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海市衛(wèi)生學校 呂秉華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現(xiàn)代醫(yī)學教育體系中重要的教學理念,是1969年美國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McMaster)大學創(chuàng)建的。該方法的特點是以案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的學習方法。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利用該學習法可以讓學生置身于臨床案例或真實情景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已在各醫(yī)學課程中廣泛應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如何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是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問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因疫情的影響,導致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為了將疫情對教學活動的影響降至最低,教育部在要求各學校延遲開學的同時,倡導進行網絡授課,以達到“停課不停學”的目的。如何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授課,最大程度上還原課堂內容,保證教學質量,這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挑戰(zhàn)。這一挑戰(zhàn)也大大加速了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融入課程的改革進程。
本研究以突發(fā)的疫情作為契機,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盡量降低疫情對課程的影響,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推動醫(yī)學課程改革,采用了醫(yī)學教學中常用的PBL教學法與功能和趣味性適合中職學生使用的UMU互動作為課程平臺,同時結合其他多媒體信息化工具,進行了如下探索。
1.PBL教學法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內容、教學工具、教學地點和教學時間的限制,PBL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有很多局限性。首先,教學法的實施往往需要固定好地點和時間,才能完成教學情景的布置、小組的合作討論以及最后對問題的解決。雖然能很好地讓學生掌握知識,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其次,實施方法相對單一,學生在剛接觸時會有比較高的熱情,而隨著重復次數(shù)的增加,趣味性明顯降低,學生參與度明顯下降。最后,正常人體學基礎是一門以解剖學和生理學基礎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是醫(yī)學學習的入門課程,對于沒有任何醫(yī)學基礎的中職一年級學生來說,其內容多且枯燥、難且抽象。這些都增加了PBL教學法的實施難度。在疫情偶有發(fā)生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目前更豐富的教學手段和資源,解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2.UMU平臺的主要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絡資源已經滲透至人們學習、工作與生活的各個領域,合理地利用網絡平臺和資源展開醫(yī)學教學活動,確實能起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的作用。UMU網絡學習平臺是優(yōu)幕公司開發(fā)的互動式學習平臺,這一平臺能夠用手機隨時組織課堂互動,包含簽到、討論、問卷、拍照上墻、抽獎等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UMU手機APP或UMU官網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組群交流,設計語音微課、視頻分享、文件傳遞等課程互動環(huán)節(jié),同時可以完成教師協(xié)作互助,共同實現(xiàn)課程的創(chuàng)建與分享。實驗采取UMU網絡學習平臺與PBL教學法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法,希望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UMU平臺與PBL教學法的結合
PBL 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強調將學習設置于問題的情景中。首先,教師可以在線上提出問題,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學習,它將學生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yōu)樽灾鲗W習者、合作者和研究者。借助于UMU平臺,將傳統(tǒng)的課堂討論由線下轉變?yōu)榫€上,學生按要求提前進行探索、解釋、分析、交流,從而共同初步解決問題。以此來解決時間和空間造成的不便。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平臺提前給學生發(fā)布大量課程相關微課,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時能直奔主題,既減少了學生自主收集資料時花費不必要的時間,也比傳統(tǒng)的PBL教學法中只提出問題更生動有趣。最后,UMU平臺自帶的問題評價、闖關答題的體系,還能進一步刺激學生組間競爭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再通過“3Dbody解剖”等手機APP,讓學生隨時查看人體不同部位的三維立體結構,進一步豐富資源,讓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為立體。
進行PBL教學時,學生圍繞問題主動尋找解決方法,教師提供協(xié)助,整個教學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完成。為將疫情對學生的影響降到最低,利用UMU平臺將PBL教學法在線上實施,充分發(fā)揮UMU平臺的特點,是疫情大背景下進行課程改革較好的解決方案之一。
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取珠海市衛(wèi)生學校2020級護理(3)班54人作為開展UMU平臺+PBL混合教學法進行教學的實驗組;選取平行班級2020級護理(4)班55人為單一PBL教學方法的對照組。兩組學生中考成績和入學摸底成績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見表1。
表1 2020級護理(3)班與2020級護理(4)班入學成績對比
2.研究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授課內容為正常人體學基礎,教學計劃和學時數(shù)相同,教學重難點一致,并由相同教師授課。具體安排如下:
對照組:采用單一PBL教學方法完成課程教學。課前教師根據(jù)臨床案例或情境提出問題,學生分組學習和討論;課中教師解決學生遇到的重難點問題;課后答疑,習題復習,并定期進行成績測試。
實驗組:利用UMU平臺開展混合式PBL教學完成課程內容。課前教師根據(jù)課堂內容,結合臨床案例或情境提出問題。并將課程PPT、視頻資源、相關教學內容等上傳至UMU平臺。學生分組學習并在平臺中討論,將結果上傳至UMU平臺供教師審閱;課中將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討論的結果在課堂中進行展示,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完成學習的情況進行指導和點評;課后在UMU平臺布置相應練習題或作業(yè),鞏固學生知識,并在UMU平臺上對完成作業(yè)的情況進行評價。
3.結果
(1)學生課堂評價反饋信息
通過問卷調查得到學生課堂反饋信息,并將每周學生反饋的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再進行標準化的處理。見表2。
表2 通過問卷星收集的課堂反饋信息及整理
(2)學生實驗成績和理論成績對比
通過期末測試,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實驗成績和理論成績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見表3。
表3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成績分析
(3)實驗組學生對課程的評價
利用UMU平臺互動討論的“詞云”功能收集實驗組在學期初未授課時以及學期末課程結束后學生對課程情況的看法,數(shù)據(jù)來自“UMU互動平臺討論”的詞云(字體越大代表該詞在討論中提到的次數(shù)越多,見圖1、圖2)。
圖1 實驗組學期初對正常人體學基礎課程的認識和評價
圖2 實驗組學期末對正常人體學基礎課程的認識和評價
1.基于UMU平臺開展PBL教學法提高了學習效率
利用UMU平臺開展PBL教學,學生的交流與討論不需要固定在教室,也不受課堂時長的限制。因為UMU平臺本身就是一個網絡互動平臺,不僅可以共享各種學習資源,還可以隨時交流互動,如同微信群聊般方便。所有學習資料都可以長時間保存,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并將碎片化的時間很好地利用起來。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提前準備好合適的資料發(fā)布給學生,能夠解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自控力不高、所造成的時間浪費,提高了學習針對性,縮短了學習進程。
2.基于UMU平臺開展PBL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習興趣UMU平臺可以展示學生任務的完成率、互動性、獲贊數(shù)等,激勵他們提高筆記、發(fā)言和作業(yè)水平,爭取獲得更多點贊、推薦和置頂,提高積極性。教師加入群聊,也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后練習部分可以設置闖關模式,促進學習群體的良性競爭。通過競爭,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基于UMU平臺開展PBL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習效果
UMU平臺可以播放音頻、視頻、圖片、PPT等多種形式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同時還可以完成資源的共享,在單位時間內大大豐富了學生可以獲取的教學資源。豐富多樣的資源也使創(chuàng)建的教學環(huán)境或臨床情景更加真實,從而使學生獲得更為生動和立體的體驗。從理論和實踐的成績上都能看出,實驗組的學生取得了更好的學習效果。大量的臨床案例還可以讓學生提前適應崗位,為今后的專業(yè)課學習和崗位實踐提前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1.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停課不停學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突如其來的疫情進一步加速了教師學習新技術、應用新技術的進程。通過將醫(yī)學教學常用的PBL教學法與UMU互動平臺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學質量,即便遇到突發(fā)疫情的影響,也可以完成“停課不停學”的任務。
2.互動手段是亮點,增加評價補不足
本次教學實踐不是簡單地將教學模式由課堂搬入平臺,而是充分利用了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對課堂的廣度進行了充分的拓展。利用互聯(lián)網收集到的優(yōu)秀資源,加上教學輔助軟件的使用,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課堂的與時俱進。加上UMU平臺自帶的豐富的互動功能,使教師也可以隨時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點贊,完成互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稍顯不足的是缺乏課中的有效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互評,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還有待加強。這也需要教師在日后的課堂中作進一步的改革。
3.迎接挑戰(zhàn)不畏懼,緊跟步伐不停歇
時代發(fā)展日新月異,行業(yè)發(fā)展突飛猛進,學生特點也隨著時代的變化悄然發(fā)生改變。教師的課堂如果一成不變,必定無法適應行業(yè)的發(fā)展,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新時代的教師本應在教學的過程中不畏困難、勇于挑戰(zhàn),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讓課堂緊跟時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