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其國
案無枉縱,直白了說,就是案件審理者既不要冤枉好人,也不要縱容壞人。然而,當這句話從清代一個山西人栗樸園口中說出來時,其分量可謂非比尋常。因為這可是他從自己生死攸關的可怕經歷中,深刻體會到的。
據伍承喬編《清代吏治叢談·卷二》記載,栗樸園是個孤兒,所幸其家鄉(xiāng)一位好心的私塾老師收留了他。老師家中有一兒一女,與栗樸園年紀相仿,他們在一起生活、學習,自然成了要好的發(fā)小。栗樸園聰明好學,為人誠實,老師很喜歡他,還想把視若掌上明珠的女兒嫁給他。有意思的是,這對青春男女彼此也喜歡上了對方,只是沒有多少人知道。有個富家子弟的同學也看上了私塾老師的女兒,而且曾經向她有過表示,只是遭到后者婉拒。慢慢富家同學終于明白,女孩婉拒他,原來是她心里已有了栗同學。于是,一個意欲除掉栗同學的邪惡念頭,開始在富家同學腦子里醞釀,直到有一天,被他付諸實施。
當時,那個富家同學已經摸清了栗同學晚上睡覺時的床鋪位置。就在那天半夜,他花重金雇來的殺手,像貓一樣悄無聲息地偷偷溜上栗同學住處的屋頂,然后躡手躡腳揭去了幾片瓦,直至露出一個洞。通過這個洞,殺手可以清楚地窺視下方栗同學和他睡的床。這時候隨著殺手手一揚,屋內頓時傳出一聲凄厲的慘叫……只是富家同學及他雇來的殺手萬萬沒想到,那把擲下的尖刀扎到的不是栗同學,而是私塾老師的兒子,亦即女孩的哥哥。原來,那天晚上女孩哥哥不知遇上了什么事,始終解不開心結,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最后硬是要求和栗樸園換床睡。后者當然拗不過他,只能順他的愿。結果就是這一換床,卻陰差陽錯導致了女孩哥哥的莫名慘死。
兇案發(fā)生后,栗樸園便成了最大嫌疑人。盡管他一再提到屋頂有被人揭瓦露洞這一明顯有人作案的事實,但突然換床一事畢竟太過蹊蹺,他縱有一千張嘴也終究撇不開干系。接下來就是被捕,然后一頓嚴刑侍候。栗樸園實在忍受不了,屈打成招。既然承認“謀殺”,當然要被投入大牢,等待判決。
再說富家同學見陰謀得逞,好不得意。不一日,即請人到私塾老師家做媒,說想娶他們的女兒,且保證會奉養(yǎng)二老終生。二老不察該富家子的邪惡,同意了這門親事。喜不自勝的富家同學迫不及待,不久就張羅著和老師女兒辦完了婚事。
婚后不久,富家子或是覺得終于將垂涎已久的姑娘攬入了懷中,心下很是得意。這天晚上因此多喝了幾杯,最后醉倒。誰知,酒后吐真言,他醉醺醺地向妻子說出娶到她有多么不容易,然后便將實情和盤托出。后者聽罷,驚愕不已,接著渾身戰(zhàn)栗。此時丈夫已如一攤爛泥倒在床上,她卻徹夜難眠。翌晨,她便趕到縣衙擊鼓,為栗樸園鳴冤,更要讓兇手伏法。在縣衙大堂,她痛哭陳述,自己遇人不淑,今日特來揭露“前生孽緣”惡夫,以為兄雪仇。說完這一切,還不等人們有所反應,她竟自刎而死……
富家子及那個殺手終于伏法。栗樸園也得以昭雪獲釋。后者出獄后,即去拜見不幸失去一雙兒女的私塾老師夫婦。他告慰二老,他會照顧他們的晚年。
栗樸園從此發(fā)奮讀書,最后由拔貢入仕后擢升至知縣;又由知縣升任治河大臣。還在知縣任上時,他就以“善決獄”(善于破解疑案大案)為人稱道。當有人問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說:處理案子“若徒事刑求,或將緊要供情,先出自問官口中,即案無枉縱,亦難信于心矣”。他說得非常清楚,辦案如果一味靠刑訊逼供,或者誘供,那就會冤枉好人,縱容壞人。如此辦案,別說當事人不服,只怕連自己都騙不了。
由是觀之,案無枉縱這句話,不僅是栗樸園的經驗之談,實在也應該成為今天一切辦案者的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