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郜建輝
不管是家庭聚餐,還是好友小酌,偶爾會看到餐館的菜單上有宮保雞丁與宮爆雞丁的書寫不同。此時,多有自識“高才”之士會與同餐者“講道”一番,究其別字之誤。殊不知,中國烹飪文化博大精深,宮保雞丁與宮爆雞丁原本就是兩道截然不同的菜,不存別字通用之說。
中國烹飪的菜肴命名之法多種多樣,有時以食材命名,如龍井蝦仁;有時是技法加食材命名,如清蒸碟魚;有時是盛器加食材命名,如汽鍋雞;有時是人名加食材命名,如東坡肘子;有時是地名加食材命名,如平橋豆腐;有時象形,如松鼠魚;有時寓意,如金錢滿地(香菇油菜),總之是豐富多彩。
宮保雞丁的命名屬于人名加食材,這道菜的創(chuàng)立源自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歷任山東巡撫、四川總督的丁寶楨,他33 歲考中進(jìn)士,后任翰林院編修,是清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元老,由于戍邊御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篮笥直环狻疤犹!?,于是人們尊他為“丁宮?!薄髡f宮保雞丁是丁寶楨首創(chuàng),在山東時喜歡用雞丁入菜,調(diào)任四川總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很受客人歡迎,于是此菜就被稱為了宮保雞丁。
宮爆雞丁的命名屬于人名加技法加食材,其中的“爆”是中國烹飪的一種技法?!氨钡募挤ㄊ侵讣訜釙r間極短的急火快炒,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鮮爽,常見的有:油爆、水爆、醬爆、蔥爆、芫爆等。宮爆雞丁原本起源于山東菜的醬爆雞丁,后因傳說醬爆雞丁是丁寶楨在山東巡撫任時家廚的拿手菜,并由他進(jìn)行了改良,成了看不見醬的“醬爆雞丁”,于是便被人稱為宮爆雞?。ㄒ运由俦5纳矸菝?。
宮保雞丁是川菜的代表菜式。一提到川菜,大家馬上就會想到那滿嘴麻辣的爽快。其實,川菜是“百菜百味、一菜一格”。川菜的麻辣類味型也有麻辣味、紅油味、怪味等不同,像怪味雞絲、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回鍋肉等。除了眾所周知的麻辣類味型,還有辛香類味型和咸鮮酸甜類味型。辛香類味型有蒜泥味、姜汁味等,代表菜品有樟茶鴨子、五香熏魚、醬爆羊肉等;咸鮮酸甜類味型,就與辣不沾邊了,如川菜的一品宮燕、開水白菜等。
宮爆雞丁則屬于魯菜,魯菜的體系是由濟(jì)南菜、膠東菜、孔府菜組成的??谖兑韵条r為主,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diào)味講求咸鮮純正。技法以“爆”見長,注重火功 ,有“食在中國,火在山東”之說。
宮保雞丁與宮爆雞丁的主料都是雞胸肉或雞腿肉改刀而成的雞丁,但兩道菜的輔料是有區(qū)別的。
宮保雞丁的輔料是:京蔥(白)段、熟果仁(花生米)、干辣椒段。
而宮爆雞丁的輔料只有筍丁,一般是用冬筍(玉蘭片),很少用鮮筍。
因?qū)m保雞丁和宮爆雞丁的“宮”都是源于被稱為“丁宮?!钡亩殬E,它們又都是自醬爆雞丁演化而成,故有的認(rèn)為,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是“同宗同門”,技法自然相同,只是口味和輔料有所不同罷了。但有些專業(yè)人士則有不同的意見,認(rèn)為它們是技法不同的兩款菜。
一部分堅持傳統(tǒng)的人士認(rèn)為宮保雞丁在烹制時,主料雞丁不需要上漿過油,而是直接入油鍋快炒,屬于“炒”或“蔥爆”的技法(但多數(shù)人認(rèn)為是油爆,前文已有介紹)。在中國烹飪中,對技法的要求是很嚴(yán)格的?!俺础钡募挤ㄒ灿泻芏喾N,都不盡相同,如滑炒、水炒、軟炒、生炒、清炒、抓炒、煸炒、熟炒、爆炒、小炒、干炒、避風(fēng)塘炒等等。故此,這些堅持傳統(tǒng)的人士認(rèn)為宮保雞丁應(yīng)為生炒或蔥爆的技法,在菜品烹制過程中是不允許勾芡的。所以他們認(rèn)為,一份成功的宮保雞丁應(yīng)是只見油,不見汁。
宮爆雞丁則是毫無爭議的“爆”技法,一般認(rèn)為是“油爆”的技法。
大多數(shù)廚師制作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一般采用的都是炒汁方法,即在炒勺里對汁之后,放入食材(也有提前調(diào)制碗汁的),翻炒后出勺,以熟芡的方式成菜。
近幾年,有關(guān)宮保雞丁口味之爭的“文字戰(zhàn)”層出不窮,大家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的觀點,甚至有人演繹出“宮保味型”。那宮保雞丁的口味到底是什么?一般業(yè)內(nèi)的爭議集中在糖醋味型、荔枝味型和煳辣荔枝味型上,它們都是以糖、醋進(jìn)行調(diào)味,體現(xiàn)甜和酸的味感,但三者是略有不同的。
雖說糖醋味型是一種廣為流傳的川菜味型,但川菜的教科書中卻將宮保雞丁的味型定義為荔枝味型。當(dāng)然川菜的荔枝味指的是四川合江的荔枝味,并不是廣東嶺南的荔枝味,前者是先酸后甜,后者是先甜后酸。在實際的烹飪中,大多數(shù)廚師更愿意把宮保雞丁的味型定位為煳辣與荔枝味的結(jié)合。煳辣荔枝味型是通過油溫達(dá)到一定溫度時,將花椒和辣椒的脂溶性物質(zhì)焦化所產(chǎn)生的煳辣鍋氣與荔枝味的酸甜結(jié)合,這樣可以達(dá)到微辣不燥、麻香不酷、入口先酸、回味有甜、酸甜中求咸鮮的效果。
宮爆雞丁的口味是完全以魯菜特點為主,咸鮮為主味。因其“脫身”于醬爆雞丁,雖不用面醬或黃醬為調(diào)料,但廚師還是喜用郫縣的豆瓣醬或辣醬,故其口味是咸鮮中復(fù)合有辣味的小酸小甜(絕不是“抓炒口味”的小酸小甜)。
總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需求與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自然宮保雞丁和宮爆雞丁的筆墨官司也未停止過。但不管是黔菜(丁寶楨祖籍貴州)、川菜、魯菜的菜系之爭,還是技法、味型之爭,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其結(jié)果無關(guān)緊要,無非是精神家園的一味調(diào)味劑。就像宋代大文學(xué)家歐陽修在《玉樓春》中寫的那樣:夜來枕上爭閑事,畢竟到頭誰不是。
圖、文/巴 樵
如果你問傳統(tǒng)川菜的代表菜,那么除了耳熟能詳?shù)幕劐伻狻⑺篝~外,知名度較高的莫過于宮保雞丁。
在我國西南的“川菜大本營”成都和重慶,無論是大型社會酒樓,還是街頭巷尾的尋常川菜小館,幾乎家家的菜單上都有這道菜。
說來也有趣,這道菜的菜系歸屬問題,竟然成為川菜、魯菜、黔菜三者的一段“公案”。主要是因為和清末四川總督丁寶楨有關(guān)。據(jù)說丁寶楨非常喜歡吃這道菜。而丁寶楨在山東任巡撫時,官加太子少保(即“宮保”),人稱丁宮保,此菜因此得名。
宮保雞丁之所以能在數(shù)百道傳統(tǒng)川菜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所具有的以下三個獨具一格的美食基因。第一,所用食材很簡單,僅為雞肉、花生米等普通食材,以及干辣椒等輔料,充分體現(xiàn)出川菜“親民”的特性。第二,烹制方法簡便,運用“炒”的技法,小煎小炒,一鍋成菜,上至酒店大廚,下至家庭主婦,皆能烹得。第三,川菜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宮保雞丁味型突出,成菜調(diào)的是荔枝味型,令人食后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然而,越是尋常的大眾川菜,越是為人所知的佳肴,看似平凡,要想做出地道正宗的口味,做得讓眾口稱贊,不但需要一定的烹飪基本功,更是需要有一些烹飪技巧。
要制作好這道菜,首先得知道這道菜的味型。宮保雞丁屬于熱菜,為荔枝味型,這是比較少見的一種味型。要調(diào)制好荔枝味的芡汁,對于廚師的經(jīng)驗有很高要求。如果各種調(diào)料的分量掌握不好,那么就會變成酸辣味、魚香味。荔枝味吃口咸甜酸甜,成菜風(fēng)味有點像荔枝的味道,故而被稱為荔枝味。荔枝味型代表菜除了宮保雞丁外,還有荔枝腰花、荔枝魷魚等。
烹制宮保雞丁的芡汁,是取適量的川鹽、白糖、醋、醬油、料酒等調(diào)料,輔以少許姜末、蔥末、蒜米而成。調(diào)制此芡汁,首先要咸味要夠,有了一定的咸味基礎(chǔ),才能突出酸味和甜味;白糖分量要少于醋,注意甜、酸兩者的比例要適度;姜、蔥、蒜僅取其辛香氣。
接下來,是宮保雞丁的具體制作步驟。
第一步,選料。
要選用嫩的仔雞脯肉,用這個部位的雞肉烹制成菜,口感細(xì)膩香滑。
準(zhǔn)備好花生米、干辣椒、老姜、大蒜、大蔥等配料。
第二步,原料加工。
取仔雞脯肉300 克,用刀背將肉輕輕拍松,在雞肉的表面剞上十字花刀,然后切成1.5 厘米見方的小塊,納盆加少許的鹽、醬油、濕淀粉拌勻碼味。
另將花生米下鍋炒熟,倒出來晾涼后去皮。
將去籽的干紅辣椒去蒂,切成2 厘米長的短節(jié);老姜去皮后,切成厚薄一致的片,大蒜也切成片,大蔥切成顆。
第三步,烹飪過程。
首先是提前調(diào)制好碗芡。
往碗里依次加入適量的白糖、醋、醬油、味精、肉湯、濕淀粉等,拌勻調(diào)成芡汁待用。
其次是一鍋成菜。
凈鍋置旺火上,倒入少許底油燒熱,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撈去花椒不用,下干紅辣椒節(jié)迅速炒成棕紅色,倒入碼好味的雞丁炒散,烹入少許料酒稍炒,再加入姜片、蒜片、蔥顆炒出香味,迅速倒入調(diào)味芡汁,迅速翻簸,最后加酥花仁簸勻,起鍋裝盤即成。
宮保雞丁的特點:成菜色澤棕紅,散籽亮油;雞肉鮮香細(xì)嫩,滑嫩爽口;口味辣香酸甜,略帶甜酸味道。
關(guān)于宮保雞丁的烹制要點,“四川川菜老師傅傳統(tǒng)技藝研習(xí)會”(簡稱“川老會”)的秘書長熊紹凌先生曾告訴筆者,首先,雞丁要切均勻,并不得“藕斷絲連”,底味(碼味)要吃夠;其次,干辣椒節(jié)、花椒不能炸得過火;第三,荔枝味要突出鹽分,應(yīng)吃夠(芡汁);第四,統(tǒng)汁亮油是自然吐油,而非“油多不壞菜”,成菜色澤棕紅。
上述的步驟方法,還可以烹制宮保肉丁、宮保腰花等菜。如今,宮保雞丁已經(jīng)風(fēng)靡全國,只不過各地的品種略有差異,一般是在配料上加以改進(jìn),比如有的廚師會加入少許萵筍丁,有的則會加入黃瓜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