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莎 唐 靜
【教材解讀】
《古詩三首》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文。本課中的三首古詩,《己亥雜詩》是清代龔自珍所寫,而《題臨安邸》和《示兒》都是南宋詩人的愛國詩作,反映的是相同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生活情況,因此放在一課時教學。同是表達愛國之情,兩首詩的表達方式各不相同:陸游的《示兒》通過臨終絕筆的形式抒寫內(nèi)心的悲痛,表達詩人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心情,而林升的《題臨安邸》是通過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怒斥與憤恨表達愛國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乃”“熏”等5 個生字,會寫“祭”“乃”等8 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示兒》。
3.能借助題目、注釋和相關(guān)資料,理解《示兒》《題臨安邸》兩首古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結(jié)合歷史資料,深入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詩人深切的愛國之情。
【設(shè)計理念】
1.關(guān)注學法,指導學生習得方法。在教學中踐行“靜慧語文”提出的“古詩教學五步法”:讀通—讀懂—讀好—讀背—讀厚。在本課教學中重點滲透“讀懂詩題、借助注釋理解詩意、結(jié)合資料感悟詩情”這三個具體方法。
2.結(jié)合資料,幫助學生感悟詩情。本單元語文要素是讓學生“結(jié)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在體會詩人愛國情感時,恰當補充陸游經(jīng)歷、北宋滅亡和南宋偏安等相關(guān)資料來幫助學生跨越時空,從而入情入境地體會無論是陸游的“悲痛”還是林升的“憤慨”,都表達了對祖國深切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明確學習任務(wù):本課中有兩首詩都是南宋詩人寫的。(板書詩題:《示兒》《題臨安邸》)
3.從這兩首詩的題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板書:讀懂詩題)
【設(shè)計意圖:明確學習任務(wù),從題入手,讀取信息,滲透學習古詩的方法:第一步——讀懂詩題?!?/p>
二、課初驗學:讀通古詩,理解詩意
1.出示課前預學單。
課前預學單
(1)讀好古詩。
一讀,朗讀古詩,文通字順,注意停頓。
二讀,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三讀,借助詩題、注釋和相關(guān)資料,理解詩句的意思,寫在書上。
(2)查資料。
①查找詩人的生平,認識詩人。
②查找有關(guān)南宋、清代的背景資料,幫助理解詩意。
(3)質(zhì)疑:學習中,你還有什么疑問?
2.對照預學單檢查匯報。
(1)指名朗讀《示兒》《題臨安邸》,要求文通字順,讀出節(jié)奏。
(2)指名匯報詩意,師總結(jié)方法——借助注釋理解詩意。(板書:借助注釋)
(3)小組質(zhì)疑解疑,歸納疑點。
3.齊讀古詩,整體感知:在一遍又一遍的誦讀中,大家對詩中涌動的情感一定有所感受,誰來說說?(板書:愛國)
【設(shè)計意圖:讀通古詩,讀準字音,讀會停頓,讀出節(jié)奏,讀明韻腳,為學習打下基礎(chǔ)。五年級學生有一定的古詩自學能力,因此,教師以課初驗學的形式檢查學生古詩誦讀、借助注釋理解詩意的情況,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滲透了學法指導。】
三、課中導學:走進詩境,感悟詩情
1.出示自學要求:自由讀兩首詩,你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了詩人滿腔的愛國情懷?勾畫出關(guān)鍵詞句,寫下你的感受。
2.生自讀,做批注。
3.指名交流。
4.走進第一首詩《示兒》。
(1)結(jié)合“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體會陸游的悲痛。(出示詩句)
①抓重點詞“萬事空”“悲”,通過對比,體會陸游的悲痛和愛國之情。
②指名有感情朗讀,體會陸游到死都放不下對祖國統(tǒng)一這件事的牽掛。
③補充陸游戰(zhàn)亂經(jīng)歷,理解“悲”。
(師分三次出示陸游的資料)請大家自由讀讀以下資料,說說陸游為什么而悲。
資料1:1126年,發(fā)生了“靖康之難”。那一年,陸游才兩歲。隨著金人不斷南侵,他跟著家人開始了流浪逃亡的生活。在逃亡途中,他目睹了金兵的為非作歹、濫殺無辜,目睹了淪陷區(qū)的百姓水深火熱的痛苦生活,這使陸游從小就立下了抗戰(zhàn)復仇的壯志。
(生體會:陸游為百姓而悲。)
資料2:陸游29 歲那年參加進士考試,名列前茅,卻因排在奸臣秦檜的孫子之前而被除名。
(生體會:陸游為報國無門而悲。)
資料3:1172年,他投身軍旅生活。他一心主張抗金,因此一直受到投降派的排擠。晚年雖退居家鄉(xiāng),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
(生體會:陸游為國家而悲。)
④師生配合讀詩句,分三個層次體會陸游的悲痛,有感情朗讀。
師引讀:
看到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陸游怎能不悲痛?(女生讀)
看到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陸游怎能不悲傷?(男生讀)
國難當頭,他卻無法上戰(zhàn)場殺敵,報效祖國,他的心中怎能不悲痛?(齊讀)
小結(jié):你們讀得真好,仿佛已經(jīng)走進了陸游的心中!滿心的悲痛包含著他深深的愛國之情。(板書:悲痛)
⑤梳理學習方法。
看來,光了解詩人的基本情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查找更多的資料,了解詩人的成長經(jīng)歷,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詩人的情感。(板書:結(jié)合資料)
(2)結(jié)合“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體會陸游的愛國。
①由詩句入手,體會陸游對祖國統(tǒng)一的強烈渴望。
②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會陸游的愛國之情:假如你就是陸游,臨終之前,你會怎樣囑咐你的兒子呢?(相機指導有感情朗讀)
③結(jié)合史料,體會陸游的愛國之情。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陸游帶著深深的遺憾,帶著深深的囑托,就這樣走了。后來,他的遺愿實現(xiàn)了嗎?
課件出示:
1210年,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1234年,蒙古聯(lián)合南宋滅掉金國后,馬上掉頭攻打南宋,南宋軍隊苦苦抵抗。
……
1279年,南宋滅亡。
④配樂朗讀《示兒》,體會陸游的滿腔愛國之情,掀起高潮。
(3)小結(jié)過渡:在陸游的心中,祖國統(tǒng)一的心愿靠誰來實現(xiàn)?(王師)然而王師在干什么?我們回到1138年的臨安,看能不能在那里找到答案。(出示:《題臨安邸》)
5.走進第二首詩《題臨安邸》。
(1)結(jié)合“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想象畫面,體會王師的醉生夢死。
①想象詩句畫面:本應去收復中原的王師在干什么?
②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想象:他們還會干什么?
過渡:而在這幫醉生夢死的人眼中,杭州還是杭州嗎?(出示《清明上河圖》)
(2)結(jié)合《清明上河圖》和兩宋地理版圖,理解“杭州”“汴州”,體會憤慨、愛國。
①出示補充資料,體會詩人的憤慨。
(資料包括《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北宋都城汴梁的繁榮景象、金兵入侵后北宋和南宋版圖的對比。)
②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詩人的憤慨。
(3)聯(lián)系陸游的其他作品體會詩人的愛國。
①聯(lián)系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的“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對比體會淪陷區(qū)百姓的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
②入情入境:如果你是詩人林升,你想對這些統(tǒng)治者們說些什么?
③生有感情朗讀“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體會林升的憤慨。
④小結(jié):從林升的憤慨中,我們體會到詩人滿腔的愛國之情。(板書:憤慨)
(4)吟誦詩情,升華情感。
①入情入境:喝得爛醉如泥的他們,早就忘記了被金人強占的土地,忘記了身為亡國奴的恥辱,忘記了杭州只是一個茍且偷生之地,這一切在詩人看來是多么諷刺?。‰y怪他要憤怒地責問這些王孫貴族——(出示:西湖歌舞幾時休?)
②師生配合,感情朗讀。
想到那些被金人強占的土地,我們怎能不焦急?讓我們和詩人一起問問他們——(指名讀:西湖歌舞幾時休?)
想到那些在金人鐵蹄之下苦苦掙扎的老百姓,我們怎能不擔憂?我們和詩人一起再問問他們——(指名讀)
想到這些茍且偷生、只顧享樂的統(tǒng)治者們,我們又怎能不憤慨?我們和詩人一起,指著鼻子罵醒他們——(生齊讀)
③帶著滿腔的憤慨齊誦《題臨安邸》。
6.學法總結(jié),讀背古詩。
(1)對照板書,總結(jié)學法。
(2)深情背誦。
無論是林升的“憤慨”,還是陸游的“悲痛”,那都是對祖國滿腔的熱愛。800 多年過去了,但我們依然能讀懂他們那份對祖國深沉的熱愛,因為對祖國的滿腔熱愛是永不褪色的!讓我們一起再次深情地背誦這兩首詩吧!
【設(shè)計意圖:在教學中,立足文本,引導學生走進詩境,讀懂詩句,再結(jié)合資料,幫助學生感悟詩情,達成“讀好”的目標。如《示兒》教學時,抓住“悲”這個詩眼,結(jié)合資料體會詩人“悲”的原因,再創(chuàng)設(shè)“臨終遺囑”的情境,引導學生體會陸游的滿腔悲痛與愛國之情?!额}臨安邸》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jù)詩句想象畫面,體會統(tǒng)治者的昏庸、茍且偷生,再補充史料,幫助學生了解統(tǒng)治者的醉生夢死。最后通過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無論是陸游的悲痛還是林升的憤慨,都是對祖國深切的熱愛。層層深入,直抵學生心靈深處,真正做到“誦讀一首詩歌,認識一位詩人,了解一段歷史”。最后落實“讀背”目標?!?/p>
四、課末固學:單元整合,美觀書寫
1.出示語文園地書寫提示要求,抄寫《示兒》。
(重點指導“祭”的書寫)
2.對照標準進行點評。
【設(shè)計意圖:體現(xiàn)大單元整體教學設(shè)計思路,整合了語文園地的書寫提示內(nèi)容,達到教學高效?!?/p>
五、課后拓學:組詩閱讀,拓展讀厚
1.默寫《示兒》。
2.拓展閱讀。
(1)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書憤》。
(2)岳飛的《滿江紅》。
3.查閱資料,了解宋朝的興衰史。
【設(shè)計意圖:積累詩文、推薦閱讀,旨在引導學生開展“由一首詩拓展到一組詩,再到一類詩”的群文閱讀,這種“讀厚”的閱讀方式讓教學由課內(nèi)走向課外,學習空間更加廣闊,學習內(nèi)容更加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