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李靖雯,吳淑貞
鄭州頤和醫(yī)院1產(chǎn)科,2婦科,鄭州 450018
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鄭州 450003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早期宮頸癌通常無明顯癥狀,隨著疾病發(fā)展,年輕患者可出現(xiàn)月經(jīng)量增多、經(jīng)期延長癥狀,老年患者則表現(xiàn)為絕經(jīng)后不規(guī)則的陰道出血,多數(shù)患者還會出現(xiàn)白色或血性的陰道排液,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臨床多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臨床分期、生育要求等綜合評估來選擇恰當?shù)膫€體化治療方案,早期宮頸癌患者多給予手術治療,中晚期患者多給予放療,化療主要用于晚期或復發(fā)轉移性宮頸癌患者。盡管早發(fā)現(xiàn)、早期進行手術治療能有效改善宮頸癌患者的預后,但由于患者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且手術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會明顯降低,從而影響臨床療效[2-3]。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是近年發(fā)展起來的新型干預方法,在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疾病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干預效果,但目前臨床關于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對宮頸癌患者術后負性情緒影響的研究較少見[4]。本研究探討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對宮頸癌患者術后負性情緒、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鄭州頤和醫(yī)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宮頸癌,臨床分期為Ⅰ~Ⅱ期;②存在手術適應證,接受手術治療;③認知功能正常,能正常溝通交流;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免疫功能障礙;②合并肝、腎功能嚴重障礙;③合并聽覺功能障礙;④合并其他腫瘤。依據(jù)納入和排除標準,本研究共納入70例宮頸癌患者,根據(jù)干預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給予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對照組患者年齡27~63歲,平均(45.00±5.81)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及以上19例;平均腫瘤直徑(4.45±0.41)cm;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20例,非鱗狀細胞癌15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7~62歲,平均(44.32±5.76)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及以上20例;平均腫瘤直徑(4.37±0.35)cm;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17例,非鱗狀細胞癌18例。兩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病理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如健康知識宣教,心理疏導,以及術后飲食、用藥、運動干預等,干預時間為4周。
觀察組患者給予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具體包括以下6個方面。①成立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小組:小組成員由主治醫(yī)師1名(任組長)、主管護士5名、護士10名組成,護理工作開展前,組長組織所有成員參加宮頸癌相關知識、護理方法及護理注意事項的培訓,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就既往宮頸癌患者的護理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查閱文獻,并結合國內(nèi)其他同行做法,制訂最終的護理干預方案。②健康知識宣講:術前,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發(fā)放宮頸癌健康知識宣傳手冊,及時評估患者及家屬的文化程度和知識掌握能力,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健康知識宣講。宣講內(nèi)容包括宮頸癌的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治療方式、術后并發(fā)癥及處理方式等,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慮,尤其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鼓勵其積極參與患者的術后護理工作。③負性情緒疏導:在院期間,護理人員囑家屬重視患者的心理變化,多陪伴、關懷患者,予以其情感支持,讓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以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營造溫馨、和諧的康復環(huán)境以減輕家屬的心理壓力,有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④合理飲食指導:指導家屬根據(jù)患者的飲食習慣,為其提供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含量高、清淡且易消化的飲食,為其術后恢復奠定營養(yǎng)基礎。⑤并發(fā)癥護理:告知患者及家屬宮頸癌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指導家屬定期協(xié)助患者翻身,以減輕皮膚壓力,預防壓瘡;告知家屬切口清潔的方法,以降低術后感染的發(fā)生風險。⑥出院指導:在患者完成出院健康教育后,簽訂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責任書,以提高家屬對出院后康復護理的積極性。出院后,護理人員定期上門或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病情認知程度及情緒變化,對家庭康復過程中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問題進行解答指導。干預時間為4周。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包括切口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②干預前后,采用癥狀自評量表[5]評估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包括焦慮、軀體化、抑郁和敵對維度,其中焦慮總分為10~50分,評分>30分表示患者易表現(xiàn)為不安、煩躁、焦慮的情緒;軀體化總分為12~60分,評分>36分表示患者伴有肌肉酸痛、疼痛等癥狀,不適感較為明顯;抑郁總分為13~65分,評分>39分表示抑郁明顯;敵對總分為6~30分,評分>18分表示患者敵對的行為、情感強烈。③干預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6]評估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包括催眠藥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睡眠時間維度,總分0~21分,評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④采用健康調(diào)查簡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7]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個維度,每個維度總分100,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⑤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壓瘡和切口感染。
采用SPSS 24.0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切口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d,±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d,±s)
組別觀察組(n=35)對照組(n=35)t值P值7.46±1.51 10.37±1.66 7.671 0.000 17.02±2.93 22.58±2.75 8.185 0.000切口愈合時間 住院時間
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軀體化、抑郁、敵對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焦慮、軀體化、抑郁、敵對評分均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焦慮、軀體化、抑郁、敵對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癥狀自評量表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PSQI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PSQI量表各維度評分均明顯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PSQI量表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PSQI量表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SF-36量表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壓瘡1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2.86%(1/35);對照組發(fā)生壓瘡5例,切口感染2例,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20.00%(7/3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80,P=0.024)。
宮頸癌的發(fā)病率較高,且呈逐漸年輕化趨勢。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多通過性行為傳播,多數(shù)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能清除HPV,但少數(shù)患者會因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誘發(fā)癌變進而引起宮頸癌。此外,免疫功能低下、多個性伴侶、性行為過早、多孕多產(chǎn)也是誘發(fā)宮頸癌的潛在危險因素[8-10]。手術是宮頸癌的首選治療方法,通?;颊叩念A后較好,但手術創(chuàng)傷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明顯影響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11-12]。多數(shù)患者缺乏對宮頸癌的正確認知,且對疾病復發(fā)與后續(xù)治療存在較大的心理負擔,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康復效果[13]。既往臨床采用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只關注疾病本身,缺乏對患者身心狀態(tài)的關注,故護理效果不佳。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護理服務理念的不斷更新,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也在臨床中廣泛應用。此護理模式從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生理及社會等多方面出發(fā),旨在以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同時,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引導家屬主動參與到患者的護理管理中,該模式指出和諧的家庭氛圍對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積極作用[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羅紅等[16]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宮頸癌患者家屬支持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促進患者疾病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焦慮、軀體化、抑郁、敵對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在于: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能讓患者及家屬學習健康知識,有助于患者在出院后也得到持續(xù)、有效的護理干預,且家屬也能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從而激發(fā)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促進患者康復。住院期間加強家屬對患者的關懷和陪伴,給予患者情感支持,讓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使其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治療;出院后,通過隨訪了解患者及家屬對病情認知及情緒變化,給予家屬科學的解釋和對應的心理支持,能有效減輕家屬的心理壓力,為患者的康復營造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16]。
宮頸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手術后極易出現(xiàn)更年期癥狀、身體形象受損、性生活質量擔憂、淋巴結水腫等一系列心理及生理上的問題。李春卉和王超[17]研究顯示,給予早期宮頸癌患者家庭護理干預,能加速疾病的康復,且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也能得到明顯的提升。趙春爽等[18]研究顯示,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宮頸癌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F-36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知識教育,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慮,能使患者樹立正確認知。加強與患者家屬的交流,鼓勵其積極參與患者的術后護理工作,同時簽訂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責任書,能提高家屬對出院后康復護理的積極性與責任心;在院期間與出院后對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告知家屬疏導負性情緒的方法,能讓患者在康復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護理;囑家屬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飲食習慣準備優(yōu)質蛋白、維生素含量高、清淡且易消化的飲食,能保證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得到高效的營養(yǎng)支持,為其機體康復奠定營養(yǎng)基礎。這一系列護理干預促進了患者的恢復,使其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也得到明顯改善[19]。此外,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可明顯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模式可有效緩解宮頸癌術后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生活質量和睡眠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