娥冤》的影視作品視頻、評劇文章、戲劇評論文章、《竇娥冤》的主演采訪視頻、個人自傳、《竇娥冤》的場景配樂、課本劇創(chuàng)編講解微視頻等對學生揣摩戲劇人物形象有利的視頻、文字、圖片、音樂材料投放至網絡學習平臺,方便學生在課本劇創(chuàng)編和表演過程中選用。
在多角度、有選擇地利用多種媒介獲得信息資料的過程中,每個小組都對《竇娥冤》中的主人公形象有了個性化的理解,并將這種個性化的理解應用到了課本劇創(chuàng)編過程中,演繹了不一樣的精彩。在具體實踐中,筆者還根據(jù)每組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編想法,及時利用教學助手播放對應的教學資源,在學生身邊操作媒體設備,給予學生更適時的創(chuàng)編指導,在保證學生課堂“中心”地位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學習引導作用。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認知情感,能夠對大多數(shù)事件、情感有正確的理解與認識。教師在實施跨媒介閱讀的時候,會涉及互聯(lián)網檢索,但是互聯(lián)網的內容、信息量龐大,且精華與糟粕并存。這使得學生在面對龐雜的信息時,可能無法辨識信息的真?zhèn)?,形成理性的判斷能力。針對這一問題,高中語文教師應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使用策略,將跨界閱讀的消極影響轉變?yōu)榉e極影響。此外,媒介形式各不相同且各具特點。教師應在課下做足功夫,篩選一些對學生學習有益的媒介,推薦學生使用該媒介進行學習,從而減少其負面影響。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理念是把音頻、視頻、電影當作跨界閱讀的一種手段。對此,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圖像等媒介獲取閱讀信息,然后將自己的觀看體驗用語言進行表達。由于社交媒體深受大眾的喜愛,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成果發(fā)布在自己常用的社交軟件上,既能夠實現(xiàn)跨媒介閱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鞏固學生的閱讀效果。
在跨媒介閱讀中,學生獲取的信息和想法是細碎的、零散的,也是淺層的、不深入的。要想提升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質量,教師就需要在組織學生完成跨媒介閱讀活動時,以主題明確的閱讀交流活動輔助學生串聯(lián)細碎的信息,形成更系統(tǒng)、更有邏輯的認知。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使學生可以通過跨媒介的方式了解更多關于文章的信息。其次,教師要根據(jù)跨媒介閱讀內容,設計合理的、科學的、有針對性的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分享給其他學生。
為適應多媒介閱讀需要,在高中語文學習指導中,筆者組織的閱讀交流活動也是多媒介的。其中,既有傳統(tǒng)媒介下的閱讀交流活動,如“青春的價值”現(xiàn)代詩歌作品推薦會、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現(xiàn)狀調查報告會、“拿來主義”主題研討會等;也有以網絡媒介為主的在線互動活動,如在《鄉(xiāng)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指導中,筆者在學校的在線學習平臺上設定《鄉(xiāng)土中國》閱讀分享與討論板塊,以發(fā)起問題引導學生留言討論的方式,持續(xù)推進閱讀感悟線上討論工作,持續(xù)追蹤了解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情況。
多媒介的閱讀交流活動,為學生充分交流自身在多媒介閱讀中的所得經驗提供了平臺。在與同伴的討論中,學生的理性思維、批判思維得到了有效的訓練,語言能力、審美素養(yǎng)、文化傳承能力、愛國意識等基礎性語文素養(yǎng)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此外,學生可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對多媒介平臺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進行正確的使用,從而拉近學生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此時,學生不僅掌握了語文學科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還在全面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了自我。
總之,構建基于跨媒介閱讀的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師尊重教學現(xiàn)實、順應時代潮流的表現(xiàn)。在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課堂的構建中,教師應尊重跨媒介閱讀所帶來的資源優(yōu)勢、平臺優(yōu)勢,設計生本性的自主性綜合性閱讀活動,也要規(guī)避多媒介閱讀風險,強化閱讀交流引導,引導學生整合碎片知識,形成整體、深入的認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