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 思
鑒于“手槍詩”在網(wǎng)絡上的影響,我認為有必要對其進行一次考察,研究一下它的藝術特點和性質(zhì),讓人們對這個新的詩歌樣式有個清醒的認識。
關于“手槍詩”的起源很多人都知道了,在此簡單回顧一下。2013年底,深圳大學的黃永健教授在手機上偶爾寫出了第一首在后來被其稱為“手槍詩”的作品,并被他標榜為“新漢詩十三行”;在次年十月舉行的“第五屆華文詩學名家國際論壇暨印象武隆詩歌采風活動”上,他作了題為《新詩二次革命的回應 ——手槍詩(松竹體新漢詩)創(chuàng)新引論》的發(fā)言,引起了與會者的重視,更因國內(nèi)著名的詩歌理論家陳仲義與黃永健對這一新詩體的對話,引起了公眾的關注?!笆謽屧姟痹邳S永健和諸方的宣傳與力推下迅速走紅網(wǎng)絡,影響不斷擴大,而黃永健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幾種獎項,比如2014年8月份在安徽涇縣舉辦的“中國首屆桃花潭詩會”上,獲得“網(wǎng)絡詩歌發(fā)展獎”;2015年1月,獲得深圳首屆華語詩歌頒獎盛典銀獎等。在他看來,這是他對呂進倡導的“新詩二次革命”的重大回應,是對當下詩歌的重大創(chuàng)新,是對“朦朧詩”和各種“無邊界自由詩”的革新之舉,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以蕩滌廓清為當然使命”,“創(chuàng)新漢詩詩體,重鑄漢詩詩魂?!?/p>
在黃教授看來,這個新的詩體意義非凡。今年1月15號,他在新浪博客上發(fā)表了題為《中國松竹體漢詩(乙未年鑒)序言》說:“手槍詩只是它的網(wǎng)名,手槍詩的學術命名——十三行體新漢詩,堂堂正正,與英詩十四行體,比并而立,即使是莎士比亞再生,老人家也會希望我們不必老是仰其鼻息,因為,詩歌及詩體在永恒變化之中,十三行體新漢詩及其背后的中國,與十四行體及其背后的英美,握手言歡,世界多了一個對話的伙伴!如果我們認同席勒的藝術游戲說,世界又多了個游戲的對手,詩歌又新出了一個可以談話的伙伴。”
把他自創(chuàng)的這一詩體與西方的十四行詩相提并論,可見這位黃教授真是信心滿滿。西方的十四行詩體擁有大量的經(jīng)典之作,藝術水平舉世公認,但我們的“手槍詩”呢,它的具有高度藝術性的詩作在哪里呢?最為著名的是它的處女作,我們在此來重讀一下:
怎么寫
愁死鬼
手執(zhí)圩燈
伊人等誰
終南積雪后
人比清風美
古今聚少離多
長恨望穿秋水
知音一去幾渺杳
暗香黃昏浮云堆
不如歸
不如歸
好夢君來伴蝶飛!
這首詩揉合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到七言,語言特點也完全沿襲了古典詩詞的習慣,古意盎然,韻律流暢,讀來朗朗上口,適合譜曲,但它的風格與其說是詩的語言,倒不如說有著宋詞的某種遺韻。然而,它的藝術性對我們的古典詩詞完全說不上超越,隨意翻讀一首唐詩或一闕宋詞,也寫得比這好得多。充其量,這種新詩體只是在中國傳統(tǒng)的詞曲中創(chuàng)立了一個新的詞牌而已。它的語言是復古的,形式是宋詞的,雖然有韻律,有意境,但并沒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如果我們的新詩拋棄新的用語習慣和新詩的普遍形式,重返古典文學的懷抱,那么它能行之多遠,令人生疑。它只能作為一種局部的文學現(xiàn)象和個人的興趣而存在,大力弘揚這一詩歌樣式是有些可笑的,它甚至低于被黃教授“革命”的朦朧詩和“無邊界的自由詩”。
從詩歌發(fā)展史來看,和文學的其他樣式一樣,詩歌也是一直在發(fā)展和變化中成長的。無可否認,新詩是在西方文學和語言的沖擊下介入中國的,或者說,這導致了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沒落。自五四時候起,中國的新詩也走了將近一百年,朦朧詩在詩壇的統(tǒng)治地位和影響一直延續(xù)至今,有它不容置疑的歷史貢獻和意義,當然也有不好的影響。正如我在別的文章中所說的,對當今詩歌的不景氣和邊緣化,朦朧詩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這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和新詩在中國還沒有發(fā)展到成熟的階段相適應的,不能讓哪個詩人來負這個責。不管是“梨花體”、“烏青體”還是“手槍詩”,都只是表明,新詩在中國遠遠還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它一直還徘徊在中國傳統(tǒng)詩詞與西方詩歌的雙重影響之下,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性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它一直在摸索,在尋求出路,以期得到這個古老的詩歌國度的接受和欣賞。
我們的新詩的確接受了太多西方文本和思潮的影響,各種旗幟亂樹,越來越遠離了民眾的生活,讀者也越來越少了,甚至大多數(shù)人還不知道有哪一首新詩是可以被自己記住和背誦。但新詩的發(fā)展和其他事物一樣,都受普遍的規(guī)律性所制約,越是多人在這條路上走著,就越是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來。我們抱著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各種新詩的嘗試性寫法,但像“手槍詩”這種復古化的寫法,表面看是繼承了傳統(tǒng)的詩詞特點,但事實上,它不過是一種閉關自守的社會現(xiàn)象在意識上的反映而已,它有意識地抵抗西方文化的影響,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年代,像這樣的意識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了。文學的發(fā)展必然是走向世界性和國際化的,它可以容許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但必然不能拒絕與國外優(yōu)秀文化的融合和吸收,否則,這只能是一種倒退而絕非進步。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也已表明了這一點。如果沒有五四以后新思想的影響,就不可能有新中國的誕生。與社會的變革相適應的是意識形態(tài)上的變革,我們大量譯介西方的文學作品和科普著作,也深刻影響了自己的語言使用和文學樣式,讓我們今天形成了現(xiàn)代漢語的語境和規(guī)范化的語言。這個世界在各種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的變化中日益形成一個整體,讓任何保守的退避都成為不可能的事情。
況且,把新詩納入固定的字數(shù)和格式中是危險的嘗試,這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做法。新詩之所以稱之為新詩,也是因其自由的抒寫方式,不受字數(shù)和行數(shù)的限制。“手槍詩”和中國的格律詩與西方的十四行詩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因為后兩種詩體都是在歷史的沿革中自然而然地發(fā)展起來的,它不是某個人的獨創(chuàng)和強加給詩歌的一種形式。在詩歌發(fā)展史上,不管是中國的格律詩還是西方的十四行詩都已經(jīng)被拋棄了,成為一種過去式,如果今天還有人以此來寫詩,那也只是一種局部的現(xiàn)象而已,不會成為主流的書寫樣式。對新詩的發(fā)展,固定的格式和格律是有損無益的,更別說像“手槍詩”這種偶然產(chǎn)生的作品。如果僅僅是作為一首詩或一首詞來存在,無可厚非,但如果想將其固定為一種新的詩體,來與十四行詩抗衡,與自由體新詩叫板,則過于自負了。
“手槍詩”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流行,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新詩發(fā)展到今天給詩人和讀者造成的困惑。有人喜歡在一首詩中堆積各種各樣毫不相關的意象,造成形容詞泛濫成災,各種修辭手法堆積,使詩中的意旨變得模棱兩可和隱晦曲折,沒有人能說自己真正讀得懂這些拼湊的語句,這類詩作往往都是毫無詩意可言的,偏要借此來故弄玄虛,并美其名曰含蓄。其次,很多詩歌已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而專注于個人的內(nèi)心訴求,缺乏客觀的情景。像這類缺乏生活內(nèi)容的詩歌必然是沒有普遍性的,別人感受不到類似的情感,它只是作者本人的囈語,得不到讀者的共鳴,也難以打動人心并得到認可。雖然,“手槍詩”在我們這個有著悠久詩詞傳統(tǒng)的國家容易引起共鳴,適合一些讀者的偏好和閱讀習慣,是因為很多人都受到過古典詩詞的熏陶,要寫幾句古體詩詞可以說是信手拈來,有了這個固定的格式,要拼湊幾句寫一首這樣的“手槍詩”不會浪費太多心力。但歸根到底,這只是一種形式主義和復古主義的新詩體,不是一種革新和進步。
如果詳細考察陳仲義和黃永健就“手槍體”的談話,人們不難看出,面對陳的詰問,黃的回答非常牽強,也做不出更有力的回應。陳仲義指出:第一,“手槍詩”本質(zhì)上是創(chuàng)立一種詞牌,適合填詞。第二,它只適用于文言文,半文言文或半白話文,不適合現(xiàn)代漢語和語境。第三,固定的格式必然導致模式化的填充文本。至此,我們大概也可以判斷出這一所謂新的詩體到底能給詩歌的發(fā)展帶來什么影響,它能走多遠了。我不反對人們對于這一詩體的寫作嘗試,但實事求是講,“手槍詩”本質(zhì)是一種詩歌發(fā)展的倒退現(xiàn)象,是對自由體新詩失望之余的消極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