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予
是年祖父逝世已逾十載,每當風生竹院、月上蕉窗,常對景懷人。余憶童稚時,祖父手諭示以“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謹當時時省記。
吾家治家之法,唯進德、修業(yè)方為貴。進德,則清廉謹慎是也;修業(yè),則苦練本領(lǐng)是也。德業(yè)并增,則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貴,盡其在我,聽其在天,萬不可稍生妄想。
余幼時,祖父曾述族中長輩六粒料豆之事以勸講。民謠曾道,一人一兩,餓不著司務長;一人一錢,餓不著炊事員;暗諷舞弊揩油之事。三年困難時期,村民皆難果腹,然耕牛乃春種秋收之主力,萬不可斷炊。族中一長輩掌村中飼牛事宜,每日需領(lǐng)料豆若干,以飼耕牛。某晚,家中幼孫饑餓難耐,老人悉索半日,翻出六粒黃豆,生火炒熟哺之。次日晨起,老人饑甚離世,人或疑老人私吞料豆以哺孫。然則老人深諳“一人一錢,餓不著炊事員”之歪風邪氣,律己極嚴,每日領(lǐng)豆皆論顆數(shù)清,昨日所領(lǐng)料豆盡數(shù)在此,一顆未少。然稚子口中確有豆味,所食料豆從何而來?眾人一番找尋,原榻上鋪有豆秸,老人深夜忍饑,耗盡最后之力,尋出六粒漏網(wǎng)之豆,一生清廉謹慎,公家之物不妄取分毫、不多贈親族。家廉才能國廉,六粒料豆之事雖年代久遠,然舉此一端,余可盡知。
吾家家風世代傳承,忠厚傳家、詩書繼世,祖父母一生崇廉向善,祖父生前系單位會計,于銀錢一事十分檢點,無稍疏忽;祖母治家,勤儉自持,一紙一縷,皆細心收拾。父輩居心立行,諸兄姊年華正盛,踐行家訓。清廉謹慎、和睦鄰里,不茍不懈、盡就條理,家風傳承至斯,族黨于此皆甚佩服,上下水乳俱融,同寅亦極協(xié)和。
余自憶家中長輩訓誡之諭,以忠厚傳家、詩書繼世實為第一,一切自知謹慎。而今祖父離世已逾十年,諄諄教誨猶記心間,每每憶起,自覺詞藻警人、受益良多。托賴祖輩素日言傳身教,余自丁酉之秋初入工行,而今已近四年,職場小白從懵懵懂懂到略通一二,歷練至今,定心性、舒氣神,毋驕毋躁、穩(wěn)篤為先。一言一事,必求其是;一舉一動,皆求其理;心之寬廣而行之達兼,問心無愧、坦蕩前行。
官廉便生國安,國安便可生家明。余謹以清正為引,助己坦蕩、助家和睦、助國復興,平心謙抑、不茍不懈,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總之盡心竭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