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虹,杜春春,馮越,代號,張奎,黃飛駿
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yī)學與法醫(yī)學院,四川 成都610041
王某,女,50 歲,因“反復心累、心悸6 個多月,加重1 周”入院。入院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增大(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級)、持續(xù)性心房顫動。入院后行“心房顫動三維射頻消融術”。
術后王某訴上腹部腹脹不適,心率67 次/min,心律不齊,血壓13.1/9.2 kPa(98/69 mmHg)。術后2.5 h,患者訴惡心、反酸、腹脹不適,腹部膨隆,無嘔吐、心悸、胸痛、胸悶等,心率100 次/min,竇性心律,血壓12.3/9.1 kPa(92/68 mmHg)。術后3 h,心率127次/min,竇性心律,腹部膨隆,上腹部叩診呈鼓音,輕度壓痛。術后4 h,突發(fā)呼之不應,嘆息樣呼吸,血壓測不出,逸搏心律,約65 次/min。心臟彩色超聲多普勒提示:心包腔少至中量積液。于術后5 h經搶救無效死亡。
手術記錄摘抄:嘗試經左側股靜脈穿刺放置冠狀竇電極導管至冠狀竇未成功,遂行左側腋靜脈穿刺,成功置入血管鞘,沿鞘送入十級可調彎標測電極導管至冠狀竇。右側股靜脈交換長鞘行房間隔穿刺成功,予全身肝素化,造影示左心房體積增大明顯。術后透視未發(fā)現(xiàn)心包積液。
尸表檢查:左側鎖骨下及兩側腹股溝區(qū)見注射痕,周圍皮膚青紫。
尸體解剖:結膜蒼白,口唇蒼白。左側鎖骨下至第4~5肋間見皮下組織及肌肉出血。心包腔內有303 g血性液體及血凝塊(圖1),血凝塊約占70%,心包膜無粘連。心臟切面見片狀灰白色改變。上腔靜脈距右心耳嵴1.5 cm 處外膜見一2 cm×2 cm 血腫(圖2),內膜見一直徑約1 mm的類圓形破口(圖3),其對應外膜粗糙,略向外隆起,從內膜破口注射液體,液體從外膜破口處流出,證實內外膜穿孔貫通。右冠狀動脈管腔Ⅱ度狹窄,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及左旋支Ⅰ度狹窄。余器官組織未見明顯異常。
圖1 心包腔積血;圖2 右心耳嵴上方上腔靜脈壁血腫(箭頭示破口);圖3 上腔靜脈根部血管內膜破口(箭頭)Fig.1 Hemopericardium;Fig.2 Hematoma in the superior vena cava wall above the crest of the right atrial appendage(arrow);Fig.3 Intimal perforation of the root of the superior vena cava(arrow)
組織病理學檢驗:冠狀動脈管壁不均勻增厚;心肌細胞片灶狀波浪樣變,局部心肌細胞排列紊亂,呈團狀、漩渦狀,間質纖維結締組織增生,部分心肌細胞溶解性壞死后被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替代,灶性心肌瘢痕形成,鄰近心肌細胞代償性肥大,以右心室壁改變?yōu)橹?。雙肺部分支氣管腔及肺泡腔內大量紅細胞聚集,以左肺為著;多數肺泡間隔增寬,毛細血管及肺間質血管擴張、淤血,少量肺泡間隔變細、斷裂,鄰近肺泡腔融合形成較大含氣囊腔;部分肺泡腔內充盈紅染均質物質。
毒(藥)物檢驗:未檢出常見毒(藥)物及其代謝產物。
王某系心房顫動三維射頻消融術后,上腔靜脈根部小穿孔出血致心臟壓塞死亡。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腦卒中和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疾病的誘發(fā)因素,其發(fā)病率為1%~2%[1],并且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而日趨增高。射頻消融術是心房顫動的重要治療方式,其手術適應證不斷擴大,手術數量也在逐年增長[2]。盡管射頻消融術已被證實為治療持續(xù)性心房顫動有效而安全的技術手段[3],但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目前,已報道的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并發(fā)癥包括血管并發(fā)癥、心臟壓塞、心房食管瘺、房室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及膈神經損傷、肺靜脈狹窄以及血管栓塞等,發(fā)生率為4.5%~6%[4]。其中,心臟壓塞指由于心包腔中液體異常積聚而使心臟受壓,超出了正常心臟的代償范圍,影響心臟正常收縮舒張活動,導致血流動力學受損,是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死亡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在不同地區(qū)、不同醫(yī)院的差異較大,從0.2%至5%[4-5]。該差異與執(zhí)行手術的醫(yī)院規(guī)模、手術操作者的經驗與能力、抗凝劑的類型和使用方式、消融能量的大小和種類等密切相關。心臟及大血管破裂穿孔出血是心包腔積血的重要來源,常見穿孔位置見于左心耳、左心房頂部、左心房前壁、右心室流出道游離壁,既往報道穿孔位置出現(xiàn)在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心尖部、左心房與肺靜脈交界處以及左心室[5-6]。
心臟壓塞常發(fā)生在射頻消融術中或術后24 h內,但也有案例報道發(fā)生在術后61 d[7]。臨床癥狀首發(fā)表現(xiàn)主要為心率加快和血壓降低,其他常見的首發(fā)表現(xiàn)還有冷汗和意識喪失,面色蒼白、胸悶胸痛、惡心嘔吐、頭昏頭暈等[6]。
本例由于穿孔極小,且上腔靜脈脈壓偏低,導致出血少且緩慢,以致術后透視未發(fā)現(xiàn)心包積液。患者術后早期出現(xiàn)惡心、腹脹、反酸等癥狀,并未出現(xiàn)血壓降低、冷汗和意識喪失等常見癥狀。在全身肝素抗凝作用下,上腔靜脈根部小穿孔持續(xù)出血4 h后,王某出現(xiàn)突發(fā)意識喪失、血壓測不出的典型心臟壓塞癥狀,且經心臟彩超證實為輕-中量心包積液。
本例尸體檢驗發(fā)現(xiàn)上腔靜脈距右心耳嵴1.5 cm處內膜有一直徑約1 mm 的類圓形破口,破口對應外膜粗糙,略向外隆起,經內膜破口處注射液體證實內外膜穿孔貫通,符合機械性損傷特征,推斷是手術操作導致的機械性穿孔。手術記錄顯示行左側股靜脈穿刺放置冠狀竇電極導管未成功,改行左側腋靜脈穿刺。股靜脈作為穿刺的常用部位,與腋靜脈穿刺相比優(yōu)勢在于:(1)具有明確的體表定位標志,易于定位;(2)穿刺成功率更高,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可避免損傷胸腔器官和結構;(3)血管管徑較粗,走行變異小,走行路徑弧度較平緩;(4)操作難度較小,學習曲線相對偏短,在臨床上早已廣泛應用,多數醫(yī)生能熟練掌握該操作。因此,選用腋靜脈穿刺時,不僅要求醫(yī)生的操作能力強、經驗豐富,同時在操作過程中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時刻謹慎、輕柔操作。
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的死亡率約為0.1%,而引起死亡最多見的原因是心臟壓塞,其死亡率可達1%[8]。臨床醫(yī)生在警惕心臟壓塞并盡早識別的同時,必須建立能夠迅速且準確進行心包穿刺、必要時開胸的準備機制,以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本例患者死亡原因明確,系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中上腔靜脈根部穿孔出血致心臟壓塞死亡。就本例而言,上腔靜脈根部穿孔極小,不易察覺。檢驗時發(fā)現(xiàn)上腔靜脈根部血管外膜有一2 cm×2 cm 血腫,難以確認是否穿孔,故從與血管外膜可疑位置相對應的血管內膜仔細查找,確認內膜破口位置后,運用注射器從內膜破口處注射液體,發(fā)現(xiàn)液體從外膜破口處流出,方證實內外膜穿孔貫通。通過對本例的分析,筆者認為,法醫(yī)工作者在心臟壓塞案件的檢驗中需注意:(1)確定心包積液含量;(2)確定穿孔位置,仔細檢查各部位及隱蔽結構,并證實內外貫通;(3)是否有臨床表現(xiàn)佐證;(4)調查穿孔原因;(5)排除其他因素的參與,如疾病、外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