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界平
(宜興 214221)
中國人都愛喝茶,流傳千年的這一生活方式根植在每個人的心中,茶能解膩,茶亦能解憂,對于愛茶人來說,忙碌一天后能喝上一壺茶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茶早已成為他們滌蕩心靈的良藥。喝茶怎能沒有一把好壺?壺作為茶的載體,可實用、可觀賞、可把玩,宜興紫砂壺有“茶具之王”的美譽,是愛茶人的首選。紫砂壺之妙,不僅在于用,還在于玩、在于品、在于識壺,可濃縮你的見識、學識、格調、審美觀,只有具備這些素養(yǎng)才能體會到紫砂壺的妙境。因此,不論是對制壺藝人還是玩壺人而言,紫砂壺都是提升自我、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妙物。
紫砂壺造型多樣,大抵可分為圓器和方器,圓器飽滿敦厚,方器剛正利落,表達著不同的生命美感。圓器是紫砂壺中最常見的類型,紫砂圓器通身由曲線勾勒而成,秉承“圓、穩(wěn)、勻、正”的造型特點,紫砂圓器追求壺體的協(xié)調統(tǒng)一,視覺和觸覺上的平衡和諧、韻律對比等。上乘的光素圓器簡練而不簡單,通過曲線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和過渡組合呈現(xiàn)出或端莊穩(wěn)重、或粗樸大方、或靈秀端麗的氣質形態(tài),從而傳達出藝人的創(chuàng)作思想。欣賞紫砂壺“難得糊涂”(見圖1),此壺以圓器為基本形制,又采用局部花器的裝飾技法,提升作品的藝術效果,表達主旨。此壺模擬葫蘆的形態(tài),壺身圓潤飽滿,上小下大的圓相互銜接,下腹敦厚穩(wěn)重,上腹部圓中有方,流暢柔和的線條毫無矯揉造作之感,線面平整簡潔、大方靈秀,凸顯出圓器的線條藝術之美,敦厚穩(wěn)重的壺體配上平足,給人以大氣莊重之感;三彎流轉折有度、流線挺秀,流口斷水利索;圈把圓潤,與之相輔相成,流、把如同藤蔓,與壺體呼應;圓形壺蓋與壺口貼合緊密,與壺體合二為一,給人以飽滿的張力。整個壺體模擬葫蘆的造型,以光器技法成型,簡約大方,線條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順暢和諧。壺鈕以花器的捏塑技法成型,以一只飽滿生動的葫蘆作為壺鈕,藤蔓繞著葫蘆自然卷曲,細節(jié)精致、惟妙惟肖,平添了幾分活潑的意趣,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機。壺鈕作為器型的關鍵部位,既要壓得住壺身,又不能過于跳脫,以一只具象的葫蘆既能點明主旨,又能中和簡約的器型,增加盎然的生趣,可謂畫龍點睛之筆。同時,作品選用優(yōu)質原礦段泥制作而成,段泥顆粒感強、透氣性極佳,金黃的色澤清新自然,又給人以吉祥之感,十分契合葫蘆的特點,雅韻十足。整壺泥料與造型相得益彰,抽象與具象相結合,簡約而生動,端莊穩(wěn)重又不失活潑的意趣,展現(xiàn)了紫砂工藝的融合之美,又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意境悠遠。
圖1 難得糊涂壺
一把紫砂壺若不能給人以精神的共鳴和情感的交流,則不是一把優(yōu)秀的紫砂壺。在當代,紫砂壺作為藝術品,其精神價值和文化價值尤其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因此,作為紫砂藝術傳承者,必須為自己的作品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引發(fā)人們的思考。中國人喜歡借物抒情、以物載道,紫砂壺“難得糊涂”借葫蘆這一具備豐富文化意義的事物來抒情達意,這世間很多無關緊要雞毛蒜皮的事情,如果你擦亮眼睛去較真的話是萬萬行不通的,于理能說得通,于情則會陷入泥坑或者死胡同。在很多情況下,你只能選擇裝糊涂,做一個外表糊涂、內心明白的人,這種假裝是一種智慧,給他人留了寬闊的余地,給自己留有退身臺階。誠所謂大智若愚,成人往往善于裝糊涂,出于某種考慮明知就理,卻不肯將真相道破,即看破卻不說破。稍諳世事的三歲孩童,有時為了爭強好勝或維護“面子”也會言不由衷。裝糊涂是應對外界環(huán)境的一種智慧,那種遇事“死磕”或“一竿子插到底”的為人處世方式,說到底有時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智慧的欠缺。世間力量最強大的東西往往帶有“柔韌”的特性,至柔的水能將高山削平,遇土則覆,遇山石樹木則繞行,但它可以形成萬丈峽谷或流瀑,那種在一時間內聲嘶力竭怒吼的狂風,最終都敵不過它,柔能克剛,這是自然規(guī)律,難得糊涂其實也是一種寬容。葫蘆讓人想到“福祿”,也讓人想到“糊涂”,其寬厚的外形告訴人們?yōu)槿诵鑼捜?、需偶爾“糊涂”,才能收獲幸福。
紫砂壺是屬于中國的,這片文化深厚的土壤讓紫砂壺得到了很好的滋養(yǎng),也唯有這片土壤才能讓紫砂壺成為如今享譽中外的藝術品。一壺如一人,每把紫砂壺都有它獨特的氣質和生命力,每把紫砂壺都在用它的生命力發(fā)光發(fā)熱,照亮著中華文化,宣告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