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 政
如何正確發(fā)聲是演唱最基礎的問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說話就是一種最好的發(fā)聲方式。在日常的交談中,我們的聲音是最放松的,發(fā)聲的位置也是最自然、最完美的。所有的演唱者在初學演唱時,第一節(jié)課所講述的肯定是如何發(fā)聲。歌唱者在歌唱時的聲音應比平日說話的聲音稍稍夸張即可,不能一味將聲音唱響,要找到正確的發(fā)聲方法以及發(fā)聲位置。只有懂得如何正確發(fā)聲,聽得懂演唱過程中發(fā)聲位置的對與錯,這樣演唱出來的聲音才能稱之為“音樂”,聆聽者聽起來才會感覺舒適。因此,正確的發(fā)聲是演唱的基礎及核心,只有掌握了正確的發(fā)聲方式,才能在正確技巧的支撐之下,進行良好的情感表達,從而演繹音樂。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氣息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演唱高低音還是表達情感,氣息都起到巨大的作用。氣息是聲樂演唱的核心所在,只有正確運用氣息,演唱者才有可能將演唱水平提升。在演唱的過程中,氣息應該是一直積極地流動的,這樣演唱出來的聲音才不會沒有“生氣”。
每一位歌唱者在學習唱歌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高音問題的困擾。要想解決高音的問題,就需要積極正確的氣息以及橫膈膜的支撐,否則高音問題很難得以解決。在演唱高音時,氣息與橫膈膜需要緊密配合,將胸腔與腹腔“吸開”(好比伸懶腰時放松的狀態(tài)),這時的氣息是相對放松的,不會憋死,然后以橫膈膜為底,小腹用力,這就是演唱高音時的“地基”。學會正確地使用氣息能夠讓演唱者有足夠的“地基”支撐,才能夠發(fā)出更加優(yōu)美的聲音。我們在練聲時可以運用八度音程大跳的方法去做跳音練習,練習演唱高音的狀態(tài)、氣息以及高音著力點。
在演唱中低音區(qū)的時候,氣息的流通也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演唱中低音區(qū)不比演唱高音區(qū)時費勁,但是沒有流動的氣息支撐進行演唱,中低音區(qū)聽起來就會變得“死氣沉沉”。這時候橫膈膜的狀態(tài)是非常放松的,但是氣息不能停,始終是流動循環(huán)的。要想讓歌曲唱得動人心弦,氣息的流動必須做到位,只有流動的氣息才能塑造音樂的靈魂。
在演唱的過程中,吸氣也是有方法可論的。一般而言,呼吸的方式方法主要為胸部呼吸、腹部呼吸、背部呼吸以及胸腹聯(lián)合呼吸等。這幾種呼吸方式各有利弊。
胸腔呼吸在吸氣的過程中,胸腔處于一種擴張的狀態(tài),此時不僅僅是胸腔在擴張,雙肩也非常容易隨之抬起來,從而造成不能“氣沉丹田”,無法控制聲音的走向且容易卡在喉嚨處,使演唱位置提高,聲音死板、出腔,演唱的音色及演唱位置也會隨之偏離。
腹腔呼吸的方法在吸氣的過程中肺上部會外移,使用橫膈與腹部的力量,讓肺的底部向下而擴大容積,腹部鼓起來完成。利用“狗喘氣”的原理可以快速地感受到腹腔淺呼吸,因為腹部處于膨脹狀態(tài),利用“聞花香”的感覺進行腹式呼吸相對胸腔呼吸方法來說吸氣可以吸得更深,但是光靠腹腔呼吸,直接將氣息吸入腹腔中,這時橫膈膜與胸腔完全不會產(chǎn)生力量與共振。所以腹式呼吸方法的氣息相對沉重,沒有靈活性,呼出的氣息也無法對聲帶產(chǎn)生積極的壓力,因此常常會讓演唱者發(fā)出沉悶、相對虛弱、沒有明顯“中心點”的聲音,有時候也會導致高音音高偏離、低音區(qū)過虛弱的問題發(fā)生,所以光靠腹部呼吸也是不可行的。
背式呼吸主要是利用演唱者背部肌肉來進行的呼吸。人們平時所說的“吸開”其實就是將背部吸開。背部所形成的肌肉相比胸腔、腹腔而言會強壯一些,因為肌肉形成的強壯,可以給深呼吸提供支撐。演唱者通過運用背部的肌肉能夠很好地緩解腹部、胸腔的肌肉及喉頭肌肉的緊張,從而對氣息的控制和進氣出氣進行良好的調(diào)整。在演唱者有意識的強力呼吸過程中,背部肌肉往往會跟隨肋間肌一起擴張。另外,背部肌肉還能夠幫助橫膈膜進行有節(jié)制的放松。
對上述幾種呼吸方法,往往是將它們結(jié)合使用,光靠一種方式方法是行不通的。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由于作品的不同,情感以及作品處理的不同,正確的吸氣與氣息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激動的部分時一般都會使用“急吸急呼”(這種呼吸方法有點像喘氣,但是吸氣時要注意不能太飽滿,在急呼時應該使用短促集中的力將氣流推出來)或“急吸緩呼”(主要是利用嘴與鼻快速輕巧地吸入一定的氣息之后下沉)的方式,使得有足夠的氣息與激情進行演唱?!凹蔽焙簟笨梢钥焖偈骨惑w內(nèi)的氣息“吸滿”,這樣通過演唱所表達出來的情緒往往是激動的,這時的呼吸方式是將胸腔呼吸、腹腔呼吸相結(jié)合并與橫膈膜緊密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演唱者演唱的情緒變得高漲,演唱的歌曲才會動聽;在演唱抒情的歌曲或相對較緩和的樂段時,演唱者往往會使用“緩吸緩呼”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使用“緩吸緩呼”的方式通過演唱所表達出來的情緒是抒情的、相對緩和的。使用“緩吸緩呼”的方式吸氣時,腔體內(nèi)的氣體就會相對平穩(wěn)(這里所說的平穩(wěn)并不代表氣息不需要流通、循環(huán)),可以更好地控制演唱者對歌曲情緒的表達。在演唱、處理一首歌曲當中,“急吸急呼”“緩吸緩呼”“急吸緩呼”這三種呼吸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學會運用并且掌握好這幾種呼吸方式,同時結(jié)合情感,演唱的歌曲才會讓聽眾聽起來舒適,才會將觀眾帶入歌曲中并且打動聽眾。
《嘉陵江上》是端木蕻良先生作詞、賀綠汀先生譜曲的一首獨唱歌曲,這首作品本是端木蕻良先生于1939年作于重慶的一首散文詩,后來作曲家賀綠汀譜曲成為一首為大眾熟知的抗日救亡歌曲。歌曲寄托了作者對失去的家園——東北三省的懷念,唱出了收復失地的決心。它問世以來,受到群眾的廣泛歡迎,并作為男高音獨唱曲目經(jīng)常在音樂會上演唱,深情地描摹了成千上萬流亡到大后方,悲憤地“徘徊在嘉陵江上”的同胞,表達了對強占自己家鄉(xiāng)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齒痛恨,對淪陷在敵人鐵蹄下的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深切懷念。
《嘉陵江上》這首作品是音樂會以及比賽中男中音演唱者的熱門曲目,但是這首作品對男中音演唱者來說有許許多多需要克服的“難題”,例如高音的問題以及氣息流動問題,“如何才能正確地使用氣息,演繹出那種悲憤的感覺”等,都是需要解決的難題。那么應該如何正確運用氣息來引導演唱者演唱《嘉陵江上》呢?
例如《嘉陵江上》第一句歌詞“那一天,敵人打到了我的村莊”,這是這首歌曲開頭的一句,力度為“強”,這時我們所使用的氣息應該是強而有力的,要運用“急吸緩呼”的呼吸方式?!疤臁弊钟腥淖拥臅r長且位于男中音的換聲點附近。所以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支撐,這個“天”字就無法很好地進行演唱。當年周小燕先生在給廖昌永老師上課時,就一直在強調(diào)“氣息是始終向下走且流通的,只有氣息向下走,與橫膈膜緊密配合,才能為演唱高音打下基礎”。再結(jié)合《嘉陵江上》這首歌曲的第一句歌詞的“天”字,氣息需要突然爆發(fā),與橫膈膜相配合“急吸緩呼”,“那一”使用平緩的氣息,等到“天”字的時候給一個字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啄字”,然后再漸強,拖滿三拍,并且強收?!皵橙舜虻搅宋业拇迩f”也如此,在“敵”字出來時也需要氣息的爆發(fā),且使用“急吸緩呼”的呼吸方式,這樣才能確保有足夠的氣息進行演唱,“打到了我的村莊”這幾個字需要用“聞花香”的方式吸著唱,氣息是平穩(wěn)且流通的(這里的流通指的是氣息的快速流通),并且要將氣“吸滿”,否則氣息會不足以支撐“村莊”兩字。
又比如《嘉陵江上》譜例第21小節(jié)“我仿佛聞到故鄉(xiāng)泥土的芳香”這一句需要弱起—漸強—弱收,這句歌詞當中是不允許大換氣的,但是可以偷氣。所以氣息的分配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前面有半拍的時間給我們吸氣,所以這時為了確保接下來的這一句話有足夠的氣息支撐,我們應該選用“緩吸緩呼”的呼吸方式進行處理。半拍的時間足夠讓我們將自己的腔體吸到一個合適且足夠運行的程度。在演唱這一句時,“我”字出來時是稍弱的,隨著歌曲力度的增強,氣息的律動也需要越來越快,等到“泥土的”三個字時,配合三連音的節(jié)奏型,將這個小樂句推向“高潮”,這時候氣息的律動應該是越來越快的。等到這一樂句最后兩個字“芳香”的時候,由于力度上需要減弱,且是長音,我們?yōu)榱舜_保能有很好的控制,就可以在“聞到”前面偷一口氣,這樣可以更好地進行弱音的控制。那么這里又涉及一個問題——如何使用氣息控制極弱的音。
當演唱“弱音”時,演唱者首先需要氣息與橫膈膜之間非常緊密的配合?!叭跻簟钡难莩此品浅]p盈,實則需要很強的張力才能夠完成。把音唱強、唱響是誰都會的,但是不是每一位演唱者都能很好地演唱“弱音”,其實比起強而有力的聲音,“弱聲”更能打動人。訓練“弱聲”唱法時胸腔與腹腔處于“打哈欠”的狀態(tài),然后氣沉丹田,大的力量在腹部(橫膈膜往下)的位置,然后將腔體吸開,做“狗喘氣”的動作,快速呼氣、吸氣,非常的微弱,這樣就可以快速地找到弱聲演唱方法。
再比如《嘉陵江上》的第42小節(jié)處演唱力度為“p”,經(jīng)過兩個小樂句的過渡,力度需要從“p”跨越到“f”。從弱到強的力度變化,在歌曲中很常見,演唱這一段時,氣息的流通是從慢到快、由淺到深的。“我必須回到我的故鄉(xiāng)”這一句演唱力度為弱,使用“緩吸緩呼”的呼吸方式,將氣息作平緩處理,演唱完這一句以后,需要使用“急吸緩呼”的呼吸方式將“為了那沒有收割的菜花”這一樂句的力度推向中強,然后再次使用“急吸緩呼”的呼吸方式將“和那餓瘦了的羔羊”這一樂句的力度推向強勁有力。這里的三個力度層次需要非常明顯,所以我們在更換氣息時,要遵循一個原則——氣息吸到哪里,就從哪里開始演唱,上句接下句,這樣有幾個好處:第一,可以將聲音的位置進行統(tǒng)一;第二,可以使氣息變得更加流通,這樣的聲音聽起來就不會太死板;第三,這樣可以很好地帶動演唱者的情緒變換,并且可以為演唱聲音“不出腔”打下很好的基礎。
最后歌曲結(jié)尾處的演唱,是整首歌曲音區(qū)、情緒、力度最高亢的地方,也是這首歌曲最難演唱的地方。演唱者在一般演唱過程中,到歌曲的最后肯定會體力下降,那么在這個時候,氣息的作用就會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運用氣息的流通,可以將高音往上推,讓演唱者在體力下降的情況下保持聲音管道的統(tǒng)一。最后一個樂句“放在我生長的地方”,“生”字為一個長音(這里看每個演唱者不同的處理而定)且是整首曲子的最高音,到達小字二組的升fa,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男中音來說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在演唱這一樂句前,利用空的半拍急吸,將氣息吸入小腹處,快速地經(jīng)過“放在我”這三個字,將重點放在“生”字上面進行處理,突然爆發(fā),小腹中的氣息使力度往下走,配合橫膈膜的擴張,聲音就會往上走,且不費力。
要想運用氣息、發(fā)聲位置結(jié)合聲樂作品演唱的訓練,首先應該掌握在演唱過程中氣息所要遵循的原則。第一,“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形象地說就是深呼吸,歌唱者在吸氣的時候要將氣息吸到小腹位置,歌唱時氣息支撐的力度點也是在小腹的位置。第二,緩慢呼吸。輕呼吸就是歌唱者在吸氣的時候要輕,就像聞花香的感覺,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腦海里可以想象藍色的天空飄著白色的云朵,一定要緩慢地進氣以及出氣,切忌吸氣過猛造成氣息的“堵塞”。第三,快吸氣。歌唱者在演唱歌曲時要快速吸氣,將氣息吸入小腹位置,吸氣過慢會拖延歌曲的時值,跟歌曲節(jié)奏出現(xiàn)不協(xié)調(diào)現(xiàn)象。第四,喉頭放松,位置不變。歌唱者的吸氣是從口腔進入喉嚨通過胸腔,最后再進入小腹位置并形成氣息,氣息也是沿路送出,但整個過程中,要保證喉頭的位置不變,如果喉頭位置一變動,聲音位置就會發(fā)生變化,演唱出來的歌曲就會有“忽高忽低”的感覺,嚴重破壞歌曲的美感。第五,落點在哪,起點就在哪,氣息吸到哪就從哪開始唱。橫膈膜以下小腹的位置是歌唱者吸入氣息的最終位置,氣息吸到哪個位置,歌唱的起點就在哪,切記聲音不能跟氣息脫節(jié),不能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在平日的基礎訓練中,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氣息的訓練。
1.Do mi sol do 一個八度內(nèi)的快速跳音,演唱母音“mi”和“ma”,感受氣息的著力點以及橫膈膜的張力。
2.Do mi mi sol sol mi mi do do 五度內(nèi)的快速連跳音,演唱母音“wu”,感受氣息快速流通以及橫膈膜與氣息之間的配合。
3.唱高音時可以扎弓步推墻,感受氣息與橫膈膜抗衡的力量(這就是演唱高音時的力量)。
綜上所述,氣息的運用在聲樂演唱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聲樂演唱的基礎。我們只有正確地運用氣息,打好基礎,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進步,再結(jié)合在實際聲樂演唱中的科學運用,才能演唱出動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